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神創造地球上的第一個生

神創造地球上的第一個生

發布時間:2021-07-28 02:26:19

A.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當時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後,它開始是毫無生命體征的,都是後期的有機分子一一合成以後嘗試化學反應出來的。

這些有機分子進一步合成並成為生物單體如氨基酸還有糖還有腺苷還有核苷酸等。這些生物單體進一步聚合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質還有多糖還有核酸等,這一過程稱為化學進化。科學家已經證實,這兩個階段可以在原始海洋環境中實現。然而,經過長時間和復雜的進化,蛋白質、多糖和核酸等大分子有機物最終產生了最原始的生命。

這種生命的誕生提供了一個搖籃,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來自海洋,這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即使哺乳動物通過胎兒浸泡在子宮羊水鹽溶液中,也可以證明哺乳動物無法與海洋分離,然後世界上第一個生物自然來自海洋,說到這里,眾所周知都是知道,最早的生物誕生於 4億年前。

B.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物是怎麼來的真的是上帝製作的亞當么還是女媧娘娘造人呢那麼女媧哪來的

這只是個神話故事,誰也不知道第一個人怎麼來的..沒人見過....比較可信的還是由海洋微生物進化來的,我就納悶了...微生物怎麼就進化的這么好....恐龍都進化出來了....我覺得一切生物就是突然間冒出來的..誰也沒見過第一隻雞,沒見過第一個蛋,天知道哪來的,這個觀點可信度不大...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

C. 世界上第一個生物是怎麼誕生的呢

最早的生物是古細菌,誕生於極端原始環境。

古細菌(古核細胞),常生活於熱泉水、缺氧湖底、鹽水湖等極端環境中的細菌。具有一些獨特的生化性質,如膜脂由醚鍵而不是酯鍵連接,其營養方式亦不同於常規生物,如硫氧化等。古核細胞遺傳的信息量較小,是世界上最早的生物。

誕生:古菌是生存在極端環境中的。一些生存在極高的溫度(經常100℃以上)下,比如間歇泉或者海底黑煙囪中。還有的生存在很冷的環境或者高鹽、強酸或強鹼性的水中。

後來發現古細菌分布其實很廣泛,在溫和環境和冷環境中也有它們的蹤跡,如溫帶的土壤、食草動物的消化管和南極海岸水域。

(3)神創造地球上的第一個生擴展閱讀:

從RNA進化樹上,古菌分為兩類,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廣古菌(Euryarchaeota)。另外未確定的兩類分別由某些環境樣品和2002年由Karl Stetter發現的奇特的物種納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構成。

Woese認為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各代表了一支具有簡單遺傳機制的遠祖生物的後代。這個假說反映在了「古菌」的名稱中(希臘語archae為「古代的」)。

隨後他正式稱這三支為三個域,各由幾個界組成。這種分類後來非常流行,但遠組生物這種思想本身並未被普遍接受。一些生物學家認為古菌和真核生物產生於特化的細菌。

古菌和真核生物的關系仍然是個重要問題。除掉上面所提到的相似性,很多其他遺傳樹也將二者並在一起。在一些樹中真核生物離廣古菌比離泉古菌更近,但生物膜化學的結論相反。

然而,在一些細菌,(如棲熱袍菌)中發現了和古菌類似的基因,使這些關系變得復雜起來。一些人認為真核生物起源於一個古菌和細菌的融合,二者分別成為細胞核和細胞質。這解釋了很多基因上的相似性,但在解釋細胞結構上存在困難。

D. 世界上第一個生物是怎麼來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歸根結底,都是由氨基酸構成的。
氨基酸構成蛋白質,蛋白質便構成所有生物的框架,其中再點綴一些脂肪、糖、磷脂等等。
那麼地球上復雜的生物是由什麼變的呢?
我們知道,病毒這類東西,它們能夠自我復制,有生老病死,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就是一種生物,有生命的特徵。
而病毒的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質和核酸,有些甚至沒有核酸,只是一個蛋白質。
病毒這種最微小的生命體,便具有了遺傳能力,能夠自我復制,能夠自我完善,能夠變異,所以可以想像病毒可以進化成更高等的生物,例如細菌,例如腔腸動物,例如昆蟲,甚至哺乳動物。
因此也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像細菌一樣的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的微小生物進化而來的。
那麼蛋白質和核酸是怎麼來的呢?目前普遍的說法是,地球剛形成不久時,也就是幾十億年前,地球上還不是很穩定,暴風驟雨,火山噴發那都是家常便飯,因此那時的化學反應也遠比現在激烈。就是由於某個偶然的機會,地球上誕生了生命物質——氨基酸
這個問題是物種不變論與生物進化論長期論戰的根本分野.照物種不變論,
雞的祖先永遠是雞,
當然纏不清雞和蛋誰先誰後.
這個問題也並非永遠爭論不清,
早在一百年前就由達爾文徹底解決了.
按照生物進化論,
雞並非從來就有,
它屬於鳥類,而鳥類和哺乳類都是由爬行類進化來的.
爬行類和鳥類有許多不同,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都是卵生動物,
如蛇,
龜,
甚至恐龍等爬行動物都是下蛋的,
也就是說,
在雞這個種屬未出現之前,
它的祖先就已經先有蛋了.
最原始的雞正是從這些蛋中產生的,
只不過在雞出現之前的蛋不叫」雞蛋」,
而叫做什麼別的蛋罷了.
所以肯定地說,
是先有蛋後有雞.
其實這個問題和」人是由猿猴變來的」同屬一理,
搞清它將有助於我們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

