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什麼的水平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緊緊抓住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主線,著眼於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和不斷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水平。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② 怎樣加強黨的建設才能讓黨員更加具有創造力黨的活動更
一)堅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著力提高黨員幹部思想政治素質。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要求,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始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深入學習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增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二)堅持以鮮明用人導向為重點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准,鮮明崇尚實乾的用人導向,大力選拔人品正、干實事、真爬坡、敢破難的幹部。
(三)堅持以抓基層打基礎為重點築牢為民執政的基石,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堅持選好帶頭人、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推進一體化,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黨建工作的推動力。
(四)堅持以聯系服務群眾為重點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著力形成優良作風凝聚黨心民心。自覺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
③ 只要我們黨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用什麼加強黨的建設就能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
加上假如 我們黨。。。。 能堅持真理么- -....LZ現實點吧
④ 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4)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建設擴展閱讀:
十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對黨的建設總體要求充實了新內容: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證。
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黨章修正案在總綱部分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強調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在黨的建設基本要求中,強調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進一步強調求真務實,把它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並列作為黨的建設第二項基本要求;增寫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加強對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的內容。
黨章修正案對黨的建設總體要求充實的這些新內容,集中體現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反映了黨的十七大以來黨的建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重要實踐經驗,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應對黨面臨的考驗和風險,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⑤ ( ) 25.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這是在多年的
都是正確的,打勾
⑥ 為什麼需要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一)確立科學的執政理念,增強執政意識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首先確立科學的執政理念,即圍繞執政能力加強黨的建設。具體地說,就是要形成以鞏固執政地位為目標,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為核心,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的執政黨建設新思路,從根本上改變目前黨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的傾向。通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真正使我們黨能夠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和堅強的領導核心。確立科學的執政理念,當前應努力樹立三種科學的理念:一是執政為民的理念,要心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善謀富民之策,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理念,必須始終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位的任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三是依法執政的理念,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依法執政中實現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只有樹立了這三種執政理念並切實遵照實行,才能有效地解決「為誰掌權、掌權干什麼、怎樣掌好權用好權」的問題。 執政意識是黨在執政以後對自身狀況、客觀條件、歷史責任、奮斗目標,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一種深層次認識。增強執政意識,主要包括發展意識、法治意識、創新意識、公僕意識、基礎意識、憂患意識等。從目前黨內狀況看,在黨員隊伍和幹部隊伍中正在逐漸滋長著一種麻痹懈怠、貪圖安逸的心理,缺乏長期執政的憂患意識,對黨內存在問題的危害性和執政黨的自身改革缺乏應有的認識,執政意識淡薄的問題突出存在。為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執政黨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的執政意識。只有具有了強烈的執政意識,黨的建設才能立足於現實,著眼於發展,尋找執政黨自身狀況和執政黨地位之間所存在的差距,適應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對自己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從而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增強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 (二)增強「五種能力」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關鍵 黨的十六大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時代要求、科學內涵、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闡述,明確提出了不斷提高五個方面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這「五個能力」,構成了黨的執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任務,關鍵所在。 1、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正確認識和科學判斷形勢,始終是我們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首要任務。科學判斷形勢,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全面觀察和審視世界,更深刻、更全面地認識當代中國和外部世界,更主動、更自覺地掌握自己的發展命運;科學判斷形勢,必須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敏銳地把握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大趨勢,緊跟世界發展的新形勢,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立於不敗之地;科學判斷形勢,必須善於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在國內外發展大背景、大趨勢下,高起點、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謀劃未來,開拓前進。 2、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歷史的選擇,並經過艱辛的探索和努力,實現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巨大轉變。然而,我們對市場經濟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還不深刻,對如何駕馭市場經濟的復雜局面缺乏經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一要善於學習和把握市場經濟的特點和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自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二要善於抓住機遇,發展自己,不斷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三要善於用發展的辦法解決改革和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及時化解各種矛盾,有效解決各種問題。 3、不斷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當今世界復雜多變,來自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戰和考驗接連不斷。作為一個執政黨,必須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局面:一方面,要善於應對國際上的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要始終堅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採取更加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努力爭取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善於協調不同群眾之間的關系。要認真分析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形式、特點和發展趨勢,高度重視和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和改善生活條件,以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的強大合力。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的紀律,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不斷提高黨的戰鬥力。 4、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依法執政,首先是指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是法律的明文規定和黨章的明確要求,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其次是指黨的領導要靠執政來體現,我們必須不斷強化執政意識,提高執政本領。同時,依法執政又是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依法治國必然要求依法執政。我們黨依法執政的能力決定了依法治國的成效,反過來,依法治國的效果又是對黨依法執政能力的檢驗。