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萊特兄弟是怎麼發明飛機的
1903年12月17日,這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的一片荒地上,寒氣襲人,朔風四起,天空布滿濃雲。萊特兄弟倆設計製造的「飛行者號」飛機,就要當眾試飛了。
前幾天,萊特兄弟在許多公共場所貼出了飛機試飛的海報,他們希望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多年來含辛茹苦製造的飛機。此時,他們熱切地期待著觀眾們的到來,可惜觀眾只來了五位。「等一等,再等一等」,然而仍然是那可憐的五名觀眾,他們不論是因為好奇,還是關心飛機試飛,總之,他們僥幸地成為幸運的觀眾,成為有史以來親眼目睹飛機升空的第一批歷史見證人。
試飛時間到了,萊特兄弟決定不再等了。弟弟奧維爾坐進了飛機上的座椅,哥哥維爾伯啟動了汽油機,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飛行者號」徐徐飛離了荒地。1米,2米……維爾伯的心吊在了嗓子眼,嘴裡數著數。在12秒內,「飛行者號」搖搖晃晃地飛行了大約35米的距離,飛機輪子超出地面1米。
「成功了!」「飛行者號」的輪子剛剛落地,五名觀眾和萊特兄弟便歡呼起來。維爾伯大哥緊緊擁抱了弟弟。眼睛裡噙著激動和喜悅的淚花。雖然這次試飛的滯空時間很短,飛行高度低得可憐,飛行距離近得很,但它確是人類第一次實現機器動力飛行,打破了比空氣重的機器不能飛行的斷言,從而開辟了人類航空科學技術的新紀元。萊特兄弟的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依靠機器動力飛上天空的夢想。
萊特兄弟是美國俄亥俄州丹頓人。維爾伯·萊特1867年生,比弟弟大四歲。在兒童時代,兄弟倆就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同起同坐,同止同行。幼年時,父親送給他倆一架會飛的竹蜻蜓,兄弟倆愛不釋手,仿製了幾架,都成功地飛上了天空。哥哥善於動手,弟弟善於動腦,二人合作,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左鄰右舍無不欽慕。
由於萊特家中貧困,萊特兄弟倆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只能依靠修理當時剛剛在美國興起的自行車維持生計。在修理自行車的同時,兄弟倆經常閱讀、討論有關飛行的報道和文獻,關注著滑翔機研究的每一項進展。雖然萊特兄弟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能夠刻苦自學,不怕吃苦,善於鑽研,逐步掌握了飛行的基本理論。
經過多年的努力,萊特兄弟成功地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滑翔機。從1900年到1902年,萊特兄弟先後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實驗,獲得了大量的寶貴數據。小奧維爾還在飛行中成功地實現了傾斜滑行、空中轉彎等難度很大的駕駛動作,這在當時被人們視為「冒著生命危險」的飛行動作。根據新的實驗和發現,萊特兄弟在1902年製成裝有活動方向舵的滑翔機。
萊特兄弟深深懂得,光依靠無動力滑翔是不可能征服天空的,必須依靠動力才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飛行。飛機的動力依靠什麼呢?他們首先把目光落在了蒸汽機上。可是,當時再精巧的蒸汽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也顯得是龐然大物,根本不可能做到。他們就把研究方向轉向了當時剛剛興起的內燃機上。
從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按奧托內燃機原理,研製成四沖程汽油機之後,本茨將汽油機用於汽車,形成了汽車工業。汽油機在汽車工業的推動下起步,由於航空工業的需要而取得了更大的發展。19世紀80~90年代,汽油機的轉速約為500~800轉/分,20世紀初提高到1000~1500轉/分,它具有安裝在飛機上的可能性。
1903年初,萊特兄弟在取得了大量滑翔飛行經驗和數據之後,大膽計劃往滑翔機上安裝當時最先進的汽油活塞發動機。然而,他們兩人對汽油機的知識幾乎等於零,只好白手起家,一切從頭學起。他們買來一台廢棄的汽油機,卸下來再裝上去,裝上去再卸下來,最後總算可以使用汽油機了。但對於安放多大的發動機合適,他們不清楚;發動機的功率與飛機有什麼關系,他們也不知道。一切都要依靠實驗。
為了測量滑翔機的運載能力,萊特兄弟一次次地往滑翔機上裝沙袋進行實驗,最後總算弄清了他們製造的滑翔機最大載重不能超過90千克。也就是說安裝在滑翔機上的發動機不能超過90千克。可是當時製造出來的最小的發動機,也有140千克重。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就意味著永遠只能滑翔飛行,怎麼辦?萊特兄弟又陷入了困境。
