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跨越中國製造的分集簡介
第一集:《製造的競爭力》
敘述了中國製造是如何從不具備競爭力繼而在30年的過程中轉化為全球市場上低成本高效率的楷模,通過各種類別製造業中的典型案例,表達了中國製造的興起怎樣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同時為中國製造在下一步的轉型升級破題——中國企業的價值取向: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
第二集《品牌在縫隙中漸進》
通過幾個不同類別的企業案例揭示了中國製造企業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全球市場,為打拚自己的品牌而進行的艱苦探索,為正在全球市場低迷過程中的中國製造企業開啟了一扇可供借鑒的窗口。
第三集《創新的世界觀》
其核心是「讓創新開拓市場,讓市場維系創新」,通過東軟、吉利、龍芯等案例,揭示了在全球化時代的創新思維邏輯——「以我為主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這樣一個引領中國製造未來的思維方式。
第四集:《國際化之路》
全面分析了TCL、聯想和東軟在國際化過程中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結果,並以此透視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路徑——實力與價值的交換的信任,以及企業文化的全面融合。
第五集:《升級中國製造》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收到了了空前的挑戰,中國企業如何建立高技術含量的低成本,放棄單一的低價優勢構建未來的國家競爭優勢。通過比亞迪、中集、吉利、一汽等案例,分別從技術升級,戰略升級、管理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B. 中國創造的奇跡是什麼
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2299] (2009-10-05)
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也必然體現在制度競爭的結果之上。如果從這個角度審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我們是不是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制度的成功決定了中國再度復興。
中國在世界范圍的落後和挨打,始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盡管隨後進行了洋務運動,但卻慘敗於葺爾小國日本,舊的東亞體系全面崩潰,隨後便全面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如果不是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中國早已被徹底瓜分(美國二十年代大學課堂上的討論題目是:是否應該瓜分中國?)。中國之失敗顯然在於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時代發展需要,是制度之敗。到現在,這一點應該不會有異議。在美國長期生活的孫中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提出以美國為範本重建中國的制度,並最終於1911年取得成功,終結了晚清七十年的屈辱歷史。然而,在中華民國三十八年間,別說中國再度復興,甚至連國家統一、主權獨立的歷史任務都沒有完成。更可怕的是,反而沿著1840年以降的下滑軌道加速沉淪:國家進一步分裂、國力進一步衰微。其實民國成立不到半年,民國元老章太炎就公開提出「民國亡國論」,實是振聾發聵、遠見卓識。袁世凱稱帝固然有其權力私心,但中華民國不適合中國也是其理由之一。張勛復辟固然和他個人對清王朝的愚忠有關,但同樣也是中華民國的失敗造成的。因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也就是歷史的必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已經走過一個甲子,中國在重新贏得獨立和主權之後,也再度崛起成為世界新的強國。不僅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還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到200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上升到19.2%,比美國高3.5個百分點,比歐元區高6.3個百分點,比日本高11.7個百分點,超過世界所有國家。到今天,中國銀行業早已超過金融帝國美國,全球十大銀行中國位居前三。中國汽車銷售量也超過汽車王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和建國時相比,GDP增長了77倍;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增長了一萬多倍;貿易總量增長2200多倍,躍居世界第一;財政收入則增加1000多倍;人均GDP在人口增長兩倍(從4.5億到13億)的情況下,超過3000美元,增長133倍。不僅經濟如此,社會發展也是成果驚人。文盲率從80%降至3.6%,人均壽命不足35歲增至73歲。基本醫療將在今年覆蓋12億人口。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0.6%提高到45.7%,是全球城鎮化速度的兩倍。這樣的成就,如果不是源於制度成功,還能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一點,就是自由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政法大學蔡定劍教授這樣評價一種制度:「國際上的投資,大的資本的投資,人家要選擇投資環境,不會選擇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國家去投資」。