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百浪多息的發明者

百浪多息的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8-03 06:04:56

㈠ 百浪多息的原因

原來百浪多息在體內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對氨基苯磺醯胺(簡稱磺胺)。磺胺與細菌生長所需要的對氨基苯甲酸在化學結構上十分相似,被細菌吸收而又不起養料作用,細菌就不得不死去。
由於多馬克創造性的工作,人類在與疾病的斗爭中又增添了一個強大的武器。磺胺類葯具有強烈的抑菌作用,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中療效很好。它為許多有致命危險的急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手段,使不少慢性疾病也得以早愈。多馬克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
到20世紀初,人類已發明和擁有了療效顯著的一些化學葯物,可治癒原蟲病和螺旋體病,但對細菌性疾病則束手無策。人們試圖研製一種新葯以征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病原菌。這一難關終於在1932年被32歲的德國葯物學家,病理學家,細菌學家格哈德·多馬克所攻破。

㈡ 人類第一種抑菌葯物百浪多息(磺胺葯)

20世紀初,人類已發明和擁有了療效顯著的一些化學葯物,可治癒原蟲病和螺旋體病,但對細菌性疾病則束手無策。人們試圖研製一種新葯以征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病原菌。這一難關終於在1932年被32歲的德國葯物學家,病理學家,細菌學家格哈德·多馬克所攻破。
多馬克把染料合成與新醫葯研究相結合,使醫葯研究工作從試管里解放出來。他認為既然制葯的目標是殺滅受感染人體內的病原菌,以保護人體健康,那麼,只在試管里試驗葯物作用是不夠的,必須在受感染的動物身上觀察。這個嶄新的觀點為尋找新葯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在試驗中,多馬克把少量鏈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鏈球菌以20分鍾一代的速度繁殖,數小時後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滿了鏈球菌,小白鼠在48小時內全部死於敗血症。多馬克及其合作者經過千百次試驗,1932年12月20日,他們終於發現了一種在試管內並無抑菌作用的,名為百浪多息的桔紅色化合物—4 - 氨磺醯 – 2,4 – 二胺偶氮苯的鹽酸鹽,對感染鏈球菌的小白鼠療效卻極佳。接著,多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發現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為500mg/kg體重,更大的劑量也只能引起嘔吐,說明其毒性很小。正在這時,多馬克唯一的女兒因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鏈球菌,生命垂危,無葯可救。緊急關頭,多馬克以自己的小女兒作人體實驗對象,給女兒服用了「百浪多息」,挽救了愛女的生命。
第一種磺胺葯物「百浪多息」的發現和臨床應用成功,使得現代醫學進入化學醫療的新時代。不久,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夫婦及其同事揭開了百浪多息在活體中發生作用之謎,即百浪多息在體內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對氨基苯磺醯胺(簡稱磺胺)。磺胺與細菌生長所需要的對氨基甲酸在化學結構上十分相似,被細菌吸收而又不起養料作用,細菌就不得不死去。葯物的機理搞清後,百浪多息逐漸被更廉價的磺胺類葯物所取代,並延用至今。1939年,多馬克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希特勒禁止德國人接受諾貝爾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多馬克才於1947年赴斯德哥爾摩補領獎章和獎狀。 碘胺類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繁殖,而沒有殺菌的能力。因為細菌生存,必須對一氨基苯甲酸(PABA)為細菌合成核酸提供輔酶F。由於磺胺葯物的分子結構,電荷分布同PABA很相似,能與PABA互相競爭二氫葉酸合成酶,從而妨礙葉酸合成。二氫葉酸是輔酶F,影響核酸合成,則使細菌生長繁殖受到抑制,再利用機體各類防卸機能克服細菌感染。根據臨床用葯情況,磺胺類葯物可分腸道易吸收類(如磺胺甲基惡唑),腸道難吸類(如酞醯磺胺噻唑),局部外用葯(如磺胺醋醯鈉)。而腸道易吸收類磺胺葯物又可分為短效,中效及長效類等三種。

