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歐洲和美國教育誰更有創造力

歐洲和美國教育誰更有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7-28 06:54:07

『壹』 美國到底怎教育人的啊為什麼美國人都有創造力,冒險精神啊為什麼中國卻區別很大啊

因為在教育方面,復美國人主張制自由教育,發揮孩子的想像,從小培養,而不像我們死記硬背,而且,像中國人口多,自然一個班的人口要比美國一個班的人口多,在教育起來效果也許也沒他們好,他們注重學生自己的思考,自主提出問題,而不是由老師直接傳授答案

『貳』 法國和美國教育制度哪個更為優秀

法國屬於中心集權制的國家,在教育治理上長期實行高度的中心集權制。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確立了教育的優先地位,強調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均等。而美國教育制度和大多數其它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不同點,是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稅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歷史、語文外,還有縫紉、打字、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美國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每個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麼程度,同時給每個孩子灌輸公民意識。

『叄』 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到底哪個會讓孩子更優秀

每一個父母都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更加優秀,贏在起跑線上,這些都體現在各種火爆輔導班,假期興趣好愛班。那麼今天來討論一下中國教育VS西方教育模式下的成長的孩子哪個會更優秀?真應該把孩子都送出國門讀書嗎?

從教育的模式上來分析,西方教育的模式是自由與活躍。分為思想的自由與行為的活躍,課堂上敢於質疑老師的觀點,敢於反駁與老師爭論,在西方這種教育模式下出來的孩子會更加有創新能力,西方教育重視思維。而在中國教育模式下,老師永遠是對的,老師的話代表著真理,都是根據課本教育內容把知識點灌輸下去,所以中國教育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中國教育重視知識。

其實銳媽認為,不管選擇中國教育還是西方教育,我們卻忘記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才是一個孩子為人與成長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良好,將是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時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們日後成才的一個原因。而父母的言傳身教比學校的教育更為重要。

『肆』 與歐洲各主要國家的學校教育相比較,美國近現代學校教育的發展有什麼特點

美國大學教育與歐洲大學教育的差別,是紐曼模式與洪堡模式的區別。前者主廣,因此美國大學強調通識教育;後者主專,因此歐洲大學強調專才教育。我自己的感受是吸收兩者的精華,走丁字形的發展道路。一橫要厚實,因此可以有前瞻性,看問題上天有高度;一豎要尖深,因此可以有專業性,做成接地氣的事情。

『伍』 英國和美國哪個教育制度更有優勢

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咨詢的過程中,都會問:英國和美國哪個國家的大學教育更有優勢? 父母滿懷憧憬送孩子出國,當然希望能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國家、就讀最好的院校、接受最為良好的教育。這樣的心情是人之長情。我之前寫了很多關於留學方面的提醒和有關於理性留學的思考,好像還真的沒有對其中任何兩個,仔細的進行過比較。時下留學越來越盛行,同是作為留學大國的英美兩國,去哪一個國家留學會更好一些呢?這應該是普遍困擾學生和家長的問題。所以今天我想對英美留學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就家長想要了解的一些細節問題提出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眾所周知,英國學歷資格在全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老牌大學建校史也長達五百多年,校園佔地甚廣。這其中很多院校多數率先設置了模塊單元課程,授予相關專業的學位。而美國大學很多,從三百六十多年前移民美國的清教徒創立全美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後,美國的高等教育繼承了歐洲古老大學的傳統,發展到今天已有相當規模。美國大學形形色色,有公私立之分,有四年制兩年制之分,有單收男生、單收女生、和男女合校的。乍一看,還真會讓人眼花撩亂。出國之前還是要看仔細了。 最後的評定成績上,英國也非常嚴格,據很多學生說在英國70%以上的分數就已經是非常優秀了,可以拿榮譽學位了;但是在美國,我的一些學生都是全A的成績,最多也只有一兩個B,可見評分制度非常松。當然我並不是說美國不好,只是在說明,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的側重點不同,英國大學的教學質量是世界最好的,但是美國大學的優勢在研究上,另外製度更寬松一點,不像英國,在課程安排和畢業時間上太過僵硬。美國的大學制度是自由的,自由選課,自由畢業,自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 說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不同,其實生活上英美也是大有不同的。我突然想起一位英國朋友給我的忠告:No free Lunch(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你使用了英國人的物品後往往是要付費的,英國人是比較較真的民族,不過這和我們中國人所說的「親兄弟,明算賬」倒是又異曲同工之妙。在英國,幾個朋友在酒吧喝酒,一般是輪流買酒,也正是這個道理。英國人比較實在,如果他請你吃飯,問你喝酒不喝,如果你喝酒就千萬別客氣,他不會問你第二次。 在美國氣氛則要寬松很多,稍微熟悉美國人之後,你會發現他們仍舊直率可愛象個大小孩。美國人自命為富有幽默感的民族,如果你罵他不學無術沒出息,他反而認為你被物質和名譽所累,不懂得生活的真締而可憐你。美國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無時無地不彼此交談搭訕,都以尋開心為目的,語言環境輕輕鬆鬆。有時你看見一群人嘻嘻哈哈熱鬧非凡還以為是老朋友在聚會,其實他們彼此認識的時間大概還沒有十分鍾。 總的來說,英美兩國是各有各的特點。他們就像兩個人,擁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如果你的心中懷憧憬勝利女神,嚮往美國自由的生活,那就不妨去美國;反之你如果想看白金漢宮、聖保羅大教堂、大英博物館、愛丁堡和倫敦塔,那麼到英國學習游歷一番,也未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這一切還是取決於內心的意願。留學一個國家,其實主要看你喜歡哪個國家,拋卻客觀限制,選擇的因素更多的是鍾情。於某一個國家而言,只要發自內心的喜歡並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就一定能得到你所期待的結果。