雖然他是在肯定西方的民主制度時說的這番話的,但卻是對任何一種制度模式有效的檢驗標准。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資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全球五百強(這可是十足的大資本)絕大多數都在中國投資設廠。顯然,全球用資本對美國和中國的制度投了贊成票。不過考慮到在中國的投資主體是周期長、流動性差的固定資產投資,而美國更多是短期、風險性高、流動性極強的金融投資,全球對哪一個制度更有信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我看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還在於超強的糾錯能力。誰都知道中國的決策素來以高效著稱,但糾錯的能力和效率卻往往被人所忽視。新中國六十年,最大的失誤有二:一是三年災荒,二是十年文革。中國糾正這些錯誤一是時間短,分別為三年和十年,二是自我糾錯。這一點和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尤其明顯。美國獨立建國後以立憲的方式實行黑奴制長達百年。廢除黑奴制後,又以法律的名義實行種族隔離長達百年。而黑奴制和種族隔離的廢除與終止,也並非自我糾錯。黑奴制的結束是通過一場代價極高而且慘烈的內戰。北方對南方在戰爭期間甚至實行「殺光、搶光、燒光」的焦土政策。而種族隔離制度則是在黑人此起彼伏的和平與暴力的抗爭方式才獲得的,這期間慘烈的暴動曾震憾全球。
不僅制度上的糾錯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就是政策性的糾錯能力也是天壤之別。中國錯誤批判馬寅初的人口論,導致人口增長失控。但中國意識到錯誤後,立即實行計劃生育,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雖然也意識到人口高速增長的代價,也曾想嘗試計劃生育政策,但卻屢屢失敗。而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制度。任何政黨想推進計劃生育,都會在大選中敗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口暴漲,並將很快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正如西方所說,這是印度唯一可以超過中國的地方。還有,當中國七十年代末放棄計劃經濟的時候,同樣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印度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後,才於九十年代實行市場經濟,比中國落後十多年,這在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時代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美國的次貸危機,幾年前就被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現,但卻不採取任何措施。危機爆發後,他在國會舉行的聽證會這樣辯解:不錯,我是幾年前就知道次貸的危害,可是如果我讓銀行破產、窮人失去住房,國會會批准嗎?一語道出何以失去糾錯能力的制度性原因。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兩房」破產為轉折點。但兩房的問題二十年前就被美國學者(湯姆.斯坦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政府研究中心的經濟學教授)看出,在他的努力下,國會甚至舉行了聽證會。然而,在兩房兩大巨頭的游說下,在聽證會上甚至不允許這位學者講話,後來雖然成立一個委員會,但沒有任何權力的委員會根本無法制衡兩房。直到2007年,這位學者仍然一再撰文呼籲兩房的問題,但最終等來的是危機的全面爆發。
其實西方的制度只所以失去了高效的糾錯能力,只有等到危機爆發才有可能解決,原因可從鄧小平的一句話中尋找到答案:1989年,西方資本曾大舉撤離,鄧小平當時撂下一句狠話:「資本家,資本家,資本回來了,資本家的政府還回不來嗎?」可謂一語道破西方制度的本質。日本京都大學每年都做一個調查;信賴商人的比例為3%,而信賴政治家的比例則為0.3%!美國有一個說謊俱樂部,規定政治家不得參與。因為大家都是業余玩玩的,哪比的了政治人物的專業水準。
如果東西方制度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西方的制度至少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困境。一是西方的政策受制於普通的選民----這是道德正確色彩濃厚但卻弊端叢生。選民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於事關長遠、全局甚至全球的事務並不關心,也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德國選民素質之高可冠全球,尤其是環保意識。但只要綠黨提出增加燃油稅,綠黨的選票就會大幅減少。德國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唯一沒有全民醫療保險的國家。近幾十年歷任總統都想將之建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奧巴馬這一次以破釜沉舟之勢要取得成功,聲稱為了醫改,他寧可放棄連任,他在國會演講也毫無退路的表示自己將是最後一位醫改闖關總統。然而,既得利益者卻發起了強大的反撲,把他與斯大林、希特勒並列,並扣上要把美國社會主義化的大帽子,現在鹿死誰手仍難預料。至於法國,相同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2005年公投歐盟憲法,盡管是法國人起草的,而且對法國國家利益做了很大關照,但仍被公投拒絕。而實際上,絕大多數選民都沒有讀過歐盟憲法草案,他們只所以投反對票僅僅是對現政府不滿,而不是對歐盟憲法有不同意見。屢屢在危機中拯救過法國的戴高樂,就是在一次事關改革的公投中敗北,而辭去總統職務,徹底離開政壇。當然對於民意的不合理性,西方國家也從制度上進行修補。