㈢ 誰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

在磺胺問世之前,西醫對於炎症,尤其是對流行性腦膜炎、肺炎、敗血症等,都因無特效葯而感到非常棘手。1932年,德國化學家合成了一種名為「百浪多息」的紅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於治療丹毒等疾患。然而在實驗中,它在試管內卻無明顯的殺菌作用,因此沒有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同年,德國生物化學家格哈特·杜馬克在試驗過程中發現,「百浪多息」對於感染溶血性鏈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療效。後來,他又用兔、狗進行試驗,都獲得成功。這時,他的女兒得了鏈球菌敗血病,奄奄一息,他在焦急不安中,決定使用「百浪多息」,結果女兒得救。令人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只有在體內才能殺死鏈球菌,而在試管內則不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爾和他的同事斷定,「百浪多息」一定是在體內變成了對細菌有效的另一種東西。於是他們著手對「百浪多息」的有效成分進行分析,分解出「氨苯磺胺」。其實,早在1908年就有人合成過這種化合物,可惜它的醫療價值當時沒有被人們發現。磺胺的名字很快在醫療界廣泛傳播開來。1937年制出「磺胺吡啶」,1939年制出「磺胺噻唑」,1941年制出了「磺胺嘧啶」 ……這樣,醫生就可以在一個「人丁興旺」的「磺胺家族」中挑選適用於治療各種感染的葯了。1939年,格哈特·杜馬克被授予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㈣ 多馬克是怎樣研製出百浪多息的

多馬克(1895—1964),德國葯物學家。因發明了磺胺葯獲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多馬克出生在德國勃蘭登的一個小鎮。父親是小學教員,母親是家庭婦女,家境十分清苦。因為家裡沒錢供孩子們讀書,直到14歲時,多馬克才上了小學一年級。多馬克學習努力,後來以優異成績考入基爾大學醫學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多馬克不得不放棄學習,參軍成為一名軍醫。戰爭結束後,多馬克回到醫學院繼續學習。戰場上的救治經驗使他學習成績非常突出,並順利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

1927年,他應聘出任一家病理學和細菌學實驗室的主任,做葯物篩選工作。多馬克把染料合成和新醫葯的研究結合起來,合成了一千多種偶氮化合物。多馬克不厭其煩地逐個進行試驗,感染鏈球菌的小白鼠一個一個死去,而盼望中的新葯卻沒有出現。研究持續了5年後,奇跡終於出現。多馬克把一種桔紅色化合物給受感染的小白鼠注射之後,這些小白鼠康復了!

這是一種早在1908年就被用來給紡織品著色的桔紅色化合物,商品名為「百浪多息」。多馬克發現其葯用價值後,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以用於人體。一天,多馬克的女兒小瑪麗的手指被刺破受了感染,全身發燒。多馬克心急如焚,用盡了各種良葯,都無濟於事。感染惡化成敗血症,瑪麗生命垂危。

多馬克把瑪麗傷口的滲出液和血液抹在玻璃片上,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他所熟悉的鏈球菌。他想到了桔紅色「百浪多息」,但是「百浪多息」並未在人體上做過實驗。他別無選擇,在女兒身上做了首次試驗。「爸爸……」女兒終於睜開了雙眼。女兒得救了!

「百浪多息」是一種起死回生的靈葯,而懷抱中的女兒,正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這種葯戰勝了鏈球菌敗血症的人。由於多馬克創造性的工作,磺胺類葯誕生了。這種葯具有強烈的抑菌作用,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中療效很好。多馬克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

他獲得了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納粹德國禁止德國人接受諾貝爾獎,並軟禁了多馬克,強迫他簽名拒絕接受諾貝爾獎。軟禁中的多馬克沒有放棄研究,他繼續開發出了磺胺噻唑和衍生出的抗結核葯物肼類化合物。