E.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體是怎樣誕生的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令人信服的說法,這就 給生命的源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當然,要弄清楚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非常有必要知道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其中與生 命尤為相關的便是大氣,因為是它為生命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地球大氣的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大氣即原始大氣在地球演化的初期就消 失了;第二代大氣是被地球內部物理化學反應擠壓出來的,稱為還原大氣。還原大氣的 顯著特徵便是缺氧,只是由於後來出現了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的氧氣,才 使得還原大氣變成了以氮、氧為主的現代大氣,即氧化大氣。據此,科學家們推測,在 35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生命。
推測終歸是推測,地球生命起源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現在,可以肯定地認為,大約在40億年前,地球上只有岩五和水,地表溫度很高,缺氧的大氣使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可以暢通無阻地射到地表,而紫外線具有相當強的化學活性,它是生命形成的催化物。諸多關於生命起源的假說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1924年,被譽為世界研究生命起源的先驅。蘇聯生物學家奧巴林在他的《生命起源》 一書中把生命起源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有機物產生;氨基酸、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具 有新陳代謝機能的蛋白質產生。奧巴林認為,生命發生的可能過程應為蛋白質分子一分 子團團聚體,團聚體內部結構的完善可以導致原始生命的出現,並最終產生結構、功能 復雜的生命單體。先是原始單細胞生物,然後向兩個方向進化:一是自養能力強化而運 動功能退化,進化至單細胞菌藻類植物,成為植物界進化的源頭;另一方向則是運動功 能強化而自養功能退化,進化至單細胞原生動物,成為動物界進化的源頭。 奧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說擁有很大一批追隨者,其中不乏聞名於世的身體力行者。20 世紀50年代,美國人米勒開創了生命起源模擬實驗的先河。1953年,米勒依據奧巴林的假說,著手開始了原始大氣模擬實驗。他把甲烷、水蒸汽、氨、氧氣的混合物裝在一個完全密閉的裝置內,讓它們循環流經一個模擬太陽紫外線輻射的電弧。在歷經一周的連續放電之後,密閉裝置內產生了甘氨酸、丙氨酸等11種氨基酸,其中有4種氨基酸存在 於天然蛋白質中。米勒實驗的成功給了後來者極大的鼓舞,此後,世界各國科學家紛紛投身於尋找生命源頭的研究中。1959年,德國科學家格羅特和維斯霍夫設計了一個用紫
外線代替放電的實驗,同樣得到了氨基酸;1961年,美國的生物化學家奧洛把氰化物加 入實驗混合物中,得到了很多種氨基酸及一些短鏈的肽,還製成了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 一瞟吟;1962年,奧洛又製成了核糖和脫氧核糖;1963年,美國人波南佩魯馬做了同米勒相似的實驗,他用電子作能源,製成了腺瞟吟;接著,他又和同事們一起在紫外線的
作用下,製成了腺膘吟校普。到了周世紀70年代,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已能夠全部 通過人工模擬自然條件的方法合成。奧巴林假說中關於生命起源的有機物產生階段已多 次為實驗所證實,大的分歧出現在蛋白質與生命物質產生階段。在奧巴林生命起源假說 中,海水是不可或缺的,它被認為是生命的搖籃。奧巴林派堅持認為,如果沒有原始海
洋,有機物質難以儲存聚集,最終形成有自我復制功能的生命單體。
但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福克斯卻不這樣認為,1960年,他提出了另一種生命起源的 假說一類蛋白微球體假說。福克斯認為,早期的地球溫度很高,依靠熱能就足以使簡單 的化合物形成復雜的化合物。為了證明自己的假說,早在1955年,福克斯就開始進行實 驗。他把各種氨基酸的混合物加熱到200℃,3小時後,它們形成了形似蛋白質的分子鏈.被稱為類蛋白。1960年,福克斯又把酸性類蛋白放人稀酸中加熱溶解,冷卻後縮結成團, 形成微球體。在光學顯微鏡下,福克斯發現這種微球體很像細菌,並且在特定處理後還 能出芽,芽長大後能脫落下來;小球還能分裂,一分為二或者彼此連成長串。 福克斯的類蛋白微球體假說否定了生命發生對原始海洋的依賴,因而被稱為「陸相 起源派」。科學歷來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多年以來,奧巴林派與福克斯派長期致力於發 展完善各自的理論,其間並無多少爭論。在數十億年前,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而今天的人類只能在想像中追尋昔日的印跡,追尋原始生命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景象。奧 巴林派與福克斯派的學術價值都得到了同樣的認可,團聚體和微球體都被看成是生命發 生過程中的原始細胞模型。
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科學精神的鼓舞下,近年來,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假 說紛起林立,比較著名的有「火山學派」與「外來生命學派」。福克斯的「類蛋白微球 體」迄今在自然界尚未被發現,而有生命的類病毒卻可以在自然界發現。類病毒的前導 物質為單質磷酸,科學家在研究火山氣體時發現其中含有單質磷酸復合形成的大分子磷酸。據此,「火山學派」認為,由於火山爆發生成了大量大分子磷酸,這種物質溶入海 水,成為地球生命之源。有一件事可以佐證「火山學派」的結論。1977年,海洋學專家柯利斯在太平洋底考察海底火山時無意中發現,在沸騰的火山岩漿噴口周圍活躍著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態,有鞋底大小的蛤,也有肝達近兩米的大管蟲。這時,一個奇思妙想在他的腦海中產生: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催生的,因為在地球形成生命的初期,地球的環境也是相當惡劣的,許多地方都很類似於海底火山四周圍的環境。柯利斯的發現及假設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未有過科學家真正去認真地加以驗證。絕大多數探索生命源頭的人都不會相信,生命是在滾燙有毒的環境中誕生的。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一些科學家開始挽起袖口驗證熱液出口是否有發生生化反應的可能性。試驗結
果表明,那些炙熱的、甚至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熱液噴口處果真有早期生命產生所必需的化學變化。1996年8月,美國基因組研究所的科學家宣稱,他們解開了當初由柯利斯提出的作為生命第三分支(另兩種為細菌與真核細胞)而存在的一種原始生物楊氏產甲烷球菌的1700個基因密碼。楊氏產甲烷球菌生活在太平洋洋底2623米水深的一座火山口的邊沿上,其生活不受陽光的影響,而且不以有機碳作為食物源。它靠火山口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氮和氫為生,釋放甲烷。研究人員從這種微生物中抽取了生命體中最重要的 生命物質DNA。科學家認為,這種微生物可能是原始生命最早的形式,還可能是外星上
最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F.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如何誕生的