比如,歐盟憲法公投失敗後,法國新政府就不再通過公投進行表決,而是直接在議會表決通過。大家可能注意到,雖然西方號稱民主和三權分立,但大法官一不是選舉產生,二是採用終身制。原因在於,不是選舉產生,就可以不受民意影響和左右。任期終身制,就可以不受政府控制。但根本目的還是要擺脫民意的制約。盡管有制度上的修補,但當民意走向極端的時候,仍然於事無補。希拉克時代的德維爾潘政府,為解決就業難題,推出CPE法案,以幫助青年人就業(由於法國勞工制度,老闆一旦僱用員工將很難辭退。但卻造成老闆不願僱人的現象。特別是青年人就業相當困難。為此,該法案決定增加老闆的權力。針對青年人僱用前兩年可以辭退)。這樣一個改革幅度不大、針對面也不廣的法案卻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盡管議會通過,總統簽署已成為法律,但民眾卻發起大規模長期的罷工、遊行。最終迫使這項法律做廢。這就是廣場政治的效應。事實上,任何改革都是對利益的調整,總是有人得益有人受損,但國家要看是否整體上有利。但選民只會看自己。這就是票選民主的致命傷。這就是寧可通用破產,魚死網破,民眾也不會同意減少福利、減少工資、共度難關的原因。
二是西方的政治受制於財團。西方的選舉民主,決定了必須有巨額的選舉資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的只有財團。別看最後是選民在進行投票,實際上投票開始前,資本已經進行了「初選」。那些獲得財團青睞的候選人才可能脫穎而出。勝選後,當然必須進行回報。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華爾街五大投行全軍覆滅,但高盛集團的政治獻金仍然高達數億美元。由於政治力量對資本力量的臣服,從而使得資本處於無監管狀態,不出問題,仍然可以保持繁榮,一出問題就是全局性的、崩潰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可以產生次貸危機,進而可以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前幾年倒閉的全美第十七大公司安然,是布希總統最大的金主之一,71%的參議員、眾議員能源委員會的23名委員中的19 人接受過安然的資金。就是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的主席也是在安然公司總裁的推薦下才獲得這個職位的。這樣的公司誰還能管的了?直到它自己玩完、徹底毀滅為止。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馬多夫居然能夠在美國可以多年撐起一個五百億美元的騙局。他自己在監獄中也一再聲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可以騙這么久。
資本的力量在中國雖然迅速崛起,但仍然臣服於政治權力之下,一旦資本逐利本性惡性發展,政治權力可以迅速解決。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盡管企業本身妄圖收買媒體和當地政府掩蓋真相,但卻在最高政治權力面前碰的粉碎。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必將會是第二個「兩房」。
中國的現行制度如何,從自身取得的成就,從縱向與滿清、民國相比,從橫向與西方相比,都可以得出無容置疑的結論。如果套用西方的話語模式,至少是「最不壞的制度」。也就是制度的成功,才創造了中國的復興這一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文明衰落後再度復興的奇跡。
法國巴黎 宋魯鄭
《聯合早報網
C. 新中國創造的第一有哪些
包括:
新中國科教史上的第一
新中國體育史上的第一
新中國文化版史上的第一
中國人權生活中的31個第一
《義勇軍進行曲》的四個第一
鐵路的第一
80項「中國製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100個中國電影第一
中國在奧運史上的第一
新中國電影的第一
人民海軍歷史上的第一
當代將軍中第一
D.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創造了許多第一次請舉例出來至少四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的專家
世界上第一個棉紡織家是元代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
一、地理綜合數據:
中國人口世界第一。
中國有世界第一高峰珠峰。
中國青藏高原高度世界第一。
二、工業:
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超過第二、第三、第四的總合。
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一半。
中國煤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一半。
中國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
中國鞋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雙。
中國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電冰箱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DVD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空調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費國
世界第一產磷國
世界第一銅消費國
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
世界第一造船國
世界第一大傢具出口國
世界第一機床市場
世界第一大鋼琴產銷國
三、農業:
中國產糧和吃糧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產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國產魚吃魚世界第一。
中國產棉花世界第一。
中國產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漁業大國
