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發明了宇宙飛船如題 謝謝了
宇宙,對於人類有一種神秘的魅力。清晨冉冉升起的旭日,晚上夜空中眨著眼的星星,皎潔的月亮,都讓人浮想聯翩。人類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於是就有了許多關於宇宙的美麗神話。「嫦娥奔月」在我國是一個婦孺皆知的神話。在這個神話中,嫦娥吞下一顆長生不老的葯丸,就飛到了月球上。而在現實中,要達到月球談何容易!要知道似乎近在咫尺的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是384401公里。 然而,人類的智慧是可以戰勝一切的。 20世紀中葉,許多有志於探求宇宙奧秘的科學家,都在試圖研製一種能載人在太空中遨遊的飛行器——宇宙飛船。 在這一領域,前蘇聯和美國走在各國的前面。50年代,前蘇聯政府撥出大量資金作為宇宙飛船的研製經費。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航天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外層空間的飛行、宇宙飛船的材料和結構等技術。他們考慮的問題,大到宇宙飛船的模型設計,小到宇航員上廁所的問題。要在茫茫的宇宙中航行,任何的細節問題都是馬虎不得的。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努力,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宇宙飛船誕生了!它是由球形密封座艙和圓柱形儀器組成,除了具備一般人造衛星基本系統設備外,還設有生命維持系統、重返地球用的載入系統、應急跳逸系統及回收登陸系統等。 1961年4月12日,這艘名為「東方1號」的宇宙飛船,載著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空間繞地球一圈,飛行了1小時48分鍾。在「東方1號」宇宙飛船返回地面前,拋掉了末級運載火箭和儀器艙,只剩下座艙單獨進入大氣層;當座艙下降到離地面只有7公里時,飛船座艙彈出宇航員,然後,宇航員用降落傘單獨著陸。 「東方1號」宇宙飛船的航行成功,意味著人類已經可以飛出地球,在宇宙空間中航行了。廣大的科學家也深受鼓舞,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宇宙飛船的研製中去。 1961年8月6日,前蘇聯發射了「東方2號」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在空中飛行了25小時18分鍾,飛行距離達70萬公里。宇航員蓋爾曼·季托夫,在空中失重的狀態下,品嘗了裝在儀器管中的宇宙食品,還美美地睡了一覺。 接著,前蘇聯在1962年8月11日,發射了「東方3號」、「東方4號」宇宙飛船;在1965年3月18日,發射了「上升2號」宇宙飛船,都獲得了成功。 與此同時,美國也抓緊宇宙飛船的研製工作。終於在多次成功和失敗的研製、發射基礎上,製成了「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長25米、重45噸。在飛船內,有3把靠椅,在靠椅的上方,安裝了各種控制飛船的儀器。用於發射「阿波羅11號」的三級火箭有85米長,重達2700噸。這個巨大的工程耗資達240億美元,有40多萬人參加了它的研製工作。 1969年7月16日,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了載有3名宇航員的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升空後,先用兩個多小時繞地球一圈半,然後飛向月球。又經過73小時的飛行,宇宙飛船於1969年7月20日到達月球。 到達月球後,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登月,而宇航員科林斯則繼續駕駛指令艙繞月球飛行。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做了一系列的實地考察,並採集了22公斤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標本。他們在月球上逗留了21小時18分鍾後,駕駛登月艙進入軌道。然後,登月艙與科林斯駕駛的指令艙對接起來,又形成了完整的飛船,向地球飛去。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的創舉,震動了全世界,人們歡呼人類這一偉大的勝利。 事後,阿姆斯特朗在一次回答記者時說:「對個人來說,跨到月球雖是極小的一步,而對人類來說,卻是極大的一步。」 ????確實,從宇宙飛船的誕生,到逐步完善,以至將人載到月球上「走」了一趟,是人類跨出的「極大的一步」。
B. 第一艘宇宙飛船是哪位科學家發明的
這個問題可以分美蘇兩條線來看:
在蘇聯方面,1957年研製了「衛星號」運載火箭並且搭載了一條小狗首次完成太空旅行。不過我沒有找到這顆衛星的名字(或許當年蘇聯人就把火箭和衛星看做一體的?後來的東方號、上升號也是,運載火箭的名字就是探測器的名字)。總設計師是科羅廖夫。
美國方面是1958年研製的「探險者號」,當然比起蘇聯的衛星號只是一直小柚子,總設計師名氣可大了,馮布勞恩。稍微熟悉點二戰歷史的肯定聽過這個大名(順便吐槽下所以國際正義、普世價值都是一張紙,他設計的V-1,V-2轟倫敦和安特衛普絕對是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最後有必要提醒一句,宇宙飛船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可能如同某些小發明憑借一己之力完成。
C. 最早發明研究火箭的科學家
明朝的時候聽說有個坐火箭上天的同志叫萬戶很強 上天上上了十幾米就下來了 .
