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跟趾動作又叫什麼
車手必須技術---跟趾動作
凡賽車必有4個腳踏,除常見的油門、剎車和離合器腳踏外,還有一個是提供車手在非轉檔時踏腳的固定腳踏(DEAD PEDAL )。這腳踏在賽車轉彎時,供車手踏腳以保持身體平衡。
在賽車高速地駛達直路末,准備入彎前:
1、車手開始剎車。
2、車手踏下離合器。
3、降檔。
4、車手用腳掌的左部踏著剎車而腳跟橫移,施力,踏下油門,使引擎轉數提升。跟趾動作可令車手同時作出踏離合器,剎車和加油三個動作,令賽車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減速和降檔等入彎前准備。在降檔過程中,踏下離合器時同時加油,這動作主要是把引擎轉數提升至下一檔所需的轉數,以配合轉低檔後所需要增加的轉數。(如:賽車在減速前的速度是180公里等於5檔×7500轉(rpm),當車速減至120公里時,引擎轉數等於5檔×5000轉(rpm)但這時車手降檔至4檔,由於5檔和4檔的變速比例不同,在同樣120公里的速度下新的引擎轉數等於4檔×7000轉(rpm)。如果車手不再踏下離合器的時候把引擎轉數提升至7000轉(rpm),如果只依靠離合器強行的把引擎拖到所需達到的轉數,這不但會使變速箱和引擎的負荷與耗損增大,甚至會使驅動輪發生打滑現象,這種情形,在濕滑路面更為明顯,嚴重的會使車身失控。在彎中打轉,發生意外。
5、左腳松開離合器踏板,如需要繼續降檔,重復第2~3點動作。
6、完成整個降檔和減速的過程後,把左腳放回固定踏板,右腳控制油門,准備入彎。
B. 有誰會真正的漂移,利用排檔和跟趾動作而不是手剎的技術的。
我有個朋友真車在馬路(注意,是馬路)漂移。
聽他說,把車開到200多碼,然後減檔踩剎車!
我沒試過。
不過為了你的生命安全,還是別搞這種花哨不中用的動作!
C. 福克斯st和嘉年華st哪個做跟趾動作好
福克斯ST吧,嘉年華ST很雞肋啊。
樓上有說豐田86的,那個車不改還真沒福克斯ST好開啊,86要改裝才好玩,不過改裝是個無底洞啊。米多誰上福克斯ST啊?
咱跟高富帥比不了啊 我看中的就是福克斯基本上不用再花錢改了 油溫表都有了 比較厚道 嘉年華車小 適合擁堵路段 而且是雙門
D. 賽車技術
賽車技術駕駛技巧
(一)看轉速表換檔 這是一件很簡單也極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一部引擎的工作狀況是直接從轉速上反映
出來的。以北斗星K14B為例,它的最大輸出馬力是xxxxps/xxxxrpm,最大扭矩是kgm/rpm。也就是說在
3500轉時它才能輸出最大的扭矩,而一直要等到6500轉它才有最大的馬力值輸出。這里
插入一個常識 :扭矩大可以讓車子加速快,馬力大可以讓車子極速高。從這個意義上
講,如果你想把自己車子的性能發揮到極至,又或是想痛快的和別人飆一次車,則一定
要勇敢的把轉速先踩 過最大扭矩的輸出帶,再踩過最大馬力的輸出帶,甚至是堅定地
等到轉速表指針打到轉速表的紅線區刻度時,再踩下離合升高一檔,接著將上面的過程
重新來過一遍。
曾經有一位開藍鳥(BLUEBIRD)U13的車主向本人抱怨他的車子太慢,有人當下帶
著他吊到高轉兜了一圈,一路上逢車便超,卻不想SR18DE引擎高轉的美妙旋律讓車主大
驚失色,半路上就嚇得面如土色,連連求饒。原來這位車主平日駕車習慣是不到2000轉
就換檔,引擎還沒來得及出力就被他升高一檔把轉速壓了下去,怎麼可能跑得快?在日
常駕駛里,你未必要每次都把轉速拉到盡,只需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轉速點就行了
(目前國內車子普遍是3500rpm最合適)。這樣做既鍛煉了您引擎的筋骨,又提高了駕
駛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常有人告訴您換檔要看速度表,什麼起步後立刻上二檔,20公里上三檔,40公
里升四檔••••••這完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現代汽車的齒輪比各不相同,用這樣
幼稚的模式統管所有的車型實在是可笑得很。如果你信奉這套理論,那您這輩子也玩不
轉跑車和賽車了。
(二)跟趾減檔動作 HEEL&TOE
先了解了轉速和換檔的關系,您才會明白這個動作的精妙所在.跟趾動作是一招地道
的賽車技巧,在半自動變速箱問世以前,凡是想當賽車手的人都必須先學會跟趾動作.在
歐,日等汽車文化較深厚的國家,跟趾動作的普及程度不亞於國內的「看速度表換檔
法」。目前在國內的賽車訓練課程中,跟趾動作是最重要的一個章節。
何為跟趾?
