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醋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醋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01 11:01:37

A. 醋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


醋的發明:
從化學的角度上說,酒與醋可以說是一對親兄弟。那麼又是誰最早發明了醋呢。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天的山西省運城縣有個叫杜康的人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率族移居現江蘇省鎮江的地方。在那裡,他們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
按食醋生產方法的不同,食醋可分為釀造醋和配製醋。配製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劑、調味料、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兌而成,僅具有一定的調味功用。而釀造醋,是以糧食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釀造而成,其營養價值和香醇味遠遠超過配製食醋,具有調味、保健、葯用、醫用等多種功用。
中國是世界上穀物釀醋最早的國家,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專門釀醋的作坊。到漢代時,醋開始普遍生產。南北朝時,食醋的產量和銷量都已很大,其時的名著《齊民要術》曾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從上古到北魏時期的制醋經驗和成就,書中共收載了22種制醋方法,這也是我國現存史料中,對糧食釀造醋的最早記載。
醋由於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古代人類在世界各地從很早起就開始食用醋。一般而言,東方國家以穀物釀造醋,西方國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釀醋。在中國,通常認為醋在西周時開始被釀造,但也有人認為醋起於商朝或更早。漢朝時醯被稱為醋。在西方,古埃及時期就已出現了醋。由於都是通過發酵釀造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酒醋同源,凡是能夠釀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釀醋的能力。
由於原料,工藝,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地的醋的口味相差很大。在中國北方,最著名的醋種當屬明朝時發明的山西老陳醋。山西人以愛好食用醋而全國聞名,有「繳槍不繳醋」的笑談。在中原地區最著名的醋是河南特醋。在中國南方,影響最大的有鎮江香醋等。此外較為有名的醋還有四川保寧醋,浙江米醋等。
醋在中國菜的烹飪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常用於溜菜、涼拌菜等,西餐中常用於配製沙拉的調味醬或浸制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於製作壽司用的飯。另外有人相信它還具有保健、葯用、醫用等多種功用。
醋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醋的用途很多,通常用作調味品,但有時也以道具的身份出現,用於整蠱、懲罰、預防流感以及在某些場合被某些人吃醋。

B. 醋起源哪個朝代

醋,古漢字為「酢」,又作「醯」。《周禮》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記載,可以確認,我國食醋西周已有。晉陽(今太原)是我食醋的發祥地之一,史稱公元前8世紀晉陽已有醋坊,春秋時期遍及城鄉。至北魏時《齊民要術》共記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種制醋方法。唐宋以來,由於微生物和制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至明代已有大麴、小曲和紅曲之分,山西醋以紅心大麴為優質醋用大麴,該曲集大麴、小曲、紅曲等多種有益微生物種群於一體,所釀之醋最馳名者應首推中華老字型大小《益源慶》,史稱明太祖之孫朱濟煥被封太原府為寧化王,《益源慶》名醋被指定為寧化王府的專釀醋,因改部分白醋為熏醅,其風味大增,後世稱為寧化府熏醋。清順治元年(1644年),梗陽(今清徐)中華老字型大小《美和居》又改高梁大麴熏醋為老陳醋,突出了「夏日曬、冬撈冰」的新醋陳釀工藝,形成該字型大小食醋的獨特品味,並將產品定名為「老陳醋」,從此名聲大振,被後世稱為「山西老陳醋」,因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被列為我國「四大名醋」之首。已故著名微生物學家方心芳先生,早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就對《美和居》山西老陳醋的工藝進行了總結和肯定,指出「清源醋之發酵溫度高至40℃以上,其酪酸菌、乳酸菌必起作用,山西醋之氣味別致亦可證明醋酸菌以外的細菌作用。」已故著名微生物學家陳騊聲先生則在各種著作中明確指出:清徐《美和居》至今已經歷了300餘年的風雨滄桑,由山西老陳醋集團繼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的民族遺產。

C. 醋的發明者是誰

由於醋的發明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發明者。只知道醋起於商朝或更早的時期。

醋由於在自然環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古代人類在世界各地從很早起就開始食用醋。東方國家以穀物釀造醋,西方國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釀醋。在中國,通常認為醋在西周時開始被釀造,但也有人認為醋起於商朝或更早。

漢朝時醯被稱為醋。在西方,古埃及時期就已出現了醋。由於都是通過發酵釀造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酒醋同源,凡是能夠釀酒的古文明,都具有釀醋的能力。

(3)醋是那個國家發明的擴展閱讀:

醋的分類:

