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私母愛創造生命奇跡》一文
無私母愛創造生命奇跡
一位普通的母親,在醫生已經宣判女兒「死刑」的情況下,仍然不肯向命運低頭,以她無私博大的胸懷和堅忍頑強的毅力,又陪伴殘疾弱智的女兒走過了16年風雨人生路,讓當初接診孩子的醫生也大為驚奇,他發自內心地說,是無私的母愛,創造了生命學上的奇跡。
執著的母親啊,令死神也望而卻步
1985年春天的—個上午,正在岳陽市南正街水果批發部上班的顧小梅接到父親的電話,讓她馬上趕到市一醫院,女兒生病了,顧小梅心急火燎地直奔醫院急診室,眼前的情景讓她驚呆了:剛剛兩歲的女李葉雙目緊閉,臉色慘白,全身不停地抽搐著。醫生—邊給李葉輸液,一邊催顧小梅回家拿些尿布來。顧小梅匆匆趕回家裡,見到正在學習的丈夫,眼淚下子子涌了出來。丈夫李曉雄是市教委的幹部,這幾天為了參加電大的考試,正在家裡埋頭復習功課,女兒李葉—直住在城陵磯外公外婆家,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顧小梅本不想告訴他真相,怕影響他學習,可丈夫一再追問,也只得哭著說了出來。李曉雄摟住顧小梅柔弱的雙肩,哽咽著說:「沒事,沒事,孩子會好的。」夫妻倆一起來到醫院,李葉的病情更加嚴重了。李曉雄把女兒抱在懷里,孩子的每一次哆嗦,都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的心。醫生們竭力搶救著,但到了晚上,病情急劇惡化,醫生也無能為力了。他們無奈地對顧小梅夫婦說:「孩子沒有希望了,你們還是抱回去,准備後事吧。」夫妻倆—下子懵了,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從醫院回來,兩人以淚洗面,默默地對坐著。忽然,顧小梅站了起來,一把抱起女兒,「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救活她。」顧小梅想起有個同事說過,岳城村有個姓徐的土郎中專冶疑難雜症,於是夫妻倆又連夜趕往岳城村,一路上磕磕絆絆,費盡周折,終於找到了徐郎中。徐郎中為李葉把脈後,開了兩付中葯。第—付葯服下後,奇跡出現了,李葉緊閉了一天的眼睛緩緩睜開了。第二付葯服下後,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李葉的雙眼全部歪向了右邊,一動不動,父母用手在眼前晃也沒有了反應;右手右腳變得僵直,任憑怎麼擺弄都無法彎曲;原來甜甜的小嘴,再也叫不出「爸爸媽媽」。顧小梅抱著女兒,淚如雨下。有好心人勸她算了,別給自己背上一生的包袱。然而顧小梅說什麼也不肯放棄,她和丈夫決定去長沙求治。在長沙湘雅醫院,幾位教授仔細會診了李葉病情,認定是病毒性腦炎後遺症,但他們同樣無能為力。此後,夫婦倆又去了北京、山東等地,依然勞而無獲。顧小梅鍥而不舍地遍訪名醫,終於得到一個偏方:在煤爐子上放一個蒸鍋,鍋里放上中葯,待煮開後,夫婦倆輪流托著一絲不掛的小孩,用蒸汽蒸孩子,每天蒸七八次,每次半個小時。此外,顧小梅還要經常用手指輕輕按摩李葉的眼眶,幫她活動眼珠;不斷地在李葉耳邊說話,教她基本的發音。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李葉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眼球能轉動了,右手右腳能轉彎了,也能夠開口說話了。一朵幾乎凋謝的小花,就這樣又恢復了生機。
