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於發現和發明的故事是哪些
1、門 捷 列 夫 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1867 年,俄國彼德聖堡大學里來了一個年輕的化學教授,他就 是門捷列夫。身為化學教授的門捷列夫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實驗室度 過,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裡。手裡總捏著一副紙牌,顛來倒去,整好 又打亂,亂了又重排。不邀牌友,也不去上別人家的牌桌。 兩年後的一天,俄羅斯化學會專門邀請專家進行一次學術討論。 學者們有的帶著論文,有的帶著樣品,只有門捷列夫兩手空空,學術 討論進行了三天,三天來討論會場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只有門 捷列夫一個人一直一言不發,只是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 有時皺皺眉頭想想。 眼看討論就要結束了,主持人躬身說道:「門捷列夫先生,不知 可有什麼高見?」門捷列夫也不說話, 起身走到桌子的中央, 右手從 口袋裡取出,隨即一副紙牌甩在桌子上,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門捷 列夫愛玩紙牌, 化學界的朋友已早有所聞, 但總不至於鬧到這種地步, 到這么嚴肅的場合來開玩笑吧? 只見門捷列夫將那一把亂紛紛的牌捏在手裡,三下兩下便整理 好,並一一亮給大家看。大家這時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副普通的撲克, 每張牌上寫的是一種元素的名稱、性質、原子量等,共 63 張,代表 著當時已發現的 63 種元素。更怪的是,這副牌中有紅、橙、黃、綠、 青、藍、紫七種顏色。 門捷列夫真不愧為玩紙牌的老手, 一會兒功夫就在桌子上列成一 個牌陣:豎看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分別各一列,橫看那 七種顏色的紙牌就像畫出的光譜段,有規律地每隔七張就重復一次。 然後門捷列夫口中念念有詞地講著每一個元素的性質, 滾瓜爛熟, 如 數家寶。周圍的人都傻眼了。他們在實驗室里鑽了十年、幾十年,想 不到一個年輕人玩玩紙牌就能得出這番道理, 要說不服氣吧, 好象有 理,要說真是這樣,又有些不甘心。 這時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門捷列夫的老師鬍子氣得撅起來了, 一 拍桌子站起來,以師長的嚴厲聲調說道:「快收起你這套魔術吧,身 為教授、科學家,不在實驗室里老老實實地做實驗,卻異想天開,擺 擺 紙 牌就 要 發現什 么 規律 , 這些元 素 難道 就 由你這 樣 隨便 擺布 嗎???」老人越說越激動, 一邊還收拾東西准備離去, 其他人見狀 也紛紛站起,這場討論就這樣不了了之。 門捷列夫堅信自己是對的, 回家後繼續推著這副紙牌, 遇到什麼 地方接連不上時, 他就斷定還有新元素沒被發現, 他就暫時補一張空 牌,這樣他一口氣預言了 11 種未知元素,那副牌已是 74 張。這就是 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在隨後的幾年中,門捷列夫預言的 11 種元素陸續被發現,乖乖 地住進他的元素周期表,特別是後來發現的氦、氖、氬、氪、氙和氡 又給元素周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 元素世界一目瞭然, 它就像一幅大 地圖,以後化學的研究就全靠這幅指南圖了。
2、 牛 頓
少年時代的牛頓不像高斯、維納那樣,從小就顯露出引人注目的 科學天才; 也不像莫扎特那樣表現了令人驚嘆的藝術稟賦。 他跟普通 人一樣,輕松愉快地度過了中學時代。 如果說他和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的動手能力相當 強。他做過會活動的水車;做過能測出准確時間的水鍾;還做過一種 水車風車聯動裝臵,它使風車可以在無風時藉助水力驅動。 15 歲那年,一場罕見的暴風雨侵襲英格蘭。狂風怒吼,牛頓家的 房子直晃悠,就像要倒了似的。牛頓為大自然的威力迷住了,不禁想 測驗颶風的力量。他冒著狂風暴雨來到後院,一會兒逆風跑,一會兒 順風跳。為了接受更多的風力,他索性敞開斗篷向上跳躍,認准起落 點,仔細量距離,看狂風把他吹出多遠。 1661 年牛頓考上了劍橋大學,盡管在中學里是個優等生,可是劍 橋大學集中了各地的尖子學生, 他的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 特別是數 學的差距更大。 但是他並不氣餒, 就像他少年時代喜歡思考問題一樣, 踏踏實實地學習,直到透徹地理解為止。 在大學的頭兩年裡,他除學習算術、代數、三角外,還認真學習 了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 , 彌補了過去的不足。 他又鑽研笛卡兒的 《幾 何學》 ,熟練地掌握了坐標法。這些數學知識,為牛頓後來的科學研 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年後,他從劍橋大學畢業了。1666 年的一天,牛頓請母親和弟 妹到自己房間里來。 房間里黑洞洞的, 只從窗子的一個小孔中透過一 線陽光, 在牆上照出一個白色的光點。 牛頓讓他們注意看牆上的光點。 他手裡拿著自製的三棱鏡,放在光線入口處,使光折射到對面牆上, 光點附近突然映出一條瑰麗的綵帶。 這條綵帶同雨後晴空中出現的彩 虹一樣,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顏色組成。牛頓和自 己的親人共同觀賞了人工復現的自然景象。 後來, 牛頓又用第二個三 棱鏡把七種單色光合成白光。他用白光分解實驗宣告了光譜學的誕 生。 牛頓在探索光色之謎的同時,還在探索引力之謎。他從蘋果從樹 上掉了下來的事實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而且從數學上論證了萬有引力 定律,並且把力學確立為完整、嚴密、系統的學科。他在概括和總結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提出了「運動三定 律」。這三條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共同構成了宏偉壯麗的力學大廈的 主要支柱。這座力學大廈是近代天文學和力學發展的基地,是機械、 建築等工程技術發展的基地, 也是機械唯物論統治自然科學領域的基 地。構造了宏偉壯麗的力學大廈。
3、瓦 特
