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火的發明作文

火的發明作文

發布時間:2021-07-28 05:45:43

Ⅰ 請問一下,關於古代用火的故事。我作文急需越祥細越好。

古人取火多取法自然

「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前,人類用火多是雷電引起樹木著火的自然界火和火山引起的火。」商丘市文聯原主席尚起興先生說,「雷電、火山過後,火一旦熄滅人們就無法使用,這樣人們就想法去保存火種。一開始人們不斷地添加樹枝、木頭來保持火的燃燒。後來人們逐漸引火入山洞,在固定的地方保存火種,並不斷地加入柴草樹木保持火種不熄滅。經過長期的摸索,人們逐漸在火堆邊上堆上石塊,以便更好地維持火勢,也有利於燒烤食物,這就是後來火坑的雛形。直到燧人氏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後,這種靠自然取火的方式才發生改變。」

燧人氏後,在取火方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應該是陽燧的出現。

西方神話中,有普羅米修斯冒生命危險用桂皮製成的空心管在太陽神阿波羅太陽戰車輪子下為人類盜天火的美麗傳說。在我國西周時期,不用普羅米修斯照樣可以隨時從太陽那裡得到「天火」,這就是「陽燧」。

陽燧出現於青銅器時代,是距今3000多年的我國利用太陽能取火的工具。它是一個銅錫合金的圓形凹面反射鏡,將陽燧面向太陽,將易燃物放於凹面的反射焦點處,幾秒至十幾秒鍾,易燃物即被點燃,這就是陽燧取火的方法。

關於陽燧歷史文獻上有大量記載。《淮南子·天文訓》曰:「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陽燧面窪,向日照之,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椒,著物即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考式記》記載:「銅錫各居其半合金鑄成的凹面鏡,太陽光下形成焦點以取火,因此又叫鑒燧。」

陽燧的發明使人工取火的方法得到了發展,人們可以更方便更迅速地利用太陽能得到火種,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戰國時期,學者墨翟對平、凸、凹鏡的反射原理、性能、成像進行分析研究,並記載於《墨經》之中。小小陽燧雖不起眼,但是它的科學作用在人工取火方法的進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春秋時期我國發明了煉鐵術,從此人們使用的工具、農具、武器等逐漸用鐵器替代青銅器。到了漢代鐵器應用非常普遍,完全進入了鐵器時代。

人們在用鋤頭鋤地時,偶爾碰在石頭上,迸發出火星。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鐵與石頭相擊比石頭與石頭相擊更容易擊出火花,而且火星更旺,於是人們逐漸發明了火鐮取火的方法。火鐮發明的年代據推斷應該在戰國時期至漢代。

最初的火鐮就是一塊鐵板,用與石頭相擊冒出的火星點燃易燃物便可取火。後來為了方便擊石,將鐵板做成彎彎的鐮刀形狀,因而得名「火鐮」。再後來,為了方便握住鐮刀狀鐵板,又給火鐮裝上了木柄。與火鐮同時使用的還有「火石」和「火絨」,為攜帶方便,木柄演變成荷包,裡面可以盛放火石和火絨。

歷史文獻對火鐮有很多記載。唐代詩人李白《留別廣陵諸公》詩中有「煉丹費火石,采葯窮山川」。柳宗元有「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的表述。元李好古《張羽煮海》第三折有「家童,將火鐮、火石引起火來,用三角石頭把鍋放上」!據清代文獻記載:「取火之具有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欲用火取火絨豆許,放石上以刃敲之,頃刻即得火。」

火鐮也稱「火刀」,因完全是小作坊手工製作,很少有重樣的,有的作坊還在火鐮上刻火龍吐火等圖案或「珍珍火刀」等使用者的標記等。後來火鐮流傳到國外。

隨著火鐮等人工取火工具的普及,火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從燒制陶器到後來的瓷器,都離不開火。景德鎮的窯火千年不滅,製作了大量生活用瓷和藝術品;在冶煉方面,從煉制青銅到煉鐵術的發明,使人們的農具、工具、兵器有了不斷進步,促進了人類的發展;在農業上人們放火燒荒、刀耕火種,用火把驅趕病蟲害;在軍事上利用火攻法攻城,用熱兵器打仗等;在醫學上用火針、燎灸治病等;在隧道工程上採用「火燒水擊方法」開鑿山洞,開世界隧道史的先河……火的力量巨大無比,火的文化燦爛輝煌。