1、若按制醋工藝流程分類,可分為釀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釀造醋又可分為穀物醋(用糧食等原料製成)、糖醋(用飴糖、蔗糖、糖類原料製成)、酒醋(用食用酒精、酒尾製成)。

穀物醋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再分為熏醋、特醋、香醋、麩醋等。人工合成醋又可分為色醋和白醋(白醋可再分為普通白醋和醋精)。醋以釀造醋為佳,其中又以穀物醋為佳。

2、若按原料處理方法分類,糧食原料不經過蒸煮糊化處理,直接用來制醋,稱為生料醋;經過蒸煮糊化處理後釀制的醋,稱為熟料醋。

3、若按制醋用糖化曲分類,則有麩曲醋、老法曲醋之分。

4、若按醋酸發酵方式分類,則有固態發酵醋、液態發酵醋和固稀發酵醋之分。

5、若按食醋的顏色分類,則有濃色醋、淡色醋、白醋之分。

D. 醋是何時產生的

醋,又稱酢、醯、苦酒、米醋,起源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周禮》記載「醯入主醯」,「醯」是指醋和其它各種酸味品,由此推算,醋有3000多年歷史。下面是一個有關傳說,不妨一看。北方過年,家家戶戶吃餃子,蘸點醋,別有一番風味。可是,你知道醋是誰發明的嗎?
兩三千年前,我國山西(省)運城這個地方,有位賢人吃叫杜康(又稱杜少康),很會造酒,被譽為「酒仙」。造酒剩下的渣子——叫做酒糟,有一股怪味,杜康常叫他的兒子杼拿去送給別人喂牲口了。有一年,快過年了,親友四鄰都找杜康幫助造酒。臨出門前,杜康對杜杼說:「我要外出一些日子,酒蒸完了,酒糟由你處理吧。」杜杼想,現在家家都在准備年貨,誰要酒糟呢?於是,把自家的酒糟裝進一口大缸,加些水,蓋上蓋子,准備用來喂馬。可是,快過年了,事情多,他一忙就把這事忘了。整整過了20天,杜杼晚上睡覺時做了一個夢:有位須白的老神仙向他要調味汁,他說:「我哪有調味汁呀?」老神仙指了指泡酒糟的大缸說:「這里不就是嗎?到明天酉時就可以吃,已經泡了21日啦!」古時候說的酉時,就是下午五點鍾至七點鍾的那段時刻。第二天,杜杼醒來覺得這個夢很怪。快近傍晚的時候,父親杜康興沖沖地趕回家過年。杜杼向父親訴說了一下,杜康也覺得挺有趣。兩人走向大缸,打開缸蓋。呀,一股酸氣沖上來,好難聞!家裡人都說:「快丟掉,要不得!」不過,杜杼說:「反正酒能喝,這酒糟水是吃不死人的,讓我試一試。」他用舌頭尖嘗了嘗那黃水,酸溜溜的,覺得還不壞。正月初一,全家和親友一道吃餃子。杜杼在父親的支持下,讓每人都來一點黃水蘸餃子吃。結果大家邊吃邊說:嘿,這味道真不賴!酸中帶甜、非常爽口、妙不可言。黃水變成了調味品,該起個什麼名字呢?杜杼受夢的啟發,把「二(廿)十一日酉」這幾個字組合起來,就成了一個「醋」字。我國山西地方流傳的「杜康造酒兒造醋」的說法,就是講的這件事。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杜杼做夢並不是真的有什麼老神仙指點,而是他潛心鑽研酒糟水應用的下意識的反映。在古代雖然還不懂發酵方面的知識,但是實踐出真知,酒糟水存放一段時間是要起變化的,變成了醋。這是千真萬確的。現在,除了山西醋之外,其他各地還有名目繁多的醋,如米醋、曲醋、糠醋、麥醋、桃醋、李醋、大棗醋等。而醋的功用,也不止是調味品,還可作為其他日常用品的補充。

E. 中國的醋是北方人發明的還是南方人發明的

醋是誰發明的,又為什麼叫「醋」呢?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專 有個叫杜康的人屬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率族移居現江蘇省鎮江的地方。在那裡,他們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儲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 「醋」。據說,直到今天,鎮江恆順醬醋廠釀制一批醋的期限還是二十一天呢。

F. 醋是什麼時期發明的呢

醋是我國古代主要調味品之一,是酸味的代表。酸味,作為調味品在烹調中應用,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醋的發明、釀造與其在烹飪中的應用,也有二、三千年的歷史。