堅強的母親啊,含辛茹苦永不言悔李葉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大腦的嚴重受損,使她基本上喪失了計算能力,右手右腳仍然不靈活,說話口齒不清。為了更方便地照顧女兒,在組織的幫助下,顧小梅調到岳陽師范附小。1989年,6歲的李葉坐進了學前班的教室,盡管只是—名旁聽生,卻掀開了她人生中嶄新的一頁。作為一名弱智學生,李葉不可能在課堂上有多少收獲,顧小梅便每天放學後給女兒補課,手把手地教她識字、寫字。顧小梅發現,李葉雖然沒有計算能力,但對文字還是有感覺的,這使她非常興奮。為了把女兒這—寶貴的智力資源充分開發出來,顧小梅想出了—個好辦法。她用粉筆在沙發的布墊上寫好「李葉」兩個字,再教女兒用針線把字細細密密地縫起來。縫好以後,再握著女兒的手,用剪刀把字上的線—點一點剪掉。這樣,寫了縫,縫了剪,剪了又縫,周而復始,既認了字,又鍛煉了手部肌肉,可謂一舉兩得。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李葉終於歪歪扭扭地寫出了自己的名字,那—刻,顧小梅緊緊攥住丈夫的手,幸福得泣不成聲。李葉對文字和圖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顧小梅夫婦便購買了大量的連環畫,一邊給她看,一邊為她講解,使她的形象思維能力斷得到提升。李葉也很努力,—有機會就主動認字、寫字、畫畫,盡管作品有時很難辯認,但畢竟一天天在進步著。如今,她已能粗略地瀏覽書報,可以寫一些簡單的信件了。
就在李葉的智力水平逐漸提高的同時,她的身體狀況卻在惡化。到了四年級時,只要外界有一點響動,她就會馬上全身抽筋,有時—天要抽八九次。每次抽筋時,她都會癱倒在地,口吐白沫。情況十分危險。為了李葉的健康,顧小梅不得不讓她停學回家,專門請了保姆照顧她。李葉每天都要服用鎮定葯「卡馬西平」,服葯後白天比較平靜,但—個月至少有三個晚上會發作,每個晚上至少發作五六次。顧小梅摸清了李葉的犯病規律,每逢可能發作的夜晚,她便守候在李葉身旁,徹夜不眠。李葉發病時會喪失意志,為了防止她咬掉自己的舌頭,顧小梅要迅速將筷子放入她的口中讓她咬住。有時發病很急,來不及拿筷子。顧小梅就把自己的手指伸進去,強忍著鑽心的疼痛,一聲不吭。等女兒安靜下來,手指頭早已是血肉模糊。
2001年3月11日下午5時,顧小梅和李葉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聊天,李葉的神態非常正常,有說有笑。忽然,李葉全身猛一抽搐,筆直地栽倒下去,嘴巴重重地撞在地上,鮮血四濺,顧小梅趕緊把她斜著抱起,等她出氣均勻下來,迅速送往醫院搶救,由於搶救及時,李葉的性命保住了,但嘴巴縫了四針,—周都不能吃飯。這是李葉近幾年來犯病最嚴重的一次,醫生告訴顧小梅,李葉的腦子已經到了無可救葯的地步,隨時隨地都會有生命危險。生活對於顧小梅一家也許是太不公平,但顧小梅從不對自己的選擇後悔。當醫生第—次宣判女兒「死刑」時,她沒有想到,女兒能頑強地過完18歲生日,僅憑這一點,她已經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滿足了。她常說:「我不相信神話,但我相信奇跡。只要我不放棄希望,我就一定能創造奇跡。」
⑵ 汶川大地震被埋時間最長,創造人類生命奇跡的男子,現狀如何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一場里式8.0級的大地震襲擊四川,位於震中的汶川縣映秀鎮受災最為嚴重。救援部隊迅速行動,趕赴一線。那次大災難中,有很多讓人感嘆的「生命奇跡」。比如上面這張照片,記錄了汶川地震「被困時間最長的倖存者」馬元江獲救畫面,如今12年過去了,馬元江現在過得怎麼樣?咱們一起來看看。
這個家庭恢復到最初的美好模樣,不同的是,妻子和女兒更心疼馬元江了。看到馬元江如今的生活,我由衷的覺得:活著真好。越來越頻繁的災難,讓我越來越覺得生命的可貴,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身邊每一位親人,更積極的生活!