『陸』 西方教育真的比中國教育牛逼嗎

中國日報登了一篇好文,在中國,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約20%。作為這里的一名外教,我很疑惑,那些錢花在哪裡了,效果怎樣?有時你花再多錢也不一定有意義。
我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美國,孩子呆在學校不到2-3小時,很少有家庭作業,也沒有周末補課,而在教育方面和中國學生相比,仍然更優秀?現在,在我看來,中國學生很聰明,非常聰明,這是我所了解的。到目前為止,我教過超過一千個學生,他們知道如何長時間努力學習,如何忍受長時間的課程(我碰見過小學生課程長達3個小時)。而美國不會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課,大多為40-50分鍾。在美的中國學生,他們的成功率幾乎是100%,失敗是非常,非常罕見的。為什麼?同樣的理由,他們知道如何努力學習。和中國相比,在美國只有極少的課堂教學和極少的家庭作業。然而,有超過20萬的中國學生在美國讀大學,這個數字逐年增加25%。預計在3年的時間里,會有超過40萬的中國學生來美國就讀。現在,我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學生想來美國。
在我一年半的教學中,(我已經教過超過1200次課程,1000多名學生。4個不同的學校,學生涵蓋從小學1年級到大學的MBA),我所遇見的,那些尚在讀中學的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想送孩子到美國。(順便說一句,我不支持這種做法,這是浪費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支出太多是不必要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在中國,長時間課程,課余時間,課外學習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那些我教過的學校,都以此為驕傲。這些在西方的家長,教師和學生里都是不可容忍的,他們不會送他們的孩子去上周末學校,然而,在中國很常見。
綜上所述,西方教育真的會比較好嗎?6.5小時的美國學校比9小時的中國學校教的更多嗎?。在減少學時的同時,是否能更好的完成教學?
我真地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西方教育更好,那麼,中國是否應該採用西方的教學風格?我期待合理的、理性思考的回答。

以下是評論和提問:

我是中國教學教導方面的新手,我同意你對中國教育的看法。英國的學校和教育仍是全世界最好的,然而這里的學生工作時間和努力程度只有中國的一半!!在英國甚至有家長抱怨孩子作業太多!想想中國的班級大小,教學方法和教育目標。對中國的父母和教育機構來說,學生就是要死記硬背來牢記知識,終身這樣學習和探索會有什麼激情???—— 概括的說,西方不止一個教育系統。法國教育完全不同於英國和美國教育
在美國 他們教的是誦讀困難

——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中國教育缺乏的是傾向於社會發展的這一塊,美國學生有時間社交,結識朋友。在我看來這就是中美教育的區別,結識朋友,擁有社交渠道,可以讓人懂得如何協同工作,加強道德品質。畢竟.....
中國學生喜歡撒謊和欺騙,而在美國你不會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中國教育體系也缺少誠信,因為金錢可以買到它,這是個壞榜樣

——西方教育比東方教育好?簡單回答:不是
1、正如jiayangguizi8所說,西方並不只有一個教育系統,甚至有時一個國家有多個系統,當然其教育質量也是不一樣的
2、中西方語言沒有可比性。要掌握漢語,僅僅掌握26個字母是不夠的。我想要掌握數千漢字,小學的那幾年是不夠的。
3、如果太多時間花在了教導學生如何學習上,這就可以解釋中國學生在西方的佳績。相反,由於太過時的教育體系,我們西方的學生不喜歡閱讀和思考。
4、競爭並不是中國學生發明的,在西方,就是小學生也得相互競爭,但沒人考慮這對小孩情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5、年輕的西方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問題在於,社會能力和其他關鍵能力的缺乏。產業部門對此非常憂心。—— 一方面,美國面對智商較低的本土兒童,它沒有辦法達到亞洲教學知識的水平。普通的讀寫,對很多美國孩子都是很大的困難。美國大多數家長一般只注意讓孩子信上帝,其他的多不管。很多學校亂,差,不尊重教師而且美很多教師也很不負責。美國的學生評價教師制度,導致教師給學生打高分,並且對學生沒有要求。面對如此的學生和教師,美國教育是投入高,花費巨額,而結果失敗。這個美國的失敗在最近國際科學能力調查中已經被證實。教育最佳的模式是投入低,收獲高。中國其實傳統已經做得很對了。比如吧,現在中國把課本印得和美國一樣厚,增加了學生書包的重量。書太大太重,自然攜帶不便。美國學生從來不看書。課本都是放學校,買了仍,浪費。最本質的講,沒有數學基礎,就沒有創造力可言。美國教育出來的大多數孩子往往耍小聰明,形式主義一下,懶惰並且沒有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當然基督教本身就反對critical thinking而主張信仰,不要任何證據證實的純信仰。美國教育出來如此失敗的大多數,對其國力是很不利的。
另一方面,和美國兒童不同,亞裔兒童智商高而且非常可塑。80年代有科研調查發現,日本一年級小學生和美國五年級小學生智商相當。這樣的本質不同,就使得東方需要和西方不同的教育方式。亞洲教育的所謂高壓鍋,對孩子將來競爭很有利。並不妨礙孩子體育的發展。還能養成孩子勤勞的習慣。這個勤勞習慣,協同智商,等價於很大的國家經濟財富。從我個人的經歷看,創造力和考試能力,兩者並不是零和博弈(zero sum game,注釋:競爭中獲勝的一方獲得滿足,而失敗的競爭對手遭受損失)。學習西方政治和思潮,和不學習數學等行為,並不能激發學生創造力。考試能力是很小的能力。美國大人小孩都用它來做借口,解釋其孩子成績差的原因。東方式教育實際上是完全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所謂「先死後活」。在很小的年齡掌握完善數理化基礎,才為創造力提供了難得的基礎。才打開了科學創造的大門。而且,我覺得我小學初中就可以把所有的到達大二水平的數理化學完。至少百分之30的中日韓孩子可以如此。中國沒必要把這點知識拖那麼多年。早學完,省錢而且省事。
東方教育缺乏的是自信。就像西方教育的盲目自信。很多中日韓民眾並不說英語,沒有對美國教育的感性認知,對美國教育盲目崇拜。——還是用英文來表述下。西方大學及其以上的教育(碩士、博士)優於中國。但基礎教育還是亞洲模式更適合亞洲學生。
記憶是學習的最高水平,知識源於記憶。不進行記憶,就不會有專家,就是那些記憶技巧也是人腦總結的。
中國學生在美國可能會有社交困難,但這和中國教育無關。美國基督教文化反感中國無神論,美國主流文化認為中國男人都很遜。調查表明大多黑人,白人或者亞裔美國婦女都認為白人男性是她們理想的配偶。在社交里,男人的自信通常來源於女性的崇拜。因此認為中國學生有社交困難,根源還在美國的種族偏見。

