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8-02 20:44:09

❶ 如何培養孩子音樂創造

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音樂欣賞,音樂游戲五大領域,那麼在這五大領域中採用什麼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發揮想像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樣幼兒的演唱興趣會大大提高,同時想像,創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例如:歌曲《胡說歌》圍繞"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這樣一句與生活相違背的歌詞,以簡單的旋律展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來創編歌詞,最後編出了"你的手套穿在腳趾上嗎 ""你的褲子穿在胳膊上嗎 "你的鞋子穿在頭頂上嗎 "等等五花八門,荒誕可笑的歌詞,這樣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體會了音樂活動的快樂,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大班有一首歌曲叫《秋天多麼美》,這首歌曲是我和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之一,歌曲學完以後,我突發奇想,秋天美,冬天也很美呀!我們何不創編一首《冬天多麼美》,我的想法得到了全體孩子的響應,最後,在全班孩子的努力下,創編出了"冬天雪花輕輕吹,大地蓋上厚呀厚棉被,小朋友,一起堆呀堆雪人,雪人個個胖墩墩" (二)留住旋律,改編歌曲.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班的孩子在唱《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如果從一名時尚青年口中唱出時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若是一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開始哼唱它時,我們老師和家長不免會有些擔憂和緊張,因為幼兒對流行音樂缺少選擇和辨別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我覺得如果我們阻止孩子去唱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去堵,不如去疏,採用留住旋律,改編歌詞的方法是非常可取得.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就把孩子們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了個面目全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扮成大灰狼的男孩們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後,她們迅速還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 就這樣,一首流行歌曲變成了一台饒有興致的兒童音樂劇:《兔子和狼》,孩子們戴著頭飾,完全投入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角色之中.結局也改得很巧:流行歌詞中的"愛真奇怪"變成悔過自新的大灰狼終於得到了小白兔的原諒,"你真可愛!"從此被接納成為兔子們的好朋友. 改編,而不是一味拒絕.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不能不說是討巧之舉.流行歌曲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洪水猛獸,其實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實在是太少了.
(三)為樂曲,歌曲編配動作
邊唱邊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它們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或樂曲是具體的,並易於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引導幼兒自編動作表演.例如:在學習《兩只小手》這一歌曲時,要求幼兒自由想像動作來表現歌詞.("兩只小手做兩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兩只小手做枕頭……")由於大多數幼兒都是隨意,即興創作的,當然不可能期望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動作.但畢竟是他們自己展開想像編的,對練習這一系列動作也特別有感情,格外認真.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也使幼兒從中得到了創造的源泉.
(四)在節奏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演奏空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用配器演奏來表現樂曲.
有一次晨間活動,我們放著音樂,耿春雪突然叫住了我,"老師,你聽這個歌曲裡面好像有鋼琴的聲音".她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孩子不僅聽著歌曲的美,同時還夾雜了他們所熟悉的樂器的聲音.孩子的耳朵是靈敏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如:x x .孩子們就會說像汽車的鳴笛聲---笛―笛;x x x 像小朋友走路;xxxx xxxx像小朋友跑步等.當我們在和孩子做節奏互動時,我每打一種節奏,孩子們就能發揮想像,說出它們像什麼:有的說像雨水的滴答聲;有的說像汽車的笛笛聲;有的說像火車的隆隆聲等.
我覺得對幼兒音樂節奏的培養,是貫穿在一日活動中的,通過不同的音樂性質,把音樂貫穿在常規中,培養幼兒的常規意識.如幼兒聽到《准備好了嗎》的音樂就馬上集中;聽到《拍手點頭》就知道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到《啄木鳥》的音樂就馬上收玩具;聽到抒情的《搖籃曲》就會安靜.孩子對節奏的感受,有時候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以外.如在就餐前和起床後是紀律最亂的時候,我會用節奏的變化來集中幼兒和安定幼兒的情緒,我會用鈴鼓拍出一個節奏,幼兒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拍,然後再不斷的變換節奏.孩子們聽到節奏變化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豎起小耳朵集中精力來傾聽老師的節奏,並伸出小手來迎合,模仿老師的節奏.這樣聽到的只有整齊的節奏聲,沒有吵鬧聲.這樣的音樂化管理,既訓練了幼兒的聽辨能力,有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了幼兒的常規意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❷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