醋,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5《谷部》記載,醋有醯、酢等多種名稱。
先說醯,在人工釀造醋發明之前,約在6000年前的遠古人們使用的酸性調料是天然的梅果。《尚書?說命》記載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意思說,如果烹調好「和羹」(菜名),就須用鹽與梅漿。梅漿,是用梅子搗後取其汁而製成的。故先秦古籍常用「鹽咸梅酸」的語句。其實梅之酸味,一直被古人沿用,眾所周知的成語「望梅止渴」,就是講述三國名臣曹操利用梅酸為將士止渴的故事。

二說醯。醯,可以說是醋的前身,在春秋戰國時期較為流行。《論語公冶長》記述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其鄰而與之。」《周禮天官》記載周王室專門設置醯人與醢人,共同主管鹽醯所腌制的「五齏七菹」與供應醯、醯之事。由於醯業的發展,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在一些「通邑大都」中已出現了專業生產與銷售醯的作坊主和商人,他們富裕的程度可與當時中等諸侯相比。(詳見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又據《吳錄》載,春秋時期吳國曾築一城,專門儲存醯醢,後人稱為「苦酒城」。

三說酢。酢,在兩漢至隋朝的古籍中多出現,是醋的別名。漢代《急就篇》、《說文解字》等書都用「酢」字。東漢農學家崔實《四民月令》中還簡單地介紹了醋的製造方法。可見「酢」在漢代開始流傳記錄了醋的二十三種釀造方法,所用的原料有大麥、小麥、高梁、粟米、大豆、小豆、秫米、糯米、粟糠、谷糠、麩皮、酒糟等。表明了我國釀醋進入了「制曲釀醋」技術的發展,古人已學會了使用不同穀物發霉成曲,然後用它來使更多的穀物糖化、酒化、醋化,這是我國祖先的重大發明。

醋,最初是少數人才能享用的貴重調味品,到了漢代以後,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常用的調料。元朝時,有一出雜劇叫《劉行首》,在戲文中就出現了「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句子。以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成了婦孺皆知的俗語。人們在實踐中,還發現醋亦可做葯用。戰國時的名醫扁鵲就認為它能「理諸葯、消毒」,明代的醫葯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搜集了用醋的葯方二十多個。

至於醋的釀造工藝,也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提高。大約一千四百年前,北魏的賈思勰在其所著《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二十來種制醋法。我國古代基本形成了熏醋的陳醋、老醋和發酵的米醋兩大品類。

G. 醬油和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醋是如何發明的,又為什麼叫「醋」呢?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有個叫杜康的人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率族移居在江蘇省鎮江。在那裡,他們釀酒後覺得把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鮮美,回味甘醇,便儲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
醬油是從豆醬演變和發展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名稱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葉嫩者,用姜絲、醬油、滴醋拌食」的記述。此外,古代醬油還有其他名稱,如清醬、豆醬清、醬汁、醬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曬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雙套油等。公元755年後,醬油生產技術隨鑒真大師傳至日本。後又相繼傳入朝鮮、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

H. 醋是誰發明的

杜康發明了酒之後,造出的酒卻時好時壞。經過長期造酒的實踐,他專慢慢領會到,要酒好就得要屬曲好、水好。他聽說,江南是魚米之鄉,那裡水又好,糧又多,是造酒的好地方。所以他就跟兒子杜西說:「我老了,等我死後,你們要遷移到江南去,那裡水好糧多,要造好酒,得到那裡去!」
杜康死後,他的兒子杜西帶著全家人,一邊造酒,一邊往南遷,可一直都沒有打聽到「江南」這個地方。
一日,杜西來到江郎山下。一聽說這里是「江郎」,他以為「江南」給他找到了,就帶領全家在江郎山下定居下來。
他在江郎山下,須江邊開了一家酒坊,用須江水浸泡酒糟,每日去翻幾遍缸。
泡了三七甘一日,這天的酉時,杜西去開缸了。誰知缸一開,一股特有的香氣就從缸里轟出來。這種香氣與酒氣不一樣,杜西一嘗,酸嗒嗒的,過後舌頭還覺得一絲絲甜。
再後來,文字七造八造,越造越多,讀音也讀走調了。「醋」字就不讀「西」而讀作「醋」了,另外又造出一個「醯」字,讀作「西」。因為「醋」已有字表示了,「醯」字就用來表示醋的味道,也就是「酸」的意思。現今江山人講「酸」還講「醯」;醋酸,就說「醋醯」。不相信,你到古書里查,「酸」就是「醯」,「醯」也就是「醋」。

閱讀全文

與醋是那個國家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