何謂酷,美國學生自有一套概念。學生中的社交好手,被稱作派對動物。他們後來在工作領域也並不一定就很成功。事實上,大部分酷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常常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相反那些孤立的怪胎成為了微軟,谷歌,Facebook 里的優秀CEO。中國人覺得,學校不是教導社交和人際交往的地方,學校生活比現實更純粹。如果要將社交並入教育,讓孩子離開學校,靠自己摸索現實生活,家長們們將會第一個出來反對。

相反,我認為美國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當與中國相比時差距尤其明顯。大部分美國學生從未到過中國,他們的思想被教堂和當地媒體深深的塑形了。比如,他們深信中國沒有信仰自由,中國學生很難融入。盲目批評中國的政治體系。認為mao仍是中國的主導。他們的無知和種族偏見。對他們來書,美國方式是最好的,美國人都是領先的。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他們嚴重缺批判性思維。實際上,基督教本身就反對批判性思維。
美國老師裝聾作啞,他們的學生濫交,醉酒,沉迷於各種派對。他們不想承擔任何責任。他們寧願借貸生活,美國學生認為付大量利息給信用公司是明智的。多麼愚蠢!他們不過是加快美國衰落的進程而已。

——的確,中國教育人們怎樣做和正確實行。而西方更加關注「為什麼」

——我認為問題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大學學生沒有從前那麼努力。高考之前,他們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他們聽從父母的願望和計劃。

