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為什麼國人沒創造力

為什麼國人沒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7-30 18:55:37

A. 中國人為什麼缺乏創造力了呢

中國社會的大環境決定的,不僅因為沒有創新教育。社會太急功近利,教育太行政化,經濟也行政化,家長也很實際,多方因素。

B. 為什麼中國人創造力創新力低下

創新是一個過程!本人認為創新分兩個過程:開始模仿和一定程度超越!中國無論是教育還是大規模高深度創新的條件都還不完善!因此現階段需經歷創新的第一個過程--開始模仿!這種創新給予我們的印象往往是中國很少有獨一無二的發明,創新能力低下!細想從建國到現階段的還不發達的小康的歷史過程!其實中國人在不停的創新,創新能力並不低!

C. 科學有什麼用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創造力

1,科學一點都沒用啊,什麼用都沒有,但是,你現在用的空調電風扇,電視機電腦,乃至房子,自來水,電力,都和科學掛鉤啊。

2,中國人沒創造力?只從古代的四大發明開始,中國一直在影響世界,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世界是個什麼鬼樣子?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消失,沒有間斷的國家,我們該為中國感到自豪,雖然有點扯遠了,但是一個國家人民的創造力才是民族、國家強盛的根本,是中國現在很多地方比不上外國!可你想想!你用一個國家和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比,你跟我說比不了?!這不是廢話!我們現在要想的是,從中國看世界,而不是從世界看中國!!!

D. 老外看中國:為什麼中國人缺乏創造力

說老外看中國人缺乏創造力,其實說的就是日本,而現在日本人也不這么看中國了,因為日本落後了。

E. 為什麼中國人的創造力低下

因為國人的創造力被教育埋沒了,中國的教育制度使的孩子從小被灌輸了一種思想,那就是學習。只有學習好,你才可以被別人認可。孩子小時候的創造別家長說成了不務正業,唯有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

F. 關於為什麼我們覺得中國人缺乏創造力

假如某人經常出現燈泡一閃的情況,旁人自然就可以稱贊他為「充滿創造力」的人。但我以為這種理解過於膚淺,因為作出「中國人缺乏創造力」這個判斷,顯然並不是通過統計或考察中國人的idea,而是通過最知名的那些工業產品,科學發現,藝術作品,公共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私人生活等等各種加在一起統稱為「文化」的東西留給我們的印象。因此,就語境來說,創造力在此處並非個人的,思考的能力,而是群體的,行動的能力。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曾提出,正義(justice)作為一種個人品質是難以言說或定義的,不如考察何為城邦的正義。城邦的政體決定了它是否正義以及正義的程度。就我對正義的理解而言,不存在正義的法官,只存在保證法官根據正義來判決的制度。按照同樣的思路,考察作為個人的中國人的創造力是缺乏統計意義的,但檢討那個扼殺創造力的社會土壤卻對我們了解問題有著積極的價值。
談到這里,感覺話題被偷換了。 是的,開始我說:創造力意味著產生新主意的能力。後來又說,其實不如討論創造文化成品的行動力和協作力。前者是想,後者是做。我的意見是,在做的方面,我們基本沒有什麼能力。因為行動需要個人的獻身,協作需要人對人的誠實。想要創造出好東西來,需要個人全身心的投入和團隊成員之間的通力協作,還有制度保障他們不會被其他團隊通過作弊的手段淘汰出局。這種團隊作為公司也好,政黨也好,在當下,個個都如同中國足球一樣,你懂的。
有志於討論這個問題的各位同學,我建議大家深入了解當前中國的各行各業的具體狀況,比如,醫療,制葯,輕工,廣告,地產,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電影,娛樂等等,甚至反政治的政治領域,反法治的法律領域。抽象的思考,輕易的建模,對於解決社會問題來說,最多也止於誇誇其談。
據我所知,多數同學的最大生活理想是賺足錢,買一座小島,與自己的家人整天吹海風曬太陽。稍微勤快一點的,就是環游世界,吹不同的風,在不同的地方曬太陽。再虛榮一點,就是賺點錢讓傻逼們都知道。所以也別整天說什麼中國人缺乏創造力這種沒有意義的話。都從自我做起,培養點更具創造力的愛好,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增強些把理想實現的行動力,才是最迫切實際的。

