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技術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五項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因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如果你想轉讓專利,假設你的這次專利權的轉讓收入為20萬元,那麼你將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所得稅;20萬×(1-20%)×20%=3.2萬元
稅後利潤=20萬-3.2萬=16.8萬元
企業轉讓專利權是否需要繳納營業稅?
企業轉讓專利權,可以免徵營業稅。
根據「財稅字[1999]273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具體可以點擊本問題下方的綠色免費咨詢圖標→【向TA咨詢】進行免費專利商標版權登知識產權問題咨詢,專利資深顧問會第一時間回復並解決您的任何問題需求。
『貳』 誰發明了重大疾病保險
馬里優斯巴納德1983年在南非最先提出了重大疾病保險。
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是由馬里優斯巴納德最先提出這一產品創意的。馬里優斯醫生發現,在實施了重大手術後,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後續治療。為了緩解被保險人實施重大手術後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他與南非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
1995年,我國內地市場引入了重大疾病保險,現已發展成為人身保險市場上重要的保障型產品。重大疾病保險在發展過程中,保障功能日趨完善,但該類產品的設計理念一直延續至今。
(2)定額發明人擴展閱讀:
重大疾病保險人人適合
1、社保只報銷因疾病引起的醫療費用,因意外傷害導致的醫療費用不能報銷。無論意外身故還是疾病身故,社保都是沒有身故賠償的,身故後只是返還當時個人賬戶的金額,而這部分的金額是很少的。
2、中國的社保報銷首先是一個先支出再補償的概念,這就意味著你必須先自己支付,才能在這個基礎之上報銷回來多少,而且我們報銷的數額不會大於開支總額。
購買了重大疾病保險,只要確診的疾病是符合保險條款中的保障對象,那麼就可以一次性獲得保險公司的給付,一方面不需要自己在病後墊付醫療費用,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個人的醫療支出負擔。對於沒有醫保的人來說,重疾險尤其重要。而對醫保覆蓋對象來說,重疾險可作為一種必要補充。
『叄』 工程預算的創始人是誰
老祖宗,打有人開始蓋房子,就開始預算了,有錢才蓋房,就是預算
『肆』 甘肅省職稱評審條件的業績定額內是什麼意思
這邊有個文件 ,希望幫助你。
市州人社局(職改辦),省直各部門、各企業集團人事處,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了客觀、公正、准確地評價和選拔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才整體素質,根據我省實際,制定甘肅省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基本條件
(一)學歷、年限
1、博士後流動工作站期滿合格的出站人員,或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前專業工作年限折半計算),經單位考核能勝任副高級職務,可轉正定職,確定本專業副高級職務任職資格。
2、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研究生畢業未獲得碩士學位,或獲得碩士學位而無研究生畢業證書者,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4、高校教師、中專教師、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以外的其他系列,大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5、高校教師、科研人員、中專教師、高中教師、技校理論課教師以外的其他系列,中專畢業在縣(不含市、區)、少數民族卅I(含州、1)以下和在礦山、井下、森林、野外等艱苦條件下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5年並受聘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允許申報評審小范圍有效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論文
任中級職務以來,作為第一作者或執筆人(以期刊中標注為准),在省部級本專業學術刊物(不含增刊、副刊、專刊、專輯)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在1部公開出版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教材中撰寫3萬字以上,可視為已達到在省部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要求。刊物級別認定按照《甘肅省職稱評定中論文要求及刊物級別認定辦法》(甘職改辦(2004)7號文件)規定執行。
(三)外語
外語要求按《關於印發(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考試及成績使用辦法)的通知》(甘人職[2007)18號文件)執行。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按《關於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統一考試的通知》(甘職改辦[2003]2號文件)執行。
(五)年度考核
擔任中級職務以來,年度考核成績均應達到「稱職」或「合格」以上。
(六)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達到我省規定繼續教育學時,並在《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上復核驗印的。
二、業績條件
任中級職務以來,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全面完成了本職工作任務,並達到下列兩類業績中的一類:
(一)達到下列條件中1項
1、作為定額內人員,獲國家級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優秀設計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建築工程裝飾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優秀設計獎一、二等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省優秀設計三等獎,地廳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一、二等獎。
2、作為定額內人員,獲國家級社會科學獎、教學成果獎、完成的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省敦煌文藝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一、二等獎,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省敦煌文藝、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
3、作為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完成的工程項目獲國家優質212程「魯班獎」、省優質工程「飛天金獎"。
4、被評為省部級勞動模範、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或獲得省委、省政府、國家部委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