現代取火讓人類文明越來越高

真正具有現代意義取火方式的,是火柴的出現。

1826年,英國葯劑師約翰·沃克發明了火柴,他把氯酸鉀和三硫化銻用樹膠粘在小木棒的一端,乾燥後與砂紙擦劃即能發火燃燒。次年他把火柴盛於圓筒形的火柴盒內在作坊里向外出售,內裝一塊砂紙,這就是最早的實用火柴。

1831年,法國人查理·索利亞用黃磷替代三硫化銻,製成黃磷火柴。這種火柴到處可以劃燃,稱「摩擦火柴」。黃磷火柴不僅容易引起火災,而且葯頭有劇毒,7個葯頭就可以致人死亡。

1898年,法國人亨利·賽韋納等以三硫化四磷替代黃磷製成無毒的「硫化磷」火柴,但仍是摩擦火柴。

1906年,瑞士等歐洲七國簽署了「禁止火柴業使用(白)黃磷」《日內瓦公約》,禁止生產使用黃磷火柴。1923年,我國也加入了這一國際公約。

1855年,瑞典人倫德斯特洛姆把氯酸鉀和硫磺等混合物用膠粘在小木棒上,而將赤磷塗在火柴盒的側面。乾燥後,只有火柴頭在磷面才能劃燃,稱安全火柴。

1833年,世界第一家火柴廠建於歐洲的瑞典卡馬爾省,生產黃磷火柴,隨即火柴工業在歐洲許多國家興起。

1840年前後的道光年間,英國使臣把火柴當做貢品獻給道光皇帝。當眾劃燃演示,「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嘆為鬼物」。這是中國人最初見到火柴。1867年海關報告全國進口了7.92萬羅(每羅12打,每打12盒)黃磷火柴。我國最早使用的火柴是從歐洲輸入的。

火柴輸入中國時稱「自來火」,國人稱之為「洋火」,北京人也稱之為「取燈」,稱火柴廠管裝火柴的工人叫「裝取燈的」,北京以「取燈」命名的胡同不少於五條。

1877年,上海成立製造自來火局,作為首家中國人辦的火柴廠,其生產「馬牌」火柴廣告見於當年《申報》報端。

1906年,北京商人溫祖筠與農商部經光緒皇帝聖旨御批官商合辦,在北京建「京師丹鳳火柴公司」,開創了北京火柴工業的歷史。

在過去將近二百年的時期內,火柴成了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取火工具,男人點煙,女人做飯,火柴不離手。後來隨著打火機的普及,火柴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原始的打火機是一套火槍式打火裝置。當摳動裝置扳機時,帶強彈簧機構擊打火石產生火花點燃干樹葉。1823年,德國化學家備具萊納在實驗室發現氫氣遇鉑棉會起火,於是研製了一套由玻璃筒等製成的裝置,以硫酸、鉑棉、鋅片為材料的打火機,因體積大、易破碎、硫酸溢出有危險等原因,沒能普及使用,但它是世界第一隻打火機。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式打火機,後將燈芯浸苯改成苯打火機。

現代的打火機,已變成小巧玲瓏、可以隨身攜帶的取火工具。

自20世紀後期開始,世界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電子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各個戰線中點火方式也都向電子化和自動化發展。其實在發動機發明之後不久,汽車、輪船、飛機等使用的發動機內的點火已實現了電點火。當汽缸中充滿壓縮燃料氣體時,電火花點燃氣體,瞬間體積膨脹,產生巨大動力,驅動汽車輪子等轉動,實現了發動機不斷點火來做功,帶動各種機械進行工作。

在使用火柴的年代,用火柴點煤氣灶所消耗的火柴占火柴總量的大部分。當時還有各種各樣灶用火柴,一般火柴一盒50至100支,而灶用火柴多是500支一盒,量多耐用。上世紀後期,煤氣灶大部分用上了電打火的點火器,只要旋動旋鈕打開煤氣的同時自動點火。