跟趾動作的操作方法其實不難:先用右腳尖踩下制動踏板減速,待轉速快落到最大
扭力輸出轉速以下(或你認定的換檔點以下)時,快速用左腳踩下離合器踏板,右腳腳
尖保持制動的同時用右腳的腳跟歪向油門踏板並踩下,完成補油動作後立刻減低一檔,
然後右腳跟離開油門,左腳放掉離合器踏板,右腳尖繼續剎車,直到可以踩油門時再松
開剎車把油門踩到底加速!
跟趾動作的意義?
誰都知道因為各檔位之間齒輪比的配合不同做時會有轉速差,跟趾制動作就是為了
在賽場上減速,減擋的同時利用補油來消除轉速差以達到平順,快速減擋的目的。假設
一部車一擋齒比3.6,二擋齒比1.8,當前的引擎轉速是3600rpm,變速箱的輸出軸 轉速
就是3600÷1.8=2000rpm。如果你想在此減到一擋又要維持輸出軸2000rpm不變(在極限
行進時必須保證變速箱輸出軸轉速的穩定,否則會引起輪胎與地面的穩定摩擦瞬間起改
變,造成失控的局面),則一定要讓引擎轉速在2000×3.6=7200rpm的高峰。這就是跟
趾動作的意義:減擋補油,保持車體平衡。練習跟趾動作時首先要找一部腳踏板位置合
適的車,腳踏板不能離得太遠,高低位置要幾乎一致才能方便地做出跟趾動作。
(三)左腳剎車動作LEFT FOOT BRAKE
我已說過轉速的重要作用,這里講解的左腳剎車技巧正是為了保持轉速和輪胎的抓
地 力才發明出來的。
如何做出左腳剎車?
影響賽車過彎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過彎的路線,其次就是輪胎的抓地力
和 引擎的動力輸出。當車手全油門沖入一個彎角後,發覺自己略有超速引發輕微的轉
向不足,這一點點的不足又不值得讓車手的右腳放棄加速去專心制動,於是便一邊狂踩
油門,一邊用左腳剎車來修正行車路線。左腳剎車被廣泛地應用在全球各種場地賽和拉
力賽中,尤其適合於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和4WD
(四輪驅動)的車型。
只要掌握好左腳剎車的力度,左腳剎車這個動作比較容易做到,但在實際駕駛中,
用不用左腳剎車?應該做到怎樣的程度?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四)兩腳離合 DOUBLE CLUTCH
以前的變速箱沒有同步器,各擋位間有一點轉速差便無法換進擋,兩腳離合是那時
人人必會的技巧兩腳離合的操作方法比跟趾動作稍微復雜一點。首先松開油門踏板,踩
下離合器踏板,換進空擋,然後松開離合器踏板,補一腳空油(如果是加擋則不需補
油),接著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換低一擋(或升高一擋),再松開離合器踏板結束動
作。兩腳離合現在也是場地賽減擋技巧之一,和跟趾動作有著相同的作用。在實際駕駛
中,做不做兩腳離合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記得在換檔時稍補點油或在空擋多停留一刻即
可。 這種動作對保護變速箱有莫大的幫助。
(五)跟趾,兩腳混合法
畢竟公路不同於賽場.在公路上做跟趾動作的機會不多,做兩腳離合又沒有必要,於
是本人在實踐中摸索出了這招簡便易行的減擋技巧.
方法如下:減速時先踩下制動踏板,待制動結束時踩下離合器踏板,右手握變速桿換
進空擋,右腳尖同時離開制動踏板踩下油門補油,松開油門踏板,右手快速換低一檔,最後
松開離合,踩下油門.
這招技巧容易至極,又有一定的效果,雖然在專業性上稍遜其他二者,但在日常駕駛
總已經夠用. 跟趾動作,左腳剎車,兩腳離合動作各有各的特點和應用范圍,這點我就不
再一一介紹了,相信各位駕駛好手在練習中會領悟到他們各自的獨到之處.
(六)練就車感
車感是指駕駛者對愛車的熟悉程度及駕駛感覺,一個合格的快車手應該能隨時感知
到車子輪胎的抓地力變化,能夠在關鍵時刻不假思索的想到自己車身的位置和寬度,完成
各種高
難度動作.
