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視機的歷史意義
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的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的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自從80年前首個商業廣播出現以來,電視機就一直統治著我們的世界。對眾多懶散在家的宅男宅女們來說,肥皂劇和真人秀可能是通向幸福生活的車票;而對整個社會來說,電視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變革力量。
自從1928年電視第一次進入公眾視線以來,就以其多媒體組合於一體的魅力走到了傳媒競技場的中央。到2007年,地球上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台電視機,到2013年,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還將增加1.5億。從降低貧窮地區人口出生率到減少腐敗的發生,電視機給當今世界帶來日益廣泛的影響。
看看電視在印尼農村的瘋狂擴張吧:在農村開始通電的兩年內,平均30%的人擁有電視;7年內,擁有電視的人口達到60%,而擁有冰箱的家庭卻不到5%。更重要的是,部分地區每天只有兩美元的收入,但電視卻必不可少。在一些還沒有通電的地區,人們就用電池看電視。在貧窮的秘魯,有電視機的家庭已經超過了有電可用的家庭。
現今印度約一半以上的家庭擁有電視,而2001年還不到三分之一;巴西超過五分之四的家庭有電視。相比之下,只有7%的印度人使用互聯網,巴西使用互聯網的人數也不到三分之一。在歐美一些國家,電視的普及率更是達到90%以上,即使在欠發達的越南和阿爾及利亞,也有80%以上的家庭有電視。
如果說電視的普及是個全球性的革命,那麼電視帶來的選擇則是第二次革命。到2013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電視都將有數字信號,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在印度有電視的家庭中,約三分之二已經擁有有線電視或衛星連接。在引導全球電視潮流的美國,平均每台電視機有119個頻道,類似的現象在全世界迅速蔓延。
可供選擇的頻道可以打破一些政府對電視頻道的嚴格管制。一項對97個國家的調查研究顯示,在這些國家的前五名電視台中,60%屬於國有,有些國家將國有電視台當做自己政黨的宣傳工具。委內瑞拉最火爆的電視台RCTV在批評政府後,查韋斯便吊銷了其電視網路許可證。另一方面,查韋斯自己經常出現在國有電視台的訪談節目中,宣傳自己的觀點,節目持續的時間少則6個小時,多則創紀錄地達到96個小時。
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長納比·阿扎德把電視當成降低生育率的主要手段。「在以前,人們在晚上沒有別的娛樂活動,只有做愛,結果生出很多孩子來。」今年7月,阿扎德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現在,看電視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活動,所以在大部分地區,人們把看電視當成娛樂活動,直至深夜連續劇播放結束。那時,他們都太累了,只想睡覺,根本沒有興趣做愛。」
但是肥皂劇讓巴西人開始產生共鳴。20世紀70到80年代,巴西Globo電視網開始根據美洲開發銀行的研究建議擴展新領域,父母們開始用肥皂劇中的角色來給自己的孩子命名。
相比巴西,肥皂劇在印度鄉村地區的影響力更大一些。學者羅伯特·延森和艾米莉·奧斯特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村莊引入衛星電視後,女孩入學率上升的同時,婦女們的自主權也隨著提高。兩年內,村莊和城市的差異逐漸縮小,45%到70%的生活狀況基本相同。在巴西,隨著Globo肥皂劇的播放,不僅生育率降低,離婚率也大大增加。
電視和肥皂劇的影響遠遠超出生育和兩性平等的范疇。一項調查發現,離開學校後看電視的孩子更不容易吸毒或懷孕。在減少青少年吸毒的效果上,電視和肥皂劇的影響力是一個合格媽媽的兩倍。在迦納,不到4%的婦女會在飯前便後洗手,而在給孩子餵奶前洗手的婦女更是不到1%。不過自從肥皂劇在當地播放以來,這樣的壞毛病正在消失。
電視本來就承擔了教育的功能,很多父母解決不了的問題,電視都能解決。
但是肥皂劇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印度尼西亞爪哇的一些村莊引入有線電視後,人們參加的社會活動下降了7%。不過與此同時,人們增加了對政治的認識和興趣。
電視的存在還會增加官員們行賄的成本。電視的存在讓行賄成本明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約束一個國家的腐敗行為。
從更遠的角度講,電視在全球范圍內降低了戰爭的威脅。這並不是因為報道越南和伊拉克戰爭有多慘烈,而是通過不斷宣揚全球主義,提高人們對和平的擁護程度。你可能知道,在中國市場,NBA洛杉磯湖人隊超級明星科比·布萊恩特的球衣遠比休斯敦火箭隊姚明的球衣賣得好,而後者可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這足以證明「四海一家」絕不是空談。有電視的存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衣索比亞有多苦難,也可以看到亞洲海嘯有多恐怖,這些畫面把全世界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情感拉近,彷彿事情就發生在自己身邊。根據威廉·戴維森研究所的調查,美國每日新聞播放亞洲海嘯的畫面,讓慈善機構收到捐款的數目增長了13%。慘痛的畫面讓觀眾萌生了同情之心。當然,電視在不同地區起什麼樣的作用還要視情況而定。在阿拉伯國家觀看9·11報道的人群與在歐美觀看9·11報道的人群肯定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每天觀看電視的時間可能超過240億小時—平均每人每天4小時。