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古人創造語言

古人創造語言

發布時間:2021-07-31 15:03:24

⑴ 古人是如何發明文字的

現在世界上有5561種語言。據說約一半左右有對應的文字,或曾有過對應文字。超過100萬人使用的文字有140餘種。 但其中絕大絕大部分的文字,是從「人家」那裡「移植」來的。

⑵ 古人是怎麼發明漢字的

漢字有6種構成方法,所以發明漢字有6種方法。我給你介紹最簡單的一種回------象形字。

這個甲骨文答是「林」字,就像兩棵樹。

最早的甲骨文,就是畫畫,把事物的模樣畫下來,就算是文字了,這種方式發明的漢字,叫象形字。

滿意的話請採納我的答案

⑶ 古代三大語言創造

(1)象形文字,由古代埃及人創造,主要使用者是僧侶和書吏。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專後的字母文字產生了屬重要影響。 (2)楔形文字,由蘇美爾人創造,後被西亞各民族所採用。楔行文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腓尼基文字,由腓尼基人創造, 經過長期發展與演變,形成了22個字母,為以後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⑷ 誰創造了語言

目前有四種比較主來要的理源論解釋語言誕生。第一種觀點提出人類語言來自模仿,比如古人類看到荒野中的狗在叫,人類學狗的叫聲叫「汪汪」,以後慢慢便用「汪汪」聲來指代狗。第二種觀點是19世紀初出現的「叮當理論」,即自然主義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本質,本質發出聲音來都會出現回聲,這種回聲創造很多詞彙,比如英文中的ball,b代表彈性,all代表一種圓滾滾的物體。第三種觀點是我們熟悉的馬克思主義語言起源理論,認為勞動創造語言,最初的語言是在勞動中從號子發展而來。第四種觀點提出語言產生於感情,在表示憤怒、愉快等感情沖擊下,強大氣流通過聲帶產生語言,並認為人類基本感情喜怒哀樂發出的聲音,形成最基本的詞彙。

⑸ 有哪些古人創造文字

1、傳說中的黃帝記事官倉頡奉命創造了漢字。
2、武則天稱制時宣布創造了一批新字,比如她的名字「曌」等等。
3、道教創制了一批道家專用漢字,比如用「清氣」兩字疊加成一個字表示「天」等等。

⑹ 是誰創造了語言和人為什麼要創造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語言是符號系統。 其在社會現象中的地位如下:語言三和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進行思維的工具。 語言是人類的創造,只有人類有真正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中傳遞信息。但是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隨機變化。只有人類才會把無意義的語音按照各種方式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語素,再把為數眾多的語素按照各種方式組合成話語,用無窮變化的形式來表示變化無窮的意義。 人類創造了語言之後又創造了文字。文字是語言的視覺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語所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可是在語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們又把它當做神物崇拜起來。他們用語言來祝福,用語言來詛咒。他們選用吉利的字眼做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做器物和店鋪的名字。他們甚至相信一個人的名字跟人身禍福相連,因而名字要避諱。皇帝的名字、長官的名字、祖宗和長輩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都在「名」之外取一個「號」,彼此不稱名而稱號。在後世,認為這是禮貌;在遠古,這是人身保護。現代各地口語里也常常有些詞語起源於避諱;不久以前,很多行業有各自的避諱字眼。從前有些人家,因為小孩兒不懂得避諱,在堂屋裡貼一張紙條「童言無忌」,意思是小孩兒說的話不算數。 文字的發明, 古人更加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淮南子》里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最能表示文字的神力的是符□,這是跟口語里的咒語相當的東西。一般的文字也都沾上迷信的色彩,有字的紙不能亂扔,要放在有「敬惜字紙」標簽的容器里,積聚起來燒掉。文字里邊當然也有避諱,嘴裡不能說的名字,紙上也不能寫;必得要寫就得借用同音字,或者缺一筆。

⑺ 古代人為什麼要發明文字

中國漢字的歷史

一 歷史

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

傳說中,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漢字,造字時天地震驚——「而天雨粟,鬼夜哭」。從歷史角度來看,復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更可能在漢字的搜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有觀點認為《周易》中的八卦對漢字形成有較大影響,但支持者甚少。

二 原始文字

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種符號中,部分特徵與甲骨文有較大類似之處。這一發現將原始漢字的形成過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

但是,商朝以後的漢字和這些幾何符號是否一脈相承?這個問題還在爭議中。許多學者提出,這些符號不一定是漢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絕對肯定是文字元號。

三 從象形到表意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鍾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准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

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民族間文化傳播,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中國的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不足,大量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較大歧義。為完善表述的明確性,漢字經歷了逐步復雜、字數大量增加的階段。但事物眾多,不可能都用單一漢字表示,且漢字數量的過度增加又引發了漢字本身的學習困難,漢語逐步從單字表意演變為詞語表意為主導。

四 造字及組成

在秦始皇統一漢字後,漢字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很多新造的字不斷出現:

隋文帝楊堅原為隨國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唐朝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

五代劉岩取「飛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里(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等。不過這些多音節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陸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標准計量局發出《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陸地區已不再使用,但台灣等地仍可見到。

目前由於信息化及用字的規范,漢字已經不再任意增加新字。唯一的例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種元素,如「氦」、「氯」、「氡」、「鍺」、「鉻」、「鈾」等。這種造字方法還在一直沿用,用於新元素的命名。化學元素的造字規律詳見元素。