目前,在礦山開礦、隧道工程、開山修路、河道除礁等諸多爆破作業中,大部分採用電點火引爆以求安全。在定向爆破、集中銷毀不合格鞭炮、銷毀毒品等場合,不僅採用電點火,還逐漸採用無線遙控遠距離爆破,以保證更加安全。現代化鋼廠的煉鋼爐點火、大型體育運動會主火炬點火也都採用高科技的自動點火方式。自動點火已成為今後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國力的增強,如今我國在火箭、衛星發射及航天事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國的火箭運載能力、人造衛星技術以及航天技術,都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在向太空發射衛星和宇宙飛船時火箭發射點火都採用了高科技的全自動點火,其控制時間的准確性和點火的可靠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作為「火的故鄉」,2005年在河南商丘採集的火種曾點燃十運會「華夏文明之火」;2008年7月,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也將來到商丘。圖為燧皇陵廣場,2005年全國十運會「華夏文明之火」就是在這里點燃的。

燧人氏鑽木取火開創了中華古代文明。圖為燧皇陵前燧人氏取火雕像

Ⅱ 寫古代發明作文

四大發明
各位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書寫著永不停息、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永不磨滅、對民主富強的探尋。綿延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我們知道中華民族有四大發明,那四大發明指什麼呢?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那我就先說說造紙術,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那我們再來說說造紙術的改進人蔡倫吧!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說完造紙術我們再來說說火葯,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Ⅲ 我發明的東西---------------------作文----400字

幾周前,羅老師叫我和其它個同學去聽小發明課。聽了以後,我深受啟發,馬上製作了多功能飯盒和環保清潔書寫擦。

首先,我把目光瞄準了飯盒。可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到飯盒有什麼不方便的,「啊,終於想起來了。」我自言自語地說,「能否加一個工俱箱呢?」晚上我就開始了我的「秘密行動」,趁爸爸媽媽沒發現,我便拿起剪刀、膠布悄悄地溜進我的「實驗室」——廚房,把准備好的飯盒、筷子、勺子整齊地放在一起,拿起膠帶一貼,好,我的多功能飯盒大功告成。第二天,老師拿著我的多功能飯盒對我說:「你這個發明實用性很高,但上面的膠布用過幾次粘性就不強了,要在上面加個蓋子。」我拿著我的發明回家後,迅速找了個蓋子裝在飯盒上。我到校後再把它交給了老師,我的這個發明也就勉強成功了。

之後,我又准備發明一個新的東西。「嘿,異想天開節目不是經常播放黑扳擦的發明嗎,我也要發明,而且跟別人的不一般」,想到這里,我找來一塊長15厘米、寬5厘米的長條形泡沫,在泡沫正面用小刀銼了一個洞,再將粉筆安裝上去,就可以握著泡沫寫字了,同時還可以用泡沫的下端擦拭,真是一舉多用,但就是擦拭的效果還比不上學校的擦子。爸爸下班後,帶回來黑板擦,我割下擦子的一部分,用布貼膠安在泡沫的下端,可就是貼不穩,怎麼辦呢?我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在擦子四周用膠圍上二圈就能固定了。「好了,完成了。擦拭不理想的問題也解決了。」連爸爸也說我這個發明比上一次好,可不是嗎,我這個發明費盡了三天兩夜才做出來的,能不好嗎。它既能書寫不臟手,又能很方便地擦拭。我恨不得馬上把這個發明交給老師。時間過得可真慢,總算等到第二天早上,二節課下課,我懷著喜悅的心情把發明交給老師,老師告訴我,如果把一個小缺點改了,也許能獲獎。當時,我一聽,差點一蹦三尺高,喊出聲來「我成功了。」這是我第一次做小發明,沒想成功了。

這次發明使我品嘗了「先苦後甜」的快樂,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不經過細心的觀察、認真的思索和反復的實驗,又怎能獲得艱辛之後的笑容呢?