這4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比植樹造林、扶老太太過馬路、打板球更有意義。當然,這取決於看電視的人。如果能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提供更多的平等和權利,讓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那麼,這樣的梅杜莎女妖其實還蠻有意義。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 第一台電視機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 襟抱堂網路策劃機構評論,電視機的發明可能不被科學家認為是最偉大的發明,但它應該是涉及人群最大的發明,通過電視機的發明,我們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由此引發的相關產業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我們必須承認,電視機,徹底改變了人的生活。
第一台電視機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
電視的意識形態作用 當電視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人們便不由自主地把更多的業余時間鎖定在電視屏幕前。盡管作為第四媒體的互聯網與日益風靡的電腦游戲正在分解著人們的注意力與業餘生活,但電視的霸權地位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廣大受眾的思維乃至行為方式。 經過日常生活的緊張和焦慮,人們期待著坐在電視機旁放鬆、開心和被逗得開懷大笑的時刻。這是英國獨立廣播電視局1978年編寫的手則上的一段話。相信它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但它與我對電視的看法相距甚遠。因為娛樂僅僅是電視所承擔的一種最簡單的功能,這種簡單的功能不足以使電視成為控制大多數人的眼球。其他的媒介或手段都很容易實現它。 作為傳播文明的最直接的工具,電視理應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我們很難想像,一種流行的而介於健康與庸俗之間的價值觀,在電視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庸俗不堪。因此,電視的教育功能更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因為面對龐大的受眾群體,任何一種不利於形成良性思維與行為方式的電視畫面及語言,都會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效果。
㈡ 電視的作用
電視媒體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具有重要作用
電視媒體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創造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傳播范圍最廣泛、傳播效果最理想、社會影響最顯著的傳播載體。
據聯合國《2002年人類發展報告》統計,2001年全球約61.48億人口中每千人擁有的電視機達到250台,平均4人一台,全球電視機總數超過15億台。電視已經深深融入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社會活動、文化交流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2)電視發明的好處擴展閱讀
電視機的原理:
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
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頻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
㈢ 發明了電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
(1) 看電視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
(2) 可以提高我們的想像力;
(3) 可以了解一些國家大事。
壞處 電視中有一些節目內容不適合兒童觀看 整天看電視,使孩子時時處於被動地接受的狀態,就難以體會真實的世界,變得被動和缺少想像力
㈣ 電視機對人類的貢獻意義和作用
電視機誕生後,方便了人們的娛樂、信息生活,電影院、戲院逐漸被淘汰,使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歡樂,令人們的幸福愉快生活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讓人們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使輿論的監督力量更大,另一方面,使輿論更容易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現在,電視正在進行著一場革命。電視技術的現狀:當前電視技術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數字化。首先是節目製作數字化。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英國廣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倫布」系統。這個系統使得BBC的電視節目儲存、編輯、播出全面實現數字化,即非 磁帶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節省了製作成本。另外,現在的電視機構正在逐漸淘汰傳統的模擬攝象機和錄象帶,取而代之的是數字攝象機和各種新興的記錄載體。這個變革大大改善了圖像的質量。其次,傳輸技術也多元化起來。除了傳統的無線 微波傳輸外,現在還有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傳輸方式。這些新興的傳輸方式有效地減輕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衰減 現象,保證了較好的接收質量。最後是接收技術的數字化變革。聲畫質量的提高和雙向互動是數字化廣泛推廣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好處。