一。 有觀點認為是由外星天體撞擊地球後,該天體上的有機分子就降生到地球上。 二 地球上的氧、氮、氫、碳等元素在太陽的紫外線和暴雷的作用下,形成了蛋白質;又很巧合的是地球正好處在距離太陽的適當距離,所以有了生命。在接著生命受到環境的約束而進一步進化。然後經過N億年的進化,人類就產生了。。 三 在數十億年前,地球天氣的含氧量比現在少得多,火山噴發時所生成的蘑菇的溫度比現在高大約200攝氏度。這種條件非常有利於蘑菇雲中的多種物質之間發生更加復雜的化學反應,合成有機聚合物和氨基酸。這些物質在落到地面,並經過多年的相互作用後,便可合成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核糖核酸分子,從而使原始細胞的出現成為可能。 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哪裡來的?生命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不僅是科學家感興趣的問題,也是普通人們所感興趣的問題,它已困擾了人類幾千年。但是直到本世紀,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為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原因是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了,即使到今天,它也依然是一個尚未完全解開的謎。 遠古的時候,人類的生產力還很低下,認識能力也很低下,人們對世界上千姿萬態、活蹦亂跳的生物,特別是對人類自身是從哪裡來的充滿了困惑和神秘感,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神話和傳說。而後來,這些神話和傳說大都把生命看作是一種超物質的力量,即神或者不可知的上天創造的。 我國古代就有女媧造人的神話。相傳開天闢地之後,大地上有了山川河流、草木花鳥、飛食走獸,唯獨沒有人。天神女媧感到十分孤獨,於是掘取地上黃土,摻水揉團,按照自己的樣子,捏成一個個小生靈,這就是人。用泥捏人太慢也太累了,於是她取了一根藤子伸進泥潭裡,然後猛地向地上一甩,濺落的泥點也都變成了人,從此大地上布滿了人的蹤跡。 古埃及神話說,人是由聖神哈奴姆在陶器作坊中用泥土塑成,然後與女神赫脫一起把生命注入泥人的身體,於是泥人就有了充滿活力的生命。 而從古巴比倫廢墟中挖掘出的楔形文字,則記載著神在6天之中創造了世界和用粘土塑成第一個人的故事。後來這個故事被希伯萊人挪到了《聖經》中,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教義。 我國漢初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也有過"無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之說。 與神創論差不多同樣的古老,人們根據自己雙眼對許多表面現象的觀察,如腐肉會產生蛆,久不洗澡會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質自然產生的。這叫做自然發生論或自生論。 古埃及人就認為,尼羅河的淤泥經過陽光曝曬,可以生出魚、青蛙、蛇、鼠等。古印度人認為,汗液和糞便可以產生蟲類。而我國古代則有"白石化羊"、"腐草化繭"、"腐肉生蛆"的說法。 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堅信,低等生物是在雨、空氣和太陽的共同作用下,從粘液和泥土中產生的。他還編制了名錄,如晨露同粘液或糞土相結合,會產生繭火蟲、蠕蟲、蜂類等;正在腐爛的屍體和人的排泄物可形成絛蟲,可粘液則能產生蟹類、魚類、蛙類等;老鼠是從潮濕的土壤中產生的。亞里士多德被認為是古代最博學的人,他的看法無疑給自然發生論增加了份量。 一直到17世紀,絕大多數人都對自然發生論深信不疑,人們怎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東西呢?一個叫范·赫爾蒙特的醫生甚至開出了製造老鼠的方子,即把小麥和浸有人汗的襯衣一同放進容器,經過21天"發酵",就會長出活老鼠。 就連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說植物是由變弱的彗星尾巴形成的。 自然發生論在最初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它試圖從物質的原因來說明生命的起源,打擊了唯心的、不可知的"神造論"。但它畢竟是不科學的,對生物學和醫學的進一步發展成為了一種障礙。而統治階級和宗教神學則竭力把自然發生論納入他們的體系,提出生物所以能夠自生是由於上帝的意志決定的。在中世紀,一些教士甚至宣傳不僅花草魚蟲可以自生,而且鴨、鵝、羊等都是從鵝樹、羊樹上長出來的,因此吃鴨、吃鵝被算作是吃素。