瓦特出生於英國的格林諾克, 由於家境貧窮沒機會上學, 先是到一 家鍾錶店當學徒, 後又到格拉斯哥大學去當儀器修理工, 瓦特聰明好 學,他常抽空旁聽教授們講課,再加上他整日親手擺弄那些儀器,學 識也就積累的不淺了。 1764 年,格拉斯哥大學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紐可門蒸汽機,任務 交給了瓦特。瓦特將它修好後,看看他工作那麼吃力,就象一個老人 在喘氣,顛顛顫顫地負重行走,覺得實在應該將它改進一下。 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體隨著蒸汽每次熱了又冷,冷了又熱,白 白浪費了許多熱量。 能不能讓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 於是他自己出錢租了一個地窖, 收集了幾台報廢的蒸汽機, 決心要造 出一台新式機器來。 從此,瓦特整日擺弄這些機器,兩年後,總算弄出個新機樣子。 可是點火一試,那汽缸到處漏氣,瓦特想盡辦法,用氈子包,用油布 裹,幾個月過去了,還是治不了這個毛病。 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觀察漏氣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熱氣沖出,他 急忙躲閃,右肩上已是紅腫一片,就像被一把熱刀削過一樣,辣辣地 疼起來,弄得他心煩意亂。他真有些灰心了,這時,是他的妻子給了 他勇氣,妻子用激將法又激起了繼續研究下去的雄心。 他又回到地下實驗室,將過去的資料重新翻閱一番,打起精神又 幹了起來,干累了就守著爐子燒一壺水喝茶。一天,他一邊喝茶,一 邊看著那一動一動的壺蓋。 他看看爐子上的壺又看看手中的杯子, 突 然靈感來了:茶水要涼,倒在杯里;蒸汽要冷,何不也把它從汽缸里 也「倒」出來呢? 這樣想著,瓦特立即設計了一個和汽缸分開的冷凝器,這下熱效 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這關鍵的地方一突破, 瓦特頓然覺得前程光明。 他又到大學里向布萊克教授請教了一些理論 問題, 教授又介紹他認識了發明鏜床的威爾金技師, 這位技師立即用 鏜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決了那個最頭疼的漏氣問題。 1784 年,瓦特的蒸汽機已裝上曲軸、飛輪,活塞可以靠從兩邊進 來的蒸汽連續推動, 再不用人力去調節活門,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 汽機誕生了。
4、錢三強
在法國留學期間, 錢三強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和法 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 這期間, 錢 三強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 首先,他與約里奧·居里合作,用中子打擊鈾和釷得到放射性的 鑭同位素,從它們的 β 射線能譜證明它們是同一種同位素。這對解 釋當時發現不久的核裂變現象是有力的支持。 他還首次從理論和實驗上確定了 50000 電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 電子的射程與能量的關系。 並且與布依西愛和巴什萊合作, 首次測出 了鏷的 α 射線的精細結構,並與電子內轉換的 γ 譜線符合得很好。 他最大的成就是與妻子何澤慧、兩個法國研究生沙士戴勒和微 聶隆合作, 發現了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 這個發現使他們異常興 奮, 但他們並沒有立即發表, 因為當時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原子核分裂 只有二分裂的可能。 錢三強根據實驗繼續分析研究, 最終得出了能量 與角分布等的關系, 對三分裂現象從實驗與理論兩方面作出了全面的 論述。 經過十幾年的考驗,這一發現已得到公認,尤其是到 50 年代獲 得新的實驗手段後,從第二裂片的同位素質量譜、射程、發射角度等 都說明他的解釋與實驗證據以及電子計算機計算結果相符合。 這一發 現被人們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 化學實驗室第一個重要成果。 在錢三強要返回祖國時,約里奧·居里夫婦送給他一份鑒定書, 上面寫著: 十年期間, 在那些到我們實驗室來由我們指導工作的同代 人中,錢三強最優秀,我們這樣說,並不言過其實。 錢三強回國後培養了一批從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人才, 並且建立 起中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基地。從 1955 年起,他參加了原子能事業 的建立和組織工作, 將近代物理研究所改良為原子能研究所, 領導並 促進了這一事業的發展以及有關科技工作的開展, 對中國科學院和中 國原子能事業的建設、計劃和學術領導都作出了貢獻。
5、諾貝爾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 傾心於化學研究, 尤其 喜歡研究炸葯。 受父親的影響, 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 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 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葯的經歷, 也使他 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 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 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 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 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 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 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 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 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 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 實驗。 經過長期的研究, 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 --雷酸汞, 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 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 爆問題, 這就是雷管的發明。 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 性炸葯, 所以硝化甘油炸葯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諾貝爾在瑞典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 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炸葯的 合資公司。