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吉普車怎麼創造

吉普車怎麼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30 14:23:47

1. 吉普車是怎麼來的

吉普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可否認推動了另一次的工業革命,這其中就包括汽車。軸心國戰敗後,大多數德國軍車被憤怒的群眾燒毀,美國車自然成為仿造的對象,世界各地的國防部門都認為四輪驅動的小型吉普車是不可缺少的。戰後的歐洲,由於一批東歐國家選擇走共產主義道路,和西方形成了對峙局面,這促使他們更加意識到擁有吉普車的迫切性。
美軍在亞洲的Willys全部由三菱廠維修,在美國本土Willys廠開始重新改良Willys,名字叫M38,主要表現在引擎出廠時已防水並加大車輪,開高彈簧片。英國國防部也希望路華和Austin可以各自提供一部車作測試,路華用一輛Willys開發出中舵的吉普,底盤來自Willys,引擎用了四缸的1600cc小車引擎。Austin則用勞斯萊斯引擎放在自己設計的車架上,採用四驅、獨立避震。但由於許多原因(包括車價和廠家利益關系),英軍最後還是選用了路華吉普。
西德的大眾車廠戰爭中被炸毀,已無能力很快再生產,後來僅做了兩輛四驅的甲蟲TYPE87給法軍、英軍試用,而做166的模具已不復存在,但TYPE82改良後成為西德的基地車。西德戰後用了許多美軍軍車,但德國人一直在開發製造自己的吉普車,奧迪四驅車就是戰後造出的。
在東方,戰敗國日本被限制發展軍事力量,自衛隊開始使用Willys。1953年日本三菱廠得到Willys的許可,生產自己的Willys,但第一批仍是左舵車(日本使用右舵車)。豐田1951年也拿了一架Willys去仿造出第一輛LC系列的吉普,馬力增加許多。日本最早做吉普車的是日產1948年生產的Petrol,完全由Willys發展而來。印度也得到Willys的許可,生產吉普。蘇聯借鑒大量的美軍吉普和德軍吉普發展了自己一系列的小型吉普車以供應東歐、中國等地使用。在蘇聯,有不少車廠造吉普車,但整體設計遠遠落後於西方。在社會主義國家,除蘇聯外很少有其它國家造車,但東德罕有地做了一輛吉普,而且越野性能和設計在當時非常出眾。此外羅馬尼亞得到許可生產蘇聯吉普。
到70年代,中東戰爭和越戰再次推動汽車設計家去改良吉普車。70年代以後,每種車的設計開始各具特色,美軍再次訂下福特的M151,此車設計很大膽,採用一體成型車殼,四驅獨立避震且沒有加力擋(低速擋),1擋力氣特大,比2擋慢一倍半,但此車設計有重大缺陷,後懸掛角度設計有問題,高速入彎容易造成翻車,在越戰中很多美軍就曾因此死於車禍,於是美軍後來推出了M151A1。英國路華20多年沒什麼大變,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設計,只是每次加大排量,但加得很可憐。福特M151和英國路華很快成為軍事市場的競爭對手。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空降車和由路華變出的小型卡車和加多一軸的6驅車。

60年代中國與蘇聯斷交以後,中國生產出自己的北京吉普四門軍車,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自製的吉普。性能雖不突出,卻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邁出一大步。

70年代末,日本在吉普車製造方面迎頭趕上,豐田LC40以大馬力、可靠著稱。日產的吉普以便宜、體積大吸引買家,但在設計技術上並沒什麼突破。70年代,路華設計了一輛可以穿西裝駕駛的吉普,RangeRover,改良了公路行駛的舒適性、高速性及內部的豪華設備,大馬力V8引擎、恆時四驅、四輪碟剎及鋁合金車身、彈簧圈避震,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這使得市場認識到,原來吉普也可以進城。(其實它的不少設計在40年代的寶馬吉普早已有了,而且更多:4輪獨立避震,4輪轉向)
1979年德國賓士推出了G系列吉普,大梁的堅固程度無人能及。其使用4輪彈簧圈避震,前後差速鎖。此車再次推動英美汽車廠在吉普車製造方面的競爭。1981年,賓士看重RangeRover的民用市場,將一輛軍用G改良成民用G,把豪華的設備放進去,與之爭市場。美國的吉普也開始將豪華設備加入吉普車,其中包括自動波。當時只有RangeRover、G及美吉普才有自動波。此局面維持到1985年才被打破。豐田LC60才開始加入自動波及豪華內裝,此後Pajero也跟進加入自動波,日產當時則未有。不過如今自動波已非常普遍了,幾乎所有的吉普車都有自動變速器型號的選擇。
這里還有一個小趣聞,據說吉普車曾在某些國家是國家的專利,私人不能擁有四驅車,以防你做壞事後逃走。可見四驅車的高超性能曾一度讓世界震驚。