⑶ [抗癌明星故事]看無胃的他如何創造生命奇跡
「很多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其實癌症並沒有人們想像地那麼可怕,關鍵要看你怎麼對待它。」81歲的王壽金紅光滿面,難以想像他是一個失去了整個胃的癌症患者。 2003年,王壽金被診斷為胃癌,要馬上動手術。這一年,王壽金76歲。五個子女聽到消息,從各地趕了過來,商量著為父親治病。想到父親患的是絕症,兩個女兒忍不住哭了起來。「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醫生說住院,那就住院吧。胃癌?把胃割掉不就好了嗎?」王壽金說得有些輕描淡寫。 手術很成功,王壽金整個胃都被切除了。「胃切除後,食物就沒辦法消化。醫生把腸跟食道連在了一起,讓腸代替胃的功能,消化一部分食物。但腸畢竟不是胃,動完手術那段時間,我經常拉肚子。」一段時間下來,王壽金瘦得嚇人。「時間久了,腸子扮演胃的角色越來越成功,身體才慢慢好轉起來。」 出院後一個月,主刀醫生建議王壽金做化療。「按常規,動過手術的人一般都要做化療。但化療很傷身體,我那麼大年紀了,當時身體又那麼差,我怕自己吃不消。當時我還天真地想,整個胃都切除了,它怎麼會復發啊!」王壽金這樣想著,就沒去做化療。 不做化療,並不意味著等死。王壽金輾轉找到了中醫腫瘤病專家吳蘭珠。「我看到她胸牌上寫著主任醫師,又是教授,心想這樣的醫生給我看病,也夠級別了。」一帖帖中葯吃下來,王壽金的癌症真的沒有復發。 名醫點評:心態越好,治療效果越好 在各類癌症中,胃癌是最為常見的癌症之一。據國際抗癌組織統計,全世界胃癌的發病人數每年達60多萬,其中35%發生在中國。胃癌在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居第一位。 如果患者一旦確診為惡性腫瘤,應該正視現實,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同樣程度的惡性腫瘤,患者用同樣的治療手段,心態好的患者與心態差的在臨床效果上往往差異很大,心態越好,其治療效果越好。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治腫瘤也一樣。中葯因人而異,癌症患者在局部狀況好轉的同時,全身狀況也得到改善,逐漸陰陽平衡、免疫系統也得到很好的恢復。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抗轉移防復發、延長患者生命等方面。 名醫介紹 吳蘭珠:中西醫內科疑難病專家、中醫腫瘤病專家、主任醫師。1969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從事臨床科研、教學40年,先後發表論文39篇,多次獲中華中醫學會優秀論文獎。先後任中國醫療衛生專家委員會委員、世界傳統醫學腫瘤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21世紀國際醫葯發明大會金獎。專攻冠心病、中風、咳喘、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腸癌、膀胱癌、惡性淋巴瘤、乙肝大小三陽調治及骨質疏鬆的治療。 萬承志堂坐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⑷ 請你舉出兩個創造生命的奇跡的事例
郭暉:搖著輪椅上北大
她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個焦點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扇扇沉重的大門在她面前洞開了……
她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因為一次變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發了。這個小學未畢業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學 ,成了北京大學百年歷史上第一個殘疾女博士。
噩夢降臨,人生之路從此轉了彎
她曾有一雙彈跳如簧的腿。
在河北省邯鄲市實驗小學讀書的時候,郭暉喜歡跳舞、長跑,那時,她的夢想是當一個舞蹈演員。
一切的轉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剛剛11歲,正讀小學五年級。體育課上練習跳遠,她不小心崴了腳,母親發現後把她帶到了醫院。
這一去,孩子卻從此走上了一條誰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醫院的誤診,導致小郭暉高位截癱。
兩平方米的世界,創造人生奇跡