但是,這種炸葯本身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 會分解, 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 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 了許多事故, 針對這些情況, 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 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炸葯, 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 責任。 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發明 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炸葯,這種被稱為黃色炸葯的安全炸葯, 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 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炸葯完 全解除了疑慮, 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 炸葯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 展。 在安全炸葯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又開始了對舊炸葯的改良 和新炸葯的生產研究。 兩年以後, 一種以火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 型膠質炸葯研製成功。 這種新型炸葯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 而且更加 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 炸葯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 績面前沒有停步, 當他獲知無煙火葯的優越性後, 又投入了混合無煙 火葯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里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葯。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 255 種,其中僅炸葯就 達 129 種, 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 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Ⅱ 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有哪些
1、愛迪生
在很久以前沒有發明燈泡的時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蠟燭燈、煤油燈等,那時候的愛迪生內心十分的苦惱,他決心要發明一種能夠耐用的光線明亮的燈泡。愛迪生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幾年之後愛迪生失敗的經歷被許多的人嘲笑,認為他是做白日夢,尤其是認為愛迪生做了很多失敗的實驗。面對別人的質疑和不信任,愛迪生卻並沒有放棄燈絲實驗計劃,反而以此為動力繼續展開自己的科學實驗。
於是又試驗了一種碳化棉簽作為燈絲材料,把燈泡中抽成真空,這種材料還是堅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時不久就燒斷了,但是愛迪生已經興奮不已了,他已經嘗試了超過六千多次的實驗了,而這一次無疑是找到突破點。
愛迪生又開始進行了燈絲實驗,功不負有心人,他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電燈材料,為此他欣喜若狂,這種材料是燈泡的絕佳材料,發出的光線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燒斷適合長期使用。如此燈泡便慢慢的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夜晚中必備的照明工具。
2、瓦特
瓦特在原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的新式蒸汽機結構在之後的50年之內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瓦特蒸汽機發明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它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它使得工廠的選址不必再依賴於煤礦而可以建立在更經濟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賴於水能從而能常年地運轉,這進一步促進了規模化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的同時也使得商業投資更有效率。
蒸汽機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藝保證各種機器包括蒸汽機本身的性能提高。經過不斷的努力,引入更高氣壓的蒸汽,蒸汽火車蒸汽輪船便很快相繼問世。
3、牛頓
牛頓1672年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他用質點間的萬有引力證明,密度呈球對稱的球體對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質量的質點放在中心的位置來代替。他還用萬有引力原理說明潮汐的各種現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關,而且同太陽的方位有關。牛頓預言地球不是正球體。歲差就是由於太陽對赤道突出部分的攝動造成的。
4、居里夫人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像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鐳具有略帶藍色的熒光,而就是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鐳雖然不是人類第一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一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一步的實際應用。
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
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蘭西共和國,鐳療術被稱為居里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弟弟是奧維爾·萊特。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Ⅲ 世界上因重大發明或發現受到迫害的例子。