多鼓勵孩子表現自己

❸ 如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所謂的創造力是指在創造活動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獨創性地解決問題,產生有價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具體方法如下: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保護和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教育意識。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音樂教學應從感受入手,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善於把模仿學習,發現探索學習,創造性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❹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

音樂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陶冶幼兒的思想情操,提高幼兒的情趣,使幼兒樹立美妙的理想,在幼兒園五大領域中有著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要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感受音樂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幼兒對音樂產生情感,對教師產生好感,才能使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創造一個平等、互愛、輕松、愉快直至教師與孩子間相互需要得到滿足的和諧氣氛,達到開發情商的作用。

二、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表現力
在音樂活動中注意培養幼兒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幼兒的表演潛能,使他們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中使幼兒享受到美的愉悅,感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發展幼兒豐富的想像與聯想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各種音樂所表達的形象、意義,最終用自己認為最適合的動作和聲音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同時進行即興創造和創作實踐活動(音樂律動,舞蹈),創造出屬於孩子們自己新的音樂過程.

❺ 幼兒園音樂怎麼教系列:在藝體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英國學者說過:「英國最豐富的資源不是石油,也不是煤炭,而是英國人民的想像力,而這想像力是通過藝術教育激發和發展起來的。」 音樂活動:創編歌詞、動作。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共同創編歌詞和動作,選出最能代表全班水平、最美的參加表演。比如,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第一段,是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的,學習「勤快人」都在廚房裡做了哪些事情;第二段本來可以直接根據教材內容學習,為了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就請幼兒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編了一些新歌詞,而且還加上了一些舞蹈動作,同時,我請編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表演。這樣做,不僅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而且還充分調動了他們上音樂課的積極性。 美術活動:幼兒作畫時,教師不得用一種固定模式來要求他們,要給孩子一個可自由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的空間。在繪畫過程中,教師不幹涉,只在需要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在幼兒完成一幅作品時,教師要改掉往日那種「象形」的評價方式,要重視保護幼兒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從多方面進行評價。 體育活動: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促進其正常發育、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為主要目的的,技巧性動作較少。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晨間話動中,我對幼兒提出:「沙包除了投擲,還可以怎麼玩?」孩子們一聽,便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可以頂在頭上走,看誰能堅持最久。」有的說:「可以擺在地上當梅花樁。」還有的說:「可以當毽子踢」,可見一句不經意的提示,可以使他們開動腦筋,說出一些創造性的答案來。 2.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通過語言活動,培養幼兒發音清楚、正確,學習說普通話,豐富幼兒的詞彙,發展他們的思維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語言活動就是以幼兒「說」為主。怎樣才能引導幼兒「說」呢?提問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提問分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我運用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說」。開放式提問有利於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有利於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意識與自信心,更有利於幼兒創新能力的發揮。如在欣賞故事《螞蟻飛上天》活動中,當講到「小螞蟻想像小蜻蜓一樣飛上天」時,我就採取向幼兒提問的方式:假如你是小螞蟻,你會想出什麼樣的辦法使自己飛上天?我這樣做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思維空間。有的幼兒說,假如我是小螞蟻,我可以去向蜻蜓哥哥、蝴蝶姐姐借翅膀;還有的說,「我可以拿著一朵花,藉助風的力量使自己飛上天。」……幼兒紛紛開動腦筋,尋求不同的答案。