(七)正宗跟趾+兩腳離合法
這個動作沒有任何花假,就是在做標準的跟趾動作同時進行兩腳離合。方法如下:
剎車制動,踩下第一腳離合減進空擋,松開離合,然後,毫不停頓地幾乎在同一時間內
再次踩下離合器並做一個跟趾動作減進目標檔位。
在以往沒有波箱沒有同步器的年代,某些天才車手以此為生。不過在現今,跟趾動
作一腳離合足矣,多一腳離合只是會讓你的跟趾動作更為平順同時也讓你雙腳的動作看
起來更加的瀟灑漂亮。
(八)系好安全帶
系安全帶也是駕駛技巧?!沒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駕駛技巧.
在激烈的駕駛中,車手的身體總是會因為各種強大的力而被晃得左搖右擺,無法安心
駕車,安全帶在這時就起到了作用.當身體被安全帶緊緊的綁在座位上後,車手可以用百
分之百的精力來應對駕駛,提高速度,而不必再擔心非專業化的座椅包不住自己.
世界上所有的車賽中沒有一項是不系安全帶的.所以,哪怕是為了體驗一下職業車手
的感覺,請繫上您的安全帶吧!
E. 大客車的急剎加速度一般為多少,人在夜間的目測距離一般為多少
1.熟悉檔位通常檔位的位置分配都會清晰地印在換檔手柄的捏手上,當你坐進自己不熟悉的新車時,熟悉不同的檔位是第一步。
2.起步階段將檔位放入空擋,踩下離合器,開啟點火開關,切入一檔,慢慢松開離合器,配合油門,起動汽車。
3.加速過程汽車起步之後,隨著發動機轉速增加,配合不同車速,切入相應檔位。
4.輕松駕駛即便你是新手,此時也可讓自己的左腳暫時放鬆一下,從離合器的位置挪開。
5.注意事項通常,當轉速提高到一定程度,發動機會有異常聲響,此時就必須進檔。
6.輕松操作換檔時並不用費很大力氣,如果車型較老,可以在空擋處停留片刻,再切入其它檔位。
7.控制離合器在汽車行駛中換擋時,操縱離合器踏板應迅速踩下並抬起,不要出現半接合現象,做到「快—慢-快」
8.減速換檔原理相同,但應注意當車速過快時,先將車速降低到相應范圍內,然後再進行換檔。
★★★ 換檔時機(XL2K及 8A 發動機車型):
根據發動機結構及駕駛經驗,一般市區行駛時,應將發動機轉速保持在2000轉/分左右。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良好動力和兼顧經濟油耗的駕駛模式。
8A 發動機2000轉時的對應速度如下。
1檔時為15公里時速、
2檔時為26公里時速、
3檔時為38公里時速、
4檔時為56公里時速、
5檔時為68公里時速。
可根據發動機在上述檔位、時速時的聲音及感覺,合理掌握時機,及時換檔。
說明:
● 以上不是換檔時機,而是每檔的最佳工作狀態(兼顧油耗與動1力)保持。僅供換檔參考,需要降低油耗的適當提前換檔;需要增加動力的可以適當滯後換檔。
● 1檔為起步檔,與倒檔齒比性能基本相同,故不宜持續高速運行。一般車動產生慣性後即可換入2檔。
● 換檔時宜干凈利落,不宜拖泥帶水。離合踏板踏下要快,離開要慢。
● 避免換檔後發動機轉速變得極低,遇此情況,應再次減檔,甚至跳躍減檔。
● 摘檔時,先踩離合再收油門,否則發動機會拖慢行駛速度。
● 加檔時,先預壓油門再松離合。尤其高速行駛中的換檔。
● 新手起步前,可預壓油門少許,至發動機約1500轉/分左右,無須轉速表,只要憑感覺,同時再按照快、停、慢三步曲緩放離合踏板,包你次次成功。
● 由於小型車都有齒輪同步器,故加、減檔時理論上無須採用兩腳離合操作。但在實際操作中,減檔時使用兩腳離合提高了操控合理性,對車輛是很有好處的(通過兩腳離合操作,將兩個檔位的轉速變得一致,有效延長同步齒輪環的壽命,並將換檔齒輪撞擊聲減至最低。尤其運行中2檔轉換1檔,必須使用兩腳離合)。
減檔呼空油兩腳離合法----
1. 踩下離合踏板,並摘檔;
2. 放開離合踏板,補給一腳空油(視換檔前後速度變化大小
決定所給空油的大小);
3. 踩下離合踏板,並掛入新減檔位。
● 換檔時機掌握的熟練程度的自我判斷:
汽車移動後,在不使用離合器踏板的前提下,能夠准確根據車速變化將5個檔位隨意變換,並且聽不到明顯齒輪撞擊聲響。
找准換擋時機
很多新手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換擋,經常會出現低擋位高轉速的情況。正確的換擋應該是在汽車起步之後,隨著發動機轉速增加,配合不同車速,換入相應擋位。
通常,當轉速提高到一定程度,發動機工作雜訊就會增大,此時就必須升擋,換擋的時機一般在發動機轉速為2 500~3 000 r/min之間(不同性能的發動機會有所不同,使用時要先閱讀使用手冊)。新手若沒有學會根據發動機聲音變化換擋,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觀察一下轉速表,感受在最佳換擋轉速時發動機的聲音變化。減速換擋原理相同,但應注意當車速過快時,先將車速降低到相應范圍內,然後再進行換擋。