G.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種「創造」即「無中生有」的「能力」。

之所以說「創造」是「無中生有」(如上帝之創世),是相對於「製造」的「有中生有」(如夫婦之生兒育女)而言的。

相對於「製造」來說,「創造」更加艱難和偉大。

言外之意,有創造力的人,簡直就是「上帝」。故,草木之人,充其量擁有「製造」能力。人慾像上帝那樣擁有「創造」能力,就必須讓自己從草木之人即芸芸眾生中超拔出來,成為我們津津樂道耳熟能詳的類似於先知聖人那樣的人。

而所有的先知聖人(上帝)都告訴我們,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就必須覺醒、開悟。

覺醒 、開悟,即睜開靈魂之眼,都是先知聖人的真知灼見,遺憾的是,這些概念都已經被人們用濫了,都成了人們熟視無睹的常識了。一旦成為「常識」,再偉大的思想概念,都難逃變為「知障」的宿命。

於是,軸心時代以降,真正覺醒、開悟、睜開靈魂之眼的人,如鳳毛麟角。也就是說,世人,都匱乏創造的能力。

當代人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如果人類再不覺醒,那麼,其命運必然是萬劫不復。在這種情況下,即時代條件——要求——下,必然需要偉大的科學的理論誕生,把人類從幾千年來的「知障」中拖拉出來。

這種偉大的思想理論應時代的要求業已誕生,它就是科學的現代人生哲學及其「精神青春期」理論。

如所有的人只有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才能夠生兒育女一樣,欲擁有「創造力」的人,就必須在精神的層面進入「青春期」即「精神青春期」。這個節點的到來與否,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的標尺,它是一個「硬指標」。

因此,說當代中國人匱乏創造力,說一千道一萬,無非是說,當代中國人中,幾乎沒有進入「精神青春期」的人罷了。很可笑,怪不得有人說,中國人,都是「巨嬰」,都是「類人孩」呢!