——作為中國人,我不得不說我討厭教中國教育。從小我就能考高分,父母和老師都為我自豪,正如TedM說的,都是死記硬背,為了高分,你不得不非常努力,否則你就會被認為是個失敗者——MichaelM作為中國的外教,能坦率披露個人的經歷,這點我很欣賞。樓上的評論也很直白。 Helga,seeThroughWest,Ted,Perfectalbum,Desperado123, Uya的評論也很精彩。
然而,我並不認為,某個就一定比另一個好。教育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大事,政府認為它為現實生活中人們潛在的需求服務。
讓我們將觀察點和評論點回到二戰之前,看看社會是如何制定教育體系的。我並不歧視中國教育,起初有人傾向台灣,有人傾向大陸。直到60年麥卡錫主義出現,大量GCD人士遭到迫害後,大陸教育縮減,才普遍演變成熱愛中國的主題。(注釋:麥卡錫主義,二戰後,由於冷戰,在1950—1954年間肇因於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美國國內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惡意誹謗、肆意迫害GCD和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從1950年初麥卡錫主義開始泛濫,到1954年底徹底破產的前後五年裡,它的影響波及美國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麥卡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成為政治迫害的同義詞。)
首先,說一下我的出身
我有八兄妹中我排行第五,東南亞華僑中的中產階級,接受過中西方私立或者公立教育機構教育的。現在我希望兩者能結合。當公立私立機構兩者有分歧或產生影響(消極或者積極),就只會更加放大中西方教育體系的差異。
當我讀小學時,同時接受兩種教育。早上7點到中午12點,是中式教育。下午1點到5點,是天主教教育。上午,我學習中國發音<bo po mo fo ne >,基礎漢字,藝術,算術,社會研究<孔子>,以及充滿寓言和故事的中國歷史。在下午,學習算術,英語語法,音樂,宗教,和世界文學<大多關於希臘羅馬而不是中國>,社交禮儀以及體育。四年級時,由於西方英語教育需要上下午兩個時段,我不得不放棄中式教育。為了更好的掌握英語,父母讓我繼續接受西式教學。除開新加的幾何,代數,化學,物理,和性教育<我們稱它為基督教道德>,高中基本差不多。之後我被送去美國攻讀化學工程,沒有人文學科,卻增加了商業合同法。由於我的教育文化背景和語言技能,我被聘到一家大型跨國集團其在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總部工作。最近,我們家在加拿大定居了,我的孩子們接受著英法、加拿大公立和私立的教育。在溫哥華,這是英國和保守加拿大的基本體系。在蒙特利爾的法國主流教育機構,跟中國類似,分初高級學校(6 + 3 + 3小學初中高中),但倫理和道德取代了宗教。
藝術和科學(體育)博覽會鼓勵個人創造力,鼓勵學生與學生,學校學校,省份與省份開展競爭。學生不需要擔心下一頓吃什麼。或者又說了什麼會招來懲罰甚至監禁,大部分人放學回家與兄弟姐妹們共同生活。在多元化的加拿大,人們相互承擔責任,和諧相處。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技術上,網路都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將來,會有很多未來領導人會是同學校友,因此受歡迎(無論好壞)是個優勢。我鼓勵我的孩子參加夏季慈善志願者工作,去往美國南邊,非洲,或者中國。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他們開始自學外語,因為加拿大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們有很多練習的機會。通過網路,他們可以選擇原文聽或者瀏覽新聞。我參加了三個固定的普通話學習課程,由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學開設的,並且花銷是有補助的。我跟兩個教授學習普通話,一個來自北京大學另一個來自台灣大學,兩個人都是第二次來加拿大。我同時學習了簡體字和繁體字,他們都是了解中國古典文化和歷史的有效工具。
基於以上背景我認為:
1、漢語是象形文字。其組成,一個在於於字體詞根(偏旁部首),另一個在於發音。我同意他們說的,需要耗費6年小學時光來記憶這些詞根,然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閱讀和說話。因而中國學生比起說外語更趨向於閱讀和聽力,中國學生閱讀和聽力比口語要好。相反,西方語言以拉丁文為基礎,組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的26個字母源於拉丁詞根,都是音形文字。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很相象,德語比較變態,從古拉丁結構分離,更多以動詞結束。日語和韓語都是以漢字作為基礎(很多日本人不同意,但都是漢字表達復雜的概念,?如經濟或者人口)在復雜的國際事務。,新加坡語和小部分韓語綜合了象形文字和音形文字,這種革新加速了人民大眾漢字簡化的教育。
(2)在弱南宋,<基於杭州,960–1127年稱汴京,1127–1276年稱臨安>,他們向北魏的契丹部落上供(今天的東北,內蒙古,寧夏,陝西和山西)。他們缺乏軍事實力,但是相反的,他們在農業、科學和技術生產力提高上設置了管理機構。皇帝設置了一個民間抱怨的反饋機構,以便皇帝能夠及時地了解民間心聲。皇帝會實際讀出和反應及時。這創造了一個有監察有制衡,開放,信任,和自由的生存環境,能促進市場經濟與創造力的發展。金融債券和貨幣供應,以及引發爆炸的戰爭機器-投石機都是後來採用的。(注釋:投石機是上古時代的一種攻城武器,可把巨石投進敵方的城牆和城內,造成破壞。又稱炮,可以投擲一個或多個物體,物體可以是巨石或火葯武器,甚至是毒葯和屍體,這可能是最早的生化武器。。—網路),這些概念隨後初步形成。從遺留下來的手繪圖知道,投石車是最早用來發射炮彈的武器。)
從Wujing Zongyan(註:不知道說的是哪位) 投石機手繪圖里的描述可以知道,投石機是最早用於發射炮彈的裝置。
除了抵禦契丹,宋朝相對比較和平,在人文科技的所有領域都大幅度增長,這為隨後的唐朝成為中國最宏大的帝國奠定了基礎。在泉州,福州,寧波,揚州和蓬萊,開啟了絲綢之路。廈門是最後的一個港口,用來出口緞。緞被阿拉伯語稱為zaitun,也就是廈門在古代的名字。中國有兩種世界聞名的緞織物,絲綢和綢緞。每年上貢給北魏的綢緞,迅速換成其他物品迴流到宋國。如福建的茶,河南的火葯和武器。而最終北魏,軍事力量雄厚,卻因經濟滯後而毀滅,不復存在。
——我的兩個小孩讀的是澳大利亞教育。我就此和兩位亞洲父母談過,不單指中國。
首先,與此相關的,為什麼這么多亞洲公司會找受過西方教育的人擔任中級職務。我跟荷蘭的一個大型跨國實業公司的項目經理很友好。他被指派到新加坡很多年了。他這樣評價亞洲工程師,技術過關,但是如果發生意外,他們很難橫向思考,就會來問我。實際上大部分他們自己可以解決。 我想,這是教育系統不同的一種反應。
亞洲教育系統(不只是中國)支持機械學習。長時間背誦考試里反復出現的東西。然後很快忘掉。這在很多文獻和評論中都可以見到西方教育有何不同,特別是澳大利亞教育?
我的小孩不會學習到深更半夜,他們周末不用補習。我的女兒學數學很難,加強課程所學,所以我每天多支付額外聘請老師,對她進行一個小時的一對一的輔導。來加深課堂所學的記憶。

撇開那些批評家不談,澳大利亞教育已經不再集中在記憶事實了,對大多數學生來講,牢記在1066年誰是英國國王與未來生活毫不相干。
替代的是怎樣搜尋信息以及如何運用。因此,我小孩大部分家庭作業是核查不同資源,正確展示參考書目。比對的結果可能有些單薄,但我覺得他們可以學得更多。這是他們所繼承環境的重要的生存技巧。
最後,簡而言之,亞洲死記硬背的教育是讓學生成為工廠工人,被告知應當做什麼,和完成任務。而西方教育,是培養明天的設計者和管理者,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今天「購買維持」策略是自由教育體系成品的構思,它是亞洲教育體系的成品美國的實際情況我不敢說,但中國的教育決不能算好

你只需要知道歐美的教育覺對可以完爆中國就是了,光是教育投入就可以爆中國,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中國的教育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而美國是只重過程不重結果,中國的教育目的性太強,對國家有利但犧牲的是受教育的學生....這裡面表達出來的其實並不是中國教育如何如何,而是中國學生更優秀更努力....