有些駕駛員習慣於根據車速換擋,但此種做法不太適合新手,因為新手的速度感往往還沒有建立起來,建議新手還是採用根據發動機轉速換擋的方法。但大家還是應該了解不同速度階段的相應擋位。以5擋手動變速器的車輛為例,通常情況下,起步後當車速低於20 km/h時應選擇2擋,當車速為20~60 km/h時選擇3擋,當車速在60~80 km/h之間時掛入4擋,如果車速超過了80 km/h就可以掛入5擋了。
熟悉擋位
絕大多數新手初次上路所駕車型(以手動擋為例)與學車時開的車不同,因此對擋位很陌生。如果不花時間熟悉擋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開車時不知道自己掛入幾擋,經常低頭看換擋桿,很容易因為精力分散造成交通事故。特別是遇到復雜路況時,由於緊張還容易出現掛錯擋導致熄火的情況,因此初次上路前必須先熟悉擋位。
通常擋位的位置分配都會清晰地印在換擋桿的手柄上,當你坐進自己不熟悉的車時,熟悉不同的擋位是第一步。可以採用以下步驟熟悉擋位。
1.原地不著車熟悉擋位
此時先看著換擋桿手柄頂端的擋位示意圖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換擋,注意有無倒擋鎖。在對擋位相對熟悉之後,將視線離開換擋桿,使用正常行駛時的換檔方式熟悉擋位。
注意:原地換擋時如果掛不上擋,可在一次踩下離合器踏板後,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換擋,一般會順利掛入擋位。
2.行進中熟悉擋位
在空曠的地帶或車流量很小的路面行駛,在行進中熟悉擋位。此時要堅持不看換擋桿換擋,同時在換擋時要順序加擋,並注意練習油離配合。
注意:在著車時要牢記將換擋桿置於空擋,在行駛時注意避讓突然出現的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
看轉速表換檔
這是一件很簡單也極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一部引擎的工作狀況是直接從轉速上反映出
來的。以三菱-槍騎兵發展型第七代(MITSUBISHI LANCER Evo.VII)上的4G63引擎為例,它的最大輸出馬力是280ps/6500rpm,最大扭矩是39kgm/3500rpm。也就是說在3500轉時它才能輸出最大的扭矩,而一直要等到6500轉它才有最大的馬力值輸出。這里插入一個常識 :扭矩大可以讓車子加速快,馬力大可以讓車子極速高。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你想把自己車子的性能發揮到極至,又或是想痛快的和別人飆一次車,則一定要勇敢的把轉速先踩 過最大扭矩的輸出帶,再踩過最大馬力的輸出帶,甚至是堅定地等到轉速表指針打到轉速表的紅線區刻度時,再踩下離合升高一檔,接著將上面的過程重新來過一遍。
曾經有一位開藍鳥(BLUEBIRD)U13的車主向本人抱怨他的車子太慢,有人當下帶著他吊到高轉兜了一圈,一路上逢車便超,卻不想SR18DE引擎高轉的美妙旋律讓車主大驚失色,半路上就嚇得面如土色,連連求饒。原來這位車主平日駕車習慣是不到2000轉就換檔,引擎還沒來得及出力就被他升高一檔把轉速壓了下去,怎麼可能跑得快?在日常駕駛里,你未必要每次都把轉速拉到盡,只需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轉速點就行了(目前國內車子普遍是3500rpm最合適)。這樣做既鍛煉了您引擎的筋骨,又提高了駕駛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常有人告訴您換檔要看速度表,什麼起步後立刻上二檔,20公里上三檔,40公里升四檔······這完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現代汽車的齒輪比各不相同,用這樣幼稚的模式統管所有的車型實在是可笑得很。如果你信奉這套理論,那您這輩子也玩不轉跑車和賽車了。
跟趾減檔動作 HEEL&TOE
先了解了轉速和換檔的關系,您才會明白這個動作的精妙所在.跟趾動作是一招地道的賽車技巧,在半自動變速箱問世以前,凡是想當賽車手的人都必須先學會跟趾動作.在歐,日等汽車文化較深厚的國家,跟趾動作的普及程度不亞於國內的「看速度表換檔法」。目前在國內的賽車訓練課程中,跟趾動作是最重要的一個章節。
何為跟趾?
