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十位發明家

十位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7-30 15:01:49

Ⅰ 世界最偉大的10位科學家

以下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沒有中國人

1、尼古拉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
哥白尼,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始人。

2、伽利略奧·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

3、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4、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這在物理學上起了重大的作用。1834年他研究電流通過溶液時產生的化學變化,提出了法拉第電解定律。

5、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
達爾文出生於1809年2月12日,死於1882年4月19日,享年73歲。他是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生物物種進化論的科學確立者。

6、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
因為他,我們這一紀元才得以在通明的燈光中結束,而非像千多年之前那樣,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幾支火把照明。

7、西格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猶太血統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的創始人。

8、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
普朗克,近代偉大的德國物理學家,量子論的奠基人

9、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
居里夫人,法國籍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被譽為「鐳的母親」。

10、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愛因斯坦,20世紀最偉大的美籍德裔自然科學家,物理學革命的旗手,於1915年完成了被公認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的廣義相對論

Ⅱ 世界十大發明家都是誰,他們都有怎樣的成就

我們最熟悉的十大發明家之一愛迪生,愛迪生給我們發明了燈泡,這一項發明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有著非常深遠的一個影響,所以被大家稱為是最最偉大的一個象徵,愛迪生從小就非常的聰明,發明了很多東西,比如說留聲機,電報,這些都是愛迪生發明的,還有我們所熟知的牛頓,可能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頓,牛頓給我們講了光是有例子組成的這個原理,從而研製出瞭望遠鏡,牛頓定律我們也非常的熟悉,對於這兩位發明家,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

以上這10位世界大發明家都為世界發明了非常先進的東西,可以說對整個世界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些發明家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Ⅲ 國內科學家和外國科學家的名字和成就(各十位)

一、中國科學家和成就


1、蔡倫改進造紙術。


2、張衡發明地動儀。


3、祖沖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7位數字。


4、錢學森,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他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稱。


5、華羅庚:自學成才的數學巨匠,創造「優選法」。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有「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的美稱。


6、吳健雄:世界最傑出的女性實驗物理學家,有「核物理女皇」、「中國居里夫人」和「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之稱, 1957 年用β衰變實驗證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 1963 年用實驗證明了核β衰變在矢量流守恆定律。


7、李政道:物理學家。著名的物理學貢獻有:李模型、高能重離子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謎。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8、陳省身:20世紀世界級的幾何學家。少年時代即顯露數學才華,在其數學生涯中,幾經抉擇,努力攀登,終成輝煌。他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幾里德、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曾先後主持、創辦了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數學家。晚年情系故園,每年回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為實現心中的一個夢想:使中國成為21世紀的數學大國。


9、李四光,地質學家,教育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和《地質力學概論》。


10、楊振寧:物理學家,1957獲諾貝爾獎。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R.L.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范場',與巴克斯特(R.Baxter)創立了'楊-巴克斯方程'。


二、國外科學家和成就


1、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2、達爾文,英國,提出生物進化論。


3、施望和施萊恩,德國,提出細胞學說。


4、道爾頓 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提出近代原子理論。


5、開普勒-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6、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7、德里維西克 英國發明家,發明火車。


8、羅伯特·布朗 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發現布朗運動。


9、托馬斯·揚 英國物理學家,通過雙縫干涉實驗證明了光的波動性。


10、安培 法國物理學家,發現安培定律。

Ⅳ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位科學家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獲國家發明特等獎(國家科委) 、創造與發明獎章(傑出發明家) 金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科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拯救世界飢餓(研究)榮譽獎(美國Feinstein基金會)、日經亞洲獎(日本經濟新聞社)、雜種優勢利用傑出先驅科學家稱號(作物遺傳與雜種優勢利用國際討論會,墨西哥)、越光國際水稻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事務局)、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中國國務院)、沃爾夫獎(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世界糧食獎(世界糧食獎基金會)等等重要獎項。

陳省身,浙江嘉興人,國際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美國科學院院士。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華人中首位)、「沃爾夫獎」和「邵逸夫獎」等多項極高科學殊榮!

楊振寧,安徽合肥人,國際級的物理大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因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中首位) 、美國國家科學獎、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之波維爾(Bower)獎等。

何大一,江西新餘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學家,也是首先闡明艾滋病毒復制多樣性的科學家,發明雞尾酒療法。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1996年度風雲人物,而成為1960年以來首位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科學家.獲頒美國總統勛章,並成為唯一登入加洲名人堂的華人,首屆魯丁紐約獎獲得者!

