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耳聾

發明耳聾

發布時間:2021-07-30 14:31:57

1. 愛迪生的耳朵是怎樣聾的

你知邁嗎?大發明家愛迪生是個聾子,這聾耳朵是他艱苦地從事科學研究的見證。 愛迪生小時候家裡很窮,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就到火車上借叫賣報紙謀生。他雖然讀書不多,但很喜歡科學,特別喜歡做各種各樣的科學試驗。他節衣縮食,只要有一點點錢餘下來,就去買做實驗的工共、葯品。經取得車長的同忌,他在車上一節供旅客吸煙用的車廂里辦起了實驗室。不料有一天,正在他忙著做實驗的當兒,火車震動,把黃磚掉下來了,車廂里馬上燃燒起來。後來,火雖被大家撲滅了,但車長卻暴跳如雷,把他所有的工共、葯品都從窗口扔了出去,還打了他一記耳光,叫他滾蛋,由於打得太狠,把他的耳膜震破了,害得他聾了一輩子。 耳朵聾了是壞事,但在愛迪生看來又是好事,因為這可以使他排除一切喧囂而集中料力工作了。 由於他苦學苦千,又敢想敢做,所以從二十一歲開始,他的科學發明創造,就象開了閘的水一樣不斷地流出來。一八七七年,他發明了肖聲機;一八七九年,他發明了電燈泡;此後,他又有電車、電形等許多重大發明。總計他的一生,從二十一歲起到八十四歲止,共有發明創造上千項。