❻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喜歡音樂是孩子的天性.新綱要中指出:"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學習新綱要使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我們都知道,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躍的成長期,也是接受音樂教育的最佳期.那麼,如何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發展幼兒的想像,創造思維能力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問題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研究和嘗試,我培養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等方面摸索了一些經驗,值此機會,與大家切磋,分享. 幼兒園音樂教學主要包括歌唱,韻律活動,打擊樂,音樂欣賞,音樂游戲五大領域,那麼在這五大領域中採用什麼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發揮想像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這樣幼兒的演唱興趣會大大提高,同時想像,創造能力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例如:歌曲《胡說歌》圍繞"你把襪子穿在耳朵上嗎 "這樣一句與生活相違背的歌詞,以簡單的旋律展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教師鼓勵幼兒自己來創編歌詞,最後編出了"你的手套穿在腳趾上嗎 ""你的褲子穿在胳膊上嗎 "你的鞋子穿在頭頂上嗎 "等等五花八門,荒誕可笑的歌詞,這樣孩子們在歡歌笑語中不知不覺地體會了音樂活動的快樂,還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大班有一首歌曲叫《秋天多麼美》,這首歌曲是我和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歌曲之一,歌曲學完以後,我突發奇想,秋天美,冬天也很美呀!我們何不創編一首《冬天多麼美》,我的想法得到了全體孩子的響應,最後,在全班孩子的努力下,創編出了"冬天雪花輕輕吹,大地蓋上厚呀厚棉被,小朋友,一起堆呀堆雪人,雪人個個胖墩墩" (二)留住旋律,改編歌曲.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班的孩子在唱《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流行歌曲,這些歌曲如果從一名時尚青年口中唱出時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但若是一名四五歲的小朋友也開始哼唱它時,我們老師和家長不免會有些擔憂和緊張,因為幼兒對流行音樂缺少選擇和辨別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我覺得如果我們阻止孩子去唱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去堵,不如去疏,採用留住旋律,改編歌詞的方法是非常可取得.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就把孩子們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了個面目全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扮成大灰狼的男孩們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後,她們迅速還擊:"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 就這樣,一首流行歌曲變成了一台饒有興致的兒童音樂劇:《兔子和狼》,孩子們戴著頭飾,完全投入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角色之中.結局也改得很巧:流行歌詞中的"愛真奇怪"變成悔過自新的大灰狼終於得到了小白兔的原諒,"你真可愛!"從此被接納成為兔子們的好朋友. 改編,而不是一味拒絕.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不能不說是討巧之舉.流行歌曲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洪水猛獸,其實有太多資源可以利用.但可惜的是,目前我們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實在是太少了. (三)為樂曲,歌曲編配動作 邊唱邊表演是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它們喜歡用動作來表達情感.如果歌曲或樂曲是具體的,並易於動作表現的話,應盡量引導幼兒自編動作表演.例如:在學習《兩只小手》這一歌曲時,要求幼兒自由想像動作來表現歌詞.("兩只小手做兩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兩只小手做枕頭……")由於大多數幼兒都是隨意,即興創作的,當然不可能期望他們創作出多麼完美的動作.但畢竟是他們自己展開想像編的,對練習這一系列動作也特別有感情,格外認真.不僅調動了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也使幼兒從中得到了創造的源泉. (四)在節奏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演奏空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像,用配器演奏來表現樂曲. 有一次晨間活動,我們放著音樂,耿春雪突然叫住了我,"老師,你聽這個歌曲裡面好像有鋼琴的聲音".她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孩子不僅聽著歌曲的美,同時還夾雜了他們所熟悉的樂器的聲音.孩子的耳朵是靈敏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如:x x .孩子們就會說像汽車的鳴笛聲---笛―笛;x x x 像小朋友走路;xxxx xxxx像小朋友跑步等.