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泊油路是哪國發明的
據考古資料,印加帝國在15世紀已採用天然瀝青修築瀝青碎石路。
瀝青路面內
瀝青路面
英國在1832~1838年之間,用煤容瀝青在格洛斯特郡修築了第一段煤瀝青碎石路;法國於1858年在巴黎用天然岩瀝青修築了第一條地瀝青碎石路;到20世紀,使用量最大的鋪路材料為石油瀝青。中國上海在1920年代開始鋪設瀝青路面。1949年以後隨著中國自產路用瀝青材料工業的發展,瀝青路面已廣泛應用於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線,成為目前中國鋪築面積最多的一種高級路面。[1]
『貳』 是誰最早證明瀝青是液體
為了證明瀝青是液體,192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專家托馬斯帕奈爾將一些瀝青融化到了一個漏斗里,然後冷卻。帕奈爾等了8年,第一滴水滴終於流了下來.
當蘭帕爾去世後,約翰.梅恩斯頓繼續這一實驗,第八滴瀝青液體在2000年滴了下來,如今他在等第九滴
『叄』 瀝青路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存在的
瀝青路面發展綜述 1、瀝青路面發展歷程:約在公元600年前,在巴比倫修了第一條瀝青路面,但是這種技術不久就失傳了。在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2、瀝青路面在我國發展情況:我國在1935年使用進口瀝青在南京附近瀝青路面試驗路段;1941年又在滇緬公路修築了瀝青雙層表面處治155km; 戰爭勝利後又在寧杭公路修築了瀝青貫入式及雙層瀝青表面處治等瀝青路面。到1949年前夕我國公路上有高級、次高級路面總計約315km。新中國建立後公路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公路建設速度、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公路建設數量和質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正在縮小。下表為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公路里程發展情況。到2000年底我國公路里程已經達到167.98萬公里,到200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9453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據掌握的資料[3],20世紀90年代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表層結構多為LH、AC、AK、SAC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結合高速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為應該改進抗滑表層的結構形式,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表層採用SMA,在國內SMA屬於一種相對較新的路面結構形式
『肆』 瀝青什麼時候用於公路。發展史介紹下啊
瀝青路面發展綜述
1、瀝青路面發展歷程:約在公元600年前,在巴比倫修了第一條瀝青路面,但是這種技術不久就失傳了。在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
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2、瀝青路面在我國發展情況:我國在1935年使用進口瀝青在南京附近瀝青路面試驗路段;1941年又在滇緬公路修築了瀝青雙層表面處治155km; 戰爭勝利後又在寧杭公路修築了瀝青貫入式及雙層瀝青表面處治等瀝青路面。到1949年前夕我國公路上有高級、次高級路面總計約315km。
新中國建立後公路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公路建設速度、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我國公路建設數量和質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正在縮小。下表為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公路里程發展情況。到2000年底我國公路里程已經達到167.98萬公里,到200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9453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根據掌握的資料[3],20世紀90年代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表層結構多為LH、AC、AK、SAC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結合高速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為應該改進抗滑表層的結構形式,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表層採用SMA,在國內SMA屬於一種相對較新的路面結構形式
『伍』 求瀝青名字的由來。
「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馬路」既然不是「專供馬走的路」,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陸』 瀝青透水混凝土是誰發明的
德國引進!
『柒』 請問,柏油路是誰發明的哪個國家啊
英格蘭抄人約翰·馬卡襲丹(John . MarkDan)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便於排水,路面平坦寬闊。後來,這種路便取其設計人的姓,取名為「馬卡丹路」。是現在柏油路的雛形。
瀝青混凝土鋪面道路,或又俗稱為柏油路、瀝青路,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道路路面。
雖然有時仍被稱為柏油路,但是因為柏油對健康的危害,現在鋪設柏油道路已經棄用柏油改用瀝青。鋪設柏油道路所需材料有級配粒料、碎石級配、瀝青膠泥、骨材、石粉等。所需工具有平路機、挖土機、震動碾壓機、卡車、刮路機、瀝青灑播機、鋪裝機、壓力潑油車等。
(7)瀝青誰發明擴展閱讀
柏油路其基層構造與水泥路(也叫鋼筋混凝土路)一致,瀝青路的不同在於面層加一層細石混合瀝青。
瀝青路面層比較軟,所以汽車走在上面會覺得很舒服,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但混凝土硬度大,汽車走在上面會覺得硬邦邦的,一些路面比較細小的缺陷都會給人以比較強烈的震動感覺。
景觀性。瀝青路面一般為黑色,給人為深沉穩重的感覺,開車時人會覺得比較塌實。但混凝土路卻是顏色的灰白色,給人以浮氣不足的感覺,無景觀性可言。所以在進行小區或市政的主幹道、次幹道設計時,想上點檔次的話,就選擇瀝青路面。
『捌』 瀝青湖最早是由誰發現的
據說,瀝青湖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沃爾特·雷利的英國探險家發現的。1595年,他乘船航行到特立尼達島南海岸時,發現從岸邊沙地里流出一種黑色的物質。當他把這種物質塗抹在船體裂縫上後,發現它起到了良好的防水滲漏作用。他高興萬分,便將這一發現記在航海日記里。從此歐洲人知道了這里有個儲量巨大的瀝青湖,並在19世紀以後對它進行了掠奪性開發。其實,早在這之前許多年,當地印第安人就發現了瀝青的妙用。前些年,考古學家在當地發掘出一座被掩埋在地下的村莊,研究後發現居住在這里的印第安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開始用瀝青生火取暖。應該說他們才是瀝青湖最早的發現者,而沃爾特·雷利只不過是最早對瀝青湖進行文字記載的人。
瀝青湖中的瀝青,受太陽熱烤後,質地變硬,人可在上面行走。
『玖』 瀝青路的由來
「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回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答。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馬路」既然不是「專供馬走的路」,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拾』 哪個國家發明了瀝青
瀝青是天然形成的 誰提煉出來的石油誰就是瀝青的發明者 至少現在的答案是這個 還有就是湖瀝青 特立尼達湖瀝青 特別的硬 能在上面開車 軟化點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