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

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

發布時間:2021-08-02 19:00:34

A. 人類現代生活更加註重哪些方面的享受

進入21世紀,人類生活已從簡單的溫飽型變為享受型,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用經過漫長的演變,也從單純的滿足人體的生理需求,進化到更舒適、更人性化的高級理念上來。例如食品就從以前單一的農業食品變為多種食品齊頭並進,像人造食品、合成食品、昆蟲食品、鮮花食品、轉基因食品等等,都已陸續進入人們的生活。現代的人們講究的是營養的合理搭配和色香味的賞心悅目。在服裝方面,新世紀的人們將不再追求新型的款式及其線條,服裝的面料和功能將成為他們注意的重點。

此外,在文化娛樂方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以人為本的文化娛樂服務將會帶給人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一、科技食品

B. 人類創造了什麼

縱然寬廣如天空,飛機也偶有相撞。為了避免災難,空中防撞系統(TCAS)應運而生,可以提前警告飛機駕駛者各種災害。得益於一系列復雜的規則設置,系統可以告訴飛行員如何應對相應災害。經過幾十年的開發,這套規則已經高度復雜,能夠理解整套規則的已經人屈指可數。TCAS一旦開發成型,人類就成為次要,相反轉而使用模擬軟體。如果TCAS經過大量測試反饋結果符合預期,工程師們就會批准TCAS投入使用。

如何避免飛機相撞本身已是個復雜度爆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被設計出的這個系統復雜已經爆了幾十塊表,相信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這套系統,所以即便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有時也會對系統做出的反饋給嚇到。這不斷攀升的復雜程度也正是當代社會的普遍現象。人類無法理解的系統正在保護我們的安全,科技發展到了接受檢驗的節點。
復雜系統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幾個世紀。有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機器設備的實物,也有讓全球文明凝聚的信息系統和規則。技術正大踏步地在復雜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讓現代人享受到了我們的父輩祖輩想都不敢想的便利——但是,其中不斷疊加的復雜度,各種技術的互相關聯、各種效應的交織並不總在人類的預期內。意識到技術本身的復雜度不斷提升,制定和維護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是一回事,但是目前的技術實際上已經在無法理解的路上完全失控,這,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技術的復雜度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生活,這方面最早可以追溯到鐵路的發展。美國境內縱橫交錯的鐵路網需要高度標准化的時區設置以協調如此之多的新增列車。隨後在交通領域發生的演化又更為復雜。汽車已經走出復雜程度有限的機械化發明成為了輪上的計算機工程。據估計,全美交通系統中有超過30萬個帶信號燈路口。這些移動機器不僅僅在這些系統和網路里挪動。200年過去了,從飛機到計算器,人類使用的復雜機器里的零件數量持續以指數翻翻。
計算機賦予人類更加復雜的技術,技術的侵佔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廚房家電到建築器械。結果是人類始料未及的:我們創造了一個人類大腦遠無法掌握的世界。人類擔心的不是天網——而是過於復雜的機器出錯的概率也大——實際上比人類的概率還大。

C.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社會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從人與自然關系看,原始文明是人類完全被動接受自然的階段,歷時百萬年,對自然沒有傷害;農業文明是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探索、初步開發的階段,歷時幾千年,對自然造成了一些傷害,但由於傷害程度小,多數情況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復;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階段,歷時幾百年,對自然帶來傷害、損害、破壞,許多方面已經難以修復.
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對工業文明帶來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形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創造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跡,積累了巨大物質財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了高增長帶來的苦果: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這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行為的准則.1962年美國學者出版《寂靜的春天》,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增長的極限》,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布《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今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了《我們憧憬的未來》.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我們黨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對我們黨關於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新概括、再升華.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就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九五」計劃決定實施可持續戰略,「十五」計劃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的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十一五」規劃首次將能源消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等.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一是資源約束趨緊,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億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嚴重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氣增多,環境群體性事件頻發;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37%、沙化土地面積佔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積擴大,生態系統破壞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D. 人類為什麼能創造出物質和精神文明

人類創造出世界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首先要歸功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其他生物內無法比擬容的大腦。當今,人們對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宏觀宇宙的自然界已具備了大量知識和認識。然而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尤其是它的工作原理卻仍然知之甚少。雖然,從古至今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孜孜以求地探索著腦的功能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遠未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們的大腦裝載了人類幾千年的知識和文明史,攝取著現代高科學技術,創造著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還不知道有什麼物質結構比大腦更為復雜,也不清楚人的大腦具有多大的潛能,但憑我們的大腦已經實現了人類千百年來的種種幻想,許多神話也已經變成了現實,幾個美國大漢替代了裊娜多姿的嫦娥奔上了月球。瀏覽過古典神話作品的人都為我們古人構思出的「火箭」、「導彈」雛形嘆為觀止,而今天的人類已經乘上火箭發射的宇宙飛船遨遊太空。

E. 如何理解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了高增長帶來的苦果: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這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行為的准則.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我們黨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對我們黨關於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新概括、再升華.生態文明觀念逐步樹立,全民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增強.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一是資源約束趨緊;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國水土流失嚴重.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F. 人類的發展根源於人類的本能和慾望,享受欲、權力欲、創造欲哪個更根本

我覺得根本應該是享受欲,如果都不是為了享受的話,誰願意這么努力的掙錢生活呢?都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

G. 現代人類的哪些發明,本該造福人類卻成了威脅

如今人類已經開始步入智能生活,我們所享受的很多便利產品都是科學家偉大的發明創造。其實有很多的發明在創造之初,科學家都是本著造福人類的想法的,但隨著社會日益浮躁,有些人為了獲取利益,便把這些發明創造另作他用,成為了人類健康生存的一大威脅,比如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4樣發明,便是讓人又愛又恨,還無法擺脫它們。


所以說科學的發展是有利有弊的,我們在看待一個事物的時候,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科學家的本意是好的,只不過某些人在利益的驅使下走上了歧途,

H. 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創造的現代文明推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但人們在享受成果的同時,也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

  1.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普遍發明電器,開辦工廠,造成很多地方的環境遭到破壞。

  2.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追求經濟實力和國家綜合國力,而大力發展重工業,造成現在全球氣候變暖,動物面臨瀕危滅絕

閱讀全文

與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