2. 吉普車的名稱起源

人們經常提起眾多問題之一是:吉普這個名稱從何而來。許多人認為吉普名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連環漫畫形象,那是個相當頑皮的細長小動物,取名為尤金尼吉普。尤金尼吉普喜歡到處亂跑,機智勇敢並善於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險境且屢屢化險為夷-正如一輛吉普車。

依照另一些人的說法,「吉普」的發音是鳥叫聲,是源於一種四分之一噸重美國軍隊偵察車的名字-「通用功能」的兩個英文單詞詞首字母「GP」連續讀音的效果。 吉普(Jeep),由於它具有傳奇的歷史和響亮易記的發音,很多人都知道它,甚至不少人將吉普視為越野車的代名詞,以為所有的越野車都可稱為吉普,這是對吉普這個名字的的誤解。
吉普是一個越野車的品牌,屬於克萊斯勒的吉普公司。它的產品有牧馬人(Wrangler)和切諾基(Cherokee)。其中經典作品牧馬人的原車型是在二次大戰中應美國軍方的要求,由當時的班塔姆公司設計師卡爾.普羅伯斯特設計出來的。牧馬人是1962年推出的四驅越野車,它繼承吉普原型車的輪廓基礎上進行了設計,具有車身寬敞、造型新穎、操縱靈活、動力強大、適應性強的優點。
JEEP車標的含義就是英文吉普的意思,也是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旗下生產越野車的公司JEEP的名稱。而越野是泛指有越野性能的車。
1940年6月27日,汽車史上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美國政府邀請135家汽車廠,請他們展開競爭,設計生產一種既靈活又結實的全輪驅動軍用車。這款車的驅動力是當時同類車的3倍,時速65英里。
這種車的名字叫「GP」,是GENERAL PURPOSE(多用途車)的縮寫,它的發音與美國漫畫家施格於1937年創作的漫畫形象中的一種神通廣大的小鳥在飛行時發出的「吉普吉普」叫聲很相近,因此,美國士兵把這種小越野車稱為「吉普」。
1944年6月,「吉普」車隨著美國兵橫渡大西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時,指揮官都是乘坐「吉普」,這使得「吉普」名聲大噪。
另據傳說,早在1934年人們就把一種擁有特殊裝備的鑽油井卡車稱為「吉普」了。吉普名字從何而來至今仍然是公開爭論的話題。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盡管公司和市場發生了許多變化,吉普商標在數十年中依然倖存。其商標權益及全球性的公認足以證明這一點。以下是過去幾十年吉普的歷史,吉普的繼承、汽車及商標。

3. 吉普車成為美國陸軍二戰標志,它的誕生很復雜嗎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德國將歐洲攪和得昏天黑地、戰火紛飛。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羅斯福和馬歇爾等人,十分關注歐洲戰局的變化,未雨綢繆的開始擴軍,以及加強軍事工業生產,將大量的武器裝備運往英國,終於遏制了德國攻佔英倫三島的企圖。

美國人剛剛喘了口氣,日本就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等地紛紛告急,要增援、要武器,所有的事務全部壓給了陸軍參謀部,各種麻煩一大堆,各部門相互扯皮、職責不清的問題暴露了出來。馬歇爾決定進行改組。

潘興「慧眼識珠」,為美國選了一個偉大的參謀長,而馬歇爾更是未雨綢繆,提拔了一大批優秀的軍官。與其說是「亂世出英雄」,不如說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4. 吉普車是誰發明

