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舟是由誰發明的
黃帝製造舟車、營造宮室、創作指南車,被稱為」人文初祖「。
2. 船有哪些,分別是幾千年前發明的
船舶, 船,指的是:舉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如蒸氣機、燃氣渦輪、柴油引擎、核子動力機組)等動力,牽、拉、推、劃、或推動螺旋槳、高壓噴嘴,使能在水上移動的交通運輸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稱為船(古稱舳艫)、輪(船)、舫,軍用船稱為艦(古稱艨艟)、艇,小型船稱為舢舨、艇、筏或舟,其總稱為艦船、船舶或船艇。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石器時代就出現了最早的船——獨木舟(把一根圓木中間挖空)。然後,出現了有槳和帆的船。後來又出現了用蒸汽或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的船。今天人們用太陽能和噴氣式發動機作為船的動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驚,最高時速已經可以達到500千米以上了。
種船的類別
帆船
在公元前2900年前後,埃及人最先使用帆船。從那以後,一直到18世紀以前,帆船一直在海洋交通工具中占據統治地位。當時,許多帆船都是依靠一根桅桿張著一面帆前進。大約在距今500年前,開始出現有3~4根桅桿的多帆船,這種帆船船身堅固,不怕風浪。今天裝上引擎的大輪船被廣泛應用,小的帆船仍用於運動比賽、捕魚和本地貿易中。
貨輪
運送貨物的輪船叫貨輪。貨輪在海洋上航行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它使得人們能夠在世界不同地區之間進行貿易。今天,大量不同類型的貨輪航行在海面上,從大型油輪到小型拖船,從載車渡船到為搜尋損壞船隻而特製的輪船。貨輪很少有上層構造(主甲板上面的部分)。船上有一座帶煙囪的領航船橋。船橋下有發動機和住艙區。船的其餘部分可容納盡可能多的貨物。
氣墊船
氣墊船有一個充氣的氣墊,可使船體浮出水面航行,由於水的阻力減少,因此航行速度很快。氣墊船並非只是在水上浮動,而是受氣墊的支撐,可在水上、沼澤或陸地上移動。氣墊船上帶有巨大的風扇來形成氣墊。這股氣墊被一圈稱為「圍裙」的橡膠圍封在船身周圍。
鐵皮船
鐵皮船是一種在中國長江一帶的特有船隻,是中國獨有的,外麵包鐵皮,裡面用木材,三國時期被經常使用一直延續了1000多年。
橡皮船
第一條現代充氣船被用於法國海軍,ZODIAC的發展模式引發了民用和軍用充氣艇產業的飛速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是,
皮埃爾Debroutelle於1937年設計出了第一條U形的充氣艇,1943年8月10日他申請了此項設計的專利。這也是直到今天運動型和娛樂型充氣船最直接的版本!
自那時以來許多新的製造商,新模式和新的設計被推向了市場。充氣艇已不再是背在一個大的遊艇後面的小橡皮艇了!它可以達到45英尺長甚至更長! 「剛性」的玻璃鋼船體和鋁的船體,已經在逐漸取代原始的充氣底!奢華漂亮的裝飾部件,甚至是船倉也出現在了橡皮艇上。與它的名字相對應的是,在今天,充氣船,往往只是指船的浮筒是充氣了的,而船底有可能是玻璃鋼的和鋁的,然而不管怎麼說,充氣艇一直存在,並且變的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了!
