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樓房是誰發明的啊
世界上第一幢樓房我國商朝時期的摘星樓.紂王造的.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
從現代內摩天大樓的使用功能容、建築、結構和設備各方面的技術角度出發來綜合衡量,研究摩天大樓歷史的一些專家認為,1910年至1913年在紐約建造的伍爾沃思大廈(WoolworthBuilding)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它的高度為241米,在1930年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樓。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沉箱技術將基礎落於基岩上的大樓,並在鋼框架結構中發展了抗風支撐體系;它採用了高速的直達電梯和區間電梯相結合的系統;大廈每隔五層設置一個水箱,其供水系統遠比當時一般的建築復雜。除了這些技術的因素,從功能而言,它既是伍爾沃思公司的辦公樓,又設有商場、健康俱樂部、美容中心和餐廳,它為本世紀大量出現的摩天大樓提供了一種模式。
Ⅱ 古代的房子怎樣建造的
古人在沒有鋼筋和混凝土的情況下,用糯米、石灰漿、泥土、木頭等材料通過榫卯等工藝技術造房子。
中國的古建築在建築史上是輝煌的一筆。古人取材於身邊的物品,將土 、木完美融合,使建築有了自己的靈魂。
1.遠至舊石器時代,人們還未掌握建築的技藝,最有效的建造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就是尋找一處山洞。
2.至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地取材,逐步搭建起自己的房屋。
3.南方地區為去濕氣、避蚊蟲採用的是干闌式建築,而北方多是穴居式建築。
4.古人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建房子這件事他們為了可以把房子建的更加得牢固,然後想盡了辦法,所以後來在即使沒有鋼筋和混凝土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找到了其它的辦法來使建築物更加的堅固。
首先第一種方法就是用石灰砂漿,在很早的時候,古人就已經知道石灰砂漿是可以用來鞏固建築物的,石灰砂漿其實這就是石灰和砂土,還有水的拌合物,而且這種東西的製作技術和成本都是非常的低的。
雖然它可以用來鞏固建築物,但是他還有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他的強度並不是很好,很難建造那些非常高大的建築物,而且這種東西是不可以在潮濕的環境中使用的,水就是他們最大的天敵。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糯米砂漿建造,糯米砂漿就是糯米和石灰漿的一種混合物,而它的製作方法就是把煮糊的糯米倒入在石灰水中,然後兩者在結合之後就會產生非常強大的粘合性。
而且它比第一種方法要好上很多,用它砌成的城牆會非常的牢固,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就是用這種方法建造的,有了這種方法,即使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古代,房子依舊可以建造的非常的牢固,不用擔心它會倒塌。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夯土建造的方法,它也是古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建築材料,而它又是怎麼做成的呢?其實他就是有紅泥,還有粗砂,石灰塊在混合之後然後再見過重力的打壓之後形成的一種堅固的材料。
在考古學家的證明下,我們會發在你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夯土這個材料了,雖然在當時並沒有磚,但是他們就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找到了一種很堅固的材料來修建建築,然後她們就用石頭和其他土材料混合之後發明了另外一種新型的材料,然後夯土就出來了。
中國的木建築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構件。這些構件相互獨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房屋。
中國傢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傢具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范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傢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
Ⅲ 如何申請房屋建造專利
一、專利申請的類型專利申請分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針對產品、方法或者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發明專利;針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針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
二、受理的條件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九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請求書、說明書(實用新型必須包括附圖)和權利要求書,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請求書和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後,應當明確申請日、給予申請號,並通知申請人。第四十條:專利申請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不予受理,並通知申請人:
(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缺少請求書、說明書(實用新型無附圖)和權利要求書的,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缺少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的;
(二)未使用中文的;
(三)不符合本細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四)請求書中缺少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及地址的;