跟趾動作的操作方法其實不難:先用右腳尖踩下制動踏板減速,待轉速快落到最大扭力輸出轉速以下(或你認定的換檔點以下)時,快速用左腳踩下離合器踏板,右腳腳尖保持制動的同時用右腳的腳跟歪向油門踏板並踩下,完成補油動作後立刻減低一檔,然後右腳跟離開油門,左腳放掉離合器踏板,右腳尖繼續剎車,直到可以踩油門時再松開剎車把油門踩到底加速!
跟趾動作的意義?
誰都知道因為各檔位之間齒輪比的不同在雲做時會有轉速差,跟趾制動作就是為了在賽場上減速,減擋的同時利用補油來消除轉速差以達到平順,快速減擋的目的。假設一部車一擋齒比3.6,二擋齒比1.8,當前的引擎轉速是3600rpm,變速箱的輸出軸 轉速就是3600÷1.8=2000rpm。如果你想在此減到一擋又要維持輸出軸2000rpm不變(在極限行進時必須保證變速箱輸出軸轉速的穩定,否則會引起輪胎與地面的穩定摩擦瞬間改變,造成失控的局面),則一定要讓引擎轉速在2000×3.6=7200rpm的高峰。這就是跟趾動作的意義:減擋補油,保持車體平衡。練習跟趾動作時首先要找一部腳踏板位置合適的車,腳踏板不能離得太遠,高低位置要幾乎一致才能方便地做出跟趾動作。
--- 犭苗扌卜
【樓主】 (3):油門
汽車發動機的油門,一般是靠踏板來控制的,也稱加速踏板,是車用發動機控制供油的裝置。
油門踏板的操縱應以右腳跟踏放在駕駛室地板上作為支點,腳掌輕踏在加速踏板上,用踝關節的伸屈動作,踏下或放鬆。踏放油門踏板時,用力要柔和,做到輕踏緩抬。
起動發動機時,油門踏板不要踩到底,略高於怠速油門為好。起步時,加油應略在離合器聯動點之前為妥,油門開度取中小程度為佳。放鬆離合器要與踩油門密切配合,動作敏捷。
運行中,應根據道路情況和實際需要增大或減小油門。選擇的擋位要適當,使發動機大部分時間運行在中等轉速和較大節氣門,以節省燃料。換擋時加空油、踩離合器與踩油門踏板的配合要協調。
汽車上坡時不得踏死油門踏板,用低速擋時,油門一般應踏下一半為宜。汽車沖坡時,也不得將油門踏板踏到底。汽車行駛中若油門踏板踏下四分之三而發動機仍不能相應增加轉速時,應換入低一級擋位,再踩下油門踏板進行加速。
汽車停駛、熄火前,應先松油門踏板,不得猛轟空油門。
總要領:輕踩緩抬,直線加速,用力柔和,不宜過急,腳尖功夫,不可忽抖。
--- 犭苗扌卜
【樓主】 (4):無事不要踩離合
汽車上的離合器在正常行車時,是處在緊密接合狀態,離合器應無滑轉。在開車是時除汽車起步、換擋和低速剎車需要踩下離合器踏板外,其他時間都不要沒事踩離合,或把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上。
行車時把腳長時間放在離合器踏板上,很容易造成離合器打滑、離合器片燒蝕等現象,嚴重時甚至使離合器壓盤、飛輪端面燒蝕拉傷,導致離合器壓緊彈簧退火等故障。同時,還會導致費油、費車,增加行車費用。
起步時的正確操作。起步時離合器踏析的操作要領是一快、二慢、三聯動。即在踏板抬起開始時快抬;當離合器出現半聯動時(此時發動機的聲音有變化),踏板抬起的速度稍慢;由聯動到完全結合的過程,將踏板慢慢抬起。在離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時,根據發動機阻力大小逐漸踩下油門踏板,使汽車平穩起步。
換擋時的正確操作。在行車中換擋時,操縱離合器踏板應迅速踩下並抬起,不要出現半聯動現象,否則,會加速離合器的磨損。另外,操作時要注意與油門配合。為使換擋平順,減輕變速器換擋機構和離合器的磨損,提倡使用兩腳離合器換擋法。這種方法雖然操作較復雜,卻是開車省車省錢的好方法。
在剎車時的正確使用。在汽車的行車中,除低速制動停車需要踩下離合器踏板外,其他情況下的制動都盡量不要踩下離合器踏板。低速行車中制動停車的操縱方法是先踩下制動踏板,然後再踩下離合器踏板,使汽車平穩地停下來。