Ⅳ 四年級作文火的用途400字

原始火種 人類最初與動物一樣,對火是害怕的。後來,逐漸發現了火的好處--被燒烤過的獸肉味道更鮮美,於是便主動地利用火。
火與人類的生活
人工取火
火的使用,首先使人類形成和推廣熟食生活。特別是人工取火的發明,使人類隨時都可以吃到熟食,減少疾病,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體制的進化。而熟食的推廣,還擴大了食物的來源和種類,使人類最終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火還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從而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使人不再受氣候和地域的限制,並能夠在寒冷的地區生活。
火與社會生產
火是原始人狩獵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驅趕、圍殲野獸,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獵生產能力。焚草為肥,促進野草生長,自然為後起的游牧部落所繼承。最初的農業耕作方式--刀耕火種,就是依靠火來進行的。至於原始的手工業,更是離不開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經過火烤矯正器身。以後的制陶、冶煉等,沒有火是無法完成的。
編輯本段火和古代傳統文化
火柴棒上火
當火的煙霧分散到天空時,火和燃燒常用於宗教儀式和象徵。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潔凈、消毒,比方說在沒有消毒葯水的情況下,用來挑刺的針必須先過火以免傷口感染;《聖經·以賽亞書》6章5-7節中,撒拉弗在異象中用火剪從壇上取下紅炭來潔凈以賽亞嘴唇不潔之罪。第二,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比方說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或稱紙錢,廣東稱之為陰司紙)、紙車子、紙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陰間不致缺乏;道教的疏文在儀式近末尾時會被焚燒,以上達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或稱護摩法),通過燃燒供品來供養佛菩薩、火神等。

Ⅳ 寫中國四大發明的作文

靠自己啊!
四大發明
造紙術: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在紙還未發明之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小塊的絲綿製成的紙,由於古漢時的紙張是由麻縷和絲綿,加上製法粗糙,所以紙張的質量不太好。而麻縷和絲綿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們用作造紙的原料,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難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來滿足文化生活上對紙張的要求。

在新的客觀形勢要求下,東漢蔡倫的出現為造紙術帶來新突破,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雖然在蔡倫之前也有紙的存在,但是原料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倫對新原料的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破布、破魚網早已結束了它們本身的任務,成了廢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對造紙工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大約200年後,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到了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威力。

在12、13世紀,火葯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美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葯和火器的記載。

Ⅵ 求一篇 發明創造作文 600字以上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值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 如圖 3 ,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Ⅶ 關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作文 700

四大發明
我們中國有世界著名的四大發明,一是火葯,二是造紙術,三是印刷術,四是指南針。這讓我們中國古代成了文明古國。
延續至今,中國的四大發明在各個科技領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的。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的禮花,帶來了我們的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的火葯燒了中國的圓明園。
說到指南針,我們的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的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的,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
我們的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的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的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的。他們的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的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的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的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的產品,我國最好的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的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的,最好的紙張是人家的,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的?要進口的。紙張是我們發明的,但最好的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的油墨也是進口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四大發明曾讓我們自豪過,也曾推動中華文明向前不斷發展,可是現在有部分發明我們已經處於落後局面,比如造紙術、印刷術在外國已經很先進了,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Ⅷ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作文450字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Ⅸ 什麼的發明作文400字

每一個生物都是師人類的好老,比如:人們根據鳥兒發明飛機,根據魚兒回發明海輪……雖然我們沒有什麼答工具,但我們有創想。現在,請大家也來見識一下我的發明創想吧!
對於我的發明,其實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超級彈力網。嘿嘿,大家一定猜到起源是蜘蛛,因為它吐出來的絲就像彈力網一樣,大家肯定覺得沒什麼稀奇,不過有一點忘了說,它跟上次的變色龍的隱形衣一樣,也能稱得上是寶貝哦。
因為它是建立在太空上的,不知道一張輕飄飄的網怎麼能安在太空中呢?說來有趣,我要先把普通蜘蛛網圍成球形,用原子放大系統放大一萬倍,加上密密麻麻蛛絲保護膜,如果有任何隕石撞擊,它就會自動開啟一種特殊的強烈反彈功能,立刻將隕石返回太空。如果不需要這種功能,可以關閉蛛絲防禦系統,它會立刻關上,它的周圍有五條粗絲,因為它的彈力性能特別好,所以不容易折斷,這樣既可以保障地球不會遇到破壞,還可以保障太空規律,不會打擾到氣象專家的研究。
當然,火箭及速度極快的飛船沖上天,我的蜘蛛網可以自動辨別是不是可通行,然後自動關閉障礙。

閱讀全文

與火的發明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