三友非三清: 回復 通天大聖人 :更優秀更努力?更優秀我不置可否,畢竟我也不是啥調查人員,更努力什麼是被逼出來的,我從來不信對學生的調查,因為我知道不可信,學生們不會說真話,12年來皆如此


回復 三友非三清 :美國華裔家庭的孩子的成績可以完爆其他族裔孩子的成績!被逼出來的是肯定,但歸根結底還是中國人的傳統,頭懸梁錐刺股之類的古代典故就說明了一切,中國人的加州觀就是如此,所以中國的教育自然更往這個方向發展


: 回復 三友非三清 :優秀其實更多的是由態度決定的...沒什麼不可置否的,另外中國人在在種族上的數學天賦本身就比一般白人強這是由腦容量決定的...所以同時教過中國學生和一般美國學生的教師自然會覺得中國學生更優秀更努力

『柒』 為什麼外國人比中國人更有創造力

在國外,社會保障太好了,所以,他們不需要擔心養老,醫療,小孩教育等問題,上班的目的就是為了夠一個月開銷和一年出去渡個假
由於收入差距不大,工人也可以有房有車,一年出去渡個假,領導收入也不比他們多多少,壓力卻大很多,所以,員工並不是人人都想往上爬
工會組織太強大了,只要不犯明顯錯誤,被企業開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所以,在這樣舒適的環境下工作,很容易就對目前生活而滿足,甚至不願意為工作投入太多,不象中國人那麼拼
老外如果要努力工作,那肯定是他真正喜歡他的工作,自己願意投入進去,而不是象中國人那樣因為某個工作賺錢多而去做,於是,在某一領域真正幹得好的一般是老外,因為他們真的喜歡,而普通工作,中國人幹得更好,因為中國人有拼勁
在幼兒園小孩大多數時間就是玩,在小學學習也沒壓力,也沒有成績,所以,老外學生很空,他們有時間發揮個性,研究自己的興趣愛好,將來也許就成為某一領域的天才,而中國學生學習壓力大,和老外學生相比能學到更多知識,但是,千篇一律的教學內容,以及門門精通的高考方式,讓中國學生的個性無法發揮,即使是某一領域的天才,也被重壓下的學校考試和考試給埋沒了
老外工作後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大家收入都差不多,不必為了五斗米而折腰,而中國為了高收入而選擇工作,為了升職而改變自己,收入高了,但工作未必喜歡
那麼老外從小到大這么休閑,這么沒壓力,為什麼他們的企業能競爭得過中國人呢?因為,老外在各個領域里工作的人都是真心喜歡這份工作,真心願意為了工作而付出,升職對他們來說也不那麼重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做得就好,而中國有多少人熱愛自己的工作呢?有多少人是專心在研究技能,而不關心升職和職場斗爭呢?一個人一天只有8小時工作時間,花時間在研究升職加薪上了,那必然花在專業技能上的時間就少了,這就是為什麼老外們這么悠閑,卻能造出比我們更好的產品,我們工作那麼努力,卻往往干不過老外。。。

『捌』 美國的科技實力和教育實力到底有多強

當今美國一超獨大,超強的綜合實力,任何一個對手在它面前都顯得那麼的可憐與弱小。下面用數據來說明美國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實力。

一、美國科技實力
1、美國在最關鍵的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至少領先歐洲5年,領先日本10年。
2、美國在研發方面的支出為約300億美元,佔全球研發總額的40%,幾乎與緊隨其後的7個最富裕國家的研發支出總額一樣多。
3、在 20 個科技領域中,美國在10個領域內領先世界各國。
4、諾貝爾獎是衡量科學成就與質量的重要指標。在過去
50
多年中,美國在這一指標上占絕對領先地位。2004年,在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年評選出的諾貝爾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獎和化學獎)中,有8名科學家獲得了這一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大獎,其中6名為美國人。
5、美國網路了世界各地最優秀的,最精華的基礎研究人才。

二、美國教育實力
1、美國有2300多所四年制、授學位的學院和大學,此外還有1800多所兩年制學院,叫做"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s"),二者之和為4100所,是英國(228所)的18倍,德國(368所)的11倍,法國(545所)的7.5倍,日本(709所)的6倍。
2、全球大學綜合實力前10名:1哈佛大學美國 、2劍橋大學 、3斯坦福大學 、4加州大學、5麻省理工學院、6加州理工學院 、7哥倫比亞大學 、8普林斯頓大學 、9芝加哥大學 、10牛津大學的排行榜中,美國占據了8位。

對比中國與美國在科技實力方面的差距:

先讓我們來看看中美兩國的綜合科技和創新能力的差距,下面這張圖是中國和美國在33個工業領域的科技實力雷達圖,圖片將這33個涵蓋主要工業生產的領域分為科學研究型、工程技術型、客戶中心型和效率驅動型四個大類,圖片中紅色三角形為美國,藍色菱形為中國。

從圖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在家用電器、建材、鐵路和高鐵技術等少數領域領先美國,但在其他20多項技術領域都遠遠差於美國,特別是前沿行業中的商業航空器、半導體、生物機器、特種化工和系統軟體等核心技術領域,和美國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

2015年,在全世界100個熱點科學研究前沿和49個新興研究前沿領域中,美國在143個前沿領域都有核心論文入選,且在108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都排名第一,中國在16個前沿的核心論文數為第一名,除了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的貢獻度超過美國之外,世界科學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來自美國,這就是科學研究實力的差距。

據悉,在世界500強科學研究機構2015年年度排名中,美國共佔有198家大學和研究機構進入,其中前十名的研究機構中就有9所來自美國,美國的科學研究實力有多強呢?我們以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例子,眾所周知,日本以高品質數碼相機技術著稱,但實際上世界高端光學強國第一名一直都是美國,而不是日本。

