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第一部手機是誰發明的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46年,世界上從聖路易斯的一輛行進的汽車中打出了第一個電話用行動電話所撥打電話。
1957年,蘇聯傑出的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1958年,他已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設備重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煙盒大小,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到60年中期,庫普里揚諾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范圍內有效工作。
1958年,蘇聯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
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B. 第一個手機是誰發明的
馬丁.庫帕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電話,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個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1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1瓦,最大也不能超過3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C. 請問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機是哪個國家先發明的。
IBM Simon於1994年8月制16日上市,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在美國發明。
IBM Simon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它由IBM與BellSouth合作製造。1993年製造時,它就已經集手提電話、個人數碼助理、傳呼機、傳真機、日歷、行程表、世界時鍾、計算器、記事本、電子郵件、游戲等功能於一身。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物理按鍵,輸入完全靠觸摸屏操作。這在當時造成了不小的轟動。1994年全面上市時的價格為899美元,在美國有近200個城市在銷售西蒙。
以如今的標准來看,IBM Simon顯得極其笨重,相信沒有人會願意使用這樣一部手機。但在20年前,這可是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機」。除了作為一部手機之外,Simon還內置了通訊錄、日歷、世界時鍾、記事本、電子郵件和游戲等應用程序。這款手機沒有實體按鍵,用戶需要使用手指或手寫筆在屏幕上進行觸控操作。在遙遠的1994年,一部具備上述所有功能的手機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當然,用戶為此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除了高昂的價格之外,這部手機的重量達到了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