自近代科學技術誕生以來。人類從其中取得的偉大業績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自然界中發現客觀的規律,另一方面遵守規律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東西。萊特兄弟最大的樂趣就是從事從「無中創造有」的事業,沒有合適的發動機,「自己研製」!兄弟倆很快又變成發動機製造商。20世紀初期,汽油機的製造是一門相當深奧的技術項目,萊特兄弟屢敗屢起,以精衛填海般的堅定意志,從事著研製工作。就這樣,他們終於感動了一位名叫狄拉爾的機械技師。
「你們兄弟倆都問汽油機的事,看來想搶我的飯碗嘍,我肚子里的那點真貨差不多被你們掏空了。」狄拉爾幽默地說。
「我們一定要製造出重量輕、馬力大的汽油機,然後把它裝在我們的滑翔機上。」
「小夥子們,你們的精神感動了我。如果你們不嫌棄我這個老頭子,算我一個,怎麼樣?」狄拉爾其實並不老。
「太好了,狄拉爾大叔,這回飛機准會成功!」萊特兄弟幾乎高興得要把狄拉爾抬起來,拋向天空。
兄弟倆在狄拉爾技師的幫助下,經過許多曲折和艱辛,終於製造出了一部四個汽缸、12馬力(1馬力約為735瓦)、重70餘千克的汽油發動機。接著,他們又試制了螺旋槳。當他們把一切安裝就緒時,就等待機會進行試飛了。
仲秋時節,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一個多麼難得的試飛好天氣呀。萊特兄弟心裡十分高興,看來勝利已經在向他們招手了。維爾伯轉動螺旋槳,奧維爾啟動汽油機,點火、給油、松開離合器,隨即汽油機突突地運轉起來,好兆頭,飛機發動機啟動十分成功。
螺旋槳呼呼地飛速旋轉著,奧維爾緩慢地把油門加大,然後放開了飛機制動器。起飛,飛機緩緩地向前駛去,速度由慢變快。奧維爾想操縱飛機從滑行進入爬升狀態,他把操縱桿拉到了盡頭,可是飛機還在地上滑行。最後,這架不會飛的飛機撞到一個土堆上,停住了。試飛失敗了,奧維爾失望地哭了起來。
「奧維爾弟弟,不要哭了。我們應該找到失敗的原因!」大哥安慰著弟弟。
「什麼失敗的原因,我們永遠不會成功。」
奧維爾是一個性格外露的人,容易感情沖動。參加試飛的狄拉爾卻從試飛中看出了門道,他認為不能光從發動機減少重量一個方面考慮問題,飛機的自重也要減輕。經過發動機重量減輕和飛機自重減輕,飛機可以在瞬間離開地面飛行一段短短的距離了。
1903年11月末,一架用輕質木料為骨架、帆布為基本材料的雙翼飛機終於竣工了,萊特兄弟把它命名為「飛行者號」。該機以雙層機翼提供升力,活動方向舵可以操縱升降和左右盤旋,汽油發動機推動螺旋槳,駕駛者俯卧在下層主翼正中操縱飛機。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極大地鼓舞了萊特兄弟。
從此,萊特兄弟一邊調試改造飛機,一邊進行飛行表演,以擴大航空的社會影響,募集更多的研製資金。萊特兄弟在全國各地巡迴表演他們的飛機和飛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轉眼到了1908年,萊特兄弟的飛機性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這一年秋天,萊特兄弟應邀去法國進行飛行表演,創造了連續飛行2小時20分23秒的新紀錄。
如今,航空事業已經高度發達,然而人們仍然牢記著萊特兄弟的功績,他們的「飛行者號」被人們公認為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
知識點
滑翔機
滑翔機是一種沒有動力裝置,重於空氣的固定翼航空器。它可以由飛機拖曳起飛,也可用絞盤車或汽車牽引起飛,更初級的還可從高處的斜坡上下滑到空中。在無風情況下,滑翔機在下滑飛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獲得前進動力,這種損失高度的無動力下滑飛行稱滑翔。在上升氣流中,滑翔機可像老鷹展翅那樣平飛或升高,通常稱為翱翔。滑翔和翱翔是滑翔機的基本飛行方式。
⑵ 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資料
「飛行者一號」是一架雙翼飛機,它的兩個推進式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駕駛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操縱系統採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的鴨式布局,這也正是萊特兄弟對航空事業的最偉大的貢獻所在。李林達爾必須移動自己的身體,靠改變重心來操縱飛行器飛行,而「飛行者一號」的駕駛員則通過機械裝置使整個翼尖捲曲來達到同樣的目的。飛機的爬升和俯沖到安裝在飛機前部的一對雙翼式升降舵;一對方向舵與機翼捲曲機構互相連接在一起,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現代飛機轉彎和做機動動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從這第一架飛機上找到,盡管它是那麼原始。