2. 愛因斯坦做發明而失聰的原因引起

愛因斯坦有發明嗎?是愛迪生吧 他是理論學家

3. 愛迪生點解耳聾的

眾所周知,托馬斯·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一生總共獲得1093項發明專利,是實行專利制度以來獲得個人專利最多的人。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為激勵人們勤奮努力的座右銘。可以說,愛迪生的貢獻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在他眾多的發明中,愛迪生認為電燈最重要,但他最鍾愛的是留聲機。不過,留聲機的發明者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幾乎是一個聾子,恐怕就不是廣為人知了。在21世紀的今天,再來探究一下愛迪生的耳聾,應該說是很有意義的。
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父親是Samuel Edison Jr.,母親是Mary Elliott,愛迪生是七個孩子中最小的。讀小學時,愛迪生被認為是一名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於聽力不好,影響他的學業成績和出勤率。10歲那年,愛迪生被母親領出了學校,因為她認為學校的老師不能充分認識和培養他的天賦。輟學後,愛迪生拚命自學。他在日記中寫道:「底特律公共圖書館成了我的避難所,我不只是讀書,我讀完了整個圖書館。」後來,愛迪生在密歇根州休倫港的Grand Trunk Railway公司當了一名報童。一次偶然的機會,愛迪生從鐵道上救了站長J. H. MacKenzie的兒子的性命。為了報答愛迪生,MacKenzie讓愛迪生跟他學習電報發報技術。愛迪生對電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從此開始了他的發明生涯。
直到今天,人們仍不知道愛迪生耳聾的確切性質和原因。盡管普遍認為愛迪生幼年患有中耳感染或猩紅熱,據愛迪生的兒時夥伴Paul Israd回憶,愛迪生患有「卡他性」炎症和聽力減退,但在愛迪生所有的檔案里找不到有關的病歷記錄和資料。愛迪生本人將他的耳聾歸因於一次意外的事故造成的耳部損傷,但paul Israel認為愛迪生參加鐵路工作以前就有頻繁的耳部感染發作,並且聽力受到影響。愛迪生在回憶錄里也記錄了他的耳聾大約12歲就開始了。沒有頸骨病理學分析,現已無從證實愛迪生耳聾的性質了,但是據一些資料推測,愛迪生患有某種程度的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在佛羅里達的愛迪生博物館里,收藏有愛迪生用過的留聲機,在機器的木製外殼上,留下了愛迪生咬下的牙印。愛迪生通過用牙齒咬住留聲機外殼來聽清楚留聲機發出的聲音,說明他的骨導比氣導要好,而且他的聽力障礙是雙側的。他在日記中寫道:「到達我內耳的任何聲音都已部分損失了,聲波通過我的內耳直接到達大腦,我有極其敏感的內耳。」但據愛迪生錄音室的音樂導演、鋼琴家Ernest Stevens描述:「音調越高,到達他耳朵的聲音越微弱。」尤其在他的晚年這一現象更加明顯,說明愛迪生的耳聾可能有某些感音神經性聾的成分。總之,根據愛迪生本人的日記和他的生活記錄,愛迪生可能患有雙側傳導性聽力減退為主的耳聾。愛迪生的耳聾最可能的
原因是什麼呢?鑒別診斷包括與慢性中耳炎有關的並發症如鼓膜穿孔、聽骨鏈腐蝕或慢性中耳積液、膽脂瘤,還有先天性聽骨鏈固定或耳硬化症。
愛迪生家族中沒有早期耳聾史,而且愛迪生的耳聾呈緩慢進行性發展,因此遺傳性傳導性聾可能性不大。同樣,未經治療的膽脂瘤從未出現並發症也不太可能。因此,愛迪生的耳聾最大的可能性有兩個,一是慢性中耳炎,二是耳硬化症。鋼琴家Ernest Stevens描述愛迪生有高頻聽力減退現象,符合耳蝸性耳硬化症。愛迪生本人也描述過在背景雜訊中聽得更好(韋氏錯聽),以及耳聾的緩慢發展和雙側發病都符合耳硬化症的特點。但是,幼年發病的耳硬化症是相當罕見的。比較而言,愛迪生的耳聾更可能是由於慢性中耳炎所致,主要根據是:幼年耳部感染史,伴有耳部創傷,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或者合並聽骨鏈中斷,造成傳導性聾。據愛迪生本人說,有一位醫學專家建議他接受改善聽力的治療,但是現在沒有資料證實愛迪生所說的這件事的確切時間,也不清楚這位專家是否為耳科醫師,是否打算為愛迪生採取手術治療。在19世紀末,耳科學已經發展到了專業分科時期,乳突化膿性病灶的清除、早期的鼓室成形術和橙骨切除術都已開展。愛迪生被建議治療耳聾可有間接證明他可能患有慢性中耳炎或耳硬化症。
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留聲機生產於1878年,他稱之為「說話機」(speaking machine),是用錫箔製成的圓筒狀機器,將一張錫箔卷在圓筒上,通過搖動手柄使圓筒轉動,唱針劃過錫箔而發出聲音。經過不斷改進,留聲機最終發展成今天所使用的馬達驅動的轉盤狀,唱片材料也由錫箔、蠟到乙烯塑料等。1878年,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創立,留聲機一問世便獲得大眾的廣泛歡迎,人們第一次不必去劇院現場就可以聽到美妙的演奏,甚至花上幾分錢就可以在商店裡聽上幾段喜愛的音樂。僅1927年一年就生產了987 000台留聲機,賣出了1.04億張唱片。
有趣的是,愛迪生本人一點也不為他的耳聾感到煩惱,他甚至把自己的身體健康歸因於耳聾。他說:「我毫不懷疑,比起能聽到正常人聽到的那些愚蠢的交談和無意義的聲音來說,現在我的神經更加強壯和完美。我所需要聽到的我都聽到了。……一些年前,一位專家來看我,告訴我他能改善我的聽力。我想他能做到,但我不想讓他試。」他還說:「甚至在求婚時我的耳聾也給了我幫助,它使我敢於離她更近一點,為了聽清楚她說些什麼。」愛迪生與同時代的偉大發明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顯著不同的是,貝爾致力於為耳聾者提供幫助。貝爾發明了測聽計,編寫聾人教材鼓勵他們進行口頭交流,他的努力最終導致了電話的發明。而愛迪生不僅本人不願接受耳聾的治療,而且對助聽器的發明不感興趣。兩人在發明方面有互相交叉的領域,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大的交往和合作的努力。
愛迪生結過兩次婚,1871年與Mary Stilwell結婚,育有三個孩子。1884年Mary死於傷寒病。1886年,愛迪生與第二任妻子Mina Miller結婚,也生育了三個孩子。他的第二次求婚是用電報進行的,「我教我的意中人摩爾斯電碼,因此我用電報碼問她願不願意嫁給我。」
1931年,愛迪生死於尿毒症。這時,音樂工業已經騰飛。雖然愛迪生本人可能從來沒有像正常人那樣聽到過他所發明的留聲機的聲音,但他知道他的發明的重要性。愛迪生早就預見到這種記錄聲音的技術將對人類社會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留聲機的發明者是一個聾子」也成為一句俏皮話廣為流傳下來。

