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發明人是指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回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答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申請人是指對某項發明創造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專利申請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說,專利申請權人就是有資格就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專利沒授權前的申請人叫專利申請人。
專利權人與專利申請權人具有一致性:專利申請權是產生專利權的基礎,專利申請權人提出的專利申請獲得批准後,該專利申請權人就成為專利權人。
Ⅱ 發明人和專利權人有何區別
職務發明人與非職務發明人的身份決定了專利權人與發明人享有的權利。
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單位,單位作為專利權人有權佔有、使用、處分其專利,而發明人(或設計人)不具備這些權利。
非職務發明人,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都屬於本人,只有本人佔有,使用和處分該專利的權利,也可以出售專利又可以轉讓專利技術,使用權或自己實施專利獲得經濟利益。
Ⅲ 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區別
一、本質不同
專利權: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專利申請權: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的權利。
二、特徵不同
1、專利權還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指人身權和財產權兩種權利合一的權利。
(2)專利權由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產生以發明成果的發表為前提。
(4)專利是實用的。專利權人不實施或者不允許別人實施其專利的,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強制許可措施,充分利用其專利。
2、專利申請權:
(一)主體必須具備依法取得專利權的資格。例如,中國公民、法人;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地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其他外國組織,依照其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可以享有專利權。與互惠原則相適應,或依照互惠原則。
(二)必須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為根據。導致申請權產生的法律事實是:
(1)發明創造;
(2)完成委託的發明創造;
(3)完成後發明創造;
(4)申請權的繼承;
(5)申請權的轉移。
(3)專利權與發明權擴展閱讀: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並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對權利要求進行解釋。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的技術特徵界定,並包括與必要的技術特徵相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等效特性是指在沒有創造性工作的情況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聯想到的特性,其功能和效果與記錄的技術特性基本相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以圖片或者照片表示外觀設計;二是在授予專利時明確外觀設計所使用產品的范圍。為了確定外觀設計是相同的還是相似的,應該以相似的產品為基礎。
Ⅳ 發明人和專利權人有什麼區別
專利發明人在專利法中稱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回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答,必須是個人,可以一個或者多個。
專利權人是指對某項發明創造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專利申請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一個或者多個。
發明人和專利權人可以是同一個人,也可以不是同一個人。
Ⅳ 專利中發明授權與發明專利有什麼區別
專利中發明授權與發明專利的區別:
1、發明授權,是指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後,認為其技術等符合專利的授權要求,給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權證書。
2、而發明專利其實是一種發明設計方案,也就是說,發明專利只是提交給知識產權部門的技術方案,還沒有獲得批准授權的技術方案。
3、如是指國知局的話,在申請人遞交的技術專利當中,並不是每個申請都能授權的。尤其是發明專利。審查特別嚴格。如果您的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國知局就不會給於這個技術授權專利的。
4、如是可以授權專利技術。那國知局就會先給申請人發一份授權通知書。拿到了授權通知書就相當於這個技術已經成為專利了。就等著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
(5)專利權與發明權擴展閱讀
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的發明創造:
一般說來,在進行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術水平較高,都應申請發明專利。例如,對激光技術的應用進行開發研究,將激光全息或光柵光刻瘸蝕方法用於合成皮革製造,而研製出一種全息光柵合成皮革。那麼,無論是這種皮革本身還是其製造方法均應申請發明專利。
再例如:用生化技術的方法研製出的葯品,該葯品和製造該葯品的方法都應該申請發明專利。還如:某廠提出了改進空氣壓縮機的設計方案,該方案是可實現的,其實施後的效果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機器性能,該方案就可以提出申請發明專利。
申請發明專利的技術既可以是對某一學科或某一技術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開拓型或開創型發明,也可以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加以局部的改進和發展的改進型發明。
Ⅵ 專利權人的與發明人區別
許多人對專利發明人和專利權人的概念不清楚,對於兩者享有的權利也就不很了解,誤認為發明人搞出了發明創造,應享有所有的權利,實際不然。我國專利法規定,職務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享有獲得獎勵、報酬的權利和署名的權利,卻沒有獨自使用、佔有、處分專利的權利,例如,發明人不能將專利作價入股、轉讓專利權、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這些權利只有專利權人才能享有。
事例:某鄉鎮企業的王廠長,發明了一種具有殺蟲作用的農葯有機復合肥料,實驗效果不錯,此後他請來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進行確認,並在其幫助下使肥料生產更加標准化。在申請專利時,由於王廠長不了解專利法的有關規定,不知道專利權人與發明人所享有的權利有所不同,誤認為只要是專利發明人就對其專利技術享有所有的權利。該研究所在辦理專利申請時,將本單位作為專利申請人,而只將王廠長作為第一專利發明人,王廠長卻稀里糊塗地欣然認同了。幸虧王廠長所在的鄉鎮企業生產自己研製的復合肥料未被該研究所亮紅燈,要是自己企業在生產自行研發的復合肥料時受到該研究所的制約,並讓其支付專利使用費,那王廠長就十分被動了,其企業由此遭受的損失就更大了。
按照專利法的規定,在沒有徵得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專利發明人也不能實施其發明的專利。
Ⅶ 著作權和專利權有何區別
兩者區別主要體現在保護對象、保護條件、產生程序和適用領域不同。
Ⅷ 專利權與發明專利權有什麼不同
專利權包括:
1、發明專利權
2、實用新型專利權
3、外觀設計專利權
1、發明專利權,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2、實用新型專利權,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外觀設計專利權,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