(五)明顯不符合專利法第十八條或者第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的;
(六)專利申請類別(發明、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不明確或者難以確定的。
三、代辦處專利申請受理的范圍1.可以受理的專利申請文件
(1)內地申請人面交或寄交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
(2)港、澳、台地區的個人委託內地專利代理機構面交或寄交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
2.不能受理的專利申請文件
(1)PCT申請文件;
(2)外國申請人及港、澳、台地區法人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
(3)分案申請文件;
(4)有要求優先權聲明的專利申請文件;
(5)專利申請被受理後提交的其他文件。
四、費用減緩的審批
(一)依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局令(第39號),應符合如下條件: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請求專利費用減緩的,應當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必要時還應附具有關證明文件。費用減緩請求書應當由全體申請人或專利權人簽字或者蓋章。個人請求專利費用減緩的,應當在費用減緩請求書中如實填寫本人的年收入情況,必要時應當根據專利局的要求,提供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出具的關於其經濟困難情況的證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請求專利費用減緩的,應當在費用減緩請求書中如實填寫每個人的年收入情況,必要時應當根據專利局的要求,提供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出具的關於其經濟困難情況的證明。單位請求專利費用減緩的,應當在費用減緩請求書中,如實填寫經濟困難情況,並附具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出具的證明。個人與單位共同請求專利費用減緩的,個人應當在費用減緩請求書中如實填寫本人的年收入情況,單位應當如實填寫經濟困難情況,並附具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出具的證明。
(二)代辦處經審查,手續齊備符合減緩條件同意按:
1.個人以85%比例減緩;
2.兩個以上的個人(含兩個)或個人與單位共同申請專利的或一個單位請求減緩的按70%比例減緩。
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專利費用減緩請求不予批准:
(1)未使用專利局制定的費用減緩請求書的;
(2)全體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未在費用減緩請求書中簽字或者蓋章的;
(3)提出費用減緩請求的單位或者個人未提供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證明的;
(4)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的個人年收入超過二萬五千元人民幣的;
(5)費用減緩請求書中未註明全體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的個人年收入的;
(6)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為兩個以上單位的;
(7)費用減緩請求書中的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名稱或者發明創造名稱與專利請求書中的相應內容不一致的。
Ⅳ 樓房是是發明的
傳說有巢氏教人們在樹上做窩居住,躲避野獸攻擊。其中有一些人太笨學不會,只好住在樹下。於是,樓房產生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樹杈的高低導致了樓房的產生)
PS:以上是我胡謅的。
Ⅳ 房子是誰發明的
史書上說:上古時人類少而禽獸多,人類居住在地面上,經常遭受禽獸的攻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傷亡危險。在惡劣環境的逼迫下,部分人類開始往北遷徙。他們來到今山西和陝西一帶,受鼠類動物的啟發,在黃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裡面,用石頭或樹枝擋住洞口,這樣就安全了許多。但是北方氣候寒冷,許多人寧願留在危險的南方,也不肯往北遷移。這時候有巢氏出現了。傳說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蒼梧,曾經游過仙山,得仙人指點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鳥類在樹上築巢的啟發,最先發明了「巢居」。他指導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幹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即擋風避雨,又可防止禽獸的攻擊,人們從此不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
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發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地的部落酋長,尊稱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後,為大家辦了許多好事,名聲很快傳遍中華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認為他德高望重,有聖王的才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領,尊稱他為「巢皇」,也就是部落聯盟總部的大酋長。
傳說有巢氏執政後,遷都於北方聖地石樓山。石樓山就在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當時有巢氏命人在山上挖了一個洞,他就居住在山洞裡處理政務。所以後世人便把石樓山稱作有巢氏的皇都。其實有巢氏時期連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哪裡會有都城呢?