電視機的現狀。現在的大多數人用的電視機體積比起十年前來並沒有小多少。因為顯像管技術依然是現在最常用的顯示技術。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是屏幕的大小與體積成正比。而34英寸是這種技術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極限。這顯然與人們的需求背道而馳。於是,更多的顯示技術涌現出來。例如 背投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等。與此同時,伴隨著電視製作和傳輸技術的數字化,接收裝置的數字化也成為了必然。數字電視的顯示效果更好,功能也更多,甚至已經可以實現初步的雙向互動。電視機的另一個趨勢是智能化趨勢,即與其他電器的結合,特別是與電腦的結合。這將使得電視更加「聰明」,具有更多的功能,從而突破電視的傳統含義。
電視傳媒發展飛速,讓人應不暇接,更加迷惑。電視傳媒的兩極化嚴重,知名的,諸如BBC、CNN等幾家電視機構握有強大的話語權,專業化程度加強,面對的受眾面更加狹窄。
【電視的前景】
電視節目製作的前進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更加的真實化。即更加真實地還原事件本身。例如,CNN在新聞事件中大量的直播運用就是其中的一種體現。另一個是更加的戲劇化,例如,與CNN相對的FOX NEWS在其節目中就用大量戲劇化的語言來「渲染」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當然,上述的這兩個方向只是兩種不同的節目製作方向,是歷來有之。只是近來特徵更為突出。而此外的現象還有,節目窄播化、頻道專業化等。
同時,在技術越來越先進的今天,電視作為一種工具正在更多地被國家所使用。因為,現在的國家實力已不僅僅限於經濟、軍事等這些傳統的「硬」實力的范疇。文化等軟實力同樣也要被考慮。因而,電視被認為是提升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很好工具。目前,這種趨勢正在愈演愈烈。
電視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其文化層面當面臨著其他新興媒體(如網路)等的挑戰時,影響力必然會像以前的電影、戲劇一樣有所下降。但是,電視作為一種技術將會有很大的發展。電視這種技術在未來將更加廣泛地與其他技術結合,從而充分地方便人們的生活。例如,最近電視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就使得手機電視的提供率先在挪威成為了可能。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幾年前將電視技術和互聯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其核心網站BBCi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影象資料庫,使其在互動能力上走在了世界媒體的前列。
㈤ 電視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發明之一嗎電視對人有那些好處和壞處你們認為電視節目有傾向性嗎
電視既可以幫助人門打發無聊的時間,又占據了人類很多寶貴的時間。
㈥ 電視的積極影響
好處:1.信息傳播加快
2.豐富業餘生活
3.廣告也提高了企業效益
壞處:1.未成年人會受到不良的教育
2.虛假廣告害人
3.過度看電視對身心不利
㈦ 電視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
1、電視機帶來的好處。
(1)看電視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2)可以提高我們的想像力;(3)可以了解一些國家大事。
2、看電視注意事項。
小兒看電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為保護視力,電視機應與小兒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為電視機對角線的5~7倍。如果您家的電視機是25英寸,那麼,看電視時應相距125~175英寸(相當於3~4.5米)。
(2).2~3歲的小兒看電視,每隔10~15分鍾就應該休息一下,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兒,以免用眼過度造成屈光不正。大一點的孩子可適當延長一點。
(3).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有限制,不能因看電視而剝奪了其它學習時間。
(4).電視節目應經過家長或老師挑選,避免看不健康或有暴力傾向的節目。
㈧ 發明電視,是好是壞
有好處也有壞處,任何事都有兩面性的
㈨ 電視對人類的益處
那要看是什麼情況了,一天看一小時可以放鬆一下,當要和她說好,不可以沉迷,那樣又影響學習,還會傷害眼睛
從健康方面來說,長時間盯著有輻射的屏幕是不好的,對眼睛不好,對內分泌也不好;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孩子看的東西可以讓他學到一定知識,那當然是好事。所以說,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看45-60分鍾休息15-20分鍾,一天頂著電視不要超過2個半小時,這樣比較科學。