布魯諾因為積極宣傳發展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專花廣場
喬爾丹諾屬.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作為思想自由的象徵,他鼓勵了16世紀歐洲的自由運動,成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他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葬者。由於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這些在他所處的時代中,都使其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Ⅳ 善於發現導致成功的列子
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
那個誰誰看到水開發明蒸汽機
都是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例子
其實那些偉人成功都可以用善於發現來總結
我高中作文,不管寫什麼主題,那些名人名士都掰的上去,而且沒有說不合適
(*^__^*) ……
這會就看你是不是善於發現了
Ⅳ 有關於科學家發明、發現的小故事。
有關於科學家發明、發現的小故事:
一、雷達
在一九四七年一月號的英國奮勉雜志上,有個科學家發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給我們解釋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導自己飛行,不論如何黑暗,如何狹窄的地方,絕不碰壁,這是什麼原因?它怎樣明白前面有無障礙呢?
關於這事有兩位美國生物學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經證明,蝙蝠能夠避免碰撞,是藉一種天然雷達,但是是聲波代替電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從蝙蝠口中發出一種頻率極高的聲波,超過人類聽覺范圍以外。
二位科學家用一種特製的電力設備,在蝙蝠飛行時,將它所發的高頻率聲波記錄出來。這種聲波碰到牆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礙物的距離遠近,而向適宜方向飛去。蝙蝠傳輸聲波也像雷達一樣,都是相距極短的時間而且極有規則。
並且每隻蝙蝠,有其固有的頻率,這樣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生擾亂。因這緣故,蝙蝠飛行之時,常是張口,假如你將它口緊閉,它便失去指揮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牆上,無法飛行。這個搞笑的實驗,道破了它的秘密。
二、富蘭克林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裡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一聲雷響,雨點就傾瀉下來了。只見老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裡去,拉緊風箏線。」
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那拉緊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
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一任駐外大使。
三、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出生在敘拉古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位天文學家。在父親的影響下,阿斯米德從小熱愛學習,善於思考,喜歡辯論。長大後飄洋過海到埃及的山歷山大里亞求學。他向當時著名的科學家歐幾里德的學生柯農學習哲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知識,最後通古博今,掌握了豐富的希臘文化遺產。
在亞歷山大里亞求學期間,他經常到尼羅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節,他看到農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水從尼羅河提上來澆地,他便創造了一種螺旋提水器,通過螺桿的旋轉把水從河裡取上來,省了農人很大力氣。它不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當代用於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進器的原始雛形。
四、諾貝爾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葯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
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
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
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
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五、巴普洛夫
小時候,巴甫洛夫和他的弟弟一起挖種蘋果樹的坑,坑已經挖好了,父親一看,說位置不對,重新再挖。弟弟放下鐵杴不幹了,而巴甫洛夫卻又挖了起來,手上磨了血泡也不管,一直到把坑挖好,種上蘋果樹才歇手。
後來,巴甫洛夫成為生理學家,成天在實驗室里研究狗的條件反應。他常常用自己的工資去買實驗用的狗。在解剖狗時,一干就是四、五個小時。他非常細心地數著從玻璃管中流出來的狗的唾液,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一位新來的助手數了一會兒,就感到單調、厭倦。
而巴甫洛夫卻鄭重地對他說: "如果科學需要,就數他十年、二十年!"巴甫洛夫在八十七歲高齡時,得了肝炎,後又患肺炎,但他仍在做"科學的苦工"。他還為自己作為一個科學家沒有完全盡到對人類的義務感到十分遺憾。
Ⅵ 從生活中得到啟示的發明發現的例子
1、牛頓從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2、本傑明-富蘭克林在雷雨中放風箏,被電擊內後,發明了避雷針容
3、舜在位時,天下大治,糧食多得吃不完,但人們都只有吃的東西,卻沒有什麼喝的.一天杜康看到糧倉里因為雨水滲露,滴下一種東西很香,就把它拿去給舜喝,舜一喝,覺得很澀,這么澀的東西怎麼喝,舜就命令杜康去造一種飲料,於是發明了酒
4、王致和(臭豆腐鼻祖)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
5、瓦特從煮開的水能把壺蓋頂開,發明了蒸汽機.