「飛行者一號」再沒有重返藍天,它目前被珍藏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萊特兄弟用玻璃底片記錄下了當年的嘗試,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現由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1897年,奧維爾和鄰居、兒時夥伴埃德溫-錫尼斯在萊特自行店後面銼機架。
1900年10月10日,在萊特兄弟的一次飛行試驗中,他們的滑翔機在山上墜毀。大風是滑翔機墜毀的原因,圖為滑翔機殘骸。
1901年下半年萊特兄弟於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對模型機翼進行准確試驗的風洞,用兩個多月時間使用風洞進行了 200 多次各種類型翼面試驗,取得了一整套科學數據,並根據這些數據設計出飛機。
在反復進行滑翔試驗中,萊特兄弟發現氣壓中心側轉的現象——彎曲的翼面氣壓中心並不總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氣壓中心一樣往一個方向移動。這一重大發現與許多科技書籍的論點相違背——科學家們已經獲得的關於大氣對機翼壓力的數據竟然有許多是不正確的
1902年9月19日,威爾伯-萊特和助手丹-泰特將這架1902年的滑翔機當風箏一樣放飛。10月2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小鷹鎮,萊特兄弟試飛滑翔機。左邊的威爾伯扶住滑翔機的一端,奧維爾俯卧在飛機上,丹-泰特扶住飛機的另一端。10月10日,威爾伯-萊特駕駛著一架標准滑翔機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小鷹鎮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俯沖而下,飛機共飛行了36米,留空12秒。10月24日,在2號山上,威爾伯駕駛著滑翔機向右轉彎,滑翔機的右翼擦著地面飛過。
1903年12月14日,在小鷹鎮的一次不成功的試飛後,威爾伯-萊特俯卧在受損的「萊特飛行者」的控制台上進行研究。12月17日,「飛行者」1號進行試飛,第一次飛行由奧維爾駕駛,共飛行了36米,留空12秒。威爾伯在旁邊跟著跑,幫助平衡飛機,圖中他剛剛放開滑翔機右翼。「飛行者1號」建成,這架飛機是萊特兄弟設計的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號是一架普通的雙翼機,它的兩個推進式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駕駛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
1904年,萊特兄弟製造了裝配有新型發動機的第二架「飛行者」,在代頓附近的霍夫曼草原進行試飛,最長的持續飛行時間超過了5分鍾,飛行距離達4.4千米。
1905年9月29日,俄亥俄州代頓附近的霍夫曼草原,第41次飛行,奧維爾向左飛行,高度為18米。
1905年的萊特滑翔機經過改裝,飛行員可以坐著駕駛,且安裝了一個乘客座位。圖為1908年,在魔丘,經過改裝的滑翔機准備飛行。
1908年9月17日,在弗吉尼亞州的梅爾堡,美國陸軍通信兵匆忙前往飛機失事地點,尋找駕駛員奧維爾-萊特和中尉托馬斯-塞爾弗里奇,後者是軍隊觀察員,也是此次飛行的乘客。飛行在示範飛行中墜毀,托馬斯中尉受傷身亡,這是軍事飛機史上的首個死亡案例。這次事故導致奧維爾左腿骨折、斷了四根肋骨。經過治療與恢復,奧維爾又重新投入到他熱愛的航空事業中。
1909年,威爾伯-萊特在紐約進行了33分鍾的長途飛行。威爾伯從總督島出發,飛約哈德森河,到達格蘭特將軍墓後返航。幾十萬紐約居民觀看了此次飛行壯舉。2月15日,法國波城,萊特兄弟和妹妹凱瑟琳-萊特一起。萊特小姐將嘗試人生的第一次飛行。7月,在弗吉尼亞州的梅爾堡,奧維爾-萊特向美國軍隊進行展示飛行。萊特兄弟將滑翔機出售給美國陸軍航空部。
1911年,萊特滑翔機特寫,滑翔機有駕駛員和乘客座位。
1939年8月19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定為國家航空航天日,以紀念航空事業的發展。
2014年8月19日是航空先鋒奧維爾-萊特的生日。100多年前,奧維爾與兄長威爾伯一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固定翼飛機,並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機載外部動力、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行。
1904~1905年,萊特兄弟又相繼製造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4年5月26日,「飛行者2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1905年10月5日,「飛行者3」號進行了一次時間最長的試飛,飛了38.6千米,留空時間最長達38分鍾——這說明萊特兄弟的飛機已經較好地解決了平衡和操縱問題。1906年,萊特兄弟在美國的飛機專利申請得到承認。
⑶ 萊特兄弟是根據什麼發明飛機的