『玖』 西方教育比東方教育更好嗎

西方教育比東方教育更好嗎?中國日報登了一篇好文,在中國,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約20%。作為這里的一名外教,我很疑惑,那些錢花在哪裡了,效果怎樣?有時你花再多錢也不一定有意義。
我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美國,孩子呆在學校不到2-3小時,很少有家庭作業,也沒有周末補課,而在教育方面和中國學生相比,仍然更優秀?現在,在我看來,中國學生很聰明,非常聰明,這是我所了解的。到目前為止,我教過超過一千個學生,他們知道如何長時間努力學習,如何忍受長時間的課程(我碰見過小學生課程長達3個小時)。而美國不會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課,大多為40-50分鍾。在美的中國學生,他們的成功率幾乎是100%,失敗是非常,非常罕見的。為什麼?同樣的理由,他們知道如何努力學習。和中國相比,在美國只有極少的課堂教學和極少的家庭作業。然而,有超過20萬的中國學生在美國讀大學,這個數字逐年增加25%。預計在3年的時間里,會有超過40萬的中國學生來美國就讀。現在,我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學生想來美國。
在我一年半的教學中,(我已經教過超過1200次課程,1000多名學生。4個不同的學校,學生涵蓋從小學1年級到大學的MBA),我所遇見的,那些尚在讀中學的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想送孩子到美國。(順便說一句,我不支持這種做法,這是浪費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支出太多是不必要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意見)。
在中國,長時間課程,課余時間,課外學習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那些我教過的學校,都以此為驕傲。這些在西方的家長,教師和學生里都是不可容忍的,他們不會送他們的孩子去上周末學校,然而,在中國很常見。
綜上所述,西方教育真的會比較好嗎?6.5小時的美國學校比9小時的中國學校教的更多嗎?。在減少學時的同時,是否能更好的完成教學?
我真地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如果西方教育更好,那麼,中國是否應該採用西方的教學風格?我期待合理的、理性思考的回答。

以下是評論和提問:

我是中國教學教導方面的新手,我同意你對中國教育的看法。英國的學校和教育仍是全世界最好的,然而這里的學生工作時間和努力程度只有中國的一半!!在英國甚至有家長抱怨孩子作業太多!想想中國的班級大小,教學方法和教育目標。對中國的父母和教育機構來說,學生就是要死記硬背來牢記知識,終身這樣學習和探索會有什麼激情???—— 概括的說,西方不止一個教育系統。法國教育完全不同於英國和美國教育
在美國 他們教的是誦讀困難

——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中國教育缺乏的是傾向於社會發展的這一塊,美國學生有時間社交,結識朋友。在我看來這就是中美教育的區別,結識朋友,擁有社交渠道,可以讓人懂得如何協同工作,加強道德品質。畢竟.....
中國學生喜歡撒謊和欺騙,而在美國你不會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中國教育體系也缺少誠信,因為金錢可以買到它,這是個壞榜樣

——西方教育比東方教育好?簡單回答:不是
1、正如jiayangguizi8所說,西方並不只有一個教育系統,甚至有時一個國家有多個系統,當然其教育質量也是不一樣的
2、中西方語言沒有可比性。要掌握漢語,僅僅掌握26個字母是不夠的。我想要掌握數千漢字,小學的那幾年是不夠的。
3、如果太多時間花在了教導學生如何學習上,這就可以解釋中國學生在西方的佳績。相反,由於太過時的教育體系,我們西方的學生不喜歡閱讀和思考。
4、競爭並不是中國學生發明的,在西方,就是小學生也得相互競爭,但沒人考慮這對小孩情感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5、年輕的西方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問題在於,社會能力和其他關鍵能力的缺乏。產業部門對此非常憂心。—— 一方面,美國面對智商較低的本土兒童,它沒有辦法達到亞洲教學知識的水平。普通的讀寫,對很多美國孩子都是很大的困難。美國大多數家長一般只注意讓孩子信上帝,其他的多不管。很多學校亂,差,不尊重教師而且美很多教師也很不負責。美國的學生評價教師制度,導致教師給學生打高分,並且對學生沒有要求。面對如此的學生和教師,美國教育是投入高,花費巨額,而結果失敗。這個美國的失敗在最近國際科學能力調查中已經被證實。教育最佳的模式是投入低,收獲高。中國其實傳統已經做得很對了。比如吧,現在中國把課本印得和美國一樣厚,增加了學生書包的重量。書太大太重,自然攜帶不便。美國學生從來不看書。課本都是放學校,買了仍,浪費。最本質的講,沒有數學基礎,就沒有創造力可言。美國教育出來的大多數孩子往往耍小聰明,形式主義一下,懶惰並且沒有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當然基督教本身就反對critical thinking而主張信仰,不要任何證據證實的純信仰。美國教育出來如此失敗的大多數,對其國力是很不利的。
另一方面,和美國兒童不同,亞裔兒童智商高而且非常可塑。80年代有科研調查發現,日本一年級小學生和美國五年級小學生智商相當。這樣的本質不同,就使得東方需要和西方不同的教育方式。亞洲教育的所謂高壓鍋,對孩子將來競爭很有利。並不妨礙孩子體育的發展。還能養成孩子勤勞的習慣。這個勤勞習慣,協同智商,等價於很大的國家經濟財富。從我個人的經歷看,創造力和考試能力,兩者並不是零和博弈(zero sum game,注釋:競爭中獲勝的一方獲得滿足,而失敗的競爭對手遭受損失)。學習西方政治和思潮,和不學習數學等行為,並不能激發學生創造力。考試能力是很小的能力。美國大人小孩都用它來做借口,解釋其孩子成績差的原因。東方式教育實際上是完全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所謂「先死後活」。在很小的年齡掌握完善數理化基礎,才為創造力提供了難得的基礎。才打開了科學創造的大門。而且,我覺得我小學初中就可以把所有的到達大二水平的數理化學完。至少百分之30的中日韓孩子可以如此。中國沒必要把這點知識拖那麼多年。早學完,省錢而且省事。
東方教育缺乏的是自信。就像西方教育的盲目自信。很多中日韓民眾並不說英語,沒有對美國教育的感性認知,對美國教育盲目崇拜。——還是用英文來表述下。西方大學及其以上的教育(碩士、博士)優於中國。但基礎教育還是亞洲模式更適合亞洲學生。
記憶是學習的最高水平,知識源於記憶。不進行記憶,就不會有專家,就是那些記憶技巧也是人腦總結的。
中國學生在美國可能會有社交困難,但這和中國教育無關。美國基督教文化反感中國無神論,美國主流文化認為中國男人都很遜。調查表明大多黑人,白人或者亞裔美國婦女都認為白人男性是她們理想的配偶。在社交里,男人的自信通常來源於女性的崇拜。因此認為中國學生有社交困難,根源還在美國的種族偏見。