兩腳離合法
首先,變速換擋要牢記「加擋先加速,減擋先減速」的原則,在加擋前「轟」油門把車速先提起來,在減擋前「收」油門把車速先降下來。
在換擋時,盡量採用「兩腳離合法」,加擋時按照「踩(離合器)、摘(空擋)、踩(離合器)、掛(高速擋)」的原則,快速踩兩腳離合器踏板,可以很輕松地增加擋位。
減擋時,按照「踩(離合器)、摘(空擋)、抬(離合器)、轟(油門)、踩(離合器)、掛(低速擋)」的原則,踩兩腳離合器,並在第一腳離合器後轟一腳空油,並保持一會兒,然後再踩下第二腳離合器踏板,與此同時將變速桿變換到低速擋。
在這里還要注意一點,在加減擋後都應在未抬起離合器時,踩一點油門,然後慢抬離合器,在離合器壓盤結合的一瞬間,踩住離合器不動,等車速穩定後再松開離合器,這樣就能避免車輛「突突」猛「串」,或是磨損離合器片。
由於小型車都有齒輪同步器,故加、減檔時理論上無須採用兩腳離合操作。但在實際操作中,減檔時使用兩腳離合提高了操控合理性,對車輛是很有好處的(通過兩腳離合操作,將兩個檔位的轉速變得一致,有效延長同步齒輪環的壽命,並將換檔齒輪撞擊聲減至最低。尤其運行中2檔轉換1檔,必須使用兩腳離合)。
換檔時機掌握的熟練程度的自我判斷:
汽車移動後,在不使用離合器踏板的前提下,能夠准確根據車速變化將5個檔位隨意變換,並且聽不到明顯齒輪撞擊聲響。
兩腳離合現在也是場地賽減擋技巧之一,和跟趾動作有著相同的作用。在實際駕駛中,做不做兩腳離合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記得在換檔時稍補點油或在空擋多停留一刻即可。這種動作對保護變速箱有莫大的幫助。
兩腳離合 DOUBLE CLUTCH
以前的變速箱沒有同步器,各擋位間有一點轉速差便無法換進擋,兩腳離合是那時人人必會的技巧兩腳離合的操作方法比跟趾動作稍微復雜一點。首先松開油門踏板,踩下離合器踏板,換進空擋,然後松開離合器踏板,補一腳空油(如果是加擋則不需補油),接著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換低一擋(或升高一擋),再松開離合器踏板結束動作。兩腳離合現在也是場地賽減擋技巧之一,和跟趾動作有著相同的作用。在實際駕駛中,做不做兩腳離合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記得在換檔時稍補點油或在空擋多停留一刻即可。 這種動作對保護變速箱有莫大的幫助。
--- 犭苗扌卜
【樓主】 (5):剎車的踩法
--------------------------------------------------------------------------------
●先急後穩法 碰到突然情況時,第一腳制動先急踩下去,緊接著緩補第二腳,然後根據發生情況的距離慢慢松開制動器踏板,根據車速換入適當擋位,跟上油門恢復正常行駛,即在第一腳剎車後,汽車點頭剛開始回位時再補上第二腳,使其不能迅速回位,而後再慢慢松開制動踏板,這樣就降低了由於車速的急劇變化所造成的來回沖擊,使乘客感到穩定。
●連續制動法 碰上情況提前放油門減速,同時把制動器踏板連續緩緩踩下。這種提
前減速制動降低了因緊急制動所造成的危害,但此制動法初學者應慎用。
●蜻蜓點水制動法 這種制動法通常是雨天或泥濘路面使用,它像蜻蜓點水一樣輕輕地一點一點來制動。這種制動法可降低由於車輪被抱死所出現的方向失控。有ABS的車輛不需這樣操作。
左腳剎車動作LEFT FOOT BRAKE
我已說過轉速的重要作用,這里講解的左腳剎車技巧正是為了保持轉速和輪胎的抓地 力才發明出來的。
如何做出左腳剎車?