吉普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可否認推動了另一次的工業革命,這其中就包括汽車。軸心國戰敗後,大多數德國軍車被憤怒的群眾燒毀,美國車自然成為仿造的對象,世界各地的國防部門都認為四輪驅動的小型吉普車是不可缺少的。戰後的歐洲,由於一批東歐國家選擇走共產主義道路,和西方形成了對峙局面,這促使他們更加意識到擁有吉普車的迫切性。 美軍在亞洲的Willys全部由三菱廠維修,在美國本土Willys廠開始重新改良Willys,名字叫M38,主要表現在引擎出廠時已防水並加大車輪,開高彈簧片。英國國防部也希望路華和Austin可以各自提供一部車作測試,路華用一輛Willys開發出中舵的吉普,底盤來自Willys,引擎用了四缸的1600cc小車引擎。Austin則用勞斯萊斯引擎放在自己設計的車架上,採用四驅、獨立避震。但由於許多原因(包括車價和廠家利益關系),英軍最後還是選用了路華吉普。 西德的大眾車廠戰爭中被炸毀,已無能力很快再生產,後來僅做了兩輛四驅的甲蟲TYPE87給法軍、英軍試用,而做166的模具已不復存在,但TYPE82改良後成為西德的基地車。西德戰後用了許多美軍軍車,但德國人一直在開發製造自己的吉普車,奧迪四驅車就是戰後造出的。 在東方,戰敗國日本被限制發展軍事力量,自衛隊開始使用Willys。1953年日本三菱廠得到Willys的許可,生產自己的Willys,但第一批仍是左舵車(日本使用右舵車)。豐田1951年也拿了一架Willys去仿造出第一輛LC系列的吉普,馬力增加許多。日本最早做吉普車的是日產1948年生產的Petrol,完全由Willys發展而來。印度也得到Willys的許可,生產吉普。蘇聯借鑒大量的美軍吉普和德軍吉普發展了自己一系列的小型吉普車以供應東歐、中國等地使用。在蘇聯,有不少車廠造吉普車,但整體設計遠遠落後於西方。在社會主義國家,除蘇聯外很少有其它國家造車,但東德罕有地做了一輛吉普,而且越野性能和設計在當時非常出眾。此外羅馬尼亞得到許可生產蘇聯吉普。 到70年代,中東戰爭和越戰再次推動汽車設計家去改良吉普車。70年代以後,每種車的設計開始各具特色,美軍再次訂下福特的M151,此車設計很大膽,採用一體成型車殼,四驅獨立避震且沒有加力擋(低速擋),1擋力氣特大,比2擋慢一倍半,但此車設計有重大缺陷,後懸掛角度設計有問題,高速入彎容易造成翻車,在越戰中很多美軍就曾因此死於車禍,於是美軍後來推出了M151A1。英國路華20多年沒什麼大變,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設計,只是每次加大排量,但加得很可憐。福特M151和英國路華很快成為軍事市場的競爭對手。英國發展出自己的空降車和由路華變出的小型卡車和加多一軸的6驅車。 60年代中國與蘇聯斷交以後,中國生產出自己的北京吉普四門軍車,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自製的吉普。性能雖不突出,卻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邁出一大步。 70年代末,日本在吉普車製造方面迎頭趕上,豐田LC40以大馬力、可靠著稱。日產的吉普以便宜、體積大吸引買家,但在設計技術上並沒什麼突破。70年代,路華設計了一輛可以穿西裝駕駛的吉普,RangeRover,改良了公路行駛的舒適性、高速性及內部的豪華設備,大馬力V8引擎、恆時四驅、四輪碟剎及鋁合金車身、彈簧圈避震,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先進的。這使得市場認識到,原來吉普也可以進城。(其實它的不少設計在40年代的寶馬吉普早已有了,而且更多:4輪獨立避震,4輪轉向) 1979年德國賓士推出了G系列吉普,大梁的堅固程度無人能及。其使用4輪彈簧圈避震,前後差速鎖。此車再次推動英美汽車廠在吉普車製造方面的競爭。1981年,賓士看重RangeRover的民用市場,將一輛軍用G改良成民用G,把豪華的設備放進去,與之爭市場。美國的吉普也開始將豪華設備加入吉普車,其中包括自動波。當時只有RangeRover、G及美吉普才有自動波。此局面維持到1985年才被打破。豐田LC60才開始加入自動波及豪華內裝,此後Pajero也跟進加入自動波,日產當時則未有。不過如今自動波已非常普遍了,幾乎所有的吉普車都有自動變速器型號的選擇。 這里還有一個小趣聞,據說吉普車曾在某些國家是國家的專利,私人不能擁有四驅車,以防你做壞事後逃走。可見四驅車的高超性能曾一度讓世界震驚。
記得採納啊