6、阿基米德洗澡,發現了浮力定律.
7、張悟本做紅燒茄子時,發現這道菜很費油,於是發現了生吃茄子可以排油的奧秘(純屬搞笑啊,不要當真)
Ⅶ 名人發明發現的故事
瓦特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 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現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曾有人說:"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因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實不然。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講講關於瓦特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發明創造的故事吧。
水蒸汽的啟示
隨著智育的發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好奇和鑽研之心。這為他以後發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瓦特的故鄉--格林諾克的小鎮於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裡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麼緣故,就問祖母說?什麼玩藝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
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麼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知道。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麼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裡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裡很不舒服,可他並不灰心。
連續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終於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麼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於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麼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動機。後來又經過多次研究,於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明成功了。
由於蒸汽機的發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發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從此,船隻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濟發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麼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
Ⅷ 有關發明創造的事例
我和爸爸媽媽都喜歡養花,家裡養了許多漂亮的花兒。有漂亮的玫瑰,芬香的牡丹,還有香氣迷人的蘭花。可是,爸爸前段時間又買回一盆仙人掌,它長得可真丑啊,渾身長滿了刺,在我的花叢中一點也不顯眼。有天給花兒澆水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它,把我的手刺得痛極了,我真恨不得立刻把它拔了去。我真討厭它![小x山s屋-作z文w網]
每天我都給我心愛的的花兒澆水,施肥,就是不給仙人掌澆水,想乾死它。在我的精心照顧下,花兒競相開放,整個陽台上花繁葉茂,香氣撲鼻。這幾天,天氣漸漸地變冷了,平日的那些花兒都枯萎了。可是,那盆仙人掌卻沒有死,反而長得綠油油的,還開出了星星點點的小白花。我不由的對它刮目相看。
昨天,鄰居小張阿姨來問爸爸要半顆仙人掌,我奇怪地問:「阿姨,你要仙人掌干什麼呀?」小張阿姨說,我這幾天腮幫子痛得厲害,要點仙人掌治治。「啊,仙人掌還可以冶腮幫子痛嗎?」「可以啊。」小張阿姨說完就走了。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仙人掌怎麼可以治病呢?」媽媽說:「仙人掌不光可以治病,它的好處還多著呢!如果在電腦旁邊放置一盆仙人掌,可以防止電腦對人體的輻射;因為它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空氣,所以它還可以凈化空氣。」我紅著臉來到陽台上,看著仙人掌,不由得暗自慚愧。我只顧看外表,卻不懂得欣賞它的內在美。雖然它沒有漂亮的外表,但是它卻有高貴的品質,它不懼乾旱,堅韌不拔![小x山s屋-作z文w網]
我悄悄地拿來灑水壺,第一次為仙人掌澆水,以後我都會細心的為它澆水施肥!