有巢氏時期人類的社會組織已經進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當時的社會活動主要是男子打獵和捕魚,女子採集野菜和挖掘塊根。此時人類的婚姻形式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通婚關系,同一族團內部的同輩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女子為「妻」,女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男子為「夫」。就是說甲族團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團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為夫妻,這便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許甲(乙)族團的一群男子夜裡到乙(甲)族團和那裡的一群女子過性生活,第二天早晨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團去,不準許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團。而女人一生都不準許離開本族團。這種族外群婚相對於血緣群婚,顯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Ⅵ 房子的發明
傳說是有巢氏發明的。
Ⅶ 發明春夏秋冬的房子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現行公歷的產生、變化和發展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歷,是我們大家最熟悉的一種陽歷。這部歷法浸透了人類幾千年間所創造的文明,是古羅馬人向埃及人學得,並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和基督教的興起而傳播於世界各地。
公歷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歷。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歷。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泛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為360天,後來改為365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歷。後來他們又根據尼羅河泛濫和農業生產的情況,把一年分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個月,另加5天在年尾,為年終祭祀日。
這種以365天為一年的歷年,是由於觀測天狼星定出來的,叫天狼星年。 它和回歸年相差約0.25天,因而在日歷上每年的開始時間越來越早,經過1461個歷年,各個日期再次與原來的季節吻合,以後又逐漸脫離。看起來,天狼星年好象在回歸年周期左右徘徊,因而又叫它為徘徊年、游移年,1461年的循環周期被稱為天狼周期。
後來,埃及人通過天文觀測,發現年的真正周期是365.25日,但僧侶們為了使埃及的節日能與祭神會同時舉行,以維護宗教的「神聖」地位,寧願保持游移年。後來出土了一塊石碑,上面有用埃及文和希臘文所寫的碑文,記載了歐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發布的一道命令: 每經過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後、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並在這天舉行歐吉德皇帝的節日慶祝會,以便讓大家記住。歐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歷法的缺陷,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它年叫不定年。
古羅馬人使用的歷法經歷了從太陰歷到陰陽歷、陽歷的發展過程。羅馬古時是義大利的一個小村,羅馬人先是統一了義大利,而後又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最早,古羅馬歷全年10個月,有的歷月30天,有的歷月29天(這十分類似太陰歷),還有7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羅馬城第一個國王羅慕洛時期,各月有了名稱,還排了次序。全年10個月,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共304天,另外6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以羅馬城建立的那一年,即公元前753年作為元年,這就是羅馬紀元。某些歐洲歷史學家直到17世紀末還使用這個紀年來記載歷史事件。
第二個國王努馬,參照希臘歷法進行了改革,增加了第十一月和第十二月,同時調整各月的天數,改為1、3、5、8四個月每月31天,2、4、6、7、9、10、11七個月每月29天, 12月最短,只有28天。根據那時羅馬的習慣,雙數不吉祥,於是就在這個月里處決一年中所有的刑犯。這樣,歷年為355天,比回歸年少10多天。 為了糾正日期與季節逐年脫離的偏差,就在每四年中增加兩個補充月,第一個補充月22天,加在第二年裡,另一個23天加在第四年裡,所增加的天數放在第十二月的24日與25日之間。這實際上就是陰陽歷了,歷年平均長度為366.25天,同時用增加或減少補充月的辦法來補救歷法與天時不和的缺點。但這樣卻更增加了混亂:月份隨意流轉。比如,掌管歷法的大祭司長在自己的朋友執政的年份,就硬插進一個月,而當是仇人執政,就減少補充月,來縮短其任期。民間契約的執行也受到影響,祭祀節與齋戒日都在逐漸移動,本該夏天的收獲節竟跑到了冬天舉行。
當儒略·凱撒第三次任執政官時,指定以埃及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為首的一批天文學家制定新歷,這就是儒略歷。
儒略歷的主要內容是:每隔三年設一閏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歷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以原先的第十一月1日為一年的開始,這樣,羅馬執政官上任時就恰值元旦。 儒略歷每年分12個月,第1、3、5、7、9、11月是大月,大月每月31天。第4、6、8、10、12月為小月,小月每月30天。第二月(即原先的第十二月)在平年是29天,閏年30天,雖然月序不同於改歷前,可是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特點,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份。
儒略歷從羅馬紀元709年,即公元前45年1月1日開始實行。 這一年,為了彌補羅馬歷與太陽年的年差,除了355天的歷年和一個23天的附加月外, 又插進兩個月,其中一個月為33天,另一個月為34天。這樣,這一年就有355+23+33+34=445天。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亂年」。
西方歷法從儒略歷實施開始,終於走上正軌。滑稽的是,那些頒發歷書的祭司們,有本事從烏鴉的爭斗預卜吉凶,卻把改歷命令中的「每隔三年設一閏年」誤解為「每三年設一閏年」。這個錯誤直到公元前9年才由奧古斯都下令改正過來。