5. 世界上第一輛吉普車由美國班特姆公司製造

Jeep是一個汽車品牌。世界上第一輛Jeep越野車1941年在二戰中為滿足美軍軍需生產的。
至今已具有78年歷史。克萊斯勒公司作為Jeep鼻祖,單獨擁有這一注冊商標。

6. 吉普車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吉普車起源
提起吉普車,許多人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戰威震沙場的美軍Willys,記憶中它正是吉普車的鼻祖。如果僅以吉普的名字來歷來考究,這無疑是正確的。那個年代的美軍吉普因General Purpose(簡稱GP)而來,在英文里讀著讀著就轉化為JEEP(吉普)了。事實上作為高底盤和高度越野能力汽車的統稱,吉普的歷史遠不只此。

世界上第一輛四驅車是1902年荷蘭Spijker兄弟製造的Spijker賽車,可笑的是它是為贏取競速比賽設計的,並不能進行越野駕駛。1903年戴姆勒之子保羅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輛四驅越野車Austro-Daimler Car,這才算是吉普車起源的歷史。然而在1940年的Willys出現以前,幾乎沒有「吉普」真正大量生產過,所以極易被人們遺忘。對於現代的四驅越野車而言,真正起引導作用的仍然是Willys吉普。不過不能忘記的是Willys是戰爭的產物,它的產生是為了抗衡德國人製造出的四驅軍車(德國戰敗後其科技與車輛遭到不公的毀滅和唾棄,所以早被人忘卻和轉移),因此我們要學四驅越野,首先就要知道美、德兩條大量生產的吉普車發展線。

世界第一批大量生產的吉普車

許多人都以為美國Willys吉普是第一輛可以去任何地方的小型越野車,其實在Willys出現的同時,德國大眾汽車就已經大量生產出兩驅(2WD)的Kuebelwagen TYPE82、四驅(4WD)的甲殼蟲TYPE87及水陸兩用的Swimmwagen TYPE166。

希特勒上台後,於1934年向大眾汽車提出一個設想:它要生產一種低價、最高速度不少於100km/h、能坐4個人、百公里油耗小於7升、重量小於950公斤的「大眾車」。於是希特勒指明要大眾請來了擅長小型車設計的保時捷(保時捷跑車的創辦人)負責此事。不久甲殼蟲汽車誕生了,第一輛甲殼蟲是985cc風冷機後置後驅、四輪獨立懸掛(全部拖曳臂設計,唯一一種可以高速越野的獨立懸架)。
1938年11月,保時捷花了9個月時間在甲殼蟲的基礎上研製出特別輕的2WD Buggy叫Kuebelwagen(VW TYPE82),僅重668公斤。Kuebel雖是兩驅車,但保時捷在它的後輪上加裝了一級齒輪後,使得車高立刻升高5英寸,同時也有效地增加了扭力(現在美軍Hummer也是這樣)。另外Kuebel還裝有限滑差速器LSD(世界上使用LSD首例),這使得Kuebel可以在非洲戰場上勇猛直前,二次世界大戰它共生產55000輛。

1940第一輛水陸兩用的Kuebelwagen出現了:Swimmwagen TYPE166。保時捷意識到軍隊需要高度可靠的小越野車,所以他為車子加入了四驅系統和船體車身,車重890公斤,而引擎則是1130cc風冷形式。在陸地行走時它是四輪驅動(最高速度80km/h),在水裡則依仗車後的三葉螺旋漿推動,車輪把方向(最高時速10km/h)。這是一輛真正無處不達的小型越野汽車。然而它僅僅生產了14000台,迄今為止只有100輛完整保存,其中有1/3被博物館和軍事收藏家收藏,而在亞洲只有2輛。

保時捷在Kuebelwagen的基礎上再把TYPE166的四驅系統和甲殼蟲的外殼扣在一塊,就做出了四驅的甲殼蟲(TYPE87),可惜只有564輛的產量,其中有兩輛還是二戰後才做的(一輛保存在大眾Woltsburg的工廠博物館,而另一輛則被法軍拿走後下落不明)。

