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李虹霞教育成功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虹霞,山東省濰坊市名師,現任教於濰坊市北海雙語學校。多年來師從於永正老師,潛心研究小學語文教學,創造了「統合教學法」,
2009年提出「統合教學」設想,並同時在一年級、五年級進行跨年級統合教學實驗,從橫向、縱向、時空三個緯度,建立了多元多維、立體化的語文教學時空坐標,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起步課程」、「慢板課程」、「快板課程」和「散板課程」。
在成功創建「統合教學法」的同時,結合學生「在教室里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需要,以「奠基學生的一生幸福」為指向,對單調沉悶的傳統教室進行從內容到形式的革命性改造,教室成為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最愛。
概而言之,李虹霞的語文「統合教學」,有3條實現路徑:
其一,橫向統合。一是語文教材與相關文學資源的橫向統合。不再一課一課地「教」,而是對語文教材與相關文學資源進行統合。依據課程標准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大量有價值的相關文學性課程資源走進課堂,給學生無限的閱讀自由和空間。一年級學生的人均識字量達2000字,遠遠超出課標1000字的保底量。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閱讀完小學階段的所有語文教材,並且可以脫離拼音進行無障礙閱讀。
二是語文課與各學科跨學科的橫向統合。與美術、音樂、數學、微機等學科教師合作,進行課堂(學科)間的資源「統合」。數學教師與學生配樂朗讀,音樂教師與學生吟唱唐詩宋詞,生活教師與學生閱讀名著……教師資源的統合發揮到極致,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開了一扇扇精彩的窗。
三是「書人合一」的師本橫向統合。創造了獨特的序列師本課程,著眼於興趣培養和習慣養成,然後才是滲透方法的指導。比如軟、硬筆書寫同步進行,不允許使用橡皮,一年級學生中有一半的人參加山東省書法考級並獲得一、二等級證書。比如調整低年級拼音識字教學內容,學生可迅速實現「直拼」,在低年級完成小學階段的常用字識字任務。
其二,縱向統合。一是同一冊教材內容本身的縱向統合。用4節課完成教材規定16課時的教學要求,用1節課完成8課時的單元教學。二是跨學段語文教材之間的縱向統合。先把自己統合的現成專題資料呈現給學生,再指導學生做統合專題,然後放手讓學生做自主專題的統合學習。
其三,時空統合,主要是用足網路資源,博客成為「空間教室」;讓學生呼吸幸福的「語文味道」;讓語文學習走出教室,回歸語文教學的本原。
李虹霞的教學,改變了課程內容和課程組織形式,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創造了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學習共同體,促進了師生、家長的共同發展與成長。有個被全國著名小學語文教師感慨「孔子來了也不好辦」的學生,留級後從外地市轉到她的班裡,很快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在作文中有一句話:「我整整活了10年,才被老師真正表揚了一次,才知道學語文很爽!」
李虹霞的教學,完全指向國家《課程標准》,使學生形成了較為豐厚的語文素養。她接任的一個班,原來只有4人願意學語文,一個月後百分百「喜歡」,很多學生「非常喜歡」。這些孩子,3個學期背熟了課本外的98篇古詩、10篇古代散文、24首現代詩歌、9篇散文名篇,還背誦了《大學》、《中庸》。二年級的孩子閱讀六年級課文已基本無障礙,閱讀量達到四年級以上。
中國教育學會小語教學專委會理事長崔巒老師,現場點評李虹霞的《風姑娘送信》:「重視字詞教學。……很值得肯定,建議研究和推廣。朗讀比較充分。……閱讀理解提出的要求是合適的。……培養了好的閱讀習慣。……重視了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得不累。」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大拿」於永正老師說:「這是最高評價了!」
李虹霞老師的這間普通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國傳統教室的局限,讓一群孩子幸福地生活其中,師生和家長共同演繹了一段充實、浪漫而不乏艱辛的教育生活,吸引了眾多教育專家、校長、媒體人和老師走進了教室,來破解這間幸福教室的密碼。富有磁性的優雅的誦讀。她喜歡用美妙的朗讀去喚醒孩子內心的渴望,讓孩子們愛朗讀的魅力,受經典的熏陶,成為了她的使命。這種真誠的呼喚總能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沖動,於是,學生們也愛上了朗讀,課堂、操場、禮堂都是他們師生展現的舞台。
小學語文課程工作坊成立後,李老師作為課程坊主任,用極大的熱情引領語文老師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她不辭辛苦地進行經典誦讀活動,開展「童書朗讀」「大手牽小手、閱讀同步走」等多項活動,給語文教學帶來許多生機。執著的追求、加倍的付出讓她的學生語文素養大大提高,家長在聽了她的課和講座後,欣慰地寫信:我們慶幸沒有錯過您——我們心中夢寐以求的語文老師!
課堂上,她將眾多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統合,讓語文教學省時高效,她大力倡導經典誦讀並落實在行動上,引領同事、家長和學生真正愛讀書,把好書送到學生手中,為學生贏得精神發育的最佳食量。她誦讀水平較高,學生的朗讀、朗誦能力強,多次代表學校在各種參觀、會議、活動中進行展示。
創造一間幸福教室
2. 李虹霞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擔任小學語文老師的過程中,她和學生一起創建了「幸福教室
這是一位多麼值得我們去尊敬、去歌頌的教師呀!她創建「幸福教室」,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幸福的氛圍中學習;她一個人帶兩個班,累了自己,卻教會了學生。李老師好比一支蠟燭,燃燒自己,但卻照亮了學生的求學之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所說的,就是像李老師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