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列舉兩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就 列成9表格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專,是指資本主義屬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❷ 請分別列舉17世紀到19世紀,中西方科技發明成果各一項
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閱讀圖表,分析歸納的能力。題干中的表格主要列回舉了三次工業(答科技)革命一些重要發明成果的研究年限、生產推廣年限,反映了科學成果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越來越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②說法較絕對;④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科學成果都是技術進步推動的,與科學理論重大突破無關。故選B。
❸ 列舉幾個19世紀的重大發明創造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埃及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slave)為他們撐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1901年,橫越大西洋發報成功。近代電訊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
❹ 關於十九世紀科技發明
愛迪生--直流電動機和電燈
特斯拉--交流電
卡爾.本茲--汽車
約翰.貝爾德--電視
威利斯.凱利--空調
卡爾.馮.林德--冰箱
萊特兄弟--飛機
馬可尼--無線通訊技術
恩斯特.魯斯卡--電子顯微鏡
克里斯蒂安--雷達
拉塞爾.雷諾茲--X光機
威廉.倫琴--X光射線
海森伯格--量子理論
❺ 根據工業革命發明成果表,歸納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
背景:(1)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大機器生產下的資本積累和對殖民地的商品輸出和掠奪積累了大量資金。(3)自然科學突破性進展,為把科學原理轉化為技術,並且直接應用到生產中去奠定了基礎。(4)美德意日等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
革命特點:(1)科學技術的發展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許多技術的發明來源於有生產實踐經驗的工匠。比如,珍尼機的發明者是個織工,蒸汽機的發明者瓦特也是一個機工。因此,可以說這個時候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所有發明發現成果都是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而創造出來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理,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是新機器和新的生產方法主要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全面開花取代了一枝獨秀的局面,其中德國、美國貢獻尤多。而且,其規模更加廣泛,某一國的重大發明,很快就被別國所吸收,相互推動,發展迅速。
(3)有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多數國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形成了兩次工業革命時間上的交*,如德國、日本就屬於這種狀況。因此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進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經濟發展的速度就比較快
主要成就:(1)電力的廣泛運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出現了一系列的發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相繼問世,使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燈、電車、電焊、電影放映機等相繼問世。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這項技術首先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製成了第一輛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迅速發展;其次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業的產生,石油產量猛增。
(3)電訊事業的發展。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成功,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4)化學工業的建立。化學工業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80年代從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學產品,1867年諾貝爾發明炸葯,80年代又改良製造無煙火葯的技術,大大促進軍事工業的發展。塑料、人造纖維開始投入生產和使用。
❻ 19世紀的重大發明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
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
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法 國 笛 卡 爾 創立了解析幾何
德 國 萊布尼茨 發明微積分
英 國 牛 頓 發明微積分②確立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
英 國 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英 國 道 爾 頓 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
俄 國 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英 國 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
法 國 巴 斯 德 開創了微生物學
❼ 列舉19世紀的科技發明
19世紀重大發明創造 埃及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slave)為他們撐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
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
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
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1901年,橫越大西洋發報成功。近代電訊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
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
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
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 編輯本段其它 法 國笛 卡 爾 創立了解析幾何 德 國 萊布尼茨 發明微積分 英 國 牛 頓 ①發明微積分②確立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 英 國 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 英 國 道 爾 頓 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 俄 國 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英 國 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 法 國 巴 斯 德 開創了微生物學 1911年世界上的第一台電動洗衣機誕生了。
❽ 列舉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恩格斯曾對學說給以高度評價,把它與列文·虎克的細胞學說、焦耳用實驗確立的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達爾文的進化論 並列為19世紀的三大發明.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斗。我們不得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
❾ 列舉19和20世紀世紀上的重大發明創造,每個各寫五個
19世紀重大的發明創造:
英 國法 拉 第發現電磁感應原理。英 國道 爾 頓創立了近代原子學說。俄 國門捷列夫制定了化學元素周期表英 國達 爾 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法 國巴 斯 德開創了微生物學
20世紀重大發明創造:
1895年 X射線、電影
1897年 阿司匹林
1900年 輸血
1901年 原子核
1902年 無線電 傳真機
1903年 飛機 不銹鋼
1904年 手錶
1907年 復印機和 塑料
1911年 空調
1913年 汽車組裝流水線 鎢絲電燈
1920年 信用卡
1923年 8線圖像的裝置(早期電視)
1927年 電視機
1928年 青黴素
1929年 盤尼西林
1935年 雷達
1939年 核能
1940年 彩色膠卷
1942年 核武器
1943年 計算機
1945年 人工腎 隱形眼鏡
1948年 半導體收音機
1953年 DNA
1954年 避孕葯
1957年 人造衛星
1958年 心動記錄器
1960年 激光器
1964年 軟質隱形眼鏡
1967年 器官移植和網際網路(互聯網)
1978年 試管嬰兒
1983年 機器人
1997年 克隆技術
1923年 噴氣發動機
2、二十世紀的重大發現
相對論
量子力學
宇宙大爆炸理論
空間論
DNA分子結構
地球板塊學說
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
核能與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