為什麼德軍車保存得那麼少呢?追溯起來,車盡管是好車,但由於是德意志法西斯發動了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全世界人民都對此恨之入骨,所以戰後許多德國軍車都難逃被燒毀或破壞的厄運。也正因為此,倖存下來的二戰德國軍車今天自然遠比大量生產及留存的美軍吉普值錢得多。

美軍吉普

二次世界大戰創造了汽車界一個嶄新的名詞JEEP。使用便利可靠的吉普車隨著盟軍在二戰戰場上的驍勇善戰很快名垂青史、聲名遠播。

在1940到1945年間,美國國內共生產了30萬輛福特GPW(JEEP的第一種量產車),而在世界其它地方,則以Willys的名義生產了30萬輛。其中英國105282、加拿大8202、中國6984、法國9760、蘇聯52770、南美2999、其它中美洲國家1066輛,數量與分布的廣泛程度相當驚人。
吉普車擁有敞蓬4座、重1120公斤、2199cc水冷引擎,61匹馬力,3速變速箱加低速加力擋,非恆時四驅,最高速度100km/h。美國政府自豪地宣稱JEEP是真正能在全世界上任何地方行駛的汽車。

戰後吉普被衍生出各種車型,可以拖大炮、拖貨斗、做指揮車、空降車、高速攻擊車、無線電車、無後助力炮車、救護車等等。吉普成為汽車歷史上全新的種類。之後,可潛水的Jeep、硬頂Jeep、大輪Jeep、L.W.B Jeep、6×6 Jeep、Jeep機車、超輕量Jeep和水陸兩用的GPA(以對付德國的Swimmwagen)、還有二戰後才出現的防水Jeep M38也應運而生。

二戰結束以後,吉普車已成為世界各國標準的軍事裝備,種類雖然五花八門,不過論基礎都離不開美軍的Willys。英國1947年拷貝出了第一輛路華吉普車,它是在Willys底盤上換了發動機和變速箱而成的,而且方向盤居中,相當特別。法國軍隊做了M201;蘇聯做了GAZ-67;1953年三菱得到許可證正式在日本生產Willys,編號為CJ-3B-J3(帕傑羅前身);1951年豐田也在Willys技術上生產BJ系列(陸地巡洋艦的前身);1948年生產的日產Patrol也是Willys上發展而來;印度得到許可生產Willys;東德也在1955年建造PZM;1954年西德也開始做Auto-Union Munga6……

為了與德軍的Swimmwagen相抗衡,美軍在二戰時也做了一輛「游泳吉普」:GPA。它是1941年中由福特廠在GPW的基礎上加焊一個船殼而來。曾有澳大利亞工程師把它改造成硬頂車,成功地橫渡太平洋,駭人聽聞吧?所以GPA也有Sea going jeep的別名。

德美吉普車的比較

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的越野軍車,它們都是極具歷史價值的寶貝,全球的軍事愛好者都熱衷收藏。然而大眾的四驅吉普僅生產14842輛,與美軍的626000輛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Jeep現存10萬輛,幾乎可在世界每個角落裡找到,而大眾仍然健存的已不足200輛。

數量的差異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戰後西方國家的軍事部門曾拿德國吉普與美軍吉普進行了比較,發現德軍車更加科學、更好用也更出色。

把Kuebelwagen和GPW比較。前者使用獨立懸掛,且為拖曳臂形式,可高速越野,比起GPW的板簧要優勝多了。前者有防滑差速器LSD,有效提高了越野能力。Kuebelwagen的發動機排量雖小,但車輕省油且為風冷,這在缺油缺水的戰場上無疑擁有很大的優勢。

以水陸兩用的VW TYPE166和GPA比較。同樣是承載4人加重機槍的小型車,GPA 1664kg太重、4623mm太大,因此還裝了絞盤以協助其離開水面。而VW166軸距短,總長比甲殼蟲還短400mm(3825mm),總重也僅890kg,且前後有LSD,獨立避震和較高的底盤都是陸上越野的巨大優勢。而在水上,VW166用方向盤轉向用可升降的螺旋槳推動,操控簡易,而GPA的螺旋槳藏在身後,而且靠舵轉向,操控不易,也容易越野時損壞,另外GPA的引擎容易過熱。