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必須增強法制觀念,必須善於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必須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黨的執政方式。 5、不斷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總攬全局,是由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不斷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客觀要求。我們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必須善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集中精力研究帶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執政黨要善於總攬而不包攬,通過建設健全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機制,規范同人大、政府、政協和人民團體的關系,支持各方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的工作;善於處理眼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把本地區本部門的發展置於國際國內發展的大局中來思考,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建設一支精乾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長遠之計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說到底是領導幹部隊伍建設的問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精乾的幹部隊伍,把德才兼備、出類拔萃之才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去,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是我們黨執政能力不斷增強的組織保證,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長遠之計。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領導幹部要有堅定信念,有公正之心,有世界眼光,有辯證思維,有創新精神,有實干作風。 (四)加強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當務之急 對於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來說,體制和機制建設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在實踐中我們看到,黨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是否合理,黨的體制、機制是否科學,極大地影響著整個黨的執政能力,影響著黨的執政功能的實現程度。體制和機制缺乏科學性,黨的執政能力就體現不出來,就會妨礙黨內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執政效率,引發執政活動中不必要的扯皮和摩擦,從而加大執政的成本。因此,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這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當務之急。 1、建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逐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使上層建築更能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發展。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按照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原則,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以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形式明確黨和人大、政府以及各種社會經濟、文化組織的關系,使黨的領導走上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提高黨的執政效率,是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一個目標,也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目標。對我們黨能不能長期執政,關鍵要看黨是否富有成效地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取根本利益。如果體制和機制的運轉缺乏效率,事倍功半,勞民傷財,黨的執政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2、必須建立一個黨和國家若乾重大決策的支撐和監督系統,從機制上確保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正確性、連續性和穩定性,盡可能減少決策性失誤,並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形成一種以法制權、以權制權的執政黨權力監督體系,使黨員幹部的權力以及黨的各級組織受到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3、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學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 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如何,能否正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素質,首先要抓好主要領導幹部這一「龍頭」。要特別重視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通過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黨內選舉制度,適當引入競爭機制,把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吸收到黨內來,把黨內優秀人才推舉到黨的各級領導層。同時抓好基層黨員幹部這一「細胞」。要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學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⑦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什麼建設為統領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1、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2、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7)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建設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並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
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全面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反對一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從組織上保證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
2、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全黨必須堅持這條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⑧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什麼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這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年10月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基本路線,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須臾不可偏離、絲毫不可偏廢,必須全面堅持、一以貫之。
⑨ 十八大黨章提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
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⑩ 在新形勢下,為什麼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
加強黨的建設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每當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關頭,我們黨總是緊緊抓住黨的建設這個關鍵,確保黨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更好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擔當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奪取新的勝利。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實現全黨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
一、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擔當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黨成立91年、執政63年、領導改革開放30多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我們偉大祖國的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踐證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二、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仍占優勢,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給我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基本國情沒有變,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同時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在我們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黨要適應這樣的新形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
三、當前我們黨的整體狀況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當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同時,黨內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同,如黨員的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敗斗爭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
四、全黨同志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黨面臨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這些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全黨同志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我們要認清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認清我們黨的總體狀況,特別要看到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迫切要求,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