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1世紀有什麼很有趣的發明
首先想到的是各種新型航天器,盡管我不知道有些什麼……估計軍方在航天領域應該有不少秘密發明。然後想到了無線充電技術。似乎是21世紀的,開創未來的技術,盡管現在還沒能廣泛應用。
⑵ 21世紀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1、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2、無盡大樓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3、AbioCor人造心臟
2001年,首起AbioCor人造心臟換心手術成功。和老式人造心臟不同的是,AbioCor的動力來源於自己,不僅降低了感染率,還提升了靈活性。
4、Facebook
Facebook不是第一個社交網路,它建立在MySpace、Bebo成功的基礎之上。但Facebook確實最好用的社交網路,很快它的規模超越了所有前輩,發展為全世界第一大社交媒體。Facebook的用戶不限背景、國籍和年齡,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它與別人交流。
5、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 -SixthSense
網路-無盡大樓
網路-人造心臟
網路-Facebook
⑶ 21世紀以來的新發明,請挑一個你認為有趣的介紹給我,謝謝!
21世紀,許多令人驚訝的技術創新將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憑借「修復手套」獲得2004年度「尤利卡令人鼓舞科學獎」的科學家宣稱,科幻小說的預言距離變成現實已經不遠了。 ●修復手套 「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致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復制、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仿生心臟 同位移植人工心臟 CATO 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 心室 、閥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致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他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神經轉化 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聯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在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化技術。 ●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⑷ 21世紀有哪些偉大發明
1. 室內雲朵
Berndnaut Smilde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名藝術家。自2010年以來,他就一直致力於發明室內雲朵。雲朵持續時間非常短暫,然而確實能幫助人們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除此之外,我們想像不出它還有哪些用途。嗯~~~讓我們來想一下,或許那些影片製作廠會很感興趣。
2. Facebook
如果你很懷念以前的日子,那你肯定非常討厭Facebook帶給我們的這種生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玩著Facebook。但如果你喜歡那種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物,只要是你想的,那你就會很喜歡Facebook。
3. 蘋果iPod
一個小小的電子產品iPod為MP3播放器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在推出時便引起了轟動,它不但漂亮,而且擁有獨特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
4. 虛擬鍵盤
說實話,虛擬鍵盤對於我們平常人沒有多大用處,即使是那些每天必須用鍵盤的人也沒有必要去使用虛擬鍵盤。但是如果你想表明你很酷的話,那虛擬鍵盤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一點,你會花費很大一筆錢。
5. Flower Sound
2004年,日本推出了一個名為Flower Sound 的裝置,在花瓶底部有一個環形的磁鐵和線圈。Flower Sound可以安裝到CD播放器,電視或者音響上面,那樣聲音就會通過莖到達花瓣。我們並不確定這個既奇怪又很酷的發明有什麼實際作用,但它絕會讓你感嘆人類的創造力,難道不是嗎?
6. The Oculus Rift
世界上最好的電子游戲網站之一GameSpy評價The Oculus Rift為「最接近星際迷航的全息甲板「,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看,這毫不誇張,但Oculus僅僅是為了娛樂。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游戲也不要太激動,它也許會讓你失望的。
7. 蘋果iPhone
21世紀,可以用手機上網,可以通過5.1英寸的高清屏幕看電影,可以拍照,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這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能的。
8. The Tower Infinity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9. 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是一款智能眼鏡,它能夠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眼睛正前方的東西。你要戴上而不是拿著它,它就會給你提示信息。先不要太激動,因為它將花費你一大筆錢,而且谷歌也停止銷售了。
10. 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11. 避孕貼片
你聽說過避孕貼片嗎?將避孕貼片貼到你妻子或者女朋友的身上,就不會懷孕了,你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了。避孕貼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被認為是非常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12. 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比傳統汽車更環保,這也正是專家支持混合動力車的原因。而有些人認為混合動力車與傳統汽車是一樣的。但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混合動力車到底是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13. 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14.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一個典型的Kindle可以通過無線網路網上購物,下載數以千計的電子圖書,報紙,雜志,和其他數字媒體
⑸ 21世紀有哪些發明
1、室內雲朵
自2010年以來,斯米爾德就一直致力於發明室內雲朵。為了在室內製造出白色雲。需要精確的規劃設計:溫度、濕度和燈光必須恰到好處。當准備條件具備時,斯米爾德使用一個煙霧器來製造這個室內人造雲。它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卻十分美麗,並能夠奇妙地移動。在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2012年最佳發明中,人造室內雲朵居首。
2 、虛擬鍵盤
虛擬鍵盤為了在PAD和智能手機上使用時可以輕松訪問電子郵件,文本處理和電子表格,用戶可以將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放在家中。虛擬鍵盤的適用性技術研究用戶手指的運動並解碼和記錄鍵盤擊打動作。由於虛擬鍵盤是由光投影形成的圖像,因此在不使用時它將完全消失。谷歌於2013年1月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一份新的專利申請,其中指出了一種激光投影鍵盤,可將用戶的身體變成觸摸屏。
3、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的誕生,是電腦演變而來的。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具有PDA的功能。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游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手機。可以用手機上網,可以通過5.1英寸的高清屏幕看電影,可以拍照,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4、谷歌隱形眼鏡
這款智能隱形眼鏡被稱為「眼科電化學感測技術」,內含電子感測器和一個天線。感測器可以讀取患者眼淚中的化學成分,當檢測出某個危險值的時候,會通過內置的微型LED燈向患者發出警報。 人類的眼淚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這種隱形眼鏡可以通過內置的感測器讀取相關信息,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簡單方便的監護方式。
5、高鐵
