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由什麼創造
商品價值,從字面上的意義而言,是指一件商品所蘊含的價值。但在馬克思的《版資本論》中將這個概念加以權深化討論,他認為商品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則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
使用價值(value in use) ,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屬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為商品都必須具有可供人類使用的價值;反之,毫無使用價值的物品是不會成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使用價值是由具體勞動創造的,並且具有質的不可比較性。比如人們不能說橡膠和香蕉哪一個使用價值更多。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價值一起,構成了商品二重性。
② 商品的價值源泉是什麼
就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源言,勞動並不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使用價值有兩個源泉,即自然物質和人的勞動。用馬克思引用過的威廉·配第的話來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但商品價值的源泉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類的抽象勞動。
商品的價值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商品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二是生產過程中活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活勞動創造的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補償勞動力的價值,另一部分是剩餘價值。
物化勞動的價值,是指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有時就是指生產資料。
(2)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創造的擴展閱讀:
商品的價值定義很明確地表示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里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把外在的勞動形式去除後的抽象概念。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求的屬性,我們去買衣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穿衣的需求,我們知識付費,是為了滿足我們獲取知識,提升自我的需求,不管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們買來的商品,是獲得了它的使用價值,而商品生產者則獲得了商品的價值變現。
③ 商品的使用價值由什麼決定
人的大腦、肌肉、神經、手等的體力與腦力方面的生產性耗費是撇開了具體形態的抽象勞動,用同樣的抽象勞動生產出的一個蘋果和一雙襪子,它們的價值一樣,但具體勞動不同,即生產蘋果和生產襪子的操作方式和具體手段不同,所以它們的使用價值不同。
所以,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
④ 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商品價值量的變動規律是什麼
關於商品價值變動規律,一般有這樣幾個層面:
第一,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第二,商品價值量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
第三,商品價值量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率成反比。
第四,由於勞動生產力是具體勞動的生產效率,因此,不管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
⑤ 商品的價值由什麼確定
①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②商品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商品的勞動有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別。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
③商品的價值量會隨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同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而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
肉比菜貴,是因為肉的生產成本(資金和勞動力的投入)比菜要高!
⑥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決定的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是用勞動時間來衡量的。
2、商品價值量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只能決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3、兩個條件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第一,由生產的客觀標准條件,即由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所決定。這就是指現時某一生產部門中大多數同類商品的生產所使用的生產資料條件,以及所達到的技術裝備水平。第二,由生產的主觀標准條件,即由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平均的勞動強度所決定。
4、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價值量,叫做商品的社會價值;由各個商品生產者個別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價值量,是商品的個別價值。商品交換是按商品的社會價值進行的。
5、在西方經濟學中,價值是由某一商品或勞務所帶給購買人的效用所決定的。一個潛在的買方根據標的商品能帶給自己的效用,絕定自己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無數個潛在買方形成無數個最高價格,從而形成商品的需求曲線。商品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交匯點所代表的價格即為該商品的市場均衡價格。
⑦ 商品的價值是怎樣形成的
商品的價值形成因素是多種的,最基本的是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勞動對像和勞動資料合稱為生產資料。形成商品價值的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所轉移的生產資料的原有價值和生產商品的抽象勞動所創造的新價值。
⑧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這個因素對商品生產者有什麼重要意義
商品生產是社會生產,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因而商品的價值量也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這就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了簡單、明了的數量關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商品的價值量成正比關系,生產商品時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價值量也就越大。
勞動生產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在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變化上,要把握以下幾個關系:第一,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第二,商品的價值量是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聯系在一起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商品的價值量也不變,這是從整個社會范圍來看的。商品價值量的決定還與勞動的復雜程度有關。復雜勞動可以是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在單位時間內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量要大於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量。
⑨ 商品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商品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商品的勞動有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的區別。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