由此看來,現今越野吉普車的不少設計都來自德國軍車,而並非完全出自美國吉普。因此無論如何,德國的越野吉普車擁有它的獨特價值,而且更值得珍藏。

德美吉普車型比較
TYPE82 4WD Beetle TYPE87 TYPE166
長 3.74m 3.85m 3.825m
寬 1.6m 1.54m 1.48m
高 1.65m 1.63m 1.615m
軸距 2.4m 2.4m 2.0m
輪距 1.356/1.360m 1.356/1.360m 1.220/1.230m
最小離地間隙 0.275m 0.255m 0.24m
最小轉彎半徑 10m 10m 9m
車重 668kg 745kg 890kg
最高車速 80km/h 80km/h 80km/h、水面10 km/h
續航里程 440km 420km 520km
引擎排量 985cc 1130cc 1130cc
功率hp/kw 23.5/17.3 25/18.4 25/18.4
輪胎 5.25-16 5.25-16 5.25-16&200-16
驅動方式 後驅 4WD 4WD
產量 55000 14000 564

GPW/MB GPA
長 3.36m 4.623
寬 1.58m 1.626m
高 1.77m 1.753m
軸距 2.03m 2.134m
輪距 1.24m 1.257m
最小離地間隙 0.22m 0.225m
最小轉彎半徑 —— 18ft
車重 1120kg 1664kg
最高車速 100km/h 96km/h、水面9 km/h
續航里程 -- 403km
引擎排量 2199cc 2199cc
功率hp/kw 60 hp 60 hp
輪胎 6.0-16 6.0-16
驅動方式 4WD 4WD
產量 600000 13000

