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殘疾人奮鬥成功的典型事例
成為第1位粉絲
國奧運英雄:威爾瑪·魯道夫
盡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
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義大利人譽為「黑羚羊」。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⑵ 古今中外殘疾人創造奇跡的事例(不少於五個)用以下方面進行介紹姓名 國籍/朝代 稱謂 事
1、周恩來(1898-1976)——國務院總理,在延安墜馬,手臂致殘。
2、華羅庚(1910-1985)——著名數學家,中國內科學院院士,江容蘇金壇人。1928年因傷寒病左腿殘疾。
3、孫臏——戰國軍事家,吳國孫武後代。少年時與龐涓同師於鬼穀子。龐涓忌妒孫臏才能,將其騙至魏國施以臏刑。後經田忌舉薦,被齊威王重用為軍師。
4、左丘明(前556-前451)——史學家,春秋魯國人。雙目失明。相傳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可能是後人假託。相傳《國語》亦出於左氏。
5、鄭和(1371-1433)——本名馬三保,回族(中亞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昆明人,自稱佛家弟子。明朝軍隊進攻雲南,10歲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任為內官監太監,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官至四品,欽封為三保太監。曾七下西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中國的航海日,系取鄭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⑶ 一個下肢殘疾人能創造出什麼奇跡呀 如果是你的話
當一個出眾的畫家,作家,手工製作人,都是很好的工作方向。如果是我,我就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作曲家。
⑷ 殘疾人的奇跡有哪些(著名的)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1945),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採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
⑸ 誰身患殘疾但卻創造出奇跡
1、身殘志堅 創造人生奇跡——肢體殘疾人馮加玉精彩創業 2、輪椅上創造的奇跡 ——陵川縣高庄村殘疾人養羊場場長李銀生 3、了不起的殘疾人書法家——「半侗4、殘奧之星-----張海東 5、殘疾人輪椅上舞動奇跡----「愛的翅膀````````很多很多,希望對你有幫5179
⑹ 殘疾人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
張海迪(知道吧,不說了)
斯蒂芬.霍金(也知道吧,不說了)
補充:無臂鋼琴師劉偉還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過
⑺ 一殘疾人創造奇跡的感人事例有哪些呢
Dustin Carter是一位殘疾人,一個沒有雙手和雙腿的高中生,他居然還是自由式摔交手,他的精神和意志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他不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自己熱愛的自由式摔交,他這種永不放棄、不被命運所打倒的精神震驚了所有人,他創造了一個偉大奇跡!
因為沒有手腳,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困難,但是他是一個意志相當堅強的孩子,從不被困難擊倒。為了行動方便,醫院幫他打造了電子手臂、和機械義肢,由於還在成長,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新。 初中時他愛上了摔交,他問校長可否加入摔交校隊。校長沒有拒絕,當時的教練還鼓勵他參加。就這樣,他成了學校的摔交選手。從2007年到現在,他的戰績是 36 勝 1 負,成了OHIO中南區高中組的冠軍!身體正常的選手都難以達成的目標,但是,一個沒有手腳的 Dustin Carter 卻做到了!
生活值得我們去珍惜、未來值得我們去奮斗!請記住這個名字,猶豫的時候,請想起他! 沮喪的時候,請想起他! 退縮的時候,請想起他! 抱怨上天對你不公平的時候,請想起他!!!