橡皮艇的種類繁多、型號各異,有專門追求速度的高速艇,有完全手動的皮劃艇,有體驗激流樂趣的漂流艇,有外形朴實的工作挺,有用於近海垂釣的釣魚艇等等。
廣泛應用於水上休閑、娛樂、釣魚、捕魚等水上作業。
釣魚船
目前國內用來製作充氣船氣筒的材料一般為PVC材料。
充氣產品的性能及優點: 1 、全部採用進口專用氣艇布料 0.9T1000D/PVC 或1.2mm PVC,氣密性、耐磨性極好、使用壽命長。
2 、採用進口氣閥,方便、安全、可靠。
3 、所有粘接部位全部採用進口膠水粘接,剝離強度以及耐高溫、耐水解、抗紫外線等性能均大大優於國產膠水,即使在陽光暴曬下,氣艇連接部位牢固性能得到充分保證。
4 、進口材料色牢度高、布面顏色歷久如新,進口專用耐磨雙色護舷,使船體經久耐用。
掛機艇艇殼氣囊
採用膠粘與高周波熱合工藝加工製作,氣密好、強度高、經久耐用、質量一流,航速 40 — 60 公里 / 小時。充氣後可保持至少一周。
6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並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獨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18世紀,歐洲出現了蒸汽船。19世紀初,歐洲又出現了鐵船。19世紀中葉,船開始向大型化、現代化發展。
3. 船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當我們在乘船航行或在岸邊看到大海上、江河裡湖泊中緩緩駛來形形色色的船舶時,會浮想聯翩、感慨不已,末了,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個問題:船是誰 發明的,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談起。人類祖先大都聚居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河流、湖泊邊緣。人類早期文明主要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人類祖先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看到水裡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 去,洪水泛濫時要逃命,採集的食物或獵獲物需要運輸……
人們盼望有一種水上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實踐使人們增長了智慧,觀察自然現象使 人們受到啟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竅木浮而為舟」,這反映了人類祖先開始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的認識。
可以設想:遠古時代,洪水泛濫,有的人抓住一根漂浮的斷木,倖免於難。之後,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利用漂浮的天然物體,如:樹木和蘆葦,幫助人體渡過河流。為了平穩地浮在水面,於是想出用兩根、三根或更多的樹木捆綁在一起的主意。最後,人們根據圓木和蘆葦能浮在水面的原理,製作了類似於筏或船的水上交通工具。
所以說,船的發明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而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4. 船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船的起源 當我們在乘船航行或在岸邊看到大海上、江河裡湖泊中緩緩駛來形形色色的船舶時,會浮想聯翩、感慨不已,末了,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個問題:船是誰 發明的,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談起。人類祖先大都聚居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河流、湖泊邊緣。人類早期文明主要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人類祖先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看到水裡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 去,洪水泛濫時要逃命,採集的食物或獵獲物需要運輸…… 人們盼望有一種水上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實踐使人們增長了智慧,觀察自然現象使 人們受到啟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竅木浮而為舟」,這反映了人類祖先開始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的認識。 可以設想:遠古時代,洪水泛濫,有的人抓住一根漂浮的斷木,倖免於難。之後,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利用漂浮的天然物體,如:樹木和蘆葦,幫助人體渡過河流。為了平穩地浮在水面,於是想出用兩根、三根或更多的樹木捆綁在一起的主意。最後,人們根據圓木和蘆葦能浮在水面的原理,製作了類似於筏或船的水上交通工具。 所以說,船的發明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而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5. 船是誰發明的它的起源歷史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變而來的,具體的發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類的這一漫長歷史過程卻清楚地被記錄在古文獻中。《莊子•逍遙游》說:「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
我們從以上古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以匏濟水」、「始乘枰」、「變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當是舟船最初發展的規律,即從「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演變,都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5)舟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船的起源: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發現過河困難的問題。若河淺和水流慢,人們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們就無法過河。後來,一些人發現抱著樹枝或粗的樹干,就可以浮渡過河。於是,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把樹枝捆成一紮,做成木筏。或把粗樹干挖空,使它成為獨木舟就可以過河了。這就是船的雛形。