4. 愛迪生耳聾後還發明了什麼

助聽器

5. 愛迪生的耳朵是怎麼聾的

愛迪生的耳朵是怎麼聾的

關於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年)的逸聞和傳說多不勝數,其
中有很多不是事實。這是由於愛迪生自己的記敘模稜兩可和人們以訛傳訛的結果。

愛迪生少年時代耳聾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他從12 歲起在往返於波特休倫和
德特路易特之間的火車上賣報紙和飲料,掙錢幫助維持家庭生活,同時賺些實驗費
和零花錢。不久他便把葯品和化學器皿等搬進空閑的吸煙室,在賣完報紙後,鑽進
吸煙室,一心搞實驗。

大家熟悉的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他正大作試驗,列車突然傾斜,水裡
放著黃磷的罐子從架子上掉下來。罐子破碎,黃磷遇空氣燃燒,周圍成了一片火海。
列車員史蒂芬森急忙跑過來,幫助他撲滅了火。但史蒂芬森大怒,向愛迪生打了幾
拳,有一拳頭打在耳朵上,鼓膜破裂,愛迪生的耳朵從此再也聽不到聲音了。到了
下一站,列車員把愛迪生推下車,接著,實驗器皿和葯品也被一點不剩地扔掉了。

不過,據愛迪生本人說,情況完全相反。他說:

「有一天,我上火車晚了,兩手抱著一大捆報紙,勉強抓住已開動的車的把手,
但力氣不足,漸漸下滑。列車員趕忙伸手來拉,不湊巧抓住了我的耳朵,就這樣硬
把我拉了上來,當時我的耳朵嗡嗡作響,我的生命得救了,但耳朵卻聾了。」

就是說,列車員不但心眼不壞,反而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此後兩人一直
相處得很好。據說,由於在車內失火,被勒令把實驗器皿全部拿下車,是確有其事,
這件事發生在1862 年。而他變成聾子,則發生在兩年前。

但是,愛迪生的耳朵似乎在這以前很早就不太好。據說,他出生不久,便得了
重猩紅熱病,發了高燒。病總算治好了,但耳朵卻不好使了。

愛迪生8 歲時到附近一家小學讀書,但聽不清老師講話,理解能力也差,因此
有人嘲笑他呆頭呆腦,最後終於休學,跟著母親學習。這也是一個有名的故事。大
概是因為老師和周圍的人(或許連愛迪生本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耳朵聽不清吧。

6. 愛迪生多大耳朵聾

愛迪生在回憶錄里也記錄了他的耳聾大約12歲就開始了。沒有頸骨病理學分析,現已無從證實愛迪生耳聾的性質了,但是據一些資料推測,愛迪生患有某種程度的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
總之,根據愛迪生本人的日記和他的生活記錄,愛迪生可能患有雙側傳導性聽力減退為主的耳聾。愛迪生的耳聾最可能的
原因是什麼呢?鑒別診斷包括與慢性中耳炎有關的並發症如鼓膜穿孔、聽骨鏈腐蝕或慢性中耳積液、膽脂瘤,還有先天性聽骨鏈固定或耳硬化症。
愛迪生家族中沒有早期耳聾史,而且愛迪生的耳聾呈緩慢進行性發展,因此遺傳性傳導性聾可能性不大。同樣,未經治療的膽脂瘤從未出現並發症也不太可能。因此,愛迪生的耳聾最大的可能性有兩個,一是慢性中耳炎,二是耳硬化症。鋼琴家Ernest Stevens描述愛迪生有高頻聽力減退現象,符合耳蝸性耳硬化症。愛迪生本人也描述過在背景雜訊中聽得更好(韋氏錯聽),以及耳聾的緩慢發展和雙側發病都符合耳硬化症的特點。但是,幼年發病的耳硬化症是相當罕見的。比較而言,愛迪生的耳聾更可能是由於慢性中耳炎所致,主要根據是:幼年耳部感染史,伴有耳部創傷,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或者合並聽骨鏈中斷,造成傳導性聾。據愛迪生本人說,有一位醫學專家建議他接受改善聽力的治療,但是現在沒有資料證實愛迪生所說的這件事的確切時間,也不清楚這位專家是否為耳科醫師,是否打算為愛迪生採取手術治療。在19世紀末,耳科學已經發展到了專業分科時期,乳突化膿性病灶的清除、早期的鼓室成形術和橙骨切除術都已開展。愛迪生被建議治療耳聾可有間接證明他可能患有慢性中耳炎或耳硬化症。
有趣的是,愛迪生本人一點也不為他的耳聾感到煩惱,他甚至把自己的身體健康歸因於耳聾。他說:「我毫不懷疑,比起能聽到正常人聽到的那些愚蠢的交談和無意義的聲音來說,現在我的神經更加強壯和完美。我所需要聽到的我都聽到了。……一些年前,一位專家來看我,告訴我他能改善我的聽力。我想他能做到,但我不想讓他試。」他還說:「甚至在求婚時我的耳聾也給了我幫助,它使我敢於離她更近一點,為了聽清楚她說些什麼。」愛迪生與同時代的偉大發明家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顯著不同的是,貝爾致力於為耳聾者提供幫助。貝爾發明了測聽計,編寫聾人教材鼓勵他們進行口頭交流,他的努力最終導致了電話的發明。而愛迪生不僅本人不願接受耳聾的治療,而且對助聽器的發明不感興趣。兩人在發明方面有互相交叉的領域,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大的交往和合作的努力。