世界第一養羊大國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產國
三、社會發展:
中國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大學教授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醫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高樓的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廣場世界第一。
四、歷史: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年
戰國時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公認為是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張衡提出對月食的科學解釋
華佗最早發明麻葯
最早發明紙張
祖沖之最早精確算出圓周率
一行首先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
最早發明火葯
最早發明指南針
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
唐高宗時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最早發現美洲大陸
五、其他:
軍隊數量最多
歷史文獻保存最完整
中文是現存最古老文字
最早的封建制國家
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引資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大投資地
自己挑四個吧~
E. 中國創造的世界之最(現代)人創的
中國最大的人抄造瀑布:漓襲江「九天銀河」人造瀑布
世界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
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世界上最快的經濟發展速度-每年發展速度都保持在9%以上
世界最大的植樹造林活動-三北防護林
最大的廣場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主要糧食產量都是世界第一或第二,小麥、稻子、玉米第二等
主要油料產量都是世界第一如花生、大豆。
糖類產量都是世界第一
主要工業世界第一,鋼材等
主要礦業世界第一,稀土礦
主要能源世界第一或前列,煤,石油世界第五
外匯第一
經濟高速增長持續時間第一
人口第一
超100萬大城市第一
城市人口世界第一
輕工業世界第一,服裝、鞋帽等
化工第一
煙草第一
吸煙人口第一
汽車事故死亡第一
豬牛羊肉類產、吃第一
蛋類產、吃第一
禽肉第一
大學生培養第一
工程師培養數量第一
F. 中國創造有哪些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神舟飛船、航母遼寧號、東方紅號、FAST、量子號衛星
1、神舟飛船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2、航母遼寧號
遼寧號航空母艦(代號:001型航空母艦,舷號:16,簡稱:遼寧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隸下的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
3、東方紅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4、FAST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5、量子號衛星
量子通訊衛星是一種傳輸高效的通信衛星,徹底杜絕間諜竊聽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術,抗衡外國的網路攻擊與防禦能力。
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
G. 列舉中國創造的四個世界之最四項
1、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
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是京廣高鐵專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回,該大橋在答建設過程中創造了四項「世界之最」:一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合建橋梁;二是橋上火車時速達350公里,創下世界特大型橋梁通行速度的新紀錄;
三是鋼梁結構在世界橋梁建設中系最先採用;四是運用了「多點同步頂推」技術,在頂推最大跨度、總長度和總重量方面均創「世界之最」。同時也是中鐵大橋局七大里程碑之一。
2、蘭新高鐵
2014年11月26日通車的蘭新高鐵,橫跨甘肅、青海、新疆3省區,全長1776公里,是世界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鐵,也是世界穿越戈壁區最長的高鐵,其防風工程也是世界高鐵項目中規模最大的。
3、三峽升船機
2016年竣工的三峽升船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升船機。
4、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施工難度最大,首創橋島隧集群方案和最長沉管海底隧道的跨海大橋。被譽為當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5、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是全球運算最快的計算機,實現了全部所有核心部件國產化。
H. 中國創造四大發明,為什麼在外國開花結果
因為腐朽無能的滿清
不許民間發展科技
狂妄自大
不接受外國的先進技術
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