7. 吉普車的誕生過程

20世紀30年代末,戰爭在歐洲打起。美國無可避免地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軍方就尋找一種快速、輕型、全地形越野車(載重1/4噸),作一般用途(包括偵察、少量載貨等)。在1940年,隨著歐洲和北非戰事的發展,這種需求變得愈發急迫。1940年6月,美國陸軍開始向各汽車廠招標,期限是49天。
49天的期限實在太短,各大車廠望而卻步。同年七月底截標時,只有三家公司對軍方的招標作出反應,它們是班譚(Bantam)、福特和威利斯。班譚在競爭中走在前面,他們最早拿出整體設計。威利斯手中有性能完備的側置氣門的Go Devil平頭四缸發動機。福特本來有很多很好的創意,但是受限於產權、商標權以及一些法律的束縛,他們沒有找到與政府最佳的合作方式。
來自班譚公司的天才工程師卡爾·普洛斯特(Karl Probst)拿出了第一份圖紙,出於愛國主義他甚至沒要報酬。普洛斯特在兩天內就完成了班譚原型車的設計。班譚公司在規定的期限內把樣車送呈軍需處。此車配上專門為小規模車廠製造發動機的大陸公司(Continental)的側氣閥(side-valve)直列四缸45****汽油發動機,只是超了重。經過極為嚴格的檢測,此車性能全面達到要求。然而美國陸軍在未經班譚公司同意的情況下,把其樣車圖紙交給威利斯和福特公司。班譚公司的哈羅德·克里斯特(Harold Crist)對軍方提出強烈的抗議,但是在戰爭期間這種抗議不會有太多意義。一切以大局為重。1940年11月11日,威利斯交出了測試作品,名字是MA,65****,2199mL排量。1940年11月13日測試開始。
最終競爭游戲的勝利者是GPW,G代表的是Goverment(政府)、P代表的是Pigmy(福特的侏儒製作小組),W代表的則是Willys(威利斯)。威利斯最終得到了這個軍用訂單的生產權。事實上,老亨利·福特並不怎麼在乎如何賺這筆錢,他是一個反戰主義者。只是二次大戰,為了國家的需要,福特才生產軍用交通工具,但是主要的訂單卻是戰艦。老福特在二戰之後將所有獲得的戰爭利潤都捐獻給國家用於安撫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家庭。具體數額,福特和美國政府都沒有透露,但絕對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數字。威利斯仿照班譚製作的車名字是Quad(可能暗指四驅),也稱為MA(Military A,軍方A版本),而福特呈交的作品就是Pigmy(可能暗指車比較短小)。美國軍方讓威利斯對MA作一些小改動,於是最終款MB出現了。
在第一批訂單中,吉普MB拿到了16000輛,福特按照MB仿製的GPW接到了15000輛。
美國軍方對應Jeep的主要設計要求如下
它的承載能力要達600磅(272千克)
軸距必須小於75英寸(1838毫米)
高度必須小於36英寸(882毫米)
發動機在車速3~55英里/時(4.8~88千米/時)范圍下必須穩定運轉
外形必須有稜角
四輪驅動,兩檔
必須有擋風玻璃
必須有3個座椅
車體質量小於1200磅(544千克)
可以支架30口徑機槍
液力制動
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為45度和40度
最高速度至少達到50英里/時(80千米/時)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1942年1月,解放歐洲的征程開始了。吉普MA製作出來後沒有在美國使用就全部運到了歐洲。美國兵首先在英國使用吉普抗擊納粹,吉普第一次真正的戰爭出現在北非Kasserine Pass戰役和中緬邊境的金羊毛通道,在中國的成功讓美國軍方相信在歐洲它同樣可以成功。的確是這樣,歐洲、北非、太平洋,吉普隨著戰爭在地球每個角落賓士。
美國曾經向戰略盟友蘇聯提供了20000輛吉普MB。蘇聯發現美國的吉普的確要比那種帶個側斗的摩托要好用。曾有戰地記者訪問蘇聯,問開吉普的蘇聯戰士感覺如何,那個戰士回答說:「Zamechatelno!」從俄語翻譯成英語就是Well。那個訪問的鏡頭成為了吉普經典的廣告之一。
二戰時盟軍中流傳一首著名的歌《老兵不死》,當時與這首歌一同伴隨盟軍戰士橫掃疆場的就是美國生產的吉普車。爾尼·派爾(Ernie Pyle)這位被日本人無情的子彈奪去生命的著名戰地記者在北非報道戰事時曾對吉普作了最精準的評價吉普,沒有它,我想戰爭贏不了。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像一狗一樣忠實,像騾子一樣強壯,像山羊一樣靈活。它可以裝下設計標准兩倍的貨物。我曾經試過,絕對沒問題。我駕駛著吉普在非洲跑了幾萬英里,如果讓我提出改進意見,我恐怕只能想到一兩個地方。把手剎取消掉,它完全沒用。它們不需要設計,這樣可以節省很多鋼材。
班譚沒有獲得軍方的訂單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但是在美國人心中班譚公司也是二戰的英雄,凡是提到吉普的歷史都不會漏掉班譚的。
1941~1945年,威利斯一共生產了約358489輛吉普MB,福特生產了約277896輛GPW。戰後,美國大兵帶著塵土、疲倦和英雄的吉普返回了美洲大陸,這對於威利斯來說是最好的廣告。

8. 吉普車為什麼不造轎車呢

吉普車,和zippo這都是美國文化的典型代表。這些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根深蒂固的了。就像現在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吉普不是一個牌子,而且一個車型的代表,越野車,suv他們都叫吉普。這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很難改變,而且jeep車的越野性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品牌文化的核心,和造車技術的核心技術。主要來說就是一種文化的代表,一種領域的代表。如果他們坐轎車的話,會給人一種不專業的感覺。

9. 吉普車有什麼發展史

吉普是克萊斯勒旗下的一個知名汽車品牌(同時也是注冊商標)

10. 吉普車的由來是什麼

吉普車的產生和美國民眾富於開拓的冒險精神是分不開的。

由於許多美國人喜歡寬敞、馬力強勁的汽車,在此情況下,1940年,美國威利斯汽車公司研製了一種多用途越野用車。該車有714馬力,是當時同類車驅動力的3倍。

這種車速度快,主要用來輸送步兵營裝備的輕武器,且可作通信、偵察和指揮車。這種車的名字叫「GP」,來自英文的縮寫。

由於這種車與美國漫畫家施格1937年創作的一種神通廣大的小鳥漫畫形象中的「jeep」很相似,因此,美國士兵也把這種越野車稱作「吉普」。

閱讀全文

與吉普車怎麼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