7. 愛迪生到底是全聾還是只有一隻耳朵聾了

托馬斯·艾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父親是Samuel Edison Jr.,母親是Mary Elliott,愛迪生是七個孩子中最小的。讀小學時,愛迪生被認為是一名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由於聽力不好,影響他的學業成績和出勤率。10歲那年,愛迪生被母親領出了學校,因為她認為學校的老師不能充分認識和培養他的天賦。輟學後,愛迪生拚命自學。他在日記中寫道:「底特律公共圖書館成了我的避難所,我不只是讀書,我讀完了整個圖書館。」後來,愛迪生在密歇根州休倫港的Grand Trunk Railway公司當了一名報童。一次偶然的機會,愛迪生從鐵道上救了站長J. H. MacKenzie的兒子的性命。為了報答愛迪生,MacKenzie讓愛迪生跟他學習電報發報技術。愛迪生對電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從此開始了他的發明生涯。直到今天,人們仍不知道愛迪生耳聾的確切性質和原因。盡管普遍認為愛迪生幼年患有中耳感染或猩紅熱,據愛迪生的兒時夥伴Paul Israd回憶,愛迪生患有「卡他性」炎症和聽力減退,但在愛迪生所有的檔案里找不到有關的病歷記錄和資料。愛迪生本人將他的耳聾歸因於一次意外的事故造成的耳部損傷,但paul Israel認為愛迪生參加鐵路工作以前就有頻繁的耳部感染發作,並且聽力受到影響。愛迪生在回憶錄里也記錄了他的耳聾大約12歲就開始了。沒有頸骨病理學分析,現已無從證實愛迪生耳聾的性質了,但是據一些資料推測,愛迪生患有某種程度的傳導性聾或混合性聾。在佛羅里達的愛迪生博物館里,收藏有愛迪生用過的留聲機,在機器的木製外殼上,留下了愛迪生咬下的牙印。愛迪生通過用牙齒咬住留聲機外殼來聽清楚留聲機發出的聲音,說明他的骨導比氣導要好,而且他的聽力障礙是雙側的。他在日記中寫道:「到達我內耳的任何聲音都已部分損失了,聲波通過我的內耳直接到達大腦,我有極其敏感的內耳。」但據愛迪生錄音室的音樂導演、鋼琴家Ernest Stevens描述:「音調越高,到達他耳朵的聲音越微弱。」尤其在他的晚年這一現象更加明顯,說明愛迪生的耳聾可能有某些感音神經性聾的成分。總之,根據愛迪生本人的日記和他的生活記錄,愛迪生可能患有雙側傳導性聽力減退為主的耳聾。愛迪生的耳聾最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鑒別診斷包括與慢性中耳炎有關的並發症如鼓膜穿孔、聽骨鏈腐蝕或慢性中耳積液、膽脂瘤,還有先天性聽骨鏈固定或耳硬化症。愛迪生家族中沒有早期耳聾史,而且愛迪生的耳聾呈緩慢進行性發展,因此遺傳性傳導性聾可能性不大。同樣,未經治療的膽脂瘤從未出現並發症也不太可能。因此,愛迪生的耳聾最大的可能性有兩個,一是慢性中耳炎,二是耳硬化症。鋼琴家Ernest Stevens描述愛迪生有高頻聽力減退現象,符合耳蝸性耳硬化症。愛迪生本人也描述過在背景雜訊中聽得更好(韋氏錯聽),以及耳聾的緩慢發展和雙側發病都符合耳硬化症的特點。但是,幼年發病的耳硬化症是相當罕見的。比較而言,愛迪生的耳聾更可能是由於慢性中耳炎所致,主要根據是:幼年耳部感染史,伴有耳部創傷,可能導致鼓膜穿孔,或者合並聽骨鏈中斷,造成傳導性聾。據愛迪生本人說,有一位醫學專家建議他接受改善聽力的治療,但是現在沒有資料證實愛迪生所說的這件事的確切時間,也不清楚這位專家是否為耳科醫師,是否打算為愛迪生採取手術治療。愛迪生結過兩次婚,1871年與Mary Stilwell結婚,育有三個孩子。1884年Mary死於傷寒病。1886年,愛迪生與第二任妻子Mina Miller結婚,也生育了三個孩子。他的第二次求婚是用電報進行的,「我教我的意中人摩爾斯電碼,因此我用電報碼問她願不願意嫁給我。」1931年,愛迪生死於尿毒症。這時,音樂工業已經騰飛。雖然愛迪生本人可能從來沒有像正常人那樣聽到過他所發明的留聲機的聲音,但他知道他的發明的重要性。愛迪生早就預見到這種記錄聲音的技術將對人類社會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留聲機的發明者是一個聾子」也成為一句俏皮話廣為流傳下來。