音並茂,信息量大,適當看電視對小兒的智力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電視節目並不適合小兒觀看,而且,小兒自製力差,看電視時間過長會對小兒的生長發育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小兒看電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為保護視力,電視機應與小兒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為電視機對角線的5~7倍。如果您家的電視機是25英寸,那麼,看電視時應相距125~175英寸(相當於3~4.5米)。
2.2~3歲的小兒看電視,每隔10~15分鍾就應該休息一下,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兒,以免用眼過度造成屈光不正。大一點的孩子可適當延長一點。
3.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應有限制,不能因看電視而剝奪了其它學習時間。
4.電視節目應經過家長或老師挑選,避免看不健康或有暴力傾向的節目。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最近刊登的一份報告指出,父母不讓小孩看電視也許是個 「錯誤」,因為調查發現,每天看兩個小時電視的學齡前兒童比不看電視的小孩學業表現更為突出。
報告稱,年齡在兩歲至三歲間的孩子,如果每天看兩個小時的電視,那麼他們在閱讀、算術和詞彙上的得分比不看電視的孩子高出10%,因為看電視可以讓小孩子增長見聞,學習各種良好的社交和學習技巧,從而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電視的這種優勢會逐漸減弱。對於那些年齡超過4歲的孩子,看電視就不會再對他們的智力開發起到特別大的作用。這些大孩子們如果每周看電視超過16個小時,那麼他們的學習表現會不如不看電視的同齡人。
這項研究報告是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兒童發展教授阿萊莎·休斯頓撰寫的。
參考資料:http://e.enorth.com.cn/system/2001/10/10/000161937.shtml
我認為小學生可以多看電視。因為電視可以教我們一些知識,有一些是教育方面的電視,所以我認為可以多看電視。
就拿CCTV—8的節目來說吧,每天都插放「探索、發現」,這就是一個有知識性的節目。而且我們還可以看一些新聞,比如新聞60分、生活在線等等。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所以,我總結出以下三條:
(1) 看電視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
(2) 可以提高我們的想像力;
(3) 可以了解一些國家大事。
所以,我認為小學生多看電視是比較好的。
我覺得,看電視只要適當的有選擇的看,就不會有壞處。
小朋友看電視可以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還可以對學習生活上有些提高和加強。就象《大風車》,它可以考考小朋友一些有趣的問題或講一些好聽的故事。說看電視不好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有的小朋友是個電視迷,每天都在電視機前坐著,很快就會變成近視眼。我建議大家每次最好看一個小時左右,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還有的電視節目對小朋友不益,其中的一些節目小朋友可能會模仿。
看電視有好處也有壞處,只要你每天有計劃有節制的看,並且看自己看的懂的節目 ,那看電視對你來說沒有害處了。
首先,我們可以從電視上了解一些好的知識,像《探所奧秘》、《天下》,《世界真奇妙》等節目,都可以幫助我們增長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它還可以讓我們知道在很外面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們的生活和外國人的一樣精彩。有了電視,好像我們的整個地球就象一個很小的村莊一樣,就象書上說的,我們生活在「地球村」 中。有了電視,還可以讓枯燥的夜晚變的充滿了生趣。換句話說,在我看來不看電視是不怎麼好的,因為除了在學校里了解知識,還可以在電視上了解一些其他的知識。如果你不看電視的話,那你就會比那些看電視的人少了許多了解知識的機會,看電視對你的幫助是很大的。。
另外,如果電視不好,為什麼還會有人發明電視機,還會有那麼多的人學電視的技術和知識,這也證明電視是好東西。大家需要它,它可以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幫助
還有,電視可以讓我們更愛我們的國家,象「申奧成功」,「加入WTO」,「中國大使館被美國人炸了」等等,都是從電視上看到的。我不但知道了這些消息,還看到了我們國家所有的人都一起高興,一起生氣。這時候,我覺的我和大家是一樣的,我們是中國人,這是電視讓我知道的。
所以,我覺得有電視是好件事,看電視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小孩看電視到底好不好?
好,這樣不僅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還可以了解國家大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能行嗎?談到歷史就滔滔不絕,講到現代只能低頭,所以說多看電視好,這叫兩不誤。當天的事當天就能知道,還可以對國家更了解,這樣長大後才能為國家出力,成為棟梁之才,報效祖國。
不好,看電視會影響我們的視力,而且有些同學有不看新聞,看動畫片、連續劇等,影響視力不說,還會使人著迷,漏掉一節也不行,天天想,天天說,時時盼。不僅會讓學習下降,還會成為無用之才。
看電視有好也有壞,看是應該看,但是要知道節制!
㈩ 電視機發明對中國經濟的好處
電視機發明給中國帶來了很高的經濟發展,促進了文化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打開了人民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溝通橋梁。給人民帶來了很多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