視屏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MTc3MjM4Njg=.html
視頻中的少年卡特( Dustin Carter )是一位殘疾人,一個沒有雙手和雙腿的高中生。
但是他居然還是自由式摔交手,從2007年到現在,他的戰績是 36勝1負,成了OHIO中南區高中組的冠軍!這是一個身體正常的選手都難以達成的目標。但是,沒有手腳的 Dustin Carter 卻做到了! 卡特是美國俄亥俄州18歲高中生,5歲時因為急性血液感染 ,幾乎死亡 ,要做截肢手術保命 ,砍掉臀以下的兩腿 ,右前臂也不保 ,左臂更短 。因為沒有手腳,所以Dustin Carter 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困難,但是他是一個意志相當堅強的孩子,從不被困難擊倒。為了行動方便,醫院幫他打造了電子手臂、和機械義肢,由於還在成長,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新。初中時他愛上了摔交,他問校長可否加入摔交校隊。校長沒有拒絕,當時的教練還鼓勵他參加。就這樣,他成了學校的摔交選手。
在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預賽中,有一名選手格外引人注目。他沒有雙腳,有的卻是一對金屬假肢。他就是被譽為「刀鋒戰士」的南非選手奧斯卡·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1986年11月出生於約翰內斯堡,由於雙腿先天缺少腓骨,他在11個月大時接受了截肢手術。但這並沒有妨礙他日後對運動的熱愛。上學期間,皮斯托瑞斯曾打橄欖球、水球和網球。因為父親曾是摔跤運動員,他甚至還參加過摔跤比賽。2003年6月,皮斯托瑞斯在橄欖球比賽中受重傷,運動生涯不得不改向。2004年1月,他開始練習短跑,不久就成績斐然,第一次參加200米比賽就跑出了24.1秒的成績,第一次100米比賽的成績是11.78秒,此後還創造了殘疾人100米跑世界紀錄。
小時候,皮斯托瑞斯經常跟哥哥卡爾一起參加運動。每天早上,母親希拉會告訴他們:卡爾,穿上你的鞋子;奧斯卡,戴上你的假肢。因此,在皮斯托瑞斯看來,假肢就是他「與眾不同的鞋子」而已。但國際田聯並不這么認為,2008年1月,國際田聯認定假肢會讓他比健全人更有優勢,因此不許他參加健全人的體育比賽。皮斯托瑞斯隨後上訴,國際田聯的決定雖在當年5月被推翻,但皮斯托瑞斯還是因為沒有及時獲得參賽資格而錯過了北京奧運會。2011年皮斯托瑞斯參加了田徑世錦賽,國際田聯要求他在接力比賽中必須跑第一棒,因為怕他的假肢傷害到其他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前,國際田聯終於表示他可以和其他運動員一樣跑任意一棒。
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皮斯托瑞斯在8月5日的男子400米預賽中跑出了45秒44,成功晉級半決賽,完成了自己在賽前制定的目標。「這真是最令人驚嘆的經歷!」皮斯托瑞斯在預賽後說,「我不知道是應該笑還是應該哭。」的確,雖然只是在奧運會的預賽中亮相,但是皮斯托瑞斯的經歷卻非其他人能夠想像。
「奧斯卡跑進了奧運會歷史,」南非《星期日時報》和南非通訊社在報道皮斯托瑞斯時說,他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雙腿截肢運動員,他在倫敦創造了歷史。皮斯托瑞斯首次參加奧運會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有網友表示,皮斯托瑞斯的故事體現了奧運精神,這是「奧運會歷史上最鼓舞人的故事」。皮斯托瑞斯的故事還將在倫敦奧運會上繼續,之後他還將在殘奧會上爭取衛冕3項短跑冠軍。「我的信念是,一旦開始做某件事,就要做好。」他說,失敗者並不是那些參加比賽卻跑在最後的人,而是那些根本沒有參與競爭的人。
⑻ 哪個殘疾人通過一件事創造出了一個奇跡的故事
天才在痛苦中誕生
後來,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認准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張海迪的事跡開始受到媒體的關注。當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報道了張海迪身殘志堅、勇斗病魔的事跡,她那堅韌的鬥志像火一樣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隨後,當地共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的事跡,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的胡錦濤,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志事跡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一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張海迪學習」的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贊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經過深深的思考,她認為:生命的最終意義是要努力實現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為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發用自來水浸濕,再坐到電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間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為,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接著,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為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為一名作家,還有什麼比讀者喜愛你的作品更能讓你幸福的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⑼ 殘疾人創造的奇跡有哪些要說明是什麼奇跡
1、身殘志堅 創造人生奇跡——肢體殘疾人馮加玉精彩創業 2、輪椅上創造的奇跡殘疾人輪椅上舞動奇跡-「愛的翅膀`很多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 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