何謂酷,美國學生自有一套概念。學生中的社交好手,被稱作派對動物。他們後來在工作領域也並不一定就很成功。事實上,大部分酷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常常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相反那些孤立的怪胎成為了微軟,谷歌,Facebook 里的優秀CEO。中國人覺得,學校不是教導社交和人際交往的地方,學校生活比現實更純粹。如果要將社交並入教育,讓孩子離開學校,靠自己摸索現實生活,家長們們將會第一個出來反對。

相反,我認為美國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當與中國相比時差距尤其明顯。大部分美國學生從未到過中國,他們的思想被教堂和當地媒體深深的塑形了。比如,他們深信中國沒有信仰自由,中國學生很難融入。盲目批評中國的政治體系。認為mao仍是中國的主導。他們的無知和種族偏見。對他們來書,美國方式是最好的,美國人都是領先的。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他們嚴重缺批判性思維。實際上,基督教本身就反對批判性思維。
美國老師裝聾作啞,他們的學生濫交,醉酒,沉迷於各種派對。他們不想承擔任何責任。他們寧願借貸生活,美國學生認為付大量利息給信用公司是明智的。多麼愚蠢!他們不過是加快美國衰落的進程而已。

——的確,中國教育人們怎樣做和正確實行。而西方更加關注「為什麼」

——我認為問題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大學學生沒有從前那麼努力。高考之前,他們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他們聽從父母的願望和計劃。

——作為中國人,我不得不說我討厭教中國教育。從小我就能考高分,父母和老師都為我自豪,正如TedM說的,都是死記硬背,為了高分,你不得不非常努力,否則你就會被認為是個失敗者——MichaelM作為中國的外教,能坦率披露個人的經歷,這點我很欣賞。樓上的評論也很直白。 Helga,seeThroughWest,Ted,Perfectalbum,Desperado123, Uya的評論也很精彩。
然而,我並不認為,某個就一定比另一個好。教育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大事,政府認為它為現實生活中人們潛在的需求服務。
讓我們將觀察點和評論點回到二戰之前,看看社會是如何制定教育體系的。我並不歧視中國教育,起初有人傾向台灣,有人傾向大陸。直到60年麥卡錫主義出現,大量GCD人士遭到迫害後,大陸教育縮減,才普遍演變成熱愛中國的主題。(注釋:麥卡錫主義,二戰後,由於冷戰,在1950—1954年間肇因於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美國國內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惡意誹謗、肆意迫害GCD和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從1950年初麥卡錫主義開始泛濫,到1954年底徹底破產的前後五年裡,它的影響波及美國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麥卡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成為政治迫害的同義詞。)
首先,說一下我的出身
我有八兄妹中我排行第五,東南亞華僑中的中產階級,接受過中西方私立或者公立教育機構教育的。現在我希望兩者能結合。當公立私立機構兩者有分歧或產生影響(消極或者積極),就只會更加放大中西方教育體系的差異。
當我讀小學時,同時接受兩種教育。早上7點到中午12點,是中式教育。下午1點到5點,是天主教教育。上午,我學習中國發音<bo po mo fo ne >,基礎漢字,藝術,算術,社會研究<孔子>,以及充滿寓言和故事的中國歷史。在下午,學習算術,英語語法,音樂,宗教,和世界文學<大多關於希臘羅馬而不是中國>,社交禮儀以及體育。四年級時,由於西方英語教育需要上下午兩個時段,我不得不放棄中式教育。為了更好的掌握英語,父母讓我繼續接受西式教學。除開新加的幾何,代數,化學,物理,和性教育<我們稱它為基督教道德>,高中基本差不多。之後我被送去美國攻讀化學工程,沒有人文學科,卻增加了商業合同法。由於我的教育文化背景和語言技能,我被聘到一家大型跨國集團其在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總部工作。最近,我們家在加拿大定居了,我的孩子們接受著英法、加拿大公立和私立的教育。在溫哥華,這是英國和保守加拿大的基本體系。在蒙特利爾的法國主流教育機構,跟中國類似,分初高級學校(6 + 3 + 3小學初中高中),但倫理和道德取代了宗教。
藝術和科學(體育)博覽會鼓勵個人創造力,鼓勵學生與學生,學校學校,省份與省份開展競爭。學生不需要擔心下一頓吃什麼。或者又說了什麼會招來懲罰甚至監禁,大部分人放學回家與兄弟姐妹們共同生活。在多元化的加拿大,人們相互承擔責任,和諧相處。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技術上,網路都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將來,會有很多未來領導人會是同學校友,因此受歡迎(無論好壞)是個優勢。我鼓勵我的孩子參加夏季慈善志願者工作,去往美國南邊,非洲,或者中國。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他們開始自學外語,因為加拿大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們有很多練習的機會。通過網路,他們可以選擇原文聽或者瀏覽新聞。我參加了三個固定的普通話學習課程,由一個非常有名的大學開設的,並且花銷是有補助的。我跟兩個教授學習普通話,一個來自北京大學另一個來自台灣大學,兩個人都是第二次來加拿大。我同時學習了簡體字和繁體字,他們都是了解中國古典文化和歷史的有效工具。
基於以上背景我認為:
1、漢語是象形文字。其組成,一個在於於字體詞根(偏旁部首),另一個在於發音。我同意他們說的,需要耗費6年小學時光來記憶這些詞根,然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閱讀和說話。因而中國學生比起說外語更趨向於閱讀和聽力,中國學生閱讀和聽力比口語要好。相反,西方語言以拉丁文為基礎,組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的26個字母源於拉丁詞根,都是音形文字。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很相象,德語比較變態,從古拉丁結構分離,更多以動詞結束。日語和韓語都是以漢字作為基礎(很多日本人不同意,但都是漢字表達復雜的概念,?如經濟或者人口)在復雜的國際事務。,新加坡語和小部分韓語綜合了象形文字和音形文字,這種革新加速了人民大眾漢字簡化的教育。
(2)在弱南宋,<基於杭州,960–1127年稱汴京,1127–1276年稱臨安>,他們向北魏的契丹部落上供(今天的東北,內蒙古,寧夏,陝西和山西)。他們缺乏軍事實力,但是相反的,他們在農業、科學和技術生產力提高上設置了管理機構。皇帝設置了一個民間抱怨的反饋機構,以便皇帝能夠及時地了解民間心聲。皇帝會實際讀出和反應及時。這創造了一個有監察有制衡,開放,信任,和自由的生存環境,能促進市場經濟與創造力的發展。金融債券和貨幣供應,以及引發爆炸的戰爭機器-投石機都是後來採用的。(注釋:投石機是上古時代的一種攻城武器,可把巨石投進敵方的城牆和城內,造成破壞。又稱炮,可以投擲一個或多個物體,物體可以是巨石或火葯武器,甚至是毒葯和屍體,這可能是最早的生化武器。。—網路),這些概念隨後初步形成。從遺留下來的手繪圖知道,投石車是最早用來發射炮彈的武器。)
從Wujing Zongyan(註:不知道說的是哪位) 投石機手繪圖里的描述可以知道,投石機是最早用於發射炮彈的裝置。
除了抵禦契丹,宋朝相對比較和平,在人文科技的所有領域都大幅度增長,這為隨後的唐朝成為中國最宏大的帝國奠定了基礎。在泉州,福州,寧波,揚州和蓬萊,開啟了絲綢之路。廈門是最後的一個港口,用來出口緞。緞被阿拉伯語稱為zaitun,也就是廈門在古代的名字。中國有兩種世界聞名的緞織物,絲綢和綢緞。每年上貢給北魏的綢緞,迅速換成其他物品迴流到宋國。如福建的茶,河南的火葯和武器。而最終北魏,軍事力量雄厚,卻因經濟滯後而毀滅,不復存在。
——我的兩個小孩讀的是澳大利亞教育。我就此和兩位亞洲父母談過,不單指中國。
首先,與此相關的,為什麼這么多亞洲公司會找受過西方教育的人擔任中級職務。我跟荷蘭的一個大型跨國實業公司的項目經理很友好。他被指派到新加坡很多年了。他這樣評價亞洲工程師,技術過關,但是如果發生意外,他們很難橫向思考,就會來問我。實際上大部分他們自己可以解決。 我想,這是教育系統不同的一種反應。
亞洲教育系統(不只是中國)支持機械學習。長時間背誦考試里反復出現的東西。然後很快忘掉。這在很多文獻和評論中都可以見到西方教育有何不同,特別是澳大利亞教育?
我的小孩不會學習到深更半夜,他們周末不用補習。我的女兒學數學很難,加強課程所學,所以我每天多支付額外聘請老師,對她進行一個小時的一對一的輔導。來加深課堂所學的記憶。