當我們在和孩子做節奏互動時,我每打一種節奏,孩子們就能發揮想像,說出它們像什麼:有的說像雨水的滴答聲;有的說像汽車的笛笛聲;有的說像火車的隆隆聲等. 我覺得對幼兒音樂節奏的培養,是貫穿在一日活動中的,通過不同的音樂性質,把音樂貫穿在常規中,培養幼兒的常規意識.如幼兒聽到《准備好了嗎》的音樂就馬上集中;聽到《拍手點頭》就知道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到《啄木鳥》的音樂就馬上收玩具;聽到抒情的《搖籃曲》就會安靜.孩子對節奏的感受,有時候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以外.如在就餐前和起床後是紀律最亂的時候,我會用節奏的變化來集中幼兒和安定幼兒的情緒,我會用鈴鼓拍出一個節奏,幼兒會情不自禁的跟著拍,然後再不斷的變換節奏.孩子們聽到節奏變化了,就會自然而然的豎起小耳朵集中精力來傾聽老師的節奏,並伸出小手來迎合,模仿老師的節奏.這樣聽到的只有整齊的節奏聲,沒有吵鬧聲.這樣的音樂化管理,既訓練了幼兒的聽辨能力,有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了幼兒的常規意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通過欣賞音樂展開豐富的想像 用線條及色彩表現樂曲 一種色調能表現出一種情緒,而一段樂曲也能體現一種情緒.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音樂也就出現另一種理解方式.例如在欣賞《森里變奏曲》的時候,先讓孩子們體會樂曲的情緒,然後提問:"歡樂的情緒應當用什麼顏色來表現悲傷的呢 "並適時的啟發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豐富的想像力,有的回答:"歡快的用紅色,黃色,悲傷的用灰色,藍色等等".除了用色調來體現音樂,還可以啟發幼兒用線條和符號來體現音樂,當樂曲舒緩時,用直線;當樂曲激烈時,用波浪線;當樂曲歡快時,用圓點.這些都是隨著幼兒對樂曲的理解而產生的.如打擊樂《土耳其進行曲》圖譜中表示小鈴的",",表示串鈴的" … "和表示木魚的"?".這些符號對幼兒理解和再現樂曲的特性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提示作用.因此,對樂曲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而用顏色和線條來表現音樂,則就是幼兒把音樂具體化,鮮明化. (2)用圖譜表現樂曲. 偉大的作曲家根據故事而創作改編歌劇,這是需要堅實的藝術功底,強烈的創作慾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及創作能力.作為幼兒,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如果光聽音樂,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不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變成小故事,並用他們喜歡的圖譜的形式來表現,孩子們就會很容易的理解了音樂,並對音樂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如《獅王進行曲》圖譜中表現獅王出場的由小至大的腳印和表現吼聲的弧形鋸齒;《森林變奏曲》是一首三段體的音樂,我啟發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把自己想到的變成一段故事,並要求幼兒把音樂用圖譜記錄下來,音樂開始的時候開始,音樂結束的時候結束.孩子們紀錄的非常認真,而且五花八門,思路開闊.張炎雨小朋友是這樣紀錄的:第一樂段小動物們在快活的游戲,用小兔子來表示;第二樂段大灰狼來了,用牙齒來表示;第三樂段大灰狼走了,小兔子又可以游戲了,用太陽表示.所以說,用圖譜來表現音樂,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創作和想像慾望,又充分理解了音樂.對欣賞難懂的樂曲,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綱要》中多次提到: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驗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恢復幼兒的創造天性,歸還幼兒本應享受的愉悅音樂的機會,是音樂活動開發幼兒創造力的重要

❼ 在音樂區中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創造力

德國著名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所 說的: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 最重要的。音樂創造有簡單復雜之分,兒童的音 樂創造與專業音樂人員的創造從水平上是無法 比擬的,但從創造的本質意義上說,兒童音樂的 創造和音樂大師的創造具有同等意義,同等價 值。而音樂區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和諧、愉 快的活動環境,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孩子們通過 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能夠大膽的用各種方式來 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兒童創造的興 趣、創造的靈感。那麼,如何在音樂區中,促進幼 J七的創造力的發揮呢? 一、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幫助 積累音樂經驗,萌發創造靈感。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我認為兒童的 生活離不開音樂,我們應當重視兒童音樂教育, 用音樂來豐富兒童生活,培養兒童意志,陶冶兒 童的感情,使兒童能夠真正表現自己,導向於創 造性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當創設了一個充滿美 好音樂的環境,用美好的音樂去感染幼兒,讓幼 兒在音樂中成長,使幼兒生活音樂化。

閱讀全文

與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