(二)科研人員達到下列條件中3項,其他人員達到下列條件中2項,其中,第l至10項必須達到1項。
1、作為定額內人員,獲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省優秀設計三等獎、地廳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一、二等獎;或獲省級優秀新技術、新產品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市州、廳局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縣(市、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2、作為定額內人員,獲省敦煌文藝、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市州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
3、作為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完成的工程項目獲省優質工程「飛天獎"1項,或市州優質工程獎(如白塔獎、麥積獎等)2項。
4、作為前2名,完成列入國家部委和省科技、計劃、工業、建設部門計劃下達的科研、工程、技術改造、技術推廣等項目1項,或可行性研究2項,通過省直廳局或市州科技、計劃、工業、建設部門鑒定、驗收(以鑒定、驗收證書或文件為准),並取得顯著效益。
5、作為前2名,完成末列入省計劃的科研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計、新工藝、新品種等開發項目,通過省直廳局或市州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鑒定、驗收(以鑒定、驗收證書或文件為准),並獲得新增利稅30萬元以上(附單位繳款收據和稅務部門稅單)的經濟效益;或獲市州優秀新技術、新產品獎。
6、本人(第1完成人)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實施後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或本人(第1完成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7、作為前2名,完成了列入省部計劃的社會科學研究項目l項,並經省部級鑒定驗收(含階段性鑒定驗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8、作為前2名,制定了由省級以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國務院部委頒布的國家、行業、地方標准或國家、部門、地方計量檢定規程1項。
9、獨著、第1作者正式出版了本專業專著或譯著1部;或主編(排名第一)公開出版了本專業全國性或省級教材l部。合作完成專著或譯著的,本人累計完成10萬字以上(在1部著作中不少於6萬字);合作完成教材的,本人累計完成20萬字以上。
10、獨著、第1作者或執筆人(以期刊中署名為准),在國家權威學術刊物(不含增刊、專刊、副刊、專輯,下同)上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l篇以上;或在省級學術刊物上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2篇以上。
11、本人或本人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本人作為主要指導老師(第1名)指導團隊和學生經組織同意參加競賽,在全國本專業競賽、考評中取得名次或獲獎;在全省本專業競賽、考評中取得前3名、或獲一、二等獎,或獲三等獎2人次;在市州本專業競賽、考評中獲一等獎(或前2名)2人次。
12、獲市州或廳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市州黨政機關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省直廳局授予的全省本系統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或2次獲縣委縣政府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市州直屬局授予的本系統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
13、擔任省級本專業學會常務理事或正、副秘書長5年以上;或擔任全國本專業學會理事5年以上;或受聘為省級學術刊物編委3年以上;或受聘為國家級學術刊物編委。
第二類條件中第1、2、3條每達到l次就計算為達到1項條件,第4—13條每條計算夠l項後,超過部分不得累計計算。同一成果(項目、著作、譯著、教材等)獲獎、通過鑒定驗收、公開出版、效益顯著等,只能計算1次,不得重復計算。
三、破格晉升
學歷或資歷(包括專業工作年限和任低一級職務年限)雖達不到規定要求,但本專業工作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可按《甘肅省破格晉升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甘職改辦[2004]4號文件)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本條件適用於未制定副高級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評審條件的系列(專業)。
五、本評審條件從2010年7月1日起實行。由甘肅省職稱改革辦公室負責解釋。以前有關文件和本評審條件不一致的,均按本評審條件執行。
『伍』 一年完成三年勞動定額的鞍鋼技術革新能手是
一年完成三年勞動定額的鞍鋼技術革新能手是王崇倫。王崇倫遼寧遼陽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中共黨員。曾為鞍鋼工人,後任鞍鋼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哈爾濱市委副書記。
1953年,王崇倫作為鞍鋼北部機修廠工具車間的刨工,相繼革新成功7種工、卡具,發明了「萬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了幾年的生產任務,提前跨進了1956年,成為全國最先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一線工人,從此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5)定額發明人擴展閱讀:
王崇倫的事跡鼓舞著鞍鋼幾代人,他的創新精神也成為「創新、求實、拼爭、奉獻」的鞍鋼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鞍鋼幾代人的傳承,形成了具有鞍鋼特色的創新文化。特別是「九五」以來,鞍鋼形成了以創新求發展的全員理念共識;
形成了明晰的企業創新發展戰略;培養造就了一支創新型人才隊伍和技能型職工隊伍;通過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開發出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陸』 交子是誰發明的
交子,是來北宋於仁宗天聖源元年(公元1023年)發行的貨幣。初始發明人為成都知府張詠。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面額由一貫至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發行原有定額,每兩年整為一屆,到期造新換舊,嚴禁民間私造。據清《續通典.食貨》的〈錢幣.上〉寫著,交子應為三年一屆,其肇因始於宋代之銅錢與鐵錢混用而不便於攜;迄神宗時,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認,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是我國最先出現的紙幣。
『柒』 專業技術資格報評材料中作者名次怎麼填
-
這邊有個文件 ,希望幫助你。
