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角的發明者是是誰
誰知道叫的芳名作者是誰呀?我也不知道腳的發明作文應該是人,你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到底腳的發明組者是誰你就知道了
Ⅱ 膝跳反射的發明者
這是非條件反射,怎麼會有人發明呢?你是想問是誰起的這個名字嗎?
Ⅲ 人是誰發明的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
人是由古猿進化來的
神話里有女媧造人
上帝造人等等
Ⅳ 馬鐙是誰發明的(最早的發明者,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人記載,可以大致說是哪個時代,什麼國家或民族發明
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溫良的優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都是幾十萬,而騎兵最多不過五六千騎。直至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才為趙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這是軍事史上一項偉大的變革。此後,各諸侯國都非常重視發展騎兵。
但是,在當時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沒有它,當馬飛奔或騰越時,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但就是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但准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吉林市郊帽兒山墓地是20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其年代大致相當於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我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發掘了東晉琅琊王氏族墓群,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或稍後。這件陶馬的雙鐙是已知馬鐙的較早實例。
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紀初遷至遼西的漢族統治者馮氏在前燕、後燕基礎上建立的鮮卑族國家,馮素弗是北燕王馮跋的弟弟。這是一座時代明確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麵包鑲著鎏金的銅片。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五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已有了馬鐙的繪畫。至於流傳到西方的馬鐙,是首先由中國傳到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播到歐洲大陸的。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中國發明的馬鐙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勢的是中國。直到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裡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中國的火葯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卻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Ⅳ 盤尼西林的發明者是誰
一次,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先生應邀去一所學院講學,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熱烈的歡迎。他說此行不虛,因此婉言拒絕了校方付給他的100美元的報酬。 第二天早晨,那所學院的院長對學生們動情地說:「在我主持這家學院的20年期間,我曾經邀請過幾十位人士前來向學生們發表演說。但是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拒絕接受他的演講酬金,因為,他認為他已在其他方面有所收獲,足以彌補他的演講酬金。這位先生是一家全國性雜志的總編輯,因此我建議你們每個人都去訂閱他的雜志。因為,像他這樣的人一定擁有許多美德及能力,是你們將來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必須用到的。」 不久,拿破崙·希爾所主編的《希爾的黃金定律》雜志社收到了這些學生6000多美元的訂閱費。在以後的兩年中,這所學院的學生以及他們的朋友一共訂閱了50000多美元的雜志。 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他在田裡勞作時,聽到附近泥沼里有人發出求助的哭聲。他急忙放下農具,跑到泥沼邊,發現一個小孩掉到糞池裡,弗萊明趕緊把這個小孩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 隔天,有一輛嶄新的馬車停在農夫家,從車里走出來一位優雅的紳士,他自我介紹是那位被救小孩的父親。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性命。」農夫說:「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就在那時,農夫的兒子從茅屋門走出來,紳士問:「那是你的兒子嗎﹖」農夫很驕傲地回答說:「是。」紳士說:「我們來個協議,讓我帶走他,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小孩像他父親一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令你驕傲的人。」 農夫答應了。後來,在紳士的資助下,農夫的小孩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並成為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1944年,他受封騎士爵位,並得到諾貝爾醫學獎。 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蘇格蘭生物化學家,他因在1928年從青黴菌中提取出了抗生素青黴素(又名盤尼西林)而聞名,並因此獲得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Ⅵ 靴子的發明者是誰
相傳靴的發明來者為戰國時代著名軍事源家孫臏
靴子是幫子略呈筒狀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靴,原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稱馬靴和高筒靴。相傳靴的發明者為戰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臏,為紀念孫臏,舊時鞋匠們便奉他為製鞋業的始祖,設牌位,掛畫像供奉。現存最早的靴,是新疆孔雀河古墓出土靿至脛的牛皮靴,可見3800餘年前的新疆已出現了靴子。靴的樣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等
Ⅶ POPPING發明者都是誰
美國的一個街舞團體--EB
EB誕生於1977年Boogaloo Sam創建The Electric Boogaloo Lockers的時候 - 原始團隊為: THE ELECTRIC BOOGALOO LOCKERS (1977,Fresno城,加利福尼亞州) Boogaloo Sam : Popping風格和Boogaloo風格的創始人 SLIDE(NATE) : 和Sam一起建立的舞團 Robot Joe : OG成員,Robot是他的主要風格 Toyman Skeet : Toy man 風格的創始人 Ticking Will : 向Sam學習了Ticking風格 Twist-O-Flex Don : Don是最用功的Hitting Popper THE ELECTRIC BOOGALOOS (1978,LongBeach城,加利福尼亞州) Boogaloo Sam : Popping風格和Boogaloo風格的創始人 Popping Pete : Boogaloo Sam的弟弟 Tickin Deck : Boogaloo Sam的另一個弟弟 Robot dane : Sam和他Battle後成為EB成員(Sam贏了) Puppet Boozer : Sam教他後因Puppet風格而出名 Creepin Sid : 來自於Arkansas,學習Boogaloo Scarecrow Sculley : Sam教了他scarecrow風格 Darryl(King Cobra) : snaking風格的創始人 George(king python) : longbeach的元老popper之一
Ⅷ 材料一為北宋時期一位著名的發明者,請問他是發明什麼
畢升
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復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2010年11月15日《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列入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畢升,北宋布衣。湖北英山縣人,卒於北宋皇佑四年二月。宋初為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升就去世。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
Ⅸ 各種發明者
你不覺得有點兒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