H. 現代中國人為什麼普遍缺乏創造力 古代中國人為什麼創造力那麼強 難道是人種不同

(1)現行的應試教育,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首先,「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已經實行了幾十年,影響了幾代人.這種教育模式,使學生總是按照常規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所謂的標准答案更是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扼殺了學生們問「為什麼」的權利!久而久之,使得學生們逐漸形成了思維學上所說的「思維定勢」.也就是說你處理某件事情,只會想到一個辦法來解決,而不會去想出其他的辦法,再從這些辦法中選出一個最合適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記得有一個故事:在小學里,試卷上有一道這樣的題:彎彎的月亮象什麼?有一個小朋友這樣回答:「象香蕉!」結果被老師毫不留情的打了一個紅紅的「大差」,怎麼會是香蕉呢?應該是象「彎彎的小船」,這是標准答案!嗚呼!這等教育方式怎能培養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來?
其次,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學校,片面看重學生們的個人分數,都特別看重名次.正如有句話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充分表達出現在的人對分數的追求,這使得學生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把分數拔高,這樣才能在學校里得到老師們的「疼愛」,在家裡得到家長們的「寵愛」;在社會上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學生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所以他們的時間都在向分數看齊,無奈的做著「分數」的奴隸.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思去談發明創造.記得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參加奧數,奧物是世界第一,實踐創造力是倒數第一」的話,可能這句話有些絕對,但我們不得不為此而汗顏,為此而感到慚愧!
最後,「一刀切」的應試教育,根本沒有按照學生們的個性,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引導教育,而是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優劣!在一個學校,不可能每個學生都是100分,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就不能用分數來區分學生的好壞.只有注重培養他們的個性發展,才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再來看一則故事:如果中國的家長們在碰面時首先肯定會問「你的孩子在學校考了多少分?第幾名?的問題;而在西方家長則會問孩子:「你在學校過得快樂嗎?」前者不僅打擊了成績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還助長了成績好的學生的驕傲感和自滿感!到頭來是害人害已;而後一種教育方式則從心靈上關懷孩子,只要覺得快樂,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更符合孩子們心靈的發展,更有利於其成長.
(2)缺乏自信.
(3) 仿製能力強
中國人的仿製能力,堪稱世界一絕!世界上某種新產品剛上市幾天,中國人就會製造了,因此,出現了許多針對中國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訴訟,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後這種訴訟更是接踵而至.。仿製能力雖然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人的聰明和智慧,但從長遠來講,這種聰明反而會被聰明誤!因為仿製能力強不僅侵犯了別國的知識產權,侵害了他們的智慧,而且損害了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對我們創造力的開發更是一種致命性的打擊,我們永遠只能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永遠也走不出屬於自己的路.這種盲目的仿製,使我們只局限於所擁有別人的東西,會慢慢的消磨掉我們僅有的那些創造力,最後就會被這個世界所淘汰!
(4) 缺乏危機意識.
由於固有的「報喜不報憂」的心態,而且課本上總是講的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地域遼闊,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還有就是近年來中國的GDP又增長了很多等等!這的確能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感到自豪和驕傲.但我們有沒有想過,中國有14億人口,如果是平均的話,我們還能這樣驕傲嗎?我們的祖先孟子先生早就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難道我們忘了嗎?正是由於我們缺乏危機意識,才會安於現狀,沒有了改造時代的激情,更談不上用創造性的思維去,改變生活,改造世界,探索未來!相比之下,我們的近鄰日本則是一個有著很強危機意識的國家,它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小,資源貧乏,使得他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自己的創造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來求得生存.根據資料統計:到目前為止,日本共有12位人士獲得諾貝爾獎;有兩所世界頂級大學;有67家企業上了世界500強名單.豐田,松下,索尼這些都是響譽世界的名牌企業.
(5) 人們對科學的關注度極低.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GDP強勁增長,人民的收入不斷提高.但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人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是以科學家,發明家為自己的理想,而現在則更多的追求當官,做大老闆.所以,物質生活的提高必然會促使人們的觀念轉變.其次,學生們對科學知識極不了解.筆者曾參加學校里的「知榮辱,樹新風」的演講比賽,當我提到在場的同學,有誰知道我國現在有幾位航天員時,在場的兩百多人只有一人知道是三位!而當我問到香港的四大天王是那些明星時,全場頓時沸騰起來!可能只有一個人不知道(就是我)!這些能說明什麼?說明了現在的學生們的價值觀嚴重錯位,對科學發明持以冷漠的態度.最後,社會輿論對科學發明的關注度少.社會輿論作為當今人們了解世界的窗口,對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有深刻影響.尤其是電視節目,可以說中國當今的電視劇都是「復古戲」,而歐美的影視劇都有超前意識.如病毒入侵,外星人入侵,異形變種等等,都是在認識世界,探索未來!
(6)歷史的創傷.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陷入了長達100多年的戰亂年代.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時期中,根本談不上發明創造.這使得中國失去了100多年的科技創新的機會.失去了創造力發展的良好環境等.但這些都是客觀原因,然而主要是因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的愚昧政策,在世界處於重大變革時期仍在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後來,人們總結出了「落後就挨打」的警句,但「落後」絕不是經濟落後,文化落後,軍事落後,而是「創造力的落後」,導致了中國近代社會動亂的真正原因.

I. 國人為什麼沒有創造力

那還用想,首先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創造了別人所不能創造的,我們祖先穿著衣服的時候他們還穿著樹葉呢,只能說他們是繼承者,而我們中國是創造者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國人沒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