撇開那些批評家不談,澳大利亞教育已經不再集中在記憶事實了,對大多數學生來講,牢記在1066年誰是英國國王與未來生活毫不相干。
替代的是怎樣搜尋信息以及如何運用。因此,我小孩大部分家庭作業是核查不同資源,正確展示參考書目。比對的結果可能有些單薄,但我覺得他們可以學得更多。這是他們所繼承環境的重要的生存技巧。
最後,簡而言之,亞洲死記硬背的教育是讓學生成為工廠工人,被告知應當做什麼,和完成任務。而西方教育,是培養明天的設計者和管理者,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今天「購買維持」策略是自由教育體系成品的構思,它是亞洲教育體系的成品美國的實際情況我不敢說,但中國的教育決不能算好

你只需要知道歐美的教育覺對可以完爆中國就是了,光是教育投入就可以爆中國,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中國的教育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而美國是只重過程不重結果,中國的教育目的性太強,對國家有利但犧牲的是受教育的學生....這裡面表達出來的其實並不是中國教育如何如何,而是中國學生更優秀更努力....


三友非三清: 回復 通天大聖人 :更優秀更努力?更優秀我不置可否,畢竟我也不是啥調查人員,更努力什麼是被逼出來的,我從來不信對學生的調查,因為我知道不可信,學生們不會說真話,12年來皆如此


回復 三友非三清 :美國華裔家庭的孩子的成績可以完爆其他族裔孩子的成績!被逼出來的是肯定,但歸根結底還是中國人的傳統,頭懸梁錐刺股之類的古代典故就說明了一切,中國人的加州觀就是如此,所以中國的教育自然更往這個方向發展


: 回復 三友非三清 :優秀其實更多的是由態度決定的...沒什麼不可置否的,另外中國人在在種族上的數學天賦本身就比一般白人強這是由腦容量決定的...所以同時教過中國學生和一般美國學生的教師自然會覺得中國學生更優秀更努力

『拾』 為什麼國外的小學生相對更有創造力

誰說國外的小學生就一定更有創造力的?非洲的小朋友們會有創造力嗎?越南的小朋友會有創造力嗎?我覺得他們的創造力還不如我們呢。

閱讀全文

與歐洲和美國教育誰更有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