G. 63.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從何誕生

A 陸地 B 海洋 C 天空1

H.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從何誕生

海洋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命從何而來?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怎樣誕生的?這是一個饒有趣味又困擾人類千年的問題。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種種假說,大致可分為四類:一種是神創論,認為生命是由超自然力(如上帝)所創造;一種是外界移入論,認為生命是由外星球移入到地球上來的;一種是生命永恆論,認為生命與物質同樣永恆,生命在地球形成的同時或稍後即來到地球。這三種說法都曾在一段時期內流行過,但均被後來的實驗所推翻。第四種是現在大多數科學家所承認的,即生命系統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經一系列化學變化而產生,並且大體已為科學實驗所證實美國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尤里教授曾假定,生命最先是在地球大氣中由甲烷、氨、水氣和氫合成後產生於地球的。為了驗證自己的結論,他和學生米勒於1952年一起精心設計了一個實驗,以研究在自然條件下能否產生與生命有關的基礎物質。米勒把原始大氣中的甲烷、氫氣、氨氣和水蒸氣放到抽成真空的玻璃儀器中。並使用一個人造太陽——高電弧模擬太陽的輻射。高電弧像大自然的閃電雷鳴,不斷輻射出能量。此時,儀器內的各種氣體和水蒸氣混雜一起,煙霧騰騰,相互碰撞、對流,並循環往復。一個星期過去了,米勒取出真空器皿中的水進行分析,居然得到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質原料——氨基酸。此後,米勒實驗室又合成了33種氨基酸,其中10種是天然蛋白中所具有的。在這10種天然蛋白中,又有6種氨基酸與1969年9月28日澳大利亞茂切遜鎮落下的隕石中含有的6種氨基酸的組成和含量相似。這似乎表明這種含碳隕石中的氨基酸,也是由火花放電作用或通過類似的過程形成的,生物學家波南佩魯馬經過對隕石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1959年我國科學工作者採用火花放電的辦法,並將硫化氫加入到甲烷、氨氣、氫氣和水蒸氣的行列,結果得到比米勒獲得的更為復雜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氨酸、蛋氨酸等。迄今,科學家正在模擬原始大氣的條件下,採用各種方法幾乎已經得到了生命體中的一切原材料,如氨基酸、嘌呤、嘧啶、卟啉等。