萊特兄弟是根據鳥類的翅膀發明飛機的。
他們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連幾個小時仔細觀察鷹在空中的飛行,研究和思索它們起飛、升降和盤旋的機理。當年他們提出的許多新穎想法,都在以後的航空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在吸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萊特兄弟開始了飛行器的研製。在無法得到別人資助的情況下,他們用自行車生意賺來的錢進行飛機的研製。兄弟倆的配合是完美無缺的。哥哥威爾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擁有工程師的細致和謹慎;弟弟奧維爾則富有藝術家的想像力,敢於不斷創新。兩顆智慧的大腦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爾伯所說:「奧維爾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簡直是共同思維,就和一個人一樣。兩兄弟認為飛機能不能順利飛行,關鍵就在於如何設計和控制它在飛行過程中各種受力間的平衡。維爾伯·萊特用一張水平放置的紙演示了這個問題:如果讓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靜空氣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它一定是平穩落下,但理想條件是很罕見的,任何一點氣流都會使得紙張翻轉和飄盪。對於飛機來說,完全理想的空氣條件下,要實現上天並不難,但是天空中總是存在風,這就使得實現飛機飛行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飛機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別是飛機的重心和升力受力點之間的關系。 早期由於擔心機翼過大,會使得飛機難於操縱,因此一般機翼面積都不是太大。例如李廉薩爾的機翼面積
維爾伯·萊特為151平方英尺,皮歇爾的為165平方英尺,查盧特的為143平方英尺。這就使得飛機所能夠獲得的升力並不充裕,相比之下,駕駛員的重量就佔了升力的很大部分,那麼在這種受力情況下,駕駛員自身的位置變化將嚴重地影響飛機的重心,而當時一般的設計思路就是順勢利用這點,由駕駛員改變身體位置來控制飛機的飛行姿態。然而正是這樣一種思路嚴重製約了飛機操縱性能的提升,因此萊特兄弟決定改變這個技術思路。 他們首先仔細研究了前人的試驗數據,再通過大量風箏、滑翔機以及風洞試驗做驗證,設計出了最佳的機翼剖面形狀和角度,以便獲得最大的升力;然後決定把一般大小的機翼增大一倍,達到308平方英尺。最重要的是,他們設計了通過直接控制機翼來操縱飛機飛行姿態的機構,同時,在飛機整體的升力增加後,飛機對於駕駛員自身位置的變化也不那麼敏感了,這就使得飛機盡管機翼面積大大增加,但可操縱性能並沒有比小機翼飛機降低! 兄弟倆認為要建造一架飛行機器,有三個主要的障礙:(1)如何製造升力機翼;(2)如何獲得驅動飛機飛行的動力;(3)在飛機升空之後,如何平衡以及操縱飛機。前兩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獲得解決。
⑷ 萊特兄弟發明了什麼
萊特兄弟指的是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他們是飛機的發明者,使人類第一次飛上了藍天。
1867年4月16日,威爾伯·萊特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紐爾斯卡市東邊的米爾維爾村,他是家中的第三個男孩。四年之後,父母又給他添了一個弟弟,取名奧維爾·萊特。他們的父親是一名牧師,母親是一位木匠的女兒,家中一共有七口人,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的母親很會持家,日子也總算過得去。
威爾伯和奧維爾兄弟小時候十分貪玩,喜歡做多種游戲。他們在學校時的成績很一般,不過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動手能力特別強。他們經常給小夥伴們製作多種玩具。在他們的小屋裡,總是堆滿著各種各樣的舊機械,地上散滿了鐵釘、鐵片、鐵絲等零碎的東西。父母對他們做各種玩具並不反對,甚至比較支持。有一次,身為主教的父親在外地出差時,還特地給他們帶回來一件玩具。這是一個用軟木、竹片和薄紙製成的蝙蝠,腹部安著橡皮筋,只要轉50次,繞緊橡皮筋,一鬆手,紙蝙蝠就會飛起來。小兄弟倆對這個玩具愛不釋手,但他們並沒有僅限於玩。過了幾天,他們就模仿這個玩具,做成了一個比它大一倍的紙蝙蝠,橡皮筋也長了一倍。這個大紙蝙蝠居然也飛起來了,而且飛得很高。他們想再嘗試做一個更大的紙蝙蝠,想讓它飛得更高更遠,但始終沒有成功。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後,贊揚了他們愛動腦子,敢於嘗試,又提示他們說,蝙蝠的體積太大,重量增加了,單靠橡皮筋的動力是不能使它飛起來的。小兄弟倆對父親的話似懂非懂,他們從這件事中體會到了飛行的樂趣。從這以後,他們經常去郊外觀察鳥類的飛行,仿照鳥類飛行的特點,回家製作可以飛行的玩具。他們曾經做成了一隻安上橡皮筋的大飛鳥,但試飛時卻被樹枝掛破了。