奧古斯都」是神聖、庄嚴、崇高的意思。在古羅馬,這個尊號過去只是在舉行宗教儀式上才授予的。在公元前27年,元老院把它授給了屋大維。他是儒略·凱撒姐姐的兒子,是凱撒遺囑的第一繼承人。
想當年,偉大的凱撒大帝南征北戰,東討西伐,雄才大略,不可一世,後來更成為事實上的獨裁者。樹大招風,遭到許多人嫉妒。公元前44年,當凱撒意圖公開稱帝時,卻在元老院的議事廳遭到刺殺。此時屋大維還不滿20歲,但他卻頗具智力和手腕,逐漸積蓄力量,到公元前30年,擊敗所有對手,成了羅馬「第一公民」。屋大維實際上就是唯一具有無限權力的統治者,他結束了羅馬共和時期。因此,歷史上把從公元前27年開始的羅馬,稱為羅馬帝國。
當奧古斯都准備改正閏年錯誤時,已經多閏了三次,於是他下令從公元前8年到公元4年停止閏年,即公元前5年、公元前1年和公元4年仍是平年,以後又恢復為每四年一閏了。 為了紀念他的這一功績,羅馬元老院通過決議,把儒略歷的第八月改稱為「Augustus」,即奧古斯都月,因為他在這個月里曾取得過巨大的軍事勝利。但這個月是小月,未免有點遜色,何況羅馬人以單數為吉,而30天卻是個雙數,於是就從2月份拿出一天,加到奧古斯都月里,8月就31天了,可憐的2月在平年只有28天,碰上四年一次的閏年也不過29天。7、8、9月連續三個月都是大月,看起來很不順眼,使用也不方便, 就把9月改為30天,10月為31天,11月為30天,12月為31天。這樣,大小月相間的規律破壞了,一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還受到影響。
奧古斯都修改過的歷法格式與現行公歷一模一樣了,但它的紀元,即計算年代的起算點還不是公元元年,它的閏年方法與現行公歷還不完全一致。這兩點差別與基督教的起源和發展有密切的關系。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基督」一詞是古希臘語的譯音,意為「救世主」。傳說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作為救世主,許諾窮人後升入天堂,而富人要進入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由於撥動了社會下層人民的心弦,基督教逐漸傳播開來,引起羅馬統治者不安,在提庇留皇帝時代,羅馬派駐猶太的總督,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但是第三天,耶穌從墳墓中復活過來,並升了天,他將來還要對所有的人、活人施行末日審判。後來,基督教徒把這些傳說和耶穌言行記錄下來,編寫了《新約聖經》。
早期的基督教,因為打破了羅馬帝國的神權統治,而多次遭到鎮壓。後來,羅馬帝國日漸衰落,奴隸制日趨瓦解,原來的社會上層分子在彷徨中紛紛加入基督教,並逐步控制了它,努力尋求統治者對教會的支持。統治者對教會轉而採取懷柔政策,到四世紀末,羅馬帝國終於宣布基督教為其國教。
公歷的紀元,就是從「耶穌降生」的那年算起的。這與基督教的興盛密切相關。
此後,儒略歷被認為是准確無誤的歷法, 於是人們把3月21日固定為春分日,卻帶來了未曾料想到的麻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覺,真正的春分不再與當時的日歷一致,這個晝夜相等的日期越來越早,到16世紀末已提前到3月11日了。 春分逐漸提前,是由於儒略歷並非最精確的歷法,它的歷年平均長度等於365.25日,還是比回歸年長了11分14秒,這個差數雖然不大,但累積下去,128年就差一天,400年就差三天多。
為了不違背宗教會議的規定,滿足教會對歷法的要求,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設立了改革歷法的專門委員會,比較了各種方案後, 決定採用義大利醫生利里奧的方案,在400年中去掉儒略歷多出的三個閏年。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頒發了改歷命令,內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後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號仍然連續計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這樣,就把從公元325年以來積累的老賬一筆勾銷了。
二、為避免以後再發生春分飄離的現象,改閏年方法為: 凡公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當公元年數後邊是帶兩個「0」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閏年。
格里高利歷的歷年平均長度為365日5時49分12秒,比回歸年長26秒。雖然照此計算,過3000年左右仍存在1天的誤差,但這樣的精確度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由於格里高利歷的內容比較簡潔,便於記憶,而且精度較高,與天時符合較好,因此它逐步為各國政府所採用。我國是在辛亥革命後根據臨時政府通電,從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格里高利歷的。
Ⅷ 房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是:有巢氏
史書上說:上古時人類少而禽獸多,人類居住在地面上,經常遭受禽獸的攻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傷亡危險。在惡劣環境的逼迫下,部分人類開始往北遷徙。他們來到今山西和陝西一帶,受鼠類動物的啟發,在黃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裡面,用石頭或樹枝擋住洞口,這樣就安全了許多。但是北方氣候寒冷,許多人寧願留在危險的南方,也不肯往北遷移。這時候有巢氏出現了。傳說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蒼梧,曾經游過仙山,得仙人指點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鳥類在樹上築巢的啟發,最先發明了「巢居」。他指導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幹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即擋風避雨,又可防止禽獸的攻擊,人們從此不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
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發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地的部落酋長,尊稱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後,為大家辦了許多好事,名聲很快傳遍中華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認為他德高望重,有聖王的才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領,尊稱他為「巢皇」,也就是部落聯盟總部的大酋長。
傳說有巢氏執政後,遷都於北方聖地石樓山。石樓山就在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當時有巢氏命人在山上挖了一個洞,他就居住在山洞裡處理政務。所以後世人便把石樓山稱作有巢氏的皇都。其實有巢氏時期連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哪裡會有都城呢?