影響賽車過彎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過彎的路線,其次就是輪胎的抓地力和 引擎的動力輸出。當車手全油門沖入一個彎角後,發覺自己略有超速引發輕微的轉向不足,這一點點的不足又不值得讓車手的右腳放棄加速去專心制動,於是便一邊狂踩油門,一邊用左腳剎車來修正行車路線。左腳剎車被廣泛地應用在全球各種場地賽和拉力賽中,尤其適合於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和4WD(四輪驅動)的車型。
只要掌握好左腳剎車的力度,左腳剎車這個動作比較容易做到,但在實際駕駛中,用不用左腳剎車?應該做到怎樣的程度?等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 剎車制動----分為主動的踏板制動和被動的發動機制動兩種正常行駛中減速要領:
● 配合前方路況,熟練利用空擋技術、發動機制動技術控制車速是降低油耗,減少剎車輪轂磨損且相對安全系數遠遠高於緊急剎車的老練手段。
● 留下充裕制動距離,輕踩剎車踏板,逐漸適當加力(適可而止,保證車輛在前方空間能夠停住即可),不要完全踩死。待基本停穩後(尚未完全停定),立即放鬆剎車再輕輕壓下。此時你會發現,如果車上放一碗水,也不會倒灑,乘客更是不知不覺,從此沒有了前呼後仰的感覺。
● 緊急剎車往往易造成路面連鎖反應導致塞車甚至事故。
● 下坡、沙土、雨天、冰雪路面等不良條件下,剎車動作更應表現得具有預見性。
● 需要作出剎車反應,將右腳置於剎車踏板的同時,利用後視鏡迅速觀察後方、側面車道車輛。如無阻礙,可輕轉方向變道通過,避免不必要的剎車動作;如有阻礙,盡可能不要採用一腳急剎(緊急情況例外),應充分利用前方空間,盡量給後方留有餘地。
● 車停穩後,應拉起手制動並松開腳踏板,不要養成緊踩剎車的壞習慣。(因為,剎車尾燈的功率較普通行駛尾燈要大數倍,常亮發熱容易燒毀,且紅色光線特別刺眼,影響後方司機)
--- 犭苗扌卜
【樓主】 (6):汽車啟動三步曲
不管汽車的新舊程度,司機在首次啟動汽車時做到一看二查三啟動,對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會有很好的作用。一看,就是圍繞汽車轉一圈,主要看汽車的外表和環境為主,看看車前車後有沒有障礙物,停車位置的地面有沒有可疑的油漬或水漬,前後燈具總成是否有損壞,輪胎氣壓是否夠氣。
二查,就是了解發動機的機油、冷卻水是否夠量,前後照明燈、信號燈和儀表是否工作正常,主要以檢查汽車內部的技術狀態為主。掀起發動機罩,抽出油尺查看機油高度位置是否正常,擰開水箱蓋查看水位是否正常,因為機油和冷卻水是發動機的"生命保護盾",它們出問題發動機就很容易出問題,經常檢查油和水的狀況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查看一下冷卻液和制動液,這些液體的儲液罐大多呈透明的,一目瞭然。然後將點火鎖匙轉到開的位置(並不是啟動發動機),查看儀錶板各個儀表和指示燈是否顯示正常。依次開啟關閉小燈、大燈、會車燈、霧燈、轉向燈,故障燈、倒檔燈和剎車燈等,尤其要重視轉向燈和剎車燈,不管白天黑夜,這兩種信號燈是最關繫到行車安全的,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良好的狀態。
三啟動,就是在前兩項都正常的情況下轉動點火鎖匙啟動發動機,每次啟動時間不要超過十來秒,這里要注意冷啟動時,壓油門要輕緩漸進,切忌一啟動就立即加大油門使發動機轉速急劇提升,因為冷啟動時曲軸轉速瞬間急升,機油來不及輸送到軸瓦位置,容易造成軸瓦損傷。發動機啟動後,密切注意油壓、水溫、充電籌儀表或儀表燈的變化,待儀表符合正常值或儀表燈熄滅時就可以上檔開動汽車了。
開車注意事項
按照規范駕駛汽車,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對新司機來說,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可終生受益。開車時,你有以下這些壞習慣嗎?