中學畢業後的萊特兄弟未能有繼續上大學的機會,但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讀了不少書。其中既有童話故事、文學著作,也有政治書籍、歷史著作。特別是閱讀了一些科學書籍,例如《大英網路全書》、《錢佰斯網路全書》、馬雷的《動物機器》等,這對於他們日後的科學發明給予了很大幫助。他們做過多種工作,最後兄弟兩人合作改進了印刷機,受到普遍的好評,自己也開始印刷廣告。稍後他們創辦了一份報紙,創刊時命名為《西部新聞》,是周刊。由於社會反應良好,報紙改為日報,更名為《晚間新聞》。19世紀90年代,自行車在美國風靡一時,他們又覺得自行車作為普通交通工具的時代已經來臨,於是兩人合作開辦了一家「萊特兄弟自行車行」。雖然經營得不錯,但他們發現這並非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於是很快就放棄了。
19世紀90年代以後,已經有不少人在探索如何使人類飛上藍天。在這些探索者中,德國的李林塔爾成就最大。他成功地研製出了滑翔機,並試飛取得成功,受到了社會的高度注意。萊特兄弟倆在1895年得知李林塔爾進行滑翔試驗的消息後,童年時代的愛好重新被激發了出來。他們決定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他們購買了許多有關數學、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書籍來自學,一有時間,就到郊外去觀察鳥類的飛翔,並仔細拜讀了李林塔爾的著作《鳥類飛行——飛機駕駛術的基礎》,從而把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
正當他們在做有關的准備工作時,噩耗傳來。1896年8月,李林塔爾駕駛的一架滑翔機墜落,李林塔爾不幸當場遇難。這則消息極大地震撼了萊特兄弟,他的家人知道他們准備研製飛機的消息後也極力反對。但萊特兄弟沒有在阻力面前止步,決心把李林塔爾未完的事業繼續進行下去。
1899年8月,兄弟倆製成了他們的第一架雙翼風箏式飛機,在郊外試飛取得了成功。這雖然只是一架飛機模型,但這是他們進行飛機研製探索走出的第一步。接著,他們借鑒前人的經驗,開始研製滑翔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1900年8月,萊特兄弟的第一架滑翔機製造完成。同年9月,他們在基蒂霍克進行試飛。第一次試飛,雖然機身離開地面只有2.5米,向前滑翔30米,但它畢竟飛起來了,邁出了一大步。接著他們又進行了改進,幾次試飛之後,萊特兄弟的飛行試驗創造了歷史的最好紀錄。但滑翔機畢竟要藉助風力,飛行距離十分有限。於是,萊特兄弟果斷地將研究重點轉移到動力飛機上。
萊特兄弟向十幾家生產汽油發動機的製造商寫信,求購一台性能良好的發動機,但製造商們知道他們是用於研製飛機後,都拒絕出售。萊特兄弟只能自己動手製造。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終於在他們手中誕生了。1903年10月,萊特兄弟又一次來到基蒂霍克進行試飛。14日,他們通過擲硬幣的方式決定出由誰來進行第一次試飛,因為兄弟兩人各不相讓,爭著由自己進行第一次試飛,最後威爾伯有幸成了世界上第一位操縱動力飛機的人。第一次試飛並不成功,只飛行了三秒半就掉了下來。17日,他們進行了第二次試飛。這一次是由奧維爾操縱,試飛比第一次有進步,飛機在空中連續飛行了12秒。當天他們進行了多次試飛,最後,飛行時間達59秒,飛行距離達260米!試飛成績一次比一次好,他們高興極了,這意味著他們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1904年春,萊特兄弟決定製造一架新飛機。經過研究,他們對機身進行了多處改進,希望這架飛機在廣闊的平地順利起飛,不必受到場地的多種限制。他們不斷地進行試飛,其中經歷了多次飛行事故,奧維爾在一次事故中差點喪生,但他們沒有退縮。1905年9月29日,他們用19分55秒的時間飛行了19.3公里。10月5日,他們又用38分零3秒的時間飛行了39公里。
紀錄接連告破,世界輿論頓時好評如潮。但最初試飛時,這些媒體都漠不關心,他們根本不相信人類能夠真正飛向藍天。
面對成績,萊特兄弟沒有滿足,繼續對飛機進行改進,並在世界各地進行巡迴表演,幫助各國培養飛行員,在全球推廣飛機的駕駛技術。後來經過許多人的努力,飛機終於可以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在藍天上長期飛行了。萊特兄弟也成立了萊特公司。
1912年5月30日,威爾伯由於患了嚴重的傷寒不幸病逝,終年45歲。哥哥死後,奧維爾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為人類航空事業的發展做著貢獻。1948年1月30日,77歲高齡的奧維爾因病與世長辭。雖然他們相繼去世了,但歷史不會忘記他們,世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他們將永載史冊!