以臂為半徑,郭暉的世界只有兩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側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來……
然而,無腿的她開始了一場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還有她的父母。
母親日夜操勞,端水喂飯,梳頭洗臉,她生了褥瘡,後背潰爛,母親時時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親的手指竟變成了畸形,像樹根一樣曲折了。
父親愛好音樂,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現在,樂器全藏在了床下,被老鼠咬斷了弦。他學會了打針,成了女兒的保健醫生,每天夜裡幫她按摩和屈伸雙腿,一次、兩次,直至2000次……固執的父親總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兒猛地站起來,笑盈盈地說:「爸,媽,我好了,上學去了。」
在母親的搓衣聲中,在父親的按摩聲中,郭暉用三年時間自學了全部初中、高中課程。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學等需要做實驗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來,有了陽光,有了笑聲。
無悔的堅持,找尋人生的未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自己可以報名參加英語自學考試大專班,郭暉眼前一亮。
大專班的教室在五樓,每次上課的時候,父母輪換著把她背上去。到教室後,她坐不穩,父母就用四個課桌把她緊緊地擠在中間。但仍是不穩,身體在課桌間直搖晃,她的雙手只得摳住桌沿。為了避免上廁所,她不吃飯,不喝水。
上課的時候,健全人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只有她認認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蠶食桑,全變成了腹中經綸。畢業考試的時候,全班30多名同學,只有郭暉一次性全部過關。
1996年初,郭暉參加了山東大學在邯鄲開辦的英語研究生班。在碩士論文答辯現場,李玉陳教授緊緊握住郭暉母親的手,說:「感謝你培養了一個好女兒,這是我們十年來聽到的最好的論文答辯……」
邁入最高學府,在北大圓了博士夢
2002年底,郭暉試探著向四所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各寫了一封信。
一周後,只有北京大學的沈弘教授回信了。這位從劍橋大學留學歸來的博導歡迎郭暉報考,並「堅持擇優錄取」,至於殘疾情況,他隻字未提。
郭暉一頭扎進書海里,開始了最後的沖刺。分數出來了,郭暉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歷史上從沒招收過如此高度殘疾的博士生,但國家明確規定:各大學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殘疾學生。面對這個從未有過的難題,北大猶豫了。
招生辦的一位負責人試圖勸退郭暉,卻又不好明言,便與她進行了一次網上對話。
「北大博士不好畢業,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體和經濟條件能承受嗎?」
「北大是我兒時的嚮往。翻譯是我最大的心願,我從小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我要在這里實現我的夢想。據我所知,桑蘭也是高位截癱,去年被北大新聞學院(本科)錄取了……」
這時,沈弘教授站了出來,向學校寫信:「在國外,我從沒有聽說過因殘疾而被大學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辦經過多方權衡後,終於向郭暉伸出了歡迎的手。
那一天夜裡,沈弘向郭暉發出了最後一個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歡迎你來北大讀書!」
郭暉報到的時候,校領導指示破例為她單獨分配一間宿舍,允許家人陪讀。更讓她感動的是,第二天,她將經常出入的房間、樓道、廁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階被全部鏟平,代之以適合輪椅行走的平緩通道……
海倫凱勒
⑸ 創造生命的奇跡歌詞
生命的奇跡
作詞:叢守武
作曲:孫 偉
演唱:孫
偉
大愛再一次挽救了生命
意志內再一次超越了極限容
樹皮和井水信念的堅持
生命的呼喚不離不棄
分分秒秒期待井水退去
日日夜夜堅守著陣地
為了最後一個被困的兄弟
把井水抽到最後一滴
堅持
創造生命的奇跡