自己刪
達·芬奇研究設計的機械裝置非常多,如:飛機、降落傘、戰車、各種火炮、潛水服、土木用機械、汽車、自行車等等。
萊昂納多·達芬奇的科學發明正在維也納展出。在展覽上,人們可以看到62件與達芬奇發明原物同樣大小的模型和微縮模型,此次展覽是世界上同類展覽中規模最大的。
此次展覽在維也納藝術中心舉行,名為「萊昂納多·達芬奇,男人、發明家和天才」,一直會持續到5月29日。這位文藝復興時期最有才華的天才的設計包括自行車的「祖先」、潛水者的呼吸器械、懸掛式滑翔機、升降機、降落傘、嵌齒輪、傳動裝置、軍用坦克和其它軍艦或飛機,另外還有一個用於攻擊敵人城牆的雲梯,看上去與現代消防隊員使用的梯子十分相似。
義大利櫥櫃製造者、技工尼科萊·加布里埃爾說:「計算機制圖技術已能發現隱含在達芬奇大量技術制圖中的信息,這使得我們可能通過計算機模擬使它們工作。」這些模型既有木製的,金屬制的,也有用布做的,全部是由加布里埃爾和同事在對達芬奇的設計草圖研究後做出來的。達芬奇的設計草圖配有數千頁手寫說明,用於解釋這些發明的工作原理。
這種遺產至少從數量上遠遠超過這位義大利藝術家留下的現存17件設計。達芬奇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加布里埃爾和同事保羅·達奇亞尼設計了多件達芬奇發明的工作模型,並稱他們已得到學者卡洛·佩德萊迪的同意。佩德萊迪是世界上研究達芬奇的著名專家之一。
據組織者稱,此次展覽是同類展覽中最全的,展出的模型數量超過義大利任何一家博物館。達芬奇的一些發明已在他有生之年付諸於實踐,比如清理米蘭附近運河淤泥的挖泥船和裝有輪子的移動河橋。其它一些發明後來付諸實施,例如拿破崙以達芬奇設計為模型製造出的炸彈。
但達芬奇的大部分發明都是在制圖板上「虛度光陰」,具有密封隔間防止船沉沒的船體就是典型事例之一,加布里埃爾稱這種船體也許是達芬奇最重要的發明。雙層船體如今已成為製造油輪的標准。達芬奇的自行車令人感到非常的好奇,它可能是達芬奇提出設想後由他的學生設計的。這部自行車當時已有在腳踏板和後輪之間移動的傳動鏈,而19世紀晚期出現的早期自行車則沒有這種設計。
達芬奇著名的飛機是他在對鳥翼工作原理長期研究的基礎上設計的。這位天才的發明有時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在一次實驗中,飛行機墜毀,差一點要了達芬奇一名僕人的性命。但在現代,已有人駕駛飛行機成功在天空中飛翔,例如已在加拿大實驗成功的巨型金字塔形降落傘。達芬奇還設計出飛行時使用的工具,例如風速計和陀螺儀。
在談到丹·布朗的全球暢銷書《達芬奇密碼》時,加布里埃爾在各種秘密之間做了比較。《達芬奇密碼》一書稱達芬奇喜歡將秘密隱藏在《最後的晚餐》之類的畫中以及其技術草圖的一些細節中。不言而喻,這些細節旨在防止達芬奇的發現在專利和版權概念誕生前幾個世紀被不適當的使用。
這也是!
Ⅸ 請舉出一個現代科學技術發現和發明的例子
中國葯學家屠呦呦在1971年發現青蒿素。青蒿素是繼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後最有效的抗瘧特效葯,尤其是對於腦型瘧疾和抗氯喹瘧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點,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稱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葯物」。
上個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奎寧類葯物已經產生了抗葯性,嚴重影響到治療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對惡性瘧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屠呦呦受中國典籍《肘後備急方》啟發,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
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自然學獎的中國人。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的屠呦呦,創造性地研製出抗瘧新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獲得對瘧原蟲100%的抑制率,為中醫葯走向世界指明一條方向。
(9)發現導致發明的例子擴展閱讀:
與以往的抗瘧葯物不同,青蒿素抗瘧機理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瘧原蟲表膜線粒體等的功能進行干擾,首先作用於食物泡膜、表膜、線粒體,其次作用於核膜、內質網,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最終導致蟲體結構的全部瓦解,而不是藉助於干擾瘧原蟲的葉酸代謝。
其作用機制也可能主要是干擾表膜一線粒體的功能,作用於食物泡膜,阻斷營養攝取的最早階段,使瘧原蟲較快出現氨基酸飢餓,從而迅速形成自噬泡並不斷排出於蟲體外,瘧原蟲最終損失大量細胞質而死亡。
具體葯理作用分兩步:第一步是活化,青蒿素被瘧原蟲體內的鐵催化,其結構中的過氧橋裂解,產生自由基;第二步是烷基化,第一步所產生的自由基與瘧原蟲蛋白發生絡合,形成共價鍵,使瘧原蟲蛋白失去功能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