⑸ 萊特兄弟什麼時候發明了飛機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5)萊特兄弟怎麼發明擴展閱讀: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時許在試飛場地,奧維爾·萊特,登上飛機,綁上腰帶,踩了一下油門,在一陣轟鳴聲中發動機啟動了,飛機向前滑行。一開始滑動得很慢,韋伯·萊特在起飛軌道旁用手扶著飛機翼尖,跟著奔跑,直到飛機獲得足夠速度並保持這種穩定為止。
「飛行者1號」載著奧維爾·萊特終於離地飄上了天空。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不禁驚呼:「呀,這怪物真的飛起來了!」這次飛行的時間並不長,只有12秒,飛行距離只有36.6米。
然而這卻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飛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動力、載人、持續穩定並可操縱的飛行,它標志著動力飛機時代的正式到來。
試飛初告捷報,從此載入世界史冊。萊特兄弟回到代頓城,繼續不斷地改進飛機結構,而且進行了160多次的試飛活動。其中最長的一次持續飛行了38分鍾,飛行路程達到15千米。經過多次改進完善到1905年,他們已經研製出了「飛行者3號」,這架飛機結構堅固,完全可以自主操縱。
它可以傾斜、轉彎,飛8字形和盤旋,並能以每小時57.6千米的速度輕而易舉地飛行半個多小時。實用飛行器的時代終於到來了。
⑹ 萊特兄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發明飛機的
20世紀初在美國有一對兄弟他們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就是萊特兄弟。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確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終於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獲得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
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這是人類在飛機發展史上取得的巨大進步。
(6)萊特兄弟怎麼發明擴展閱讀: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
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飛機到底是由誰發明各國尚存在爭議,但較為普遍的觀點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
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於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35分在美國試飛成功。
法國人認為世界最早的飛機是由法國人克雷芒·阿德爾(Clément Ader)發明,於1890年10月9日在法國試飛成功,部分人認為他發明了歷史上第一架飛機。
巴西人認為是巴西人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發明了飛機,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飛機成功地飛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動力飛行,之前的飛行並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飛」的標准。
據未經證實的報道,德國飛機製造業先驅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於1901年成功試飛「禿鷲」飛行器,可以離開地面飛行2.5公里,古斯塔夫將比萊特兄弟研製飛機的時間早兩年。
參考資料:網路:萊特兄弟
⑺ 萊特兄弟發明了什麼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⑻ 萊特兄弟發明了什麼
飛機
發明飛機的故事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製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裡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維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裡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於是,弟兄倆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裡,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幹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
弟兄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溫和地解釋道。弟兄倆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畫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聖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聖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維爾伯有點懷疑。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維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後不久,他們又連續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製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並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於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並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著,就把他們製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後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維爾伯先飛。
維爾伯上機後,伏卧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
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後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
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鍾。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麼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 「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對呀!」維爾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 「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鍾,天空低雲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卧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並且隨著維爾伯,在飛機後面追趕著。