1947年12月,諾貝爾基金會專門為德國科學家多馬克補辦了授獎儀式。

㈤ 磺胺葯是一種很重要的葯,是誰發明的

是多馬克發明的,他出生於德國勃蘭登省拉哥鎮(現屬於波蘭),他因發明了磺胺類葯物獲得回了諾貝爾生理答學和醫學獎。
多馬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任了伍柏塔爾染料公司實驗病理學和細菌學實驗室主任。他與同事以蓬勃發展的德國化學工業為後盾,把染料合成和新醫葯的研究結合起來。
他們先後合成了1000多種偶氮化合物,最終發現了一種早在1908年就已由人工合成的橘紅色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能快速而緊密地與羊毛蛋白質結合,因而被用來給紡織品著色,商品名為「百浪多息」。它能夠快速而有效的殺死鏈球菌,且生物毒性很小。需要提起的是,這種化合物第一次人體實驗是用於拯救多馬克因鏈球菌感染而奄奄一息的女兒,實驗結果是成功的,由此磺胺類葯的生產推廣和研究發展一發而不可收。

㈥ 百浪多息的實驗

多馬克把染料合成與新醫葯研究相結合,使醫葯研究工作從試管里解放出來。他認為既然制葯的目標是殺滅受感染人體內的病原菌,以保護人體健康,那麼,只在試管里試驗葯物作用是不夠的,必須在受感染的動物身上觀察。這個嶄新的觀點為尋找新葯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在試驗中,多馬克把少量鏈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鏈球菌以20分鍾一代的速度繁殖,數小時後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滿了鏈球菌,小白鼠在48小時內全部死於敗血症。多馬克及其合作者經過千百次試驗,1932年12月20日,他們終於發現了一種在試管內並無抑菌作用的,名為百浪多息的桔紅色化合物—4 - 氨磺醯 – 2,4 – 二胺偶氮苯的鹽酸鹽,對感染鏈球菌的小白鼠療效卻極佳。接著,多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發現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為500mg/kg體重,更大的劑量也只能引起嘔吐,說明其毒性很小。正在這時,多馬克唯一的女兒因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鏈球菌,生命垂危,無葯可救。緊急關頭,多馬克以自己的小女兒作人體實驗對象,給女兒服用了「百浪多息」,挽救了愛女的生命。

㈦ 百浪多息這命名怎麼回事,什麼由來,一個菌怎麼那麼帥氣的名字

wq

㈧ 百浪多息的介紹

鏈球菌是能夠感染人類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細菌,許多人死於鏈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格哈德·多馬克研製出百浪多息,百浪多息能殺死鏈球菌,是磺胺類葯物中第一個問世的葯物。

㈨ 百浪多息的鏈球菌簡介

鏈球菌是能夠感染人類咽喉、口腔和消化道的細菌。過去,在格哈德·多馬克研製出百浪多息以前,許多人死於鏈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百浪多息能殺死鏈球菌,是磺胺類葯物中第一個問世的葯物。

㈩ 百浪多息的百浪多息的發現

二十一世紀已經有許多葯物能對抗感染性疾病。但在人們可能因咽喉感染而死亡的時代,百浪多息的發現是一個驚人的突破。
1932年,多馬克發現一種紅色的染料,他將它注射進被感染的小鼠體內,能殺死鏈球菌。盡管多馬克直到1935年才發表了他的發現,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還是聽說了他的發現。他們進行了同樣的實驗,發現這種染料不但對小鼠有效,對人也同樣有效,盡管它把人的皮膚染成了鮮紅色。科學家們後來發現了這種葯物可以裂解為兩部分,幸運的是活性部分---磺胺是無色的。
沒有人知道多馬克為什麼過了這么長時間才發表他的結果,但可能是因為他知道百浪多息己作為染料申請了專利。他試圖發現一處類似的化學物質以便能申請專利。所以延遲了發表,此時成千上萬的人正受到鏈球菌的感染。
在青黴素被發現之前,磺胺是最好的抗菌葯物。磺胺不是通過直接殺死細菌,而是用阻斷它們增殖的方式來發揮作用的,人們首次有了治療諸如肺炎。產褥熱等疾病的葯物。

閱讀全文

與百浪多息的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