市州人社局(職改辦),省直各部門、各集團人事處,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了客觀、公正、准確地評價和選拔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才整體素質,根據我省實際,制定甘肅省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一、基本條件
(一)學歷、年限
1、博士後流動工作站期滿合格的出站人員,或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前專業工作年限折半計算),經單位考核能勝任副高級職務,可轉正定職,確定本專業副高級職務任職資格。
2、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研究生畢業未獲得碩士學位,或獲得碩士學位而無研究生畢業證書者,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8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4、高校教師、中專教師、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以外的其他系列,大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0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
5、高校教師、科研人員、中專教師、高中教師、技校理論課教師以外的其他系列,中專畢業在縣(不含市、區)、少數民族卅I(含州、1)以下和在礦山、井下、森林、野外等艱苦條件下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5年並受聘擔任中級職務5年以上,允許申報評審小范圍有效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論文
任中級職務以來,作為第一作者或執筆人(以期刊中標注為准),在省部級本專業學術刊物(不含增刊、副刊、專刊、專輯)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以上。在1部公開出版的本專業學術專著、教材中撰寫3萬字以上,可視為已達到在省部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要求。刊物級別認定按照《甘肅省職稱評定中論文要求及刊物級別認定辦法》(甘職改辦(2004)7號文件)規定執行。
(三)外語
外語要求按《關於印發(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考試及成績使用辦法)的通知》(甘人職[2007)18號文件)執行。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按《關於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統一考試的通知》(甘職改辦[2003]2號文件)執行。
(五)年度考核
擔任中級職務以來,年度考核成績均應達到「稱職」或「合格」以上。
(六)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達到我省規定繼續教育學時,並在《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上復核驗印的。
二、業績條件
任中級職務以來,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全面完成了本職工作任務,並達到下列兩類業績中的一類:
(一)達到下列條件中1項
1、作為定額內人員,獲國家級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優秀設計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建築工程裝飾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優秀設計獎一、二等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省優秀設計三等獎,地廳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一、二等獎。
2、作為定額內人員,獲國家級社會科學獎、教學成果獎、完成的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省敦煌文藝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一、二等獎,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省敦煌文藝、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
3、作為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完成的工程項目獲國家優質212程「魯班獎」、省優質工程「飛天金獎"。
4、被評為省部級勞動模範、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或獲得省委、省、國家部委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
(二)科研人員達到下列條件中3項,其他人員達到下列條件中2項,其中,第l至10項必須達到1項。
1、作為定額內人員,獲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省優秀設計三等獎、地廳級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一、二等獎;或獲省級優秀新技術、新產品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市州、廳局科技進步、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縣(市、區)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2、作為定額內人員,獲省敦煌文藝、省社會科學最高獎三等獎,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或作為前2名獲獎人,獲市州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
3、作為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完成的工程項目獲省優質工程「飛天獎"1項,或市州優質工程獎(如白塔獎、麥積獎等)2項。
4、作為前2名,完成列入國家部委和省科技、計劃、工業、建設部門計劃下達的科研、工程、技術改造、技術推廣等項目1項,或可行性研究2項,通過省直廳局或市州科技、計劃、工業、建設部門鑒定、驗收(以鑒定、驗收證書或文件為准),並取得顯著效益。
5、作為前2名,完成末列入省計劃的科研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計、新工藝、新品種等開發項目,通過省直廳局或市州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鑒定、驗收(以鑒定、驗收證書或文件為准),並獲得新增利稅30萬元以上(附單位繳款收據和稅務部門稅單)的經濟效益;或獲市州優秀新技術、新產品獎。
6、本人(第1完成人)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實施後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或本人(第1完成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
7、作為前2名,完成了列入省部計劃的社會科學研究項目l項,並經省部級鑒定驗收(含階段性鑒定驗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8、作為前2名,制定了由省級以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部委頒布的國家、行業、地方標准或國家、部門、地方計量檢定規程1項。