有巢氏時期人類的社會組織已經進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當時的社會活動主要是男子打獵和捕魚,女子採集野菜和挖掘塊根。此時人類的婚姻形式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通婚關系,同一族團內部的同輩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女子為「妻」,女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男子為「夫」。就是說甲族團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團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為夫妻,這便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許甲(乙)族團的一群男子夜裡到乙(甲)族團和那裡的一群女子過性生活,第二天早晨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團去,不準許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團。而女人一生都不準許離開本族團。這種族外群婚相對於血緣群婚,顯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Ⅸ 房子是怎樣建成的
房屋是怎樣建成的
2008-06-26 22:30:12|
分類:
實用
|
標簽:
|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Marshall Brain.
"
房屋是怎樣建成的
"
.
April 01,
2000
http://home.bowenwang.com.cn/house.htm
(June 25, 2008)
引言
在城市、郊區和鄉村的社區中,房屋是一道十分常見的風景。
您是否曾想過房屋是怎麼樣建成的?是什麼支撐了天花板和牆壁?又是什麼使得房屋能擋雨呢?在
房屋的建造過程中會用到哪些東西?有多少不同分工的人會參與到房屋的建造過程中呢?如果您想尋求此
類問題的答案,或者您只是想知道新房建造過程中的所有步驟,那麼就請繼續閱讀本文。本文將向您詳盡
地介紹建造房屋的過程。
開始
現在讓我們開始第一步吧。什麼是房屋?根據《美國傳統英語詞典》的定義,房屋是
「
作為一個或多
個人,特別是作為一家人住所的建築物。
」
也許您腦海里已經對
「
典型的房屋
」
有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印象了。
它是在一塊土地上獨立建造的建築物,外面通常會有草坪或樹木。它有個拱起的屋頂,有用磚砌或板制的
牆,還有窗戶和門窗。房屋的內部有廚房、客廳、卧室和衛生間等房間。
我可以給您看上百張的房屋圖片,這些房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特點,但它們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點
建造房屋的步驟
美國房子的一個神奇之處在於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用完全標准化的建造步驟建成的。造成這種一致性的原
因是美國人採用了一套全美通行的建築規程。另一個原因則是成本
——
依靠這種建造房屋的技術,人們能
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快速地造出一套可靠的房子。如果您曾經觀察過房屋的建造過程,那麼就會發現這個建
設過程包含以下的步驟:
平整場地和准備
建造地基
構建房屋框架
安裝門窗
封頂
鋪設壁板
初裝電氣線路
初裝上下水
初裝通風和空調設備
保溫
鋪設無漿牆板
鋪設屋面襯墊材料
修整
粉刷
精裝電氣線路
安裝浴室和廚房的櫥櫃
精裝上下水
鋪設地毯和地板
精裝通風和空調設備
連接自來水總管,或挖設水井
連接下水道或安裝排污系統
列出剩餘工作的清單
在這些工作中,很多都是由那些被稱為
分包人
的工人們完成的。例如,構建房屋框架的工作通常由一個專
業進行構建框架工作的分包人完成,而房屋封頂的工作則是由一個完全不同的擅長於封頂工作的分包人完
成的。每個分包人承擔的都是一樁獨立的生意。所有這些分包工作都由一個承包人統一協調,他監督這些
工作,確保工程按時完工,並將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我們將會對這些不同的步驟進行介紹,這樣您就能了解房屋的建設過程中包含了哪些事物,有哪些步驟,
還會了解整個建設過程中會用到的各種不同的材料
。
在此我們會以建造一個典型的三居室的房間作為例子
。
Ⅹ 房子是誰發明的
山頂洞人是人類最早有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