飛機飛行了30米後,穩穩地著陸了。維爾伯沖上前去,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里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喊道:「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45分鍾後,維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並不在乎。繼續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製造出能乘坐兩人的飛機,並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消息傳開後,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8年9月10日這天,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並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後不久,萊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從這以後,飛機成了人們又一項先進的運輸工具。
⑼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
萊特兄弟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從小就喜歡拆拆弄弄。他 們尤其對一些舊時鍾、磅秤最感興趣。不過威爾伯比奧維爾長4歲,威 爾伯常常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們交往。奧維爾也有自己的好友。在家裡,兩兄弟自然玩在一塊了。
1878 年 6 月,他們全家從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搬到了依阿華州的錫德臘皮茲市,住在該市的亞當街。聖誕節萊特兄弟的爸爸給他們帶回了一個"蝴蝶「玩具,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爸爸當場做了表演。
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為了改善家庭設施和環境,威爾伯和奧維爾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著。兄弟倆先埋頭畫好圖樣,又四處尋找修繕房屋的材料,並承擔所有房子加工的車床活。他們不僅很快修建起一個舒適的前廊,並用花卉點綴走 廊的兩側,而且還重新裝修室內,改變房間的布置。
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俄亥俄州。萊特兄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但都沒有得到文憑。奧維爾大學第三年(1889)就退學了,在哥哥的幫助下干起了印刷生意。維爾伯任編輯而奧維爾則是一部周刊West Side News(幾個月後成了Evening Item晚報)的出版商。
1890年初,他們研究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他們對飛行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幸運地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里。在家裡, 大人們總是熱情鼓勵孩子們去追求知識,去調查研究一切奇特的現象。 換了另一個家庭環境,我們的好奇心也許早在它結出果實以前就被扼殺 了。」萊特兄弟高中畢業後辦起了「代頓周報」。聰明的他們把報紙辦得紅紅火火,但他們朝思暮想的還是機械。
1894年,他們把報紙典當給一家通訊社,開起了萊特自行車修理店(後成為萊特自行車公司)。從此他們開始從事自己夢想的事業。
1896年5月,他們關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的試飛、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幾部飛機模型的試飛。
1899年5月,威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萊特兄弟完成了所有理論研究就開始動手實踐,他們的自行車店員Charlie Taylor成為了小組的重要一員,三人共同合作建造了第一架飛機引擎。
萊特兄弟不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飛行物——鳥類學習。他們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連幾個小時仔細觀察鷹在空中的飛行,研究和思索它們起飛、升降和盤旋的機理。當年他們提出的許多新穎想法,都在以後的航空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在吸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萊特兄弟開始了飛行器的研製。在無法得到別人資助的情況下,他們用自行車生意賺來的錢進行飛機的研製。兄弟倆的配合是完美無缺的。哥哥威爾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擁有工程師的細致和謹慎;弟弟奧維爾則富有藝術家的想像力,敢於不斷創新。
兩顆智慧的大腦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正如威爾伯所說:「奧維爾和我一起生活,共同工作,而且簡直是共同思維,就和一個人一樣。兩兄弟認為飛機能不能順利飛行,關鍵就在於如何設計和控制它在飛行過程中各種受力間的平衡。
維爾伯·萊特用一張水平放置的紙演示了這個問題:如果讓它自由落下,在理想的平靜空氣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它一定是平穩落下,但理想條件是很罕見的,任何一點氣流都會使得紙張翻轉和飄盪。對於飛機來說,完全理想的空氣條件下,要實現上天並不難,但是天空中總是存在風,這就使得實現飛機飛行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飛機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受力平衡,特別是飛機的重心和升力受力點之間的關系。
最初兄弟倆努力製造全尺寸的滑翔機,接連四個夏天,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旅行,目的地是個與世隔離的岬角。氣象部門向他們建議,岬角風力大,是有利的練習場。之後不久,他們製作了第一架無人駕駛雙翼滑翔機,把它象風箏一樣放上了天。他們又在飛機的前面安裝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種擺動舵,可以用來操縱橫軸。
萊特兄弟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始終是一體的,他們共享發明成果和榮譽。細心的傳記作者James Tobin發現威爾伯1899-1900年寫的「我的」機器和「我的」計劃之後全部由第一人稱單數改成了復數的「我們」和「我們的」,他說「很難想像奧維爾這么聰明出眾的人是以何種力量成功的,從俄亥俄州一個小店到和資本家、總統們商議,奧維爾做到了,他從始至終都是位領導者。」