以上的模擬實驗有力地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地球上的無生命物質發展來的。從無生命轉化為有生命是有一系列條件的,而且這個轉化決不是偶然的,需要經過一系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1958年美國生物化學家福克斯對細胞的起源作了研究。他把各種氨基酸的混合物加熱,發現它們形成了長鏈,同蛋白質分子的鏈很相似,稱為「類蛋白」。若把溶解在熱水裡的類蛋白冷卻,就能形成像細菌那樣小的「微小的球」,若再在溶液里加入一些化學葯品,小球就能像細胞一樣生出芽。芽有時似乎還能長大,然後脫落下來。小球能分裂,一個分成兩個,或彼此連成一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生物化學家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牛胰島素,這一人工合成的蛋白質具有生物活性,雖然還不是生物蛋白質,卻使得科學家們在研究生命起源的問題上大大地前進了一步,為人工合成蛋白質開創了新紀元。加之人工合成核酸的成就,這就為人工合成具有初步生命特徵的生命體提供了可能。

當然,人工合成生命還不能直接回答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問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頂實驗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質。但是,當人類一旦揭示了這一秘密之後,人類將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過程中,出現一個完全嶄新的面貌。

I. 地球上第一個生物是怎麼誕生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令人信服的說法,這就 給生命的源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當然,要弄清楚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非常有必要知道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其中與生 命尤為相關的便是大氣,因為是它為生命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地球大氣的演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大氣即原始大氣在地球演化的初期就消 失了;第二代大氣是被地球內部物理化學反應擠壓出來的,稱為還原大氣。還原大氣的 顯著特徵便是缺氧,只是由於後來出現了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大量的氧氣,才 使得還原大氣變成了以氮、氧為主的現代大氣,即氧化大氣。據此,科學家們推測,在 35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生命。 推測終歸是推測,地球生命起源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現在,可以肯定地認 為,大約在40億年前,地球上只有岩五和水,地表溫度很高,缺氧的大氣使來自太陽的 紫外線可以暢通無阻地射到地表,而紫外線具有相當強的化學活性,它是生命形成的催 化物。諸多關於生命起源。1977年,海洋學專家 柯利斯在太平洋底考察海底火山時無意中發現,在沸騰的火山岩漿噴口周圍活躍著形形 色色的生命形態,有鞋底大小的蛤,也有肝達近兩米的大管蟲。這時,一個奇思妙想在 他的腦海中產生: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催生的,因為在地球形成生 命的初期,地球的環境也是相當惡劣的,許多地方都很類似於海底火山四周圍的環境。 柯利斯的發現及假設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未有過科學家真正去認真地加以驗證。絕 大多數探索生命源頭的人都不會相信,生命是在滾燙有毒的環境中誕生的。直到最近幾 年,才有一些科學家開始挽起袖口驗證熱液出口是否有發生生化反應的可能性。試驗結 果表明,那些炙熱的、甚至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熱液噴口處果真有早期生命產生所必需 的化學變化。1996年8月,美國基因組研究所的科學家宣稱,他們解開了當初由柯利斯 提出的作為生命第三分支(另兩種為細菌與真核細胞)而存在的一種原始生物楊氏產甲 烷球菌的1700個基因密碼。楊氏產甲烷球菌生活在太平洋洋底2623米水深的一座火山口 的邊沿上,其生活不受陽光的影響,而且不以有機碳作為食物源。它靠火山口排放出的 二氧化碳、氮和氫為生,釋放甲烷。研究人員從這種微生物中抽取了生命體中最重要的 生命物質DNA。科學家認為,這種微生物可能是原始生命最早的形式,還可能是外星上 最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J.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什麼

科學解釋:蛋白質在原始海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周圍環境的影響形成了最原始的生命-----單細胞。
西方版非科學解釋:創世神創造了大地,也創造了第一個生物----亞當。
東方版非科學解釋:盤古!
……
生命的起源?你,究竟在哪裡,無數的爭論,無數的猜測與懷疑,是誰,創造出如此的神奇?
標准答案:第一個生命,是……

閱讀全文

與神創造地球上的第一個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