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南針的發明時期和作用
指南針又稱指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內用下容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由三部件組成,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舶開始使用指南針導航。北宋《萍州可談》:「舟師(掌舵者)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指南針應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導航工具,彌補了天文導航、地文導航之不足,開創了航海史的新紀元。
② 指南針的發明意義及價值
一、意義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版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權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二、價值
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對地理大發現和海上貿易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古代中國人將指南針用於軍事和航海的活動,也被用於堪輿術,後來還輾轉傳入歐洲,在歐洲的航海活動和地理大發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
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③ 指南針發明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使用指南針導航不久,就被阿拉伯海船採取,並經阿拉伯人把這一偉大發明傳到歐洲。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磁針從阿拉伯人傳至歐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1180年是我國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中國人首先將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比歐洲人至少早80年。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著者),在製作和應用指南針的科學實踐中發現了磁偏角的存在。他精闢地指出,這是因為地球上的磁極不正好在南北兩極的緣故。指南針及磁偏角理論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人們獲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人類第一次得到了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自由。從此開辟了許多新的航線,縮短了航程,加速了航運的發展,促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指南針對航海事業的重要意義怎麼說也不為過。李約瑟說: "你們的祖先在航海方面遠比我們的祖先來得先進。中國遠在歐洲之前懂得用前後帆的系統御風而行,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在中國航海史上從未用過多槳奴隸船。"
參考資料:http://library.thinkquest.org/05aug/01780/cn/navigate/navigation-inventions/index.htm
④ 指南針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它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什麼歷史意義呢一事一議
指南針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⑤ 指南針發明人時代及作用
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
歷史上並未明確說是誰發明的,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的國家,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
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最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和蚩尤打仗時,蚩尤請法師下了一場大霧,讓軒轅黃帝分不清東西南北,因此就發明了指南車,才走出了大霧。所以也有說是軒轅黃帝發明的!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指南針的前身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⑥ 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
好的方面:使航海家能跨洋航海 為哥倫布 達伽馬 迪亞士 和麥哲倫等人遠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條件 促進了新大陸的發現 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同時靠對亞非拉黃金和勞動力的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建立起了帝國主義殖民世界
壞的方面:由於指南針的發明 為歐洲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提供了條件 他們從亞非拉等地掠奪金銀和勞動力 使這些地區長期落後 導致了單一經濟的產生 從而受資本主義列強控制 至今仍是貧窮國家
⑦ 說明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
指南針在黃帝時就有了原型指南車,在戰國有了司南。指南針,作為一種指向儀器,在我國古代軍事上,生產上,日常生活上,地形測量上,尤其在航海事業上都 起過重要的作用。而在指南針用於航海之後,不論天氣陰暗,航向都可辨認。。明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擴大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的國際政治影響,增進了中國同世界各民族的友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這樣大規模的遠海航行之所以安全無虞,端賴指南針的忠實指航。鄭和的巨艦,從江蘇劉家港出發到蘇門答臘北端,沿途航線都標有羅盤針路,在蘇門答臘之後的航程中,又用羅盤針路和牽星術相輔而行。指南針為鄭和開辟中國到東非航線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指南針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之際,傳到阿拉伯,然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後來歐洲演變出旱羅盤,再於明代時經日本傳回我國。
指南針對西方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西方開始海外大探險。
結合當時國家有計畫的海外探險,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術的配合,再加上羅盤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連串的海外探險。就世界范圍來說,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約1451-1506)對美洲大陸的發現和麥哲侖(約1480-1521)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在各國相競的向外發展下,新航線、新大陸逐一被發現,讓歐洲人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與民族,進而促使歐洲人以客觀的觀察和比較的眼光來看待不同的民族與文化,是為指南針的另外更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