D. 什麼時候人才能發明宇宙飛船
20世紀中葉,許多有志於探求宇宙奧秘的科學家,都在試圖研製一種能載人在太空中遨遊的飛行器——宇宙飛船。
在這一領域,前蘇聯和美國走在各國的前面。50年代,前蘇聯政府撥出大量資金作為宇宙飛船的研製經費。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航天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外層空間的飛行、宇宙飛船的材料和結構等技術。他們考慮的問題,大到宇宙飛船的模型設計,小到宇航員上廁所的問題。要在茫茫的宇宙中航行,任何的細節問題都是馬虎不得的。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努力,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宇宙飛船誕生了!它是由球形密封座艙和圓柱形儀器組成,除了具備一般人造衛星基本系統設備外,還設有生命維持系統、重返地球用的載入系統、應急跳逸系統及回收登陸系統等。
1961年4月12日,這艘名為「東方1號」的宇宙飛船,載著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空間繞地球一圈,飛行了1小時48分鍾。在「東方1號」宇宙飛船返回地面前,拋掉了末級運載火箭和儀器艙,只剩下座艙單獨進入大氣層;當座艙下降到離地面只有7公里時,飛船座艙彈出宇航員,然後,宇航員用降落傘單獨著陸。
「東方1號」宇宙飛船的航行成功,意味著人類已經可以飛出地球,在宇宙空間中航行了。廣大的科學家也深受鼓舞,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宇宙飛船的研製中去。
E. 誰發明了宇宙飛船
這不是一個人能發明的問題。應該是美國的科學家群體研發而成的。
F. 科學家觀察什麼發明了宇宙飛船一
科學家還沒有發明宇宙飛船,現在只有載人航天器,最遠只到月球,離宇宙飛行還早得很。
G. 是誰發明宇宙飛船
20世紀中葉,許多有志於探求宇宙奧秘的科學家,都在試圖研製一種能載人在太空中遨遊的飛行器——宇宙飛船。 在這一領域,前蘇聯和美國走在各國的前面。50年代,前蘇聯政府撥出大量資金作為宇宙飛船的研製經費。成千上萬的科學家、航天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研究外層空間的飛行、宇宙飛船的材料和結構等技術。他們考慮的問題,大到宇宙飛船的模型設計,小到宇航員上廁所的問題。要在茫茫的宇宙中航行,任何的細節問題都是馬虎不得的。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努力,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宇宙飛船誕生了!它是由球形密封座艙和圓柱形儀器組成,除了具備一般人造衛星基本系統設備外,還設有生命維持系統、重返地球用的載入系統、應急跳逸系統及回收登陸系統等。 1961年4月12日,這艘名為「東方1號」的宇宙飛船,載著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空間繞地球一圈,飛行了1小時48分鍾。在「東方1號」宇宙飛船返回地面前,拋掉了末級運載火箭和儀器艙,只剩下座艙單獨進入大氣層;當座艙下降到離地面只有7公里時,飛船座艙彈出宇航員,然後,宇航員用降落傘單獨著陸。 「東方1號」宇宙飛船的航行成功,意味著人類已經可以飛出地球,在宇宙空間中航行了。廣大的科學家也深受鼓舞,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宇宙飛船的研製中去。
H. 宇宙飛船怎麼發明的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用"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
衛星呈球形,外徑0.58米,外伸4根條形天線,重83.6公斤,衛星在天上正常工作了三個月。同年11月3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二顆衛星,衛星呈圓錐形,重508.3公斤,這是一顆生物衛星,「乘客」是小狗"萊伊卡"。
但這位乘客是有去無回的,在衛星上存活了10天,最終沒能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