高鐵基礎設施設計速度標准高、可供火車在軌道上安全高速行駛。,列車運營速度在200km/h以上,高鐵級主要用於東部鐵路客運干線和特大城市群城際鐵路,高鐵的出現,彌補了火車的各項不足,解決了大多數人的交通出行問題,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發明。
⑹ 21世紀的最新發明有哪些
●修復手套
「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致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復制、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仿生心臟
同位移植人工心臟 CATO 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 心室 、閥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致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他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神經轉化
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聯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在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化技術。
●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這個網站上也有一些資料:http://www.chinabyte.com/495/11528995.shtml
⑺ 21世紀有那些重大發明
1、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全球第一,並走向世界。
高鐵技術起源於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在研製過程中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准,在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84%。」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說。
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投入運行的高鐵動車組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5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要長。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從莫斯科到喀山,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本土之外,中國高鐵加速走向世界。
2、網購——「動動指尖」,商店飯店搬回家。
1969年,美國啟用了國防部建設的軍用「阿帕網」。25年後,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從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連入Internet,中國互聯網蹣跚起步。
一根網線改變中國。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網民超過7億。「6·18」、雙「11」、春節、五一、國慶……國民網上購物的狂歡日越來越多。數據顯示,今年「6·18」開場僅7分鍾,天貓國際成交破億元;京東商城15個小時累計下單金額超千億元。
中國網購為世界經濟輸出「互聯網商機」。從中國本土到越南、泰國等亞洲鄰國,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黨」全球網購嗨翻天。
3、支付寶——二維碼取代賣菜大媽的零錢筐。
鮮有人想過,有一天中國人可以玩一種「魔法」,跨越物物交換,取代各種貨幣,輕松「掃一掃」交易即完成。「魔法」無邊,支付寶的應用迅速擴散開來。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動支付活躍賬戶和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
騰訊和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智慧生活指數報告顯示,84%的被訪者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寶無現金日,將有1000萬線下商戶參與。
4、共享單車——綠色出行「說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短短兩年時間,多彩的共享單車迅速佔領了中國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單車在全球運營超過500萬輛,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輛,注冊用戶超過1億。
自行車生產企業,一度是被邊緣化的傳統行業,卻隨著中國共享單車的出海,一躍成為朝陽產業。今年ofo與鳳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單車產能將達到100萬輛。
席捲中國大江南北之後,共享單車的身影出現在了「英國單車之都」劍橋。街頭看到一片片共享單車,那是從中國飄來的橘紅色雲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國飛速發展的共享單車是中國引領世界創新的一個例子。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分享知識、技能、勞務……「分享經濟」的概念發端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中國土地上迅速生長,並帶來生活方式的巨變。
國家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
5、SixthSense
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⑻ 21世紀人類發明了什麼
●修復手套「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致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復制、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仿生心臟同位移植人工心臟 CATO 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 心室 、閥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致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他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神經轉化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聯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在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化技術。
●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人造肌肉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21世紀,人們發明了飛機,發明了計算器發明了人造衛星,發明了修復手套
⑼ 21世紀有什麼新的發現與發明
網上只能找到這些的,比較權威吧,時間實在是找不到,見諒。其他也有很多什麼其他500大重大發明之類的,但是感覺有點扯淡,還是這個網上認可的比較多。但是我覺得21世紀最重要的還是互聯網吧,互聯網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但這些發明之類的可能還是停留在實驗室吧。
21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五大發明:
1、修復手套 2、仿生心臟 3、神經轉化 4、神經轉化 5、耳朵看世界
21世紀,許多令人驚訝的技術創新將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憑借「修復手套」獲得2004年度「尤利卡令人鼓舞科學獎」的科學家宣稱,科幻小說的預言距離變成現實已經不遠了。
●修復手套
「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致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復制、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仿生心臟
同位移植人工心臟 CATO 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 心室 、閥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致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他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神經轉化
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聯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在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化技術。
●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