救援
救援的奇跡又起
掘地千尺
創造生命的奇跡
尊重生命
共和國永不放棄
分分秒秒期待井水退去
日日夜夜堅守著陣地
為了最後一個被困的兄弟
把井水抽到最後一滴
堅持
創造生命的奇跡
救援
救援的奇跡又起
掘地千尺
創造生命的奇跡
尊重生命
共和國永不放棄
堅持
創造生命的奇跡
救援
救援的奇跡又起
掘地千尺
創造生命的奇跡
尊重生命
共和國永不放棄
⑹ 人人都可以創造出生命的奇跡,這句話的意思是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凡得成就,都可以創造奇跡
⑺ 求電影名史泰龍主演勵志電影 創造生命奇跡
樓主給的信息太少了,他的很多電影都包含了這些元素,比較接近的兩個是《炮彈專家》、《龍出生天》,再推薦兩個《眼鏡蛇》、《探戈與金錢》,如果你喜歡史泰龍,這些電影是必看的
⑻ 求《生命的奇跡》閱讀答案
1.答:我是這樣理解抄的:這位母親知道襲自己一旦出現肝膽功能衰竭,死神就會再次與她牽手,但依舊要把孩子生下來,體現了母愛的偉大。
2.答:她是這樣創造生命奇跡的:她用手溫柔撫觸著她的孩子,使他活了下來。
3.答:有這句話:醫護人員歡呼雀躍著,那個7天來一直為兒子揪心,一邊又只能在妻子面前強顏歡笑的男人,此時此刻,泣不成聲。而她,痴痴地、久久地與兒子的目光對視著。我的看法是:這句話體現出了父親對兒女和妻子的愛,也體現出了母愛的偉大、無私和不求回報。
⑼ 請你選擇一找關於生命奇跡的故事寫下來
生命的奇跡
她是拼上命也要做母親的。
她的命原本就是撿來的。4年前,25歲,本該生如夏花的璀璨年華,別的姑娘都談婚論嫁了,而她,卻面容發黃,身體枯瘦,像一株入冬後寒風吹萎了的秋菊。起初不在意,後來,肚子竟一天天鼓起來,上醫院,才知道是肝出了嚴重的問題。
醫生說,如果不接受肝移植,只能再活一個月。所幸,她的運氣好,很快便有了合適的供體,手術也很成功———她的命保住了。
她是個女人,度過險灘,生命的小船還得沿著原來的航向繼續。兩年前,她結婚,嫁為人妻。一年前,當她再次到醫院進行手術後常規例行檢查時,醫生發現,她已經懷孕3個月了。
孕育生命,是一個女人對自己生命極限的一次挑戰,更何況是她,一旦出現肝功能衰竭,死神將再次與她牽手。這一切,她當然懂得,但是,她真的想做母親。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她都捨得,她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2004年3月18日,醫生發現胎兒胎動明顯減少,而她又患有膽汁淤積綜合症,可能導致胎兒猝死,醫院當機立斷給她做了剖腹產手術。是男孩,小貓一樣脆弱的生命,體重僅2公斤,身長42厘米。雖然沒有明顯的畸形,但因為沒有自主呼吸,隨時可能出現腦損傷及肺出血,只好藉助呼吸機來維持生命。
而這一切,她都不知情,因為她自己能否安全度過產後危險期,都還是個未知數。她要看孩子,丈夫和醫生撒謊稱,孩子早產,需要放在特護病房裡監護。
自己不能去看孩子,她就天天催著丈夫替她去看。等丈夫回來了,她便不停地問,兒子長得什麼樣?到底像誰?他現在好不好?有一天,她說做夢夢見了兒子,但是,兒子不理她。
7天過去了,她一天天好起來,天天嚷著去看兒子。但孩子,仍然危在旦夕,情況沒有一絲好轉。怎麼辦呢?醫生和丈夫都束手無策。只是,再不讓她去看孩子,已經說不過去了。但願,她是堅強的。
第八天,她來到了特護醫房。看到氧氣艙里,皺皺的、皮膚青紫的兒子渾身插滿了管子,她無聲地落淚了。醫房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樣安慰這個心碎的母親,甚至不知道該怎樣向她解釋這一切。
她打開艙門,把手伸進去撫摩著兒子小小的身軀和他手可盈握的小腳丫。一下一下,她小心翼翼地,像在撫摩一件愛不釋手的稀世珍寶。那一刻,空氣也彷彿凝固了。
突然間,奇跡出現,出生後一直昏迷的嬰兒,竟然在母親溫柔的撫觸下第一次睜開了眼睛。醫護人員歡呼雀躍著,那個7天來一邊為兒子揪心,一邊又只能在妻子面前強顏歡笑的男人,此時此刻,泣不成聲。而她,痴痴地、久久地與兒子的目光對視著。
第九天,嬰兒脫離了呼吸機,生命體征開始恢復。
第十一天,嬰兒從開始每天只能喝2毫升牛奶,發展到可以喝下70毫升牛奶。而且他的皮膚開始呈現正常嬰兒一樣的粉紅色,自己會伸懶腰、打哈欠,四肢活動自如,哭聲洪亮。
第十二天,她抱著她的兒子———她用命換來的兒子、她用愛喚醒的兒子,平安出院。當天各大報紙有消息說,全國首例肝移植後懷孕並生產的媽媽今日出院。她的名字叫羅吉偉,雲南鹽津人。每天都有類似的新聞,不過是在報紙上的一角,彷彿與我們的生活無關。但是,又有誰了解,在這背後,一個母親所創造的生命奇跡。
⑽ 補充句子:例:時間是力量,他會創造生命的奇跡.時間是( ),( ).(仿寫)兩句以上
時間就是金錢,他會築就人生的輝煌
時間就是生命,他會限制個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