六書是漢字構成的分析,在周禮中就提到了六書,但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的漢字構造規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書」是對漢字產生的整理及分類,並不是造字的法則。

五 現代漢字形成

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漢代以後,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步從木簡和竹簡,發展到到在帛、紙上的毛筆書寫。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迅速出現,不僅滿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還形成了濃郁東方特色的書法藝術。古代印刷術發明後,出現了用於印刷的新字形宋體,在現代又陸續出現了黑體、仿宋等字形。

⑻ 是誰創造了語言和人為什麼要創造

1語言是人類為了交來流和適應生產力源的發展的必然的產物
2中國的語言傳說是一個叫倉頡的人發明的,我認為語言最先的創造是又人類在實際的生活中創造的,最先的語言只是一個音的表達,後來人們慢慢習慣了稱呼這個東西的固定發音,加之時間的打磨變形成了現在的語言
3人是群居的動物,在遠古也不例外,人群居在一起就有人去領導去管理去支配,語言就是因此而統一的

⑼ 古人如何創字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7] ,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8]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9]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10]
倉頡造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⑽ 古人到底是怎樣發明語言的

1、語言的產生 語言是為了滿足交際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勞動決定了產生語言的需要。同時勞動也決定了產生語言的可能。鍛煉大腦,促進思維;手腳分工,直立行走,使得發音器得到改造,具備說話的能力。 2、語言的發展 A、語言要素的演變(語音、語法和詞彙的演變) 語言是由語音、詞彙、語法構成的系統。各組成部分發展速度不平衡。詞彙出在經常變化中。語音和語法變化慢。 社會發展推動了語音發展,這是外部原因,至於語言系統本身如何發展,則是由系統內部的各種因素相互關系決定的。語音是物質外殼,詞彙是建築材料,語法是組織規則。組成語言的各部分或各要素之間處在一種相互制約而又統一的平衡狀態。語言系統本身處在變化過程中,例如:古漢語是單音節詞佔多,現代漢語就是雙音節詞占優勢。 B、語言發展的條件和特點 語言是以交際工具的身份為社會服務的。社會的發展是語言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語言發展的動力;總之,語言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 漸變性和不平衡性是語言發展的兩大特點,或說是兩大規律。 C、語言的分化和統一 語言隨著社會的分化而分化,方言是語言分化的結果。方言有兩個概念,一是地域方言,一是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全面語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漢語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社會方言是社會內部不同年齡、性別、職業、階級、階層的人們在語言使用上表現出來的一些變異,是言語社團(不同群體的人在語言使用上表現出不同於其他的特點)的一種標志。不同的行業用語(包括科技術語)是社會方言在詞彙上的表現,黑話是特殊的社會方言。 共同語是社會打破地域隔閡、走向統一時出現的語言形式,它是一個社會(比如一個民族)的全體成員所共同使用的語言。通常共同語總是在某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這種作為共同語基礎的方言叫基礎方言。漢民族的共同語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 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裡,各民族之間還需要一個共同的交際工具,這就是「國語」。 D、世界語、混合語、方言和共同語、口語和書面語、文學語言 語言接觸最常見的形式是詞語的借用。借詞也叫外來詞,指的是音與義都借自外語的詞。 「洋涇浜語」和「混合語」是語言間相互接觸、相互影響產生的一些特殊現象。「洋涇浜語」也稱「皮欽語」,它是一個社會的當地人沒有學好的外語,是外語在當地語言的影響下出現的變種。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共同特點是:語音經過當地語音音系的適當改造,語法規則減少到最低限度,詞彙的項目比較少,往往要藉助於迂迴曲折的說法指稱事物。「洋涇浜」通常只有口頭形式,結構上不穩定,一般用於跟外國人交往的特殊場合,沒有人把它作為母語或第一語言來學習使用。 但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被社會採用,作為主要的交際工具,並由孩子們作為母語來學習和繼承,即變成「混合語」或稱「克里奧耳語」,在一個社會的全體成員口頭中紮下根,擴大詞彙,嚴密語法。 世界語是一種人造的國際輔助語,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於1887年創造的。詞彙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語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語言和希臘語。採用拉丁字母書寫,語法只有十六條規則。 口語是語言的口頭形式,是說出來給別人聽的;書面語是用文字記載下來供看的。有了文字後才有書面語。文字是書面語的書寫工具,是體現書目語的一種物質形式,但文字本身不是書面語。 書面語在口語的基礎上產生,是口語的加工形式。不同:口語的用詞范圍較窄,句子短,結構簡單等,書面語擴大用詞范圍,結構復雜,盡量排除廢話,講究篇章結構。口語易變,書面語較保守 文學語言是加工過的,即規范化了的書面語。 世界上最早對語言學的研究: 1)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維果茨基) 區分低級心理機能(生物進化結果)和高級心理機能(歷史發展結果)。 最早提出「內化」理論:外部形式的活動→概括化、言語化、簡縮化→內部活動 2)相互作用論(皮亞傑) 皮亞傑的心理結構的發展涉及圖式、同化、適應和平衡四個方面。 皮亞傑認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動作,其次是形象,最後才是語言。語言的使用是和認知能力中的象徵功能的發展相聯系的。語言能力是建立在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上,而不能超越認知能力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古人創造語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