李政道,江蘇省蘇州市人,國際級的物理大師,首次登上諾貝爾獎壇的中國人,196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李遠哲,台灣省新竹市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吳健雄,江蘇太倉人,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前美國物理學會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丘成桐,廣東梅州人,費爾茲獎--數學界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卓以和,福建福州人,美國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所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唯一一個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的華人科學家。

姚期智,湖北人,圖靈獎(A.M. Turing Award)--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迄今為止獲得此項殊榮的唯一亞裔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獲此獎項的只有姚期智一人),美國科學院院士。

備選:
貝聿銘,江蘇蘇州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學院院士。

Ⅳ 列舉十位有名的科學家

張衡——地動儀
祖沖之——圓周率
僧一行——子午線
加利略——力學
牛頓——萬有引力
盧瑟福——原子模型
波爾——量子力學
哈勃——宇宙膨脹理論
哥白尼——日心說
達爾文——進化論

前面人名.後面成就

Ⅵ 中國十大發明家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科學家:張衡、蔡倫、祖沖之、畢升、沈括、賈思勰、李冰、酈道元、郭守敬、李時珍、趙過、汜勝之、杜詩、許慎、張仲景、華佗、馬鈞、劉徽、趙爽、魏華存、
葛洪、陶弘景、何稠新、劉焯、裴矩、孫思邈、竇權蒙、陸羽、李吉甫、張君房、劉益、王惟一、孫夷、張紫陽、賈憲、邵雍、張載、蘇頌、楊介、錢乙、趙明誠、陳旁、鄭樵、陳自明、秦九韶、宋慈、趙友欽、扎馬魯丁、成無己、劉完素、楊輝、丁易東、李冶、黃道婆、王禎、朱世傑、朱思本、贍思、齊德之、滑壽、萬虎(萬戶)、蘭茂、吳敬、羅洪先、方有執、朱載培、黃成、程大位、徐光啟、徐霞客、計成、宋應星、孫雲球、湯若望、南懷仁、梅文鼎、陳潢、顏元、孫從添、明安圖、戴震、段玉裁、張明山、徐繼畲、何秋濤、姜別、徐壽、華蘅芳、徐壽、徐建寅、詹天佑、馮如、羅振玉、顧祖禹、竺可楨、吳有訓、侯德榜……
中國古代十大應用科學家:黃道婆、徐光啟、魯班、明安圖、宋應星、李春、張遂(僧一行)、徐霞客、馬均、裴秀。
中國古代十大醫學家:華佗、李時珍、孫思邈、葛洪、扁鵲、皇甫謐、朱丹溪、張仲景、葉天士、錢乙。
中國現當代最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李四光、袁隆平、茅以升、錢三強、於敏、王淦昌、錢偉長、蘇步青、李政道、竺可楨、童第周、趙九章、陳景潤、周培源、楊振寧、張文裕、侯德榜、丘成桐、熊慶來、吳文俊、周光召、李遠哲……(25人)

Ⅶ 古往今來我國前10位偉大的發明家

祖沖之和圓周率
張衡的地動儀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葯治病
伏羲制九針——針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中國古代科學家5位
1、張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2、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杭州錢塘人。沈括的科學貢獻遍及天文、數學、物理、地質、氣象、生物、醫學等各領域。夢溪筆談》全面總結了宋朝以前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在數學上,他發明了「隙積術」和「會圓術」,「隙積術」比國外計算高階等差級數的公式早500 多年,「會圓術」是我國球面三角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沈括提出的地磁有偏角存在現象,比哥倫布1492年橫渡大西洋時「首次」發現磁偏角現象要早400 年。李約瑟教授稱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贊許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
3、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台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先後製造了簡儀、高表、仰儀、正方案等近20種天文儀器,很多儀器其設計的科學性和使用的准確性,在當時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觀測精度,對元、明時期天文研究的影響極為深遠,郭守敬曾領導開展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於公元1280年3 月,制訂了部准確精密的新歷法《授時歷》。這部新歷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運行時間只差26秒。國際天文學會組織將美國在月球上發現的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國際編號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進行了命名。
4、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上海徐家匯(今屬上海市)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終生從事研究天文、歷法、水利、測量、數學、農學,較早接觸並容納西方文化,有《農政全書入《崇禎歷書》和《幾何原本》等著譯,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5、宋應星(公元1587—約1666年),字長庚,南昌奉新北鄉(今宋埠鄉)人。中國明朝著名科學家、詩人。著有《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共有上、中、下3 卷,分為乃粒(糧食作物耕培)、粹精(穀物加工)、作咸(制鹽)、甘嗜(製糖)、膏液(榨油)、乃服(養蠶與紡織)、彰施(染色)、五金、冶鑄、錘鍛、陶埏(陶瓷)、燔石(煤、石灰、礬石、硫黃、砒石)、殺青(造紙)、丹青(顏料與墨)、舟車、佳兵(兵器)、櫱(酒母、酒)及珠玉18部分,並附有123 幅圖畫。此書幾乎論述了工農業所有部門的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許多生產技術和經驗,對研究明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具有很高的價值,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網路全書」。

現代科學家5位
1、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梁啟超長子。1924年,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建築碩士、美術學士學位。他代表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被普林斯頓大學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等職。他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和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工作,曾參加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他所撰寫的英文版《圖像中國建築史》獲「全美最優秀出版物」稱號。
2、錢學森(1911——)中國現代科學家。祖籍浙江杭州,生於上海。留學美國並在近代力學奠基人卡門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國後投身於開創中國力學、航天事業等工作。他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一任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等。1958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為我軍的科技事業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3、李四光(1889?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
4、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1986年7月16日,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
5、錢三強,1913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像當年居里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復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強調不僅要服務於軍用還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Ⅷ 世界上的十位頂尖科學家分別是哪十位

油活抓一個完全不懂科學的
科學油很多領域 不同領域之間有可比性?
哪有這么乾巴巴的就抓10個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十位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