9、獨著、第1作者正式出版了本專業專著或譯著1部;或主編(排名第一)公開出版了本專業全國性或省級教材l部。合作完成專著或譯著的,本人累計完成10萬字以上(在1部著作中不少於6萬字);合作完成教材的,本人累計完成20萬字以上。
10、獨著、第1作者或執筆人(以期刊中署名為准),在國家權威學術刊物(不含增刊、專刊、副刊、專輯,下同)上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l篇以上;或在省級學術刊物上全文發表本專業論文2篇以上。
11、本人或本人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成果,包括本人作為主要指導老師(第1名)指導團隊和學生經組織同意參加競賽,在全國本專業競賽、考評中取得名次或獲獎;在全省本專業競賽、考評中取得前3名、或獲一、二等獎,或獲三等獎2人次;在市州本專業競賽、考評中獲一等獎(或前2名)2人次。
12、獲市州或廳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市州黨政機關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省直廳局授予的全省本系統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或2次獲縣委縣授予的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市州直屬局授予的本系統專業技術工作先進稱號。
13、擔任省級本專業學會常務理事或正、副秘書長5年以上;或擔任全國本專業學會理事5年以上;或受聘為省級學術刊物編委3年以上;或受聘為國家級學術刊物編委。
第二類條件中第1、2、3條每達到l次就計算為達到1項條件,第4—13條每條計算夠l項後,超過部分不得累計計算。同一成果(項目、著作、譯著、教材等)獲獎、通過鑒定驗收、公開出版、效益顯著等,只能計算1次,不得重復計算。
三、破格晉升
學歷或資歷(包括專業工作年限和任低一級職務年限)雖達不到規定要求,但本專業工作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可按《甘肅省破格晉升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甘職改辦[2004]4號文件)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本條件適用於未制定副高級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評審條件的系列(專業)。
五、本評審條件從2011年7月1日起實行。由甘肅省職稱改革辦公室負責解釋。以前有關文件和本評審條件不一致的,均按本評審條件執行。
『捌』 12生肖是誰發明的
十二生肖源於何時,今已難於細考。長期以來,不少人將《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是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刀。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且與現今相同。
生肖為何取數十二?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國語·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說,《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闢地之初,玄黃騎著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里有十個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說:『這是天幹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干,女的則為地支。」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天乾地刊,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采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乾、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年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於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本者,月出之時,月本坎體,而中含水量太陽金雞之精,故本屬雞。於核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只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面,後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並定位了,一直傳至今日。
另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我國至遲從漢代開始,便採用十二地支記錄本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兩面三刀個小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盪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葯正忙。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十二生肖也被稱為十二年獸。在中國的歷法上有十二隻年獸依次輪流當值,所以我們的中國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應用在歷法上。
十二生肖始於紀元前六世紀,初期跟地支一組的數字互相應用,到後來才變成的紀年的年號。但是,在十二生肖中,為何人人喊打的老鼠能獨占鰲頭,領袖群倫呢?這里有一個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召集眾生肖開排名大會,豬鼠牛馬羊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一齊趕著赴會,牛大哥憨厚,早早啟程 結果一馬當先佔了首位,本來冠軍非它莫屬,可是機靈的老鼠在關鍵時刻,看準時機,悄悄躍上牛背,站在牛頭上,結果排名時牛大哥就只有讓位於鼠老弟了,屈居第二。當然,這只是傳說,近年來,流行另一種較合理可信的說法,我們知道,動物的足趾有單雙即奇偶之分,不管是二足或是四足,它的足趾數目前後或者左右都是相同的,但唯獨鼠是例外,它是前足四趾而後足五趾,所以在排列十二生肖時,按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列,鼠足因為奇偶同體,無法安排,所以因異得福名列前茅。接下來是牛,足有四趾,屬偶數,虎足有五趾,屬奇數,免足有四趾,偶數,龍足有五趾, 奇數,蛇呢,因為無足無趾,實同偶數,馬足有一趾,奇數,羊足有四趾,偶數,猴足有五趾,奇數,雞足有四趾,偶數,狗足有五趾,奇數,豬足有四趾,偶數。這種按足趾奇偶數來分的說法,終於為鼠老弟伸張了正義,洗刷了蒙受多年的「佔位」之冤,使鼠能揚眉吐氣,來年再展風采。
這個故事的另外一章講述的是貓鼠為何成仇人。當時,貓和鼠原是好朋友,在赴群眾大會前,它們一起睡並約好誰先醒就叫醒誰。豈知,老鼠第二天起得早,竟然靜悄悄地獨自赴會,不理會貓。等貓醒來趕赴大會時,佛陀已經將十二年號分配好了。貓和鼠便從此結下深仇。
當然傳說歸傳說,民俗學者郭立誠氏的看法則較可獲得歷史記載的應證。人們是為了便於記住天乾地支名歲,而將代表十二辰的動物來稱呼它
『玖』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員工退休後享受什麼待遇
什麼也享受不了,拿正常的退休工資; 當然如果出售專利的話還是有一些收入的,現在的專利多如牛毛(比如說你要申請一塊地建公司,那麼你必須有一定額的專利(至少15項以上,當然公司還是不太大的那種)否則的話很難批下來);依次列推中國那麼大 ,小公司有多少,專利有多少!如果不是很尖端那種根本不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