8. 愛迪生發明什麼把耳朵弄聾了

愛迪生的耳朵是怎麼聾的

關於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年)的逸聞和傳說多不勝數,其
中有很多不是事實。這是由於愛迪生自己的記敘模稜兩可和人們以訛傳訛的結果。

愛迪生少年時代耳聾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他從12 歲起在往返於波特休倫和
德特路易特之間的火車上賣報紙和飲料,掙錢幫助維持家庭生活,同時賺些實驗費
和零花錢。不久他便把葯品和化學器皿等搬進空閑的吸煙室,在賣完報紙後,鑽進
吸煙室,一心搞實驗。

大家熟悉的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他正大作試驗,列車突然傾斜,水裡
放著黃磷的罐子從架子上掉下來。罐子破碎,黃磷遇空氣燃燒,周圍成了一片火海。
列車員史蒂芬森急忙跑過來,幫助他撲滅了火。但史蒂芬森大怒,向愛迪生打了幾
拳,有一拳頭打在耳朵上,鼓膜破裂,愛迪生的耳朵從此再也聽不到聲音了。到了
下一站,列車員把愛迪生推下車,接著,實驗器皿和葯品也被一點不剩地扔掉了。

不過,據愛迪生本人說,情況完全相反。他說:

「有一天,我上火車晚了,兩手抱著一大捆報紙,勉強抓住已開動的車的把手,
但力氣不足,漸漸下滑。列車員趕忙伸手來拉,不湊巧抓住了我的耳朵,就這樣硬
把我拉了上來,當時我的耳朵嗡嗡作響,我的生命得救了,但耳朵卻聾了。」

就是說,列車員不但心眼不壞,反而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此後兩人一直
相處得很好。據說,由於在車內失火,被勒令把實驗器皿全部拿下車,是確有其事,
這件事發生在1862 年。而他變成聾子,則發生在兩年前。

但是,愛迪生的耳朵似乎在這以前很早就不太好。據說,他出生不久,便得了
重猩紅熱病,發了高燒。病總算治好了,但耳朵卻不好使了。

愛迪生8 歲時到附近一家小學讀書,但聽不清老師講話,理解能力也差,因此
有人嘲笑他呆頭呆腦,最後終於休學,跟著母親學習。這也是一個有名的故事。大
概是因為老師和周圍的人(或許連愛迪生本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耳朵聽不清吧。

9. 發明家 --愛迪生他耳聾過嗎

是的,愛迪生是耳聾了,在他年輕的時候,但關於耳聾的版本有好幾種說法。

10. 哪個科學家的耳朵被打聾了

愛迪生小時候在火車上做實驗 造成了事故 火車老闆一耳光打聾了他的耳朵
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換上了肌肉萎縮症 渾身癱瘓 只能靠腦電儀器表達自己的意思
炸葯之父諾貝爾曾今發明炸葯時候,不僅自己被炸傷還有他的家人也成殘廢.

閱讀全文

與發明耳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