1900年10月的一個傍晚,威爾伯·萊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機骨架上,迎著海風飄了起來,他成功了。雖然這只是幾秒鍾的飛行,只有1米多高,但萊特兄弟的成就超過了試圖靠移動身體重量操縱飛行的李林達爾。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基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們製造了3架滑翔機並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在此期間,他們的滑翔機多次滑翔距離超過1000米。在當時看來,這可是不小的成就。
經過不斷鑽研,不斷改進,萊特兄弟不僅迅速掌握了當時的飛行器製造技術,而且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從1903年夏季開始,萊特兄弟著手製造這架著名的「飛行者一號」雙翼機。動力飛行首先需要一台發動機,但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飛機的發動機出售,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冒險製造航空發動機。
1903年12月17日。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還在沉睡,天氣寒冷,刮著大風,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為了能夠率先登機試飛,兄弟倆決定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誰先登機,結果弟弟奧維爾贏了。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
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飛行者一號」是一架雙翼飛機,它的兩個推進螺旋槳分別安裝在飛行員位置的兩側,由單台發動機鏈式傳動。操縱系統採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的鴨式布局,這也正是萊特兄弟對航空事業的最偉大的貢獻所在。李林達爾必須移動自己的身體,靠改變重心來操縱飛行器飛行,而「飛行者一號」的飛行員則通過機械裝置使整個翼尖捲曲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飛機的爬升和俯沖依靠安裝在飛機前部的一對雙翼升降舵;一對方向舵與機翼捲曲機構互相連接在一起,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現代飛機轉彎和做機動動作的主要部件都可以從這第一架飛機上找到,盡管它是那麼原始。
⑽ 萊特兄弟是發明什麼的
萊特兄弟是發明飛機。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1904~1905年,萊特兄弟又相繼製造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4年5月26日,「飛行者2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1905年10月5日,「飛行者3」號進行了一次時間最長的試飛,飛了38.6千米,留空時間最長達38分鍾——這說明萊特兄弟的飛機已經較好地解決了平衡和操縱問題。1906年,萊特兄弟在美國的飛機專利申請得到承認。
(10)萊特兄弟怎麼發明擴展閱讀
1903年12月17日上午,可以說是世界科技史上一個歷史性的進步:「萊特兄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殺魔山成功試飛了世界上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且能自我操控飛行的飛機。雖然飛得搖搖晃晃,不甚平穩,59秒內飛了不到300米的距離,但這畢竟是人類動力航空史上一次極大的飛躍。他們給這架飛機取名「飛行者一號」。
在這之前,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依靠自身動力就能飛行的飛行器,無異於是在製造「永動機」,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因此,很多國家都試著推廣運用滑翔機。
而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成功試飛後,圓了人類幾千年的飛翔夢,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轟動。特別是萊特兄弟率先採用翹曲機翼來實現飛機的操控,讓飛機在高空保持平穩飛行,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很快,萊特兄弟就被各種榮譽和光環包圍,他倆生怕被別人偷去了自己的技術,於是把飛機包紮起來鎖進庫房,不對任何人透露飛機的設計方案和翹曲機翼的核心技術,而對於那些想觀看飛行表演的,必須要提前簽約,經得他倆同意並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才行。
接下來,他倆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到申請專利上。他們相信,到時候全世界的飛機訂單和銷售都會紛至沓來,這樣能賺到很多的錢。
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尤其是軍事科技的運用,意味著能更好地把握戰場制勝權。從1905年開始,萊特兄弟開始向美國陸軍兜售自己的飛機,而美國陸軍也極需這樣的飛機用於軍事觀測偵察。他們找到萊特兄弟,告訴他們不要與別的國家簽訂訂單,並希望他倆來一場飛行演示,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在當時,世界上已有不少飛行器出世,但墜毀機率相當高,幾乎不堪使用。特別是美國曾撥款5萬美元給美國航空技術專家蘭利,但蘭利研製了7年也沒有成功,這一度引來了批評和恥笑,這讓美國對飛機的懷疑始終存在,到1911年初都沒有同意撥款給航空業。
因此,美國陸軍需要先檢測性能,再決定是否購買,這個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不料,萊特兄弟卻要求美國陸軍必須先付錢才能檢測自己的飛機,絲毫不肯讓步。
這讓美國陸軍十分難堪,因為軍方並沒有這筆費用,就算是買了,也得通過其它軍事費用的名目來支出,要是萊特兄弟的飛機不合格,豈不白花錢了?並且軍方認為,美國人自己的發明卻不願意交付給美國軍方使用,是徹底的商業迂腐。
但美國陸軍毫無辦法,因為在1914年初,法院已作出判決,所有在美國生產的飛機要是採用萊特兄弟的專利,都需要向其支付20%的專利費。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飛機因為受到萊特兄弟專利的保護和訴訟協議的制約,飛機性能簡陋,只能簡單地小規模轟炸和拋撒傳單,並且數量上還遠遠不足。不得已,美國陸軍只得花大價錢從法國購買飛機來作為戰場應急。
戰後,為了將「萊特兄弟」的專利費用降低到2%,美國迫不得已一次性支付了200萬美金給萊特兄弟,美國的航空業才得到新的發展。
而那些年,萊特兄弟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飛機的專利保護中,而對於飛機的改良和技術創新卻不上心,他們的技術水平實際上已經遠遠落後於同行。到了1915年,萊特兄弟就再也沒有賣出過一架飛機。
1915年4月,法國的飛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了。並且法國飛行員羅蘭·加羅斯在他的雙翼飛機的螺旋槳後面首次安裝了一挺機槍,並順利飛上了藍天。面對德軍飛機靠近,他用機槍打得德軍飛行員昏頭轉向,由此開創了飛機的空戰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