1、古代槳船
在後來,人們開始在船上裝上許多船槳,以此來為船隻提供動力,使其不用隨波逐流,便於控制船隻,使船隻更安全。
2、古代遠洋帆船
隨著人們的科技發展和貪婪的慾望,使人們開始了遠洋探險。在技術上,探險家們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槳船先進多了。它裝上了高大的桅桿,桅桿上掛著大面積的帆布,使它能盡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風能。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堅固,住在上面更舒適。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擊力更強。
3、近代輪船
隨著人們步入工業時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英國人瓦特經過多年研究,廣泛吸取前人的經驗,製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機,並投入使用。那時有一位叫富爾頓的美國人,覺得用槳劃船會很累,而且效率不高,於是他就想用明輪來代替船槳。用蒸汽機驅動船隻。並於1870年在哈德遜河上成功地進行試航。這就是輪船的雛形。
1835年,英國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裝有螺旋槳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專家的注意。經研究發現,螺旋槳作為船的推進器比明輪力量大。於是裝明輪的輪船逐漸退出使用。但為了稱呼方便,裝螺旋槳的船還是叫輪船。
4、現代輪船
隨著人類的發展,現代的輪船已經不再用帆來輔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會嚴重污染環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機,改用了柴油發動機。這是船的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現代的輪船不僅裝上了高效的柴油發動機,而且還裝上了雷達、聲納、無線電等先進設備,使船隻遠洋航行變得更加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船
6. 帆船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公元前6世紀中期,我國正值春秋時期。為了適應水網地區作戰的需要,南方的吳國、越國、楚國和北方面臨東海的齊國,都先後建造和改裝戰船,並抽調官兵進行水上訓練。至此,中國古代海軍便應運而生了。當時吳國舟師中的戰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船等,還出現了專用的水戰器具「鉤拒」。公元前206~25年的西漢時期,中國戰船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性能已逐步趕上和超過了當時的地中海國家,並一直保持到15世紀中期。中國戰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好的船舶。公元220~265年我國的三國時期,吳國水軍曾擁有5000艘戰船,其中大型樓船設樓五層,可運載士兵多達3000名。公元3世紀20年代的西晉初期,王濬為准備伐吳而建造的連舫戰艦,長120步,上面有樓櫓,開四門,能馳馬行車。公元588~589年隋滅陳時,楊素所率最大的戰艦「五牙」艦,設樓五層,可容士卒800人,前後左右設有六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桿原理高懸巨石,在接舷戰中用來拍擊敵船,是一種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公元618~907年的唐代,造船技術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所建「海鶻」號能在較大風浪條件下航行戰斗。李皋發明的車船(亦稱車輪船、輪槳船),行動便捷,可視作後來機械明輪船的先驅。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中國戰船已普遍採用了水密艙壁技術,提高了不沉性。公元1000年,神衛水師隊長唐福曾向朝廷獻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燒性武器。1130年,楊么起義軍大量使用的車船中,最大的長約110米,裝有24個車輪和六具「拍竿」,載士兵1000餘人。1203年,秦世輔造的載重約60噸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艙壁裝有鐵板,是裝甲船的祖先。船艏裝有形似鏵嘴的犀利鐵尖,用以在水戰中沖擊並犁沉敵船,較沖角破壞力更大。 古代戰船的發展經歷了槳帆戰船和風帆戰船兩個時期。槳帆戰艦船體結構為木質,船型較瘦長,吃水較淺,干舷較低,主要靠人力劃槳搖櫓推進,順風時輔以風帆。槳帆船裝備冷兵器,作戰時多採用撞擊戰和接舷戰,主要局限於內河、湖泊和近海航行作戰。
7. 舟車的發明者是誰是炎帝嗎
是黃帝
8. 世界上最早的船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船是由人類在遠古時期的祖先發明的,因為時間太過久遠,現代人們難以找到遠古遺留下來的船隻,所以世界上最早的船是誰發明的,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人類自產生文明以來,就有記錄歷史的好習慣。通過查詢歷史記錄,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最早的蒸汽輪船是法國的喬弗萊發明的。而早在中國唐朝,一個名叫李皋的人就發明了車輪船。
人類文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前進。1769年,法國名為喬弗萊的發明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提供動力的輪船,也就是蒸汽輪船。從這一刻開始,輪船的動力來源漸漸走出「依靠人力」的限制,真正進入工業時代。
9. 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的
最早的船是木頭,人抱著木頭游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