轉向掏輪:汽車拐彎時,左手或右手反握方向盤,這樣做雖然使轉向省力,但遇汽車顛時,極易將手腕打傷,特別是回輪時,極易將手腕打傷,特別是回輪速度慢,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長時間踩踏離合器:有的老司機為了省事,新司機怕車輛熄火,左腳不離離合器,時間一長,便會造成離合器片燒糊、曲軸止推片、驅動橋齒輪損壞。
開車時系安全帶:汽車啟動後司機才發現未系安全帶,於是一手扶方向盤,一手抻拉安全帶。此時因用力不均,車輛極易跑偏。
開車找檔位:有些新司機在換檔時,怕找不準檔位便低頭察看,這種動作極其危險。
開車分散注意力:揉眼睛、撓癢癢、拍打駕駛室內的蚊蟲、到後座位上摸東西、點煙、打手機、看尋呼機、拾拾物品等等。這些都會使注意力轉移而發生交通事故。
手不離檔把:司機圖舒服,往往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擱置在檔把上,且不說遇有情況轉向慢或汽車顛簸時握不住方向盤,身體的重量通過手臂、手掌傳到檔把上,長此會造成閘箱齒輪咬合不穩,給車輛造成損失。
還有諸如並線、拐彎不開轉向燈、熄火滑行、空檔滑行、猛踩油門、不拉手剎或忘鬆手剎等,都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司機朋友特別是新司機,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好習慣
女士開車應注意的問題
1.女司機喜歡在車的後窗吊上一排神情各異的"小精靈",殊不知,這一排玩偶會擋住你從後視鏡里觀望路況的視線,使駕車的安全系數打了折扣。
2.一些女性由於身材矮小,為了墊高臀部便於駕駛,於是用一個座墊放在駕駛座上,這是危險的。因為座墊是活動的,當緊急剎車時,司機身體往前的慣性很容易使人從座椅上滑落,無法應付這時發生的緊急情況。
3.有些女性喜歡在儀錶板上擺設芳香劑。長期如此,芳香劑揮發出來的氣體分子會使車內的塑膠飾件加速老化,也對車主的健康不利。
4.不要在車內裝太多有稜有角的物品,以免在發生事故時車內乘員遇到更多的危險。
5.有的女性怕弄皺衣服便不系安全帶,這是很危險的。可以穿著講究的服裝開車,但安全帶不可不系。
6.長發女性開車時,為了方便看清左右情況,最好把長發用發帶系好。
7.千萬別戴尼龍手套開車,因為這樣做很容易滑手,如果遇大轉彎時,危險性便增加了。
8.別穿高跟鞋開車,因為鞋跟過高會影響踩離合器、油門踏板的動作。
--- 犭苗扌卜
【樓主】 (7):(1)夜間行車中如遇對向車,不要一會兒踩制動踏板,一會兒向右打輪,要切實注意右側行人和自行車。與對向車相距150米時,應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若遇對方不改用近光,應立即減速並連續使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仍不改變,則應減速靠右停車避讓,切勿斗氣以強光對射,以免損害雙方視覺而釀成車禍。
(2)夜間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忙地段,有時對向車道上排滿了等紅燈的車,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有行人從車隊的間隙中跑出來從左向右橫過馬路。
(3)嚴格控制車速。這是保證夜間行車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由於夜間道路上的交通量小,行人和自行車的干擾也比較少,加上駕駛員的心理狀態(如急於快趕等),一般比較容易高速行車,因而很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夜間高速行車的危險性。夜間行車由亮處到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必須降低車速,在駛經彎道、坡路、橋梁、窄路和不易看清的地方更應降低車速並隨時做好制動或停車的准備;駛經繁華街道時,由於霓虹燈以及其它燈光的照射對駕駛員的視線有影響,這時也須低速行駛;如遇下雨、下雪和下霧等惡劣的天氣時更須低速小心行駛。
(4)增加跟車距離。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一是視線不良。二是常遇危險、緊急情況,為此,駕駛員必須准備隨時停車。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危險,要注意適當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後車相碰撞事故。
(5)盡量避免夜間超車,必須超車時,應事先連續變換遠、近燈光告知前車,在確實判定前車讓路允許超越後,再進行超車。
(6)注意克服駕駛疲勞。夜間行車特別是午夜以後行車最容易疲勞瞌睡。另外,夜間行車由於不能見到道路兩旁的景觀,對駕駛員興奮性刺激物小,因此最易產主駕駛疲勞,如稍有感覺就應振作精神或停車休息片刻。
(7)夏季夜間行車時,尤其要提高警惕,夏季天氣炎熱,在街道或公路兩旁常有人乘涼或露宿,特別是在居民小區的附近。駕駛員必須謹慎駕駛。
夜晚如何駕駛?
對於駕駛者來說,晚上因為光線問題,有一些盲區,會給駕駛帶來一些困難。因此掌握在夜晚行駛的技巧很重要。下面讓我們看一下在由宋立達編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汽車駕駛經驗寶典》里是怎麼說的。
汽車在夜間行駛途中,要適時察看儀表的工作情況。發動機和底盤有無異響或異常氣味。
夜間行車,嚴格控制車速是確保安全的根本措施。保持中速行駛,注意增加跟車距離,准備隨時停車。為避免危險發生,應盡量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後車相碰事故的發生。
在城市裡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特別是我國城市道路上的路燈幾乎都在道路兩側,道路中心線附近光線很暗,此情況下更應注意。
夜間行駛中,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下時應使用近光燈,燈光照出30米以外。車速在30公里/小時以上時,應使用遠光燈,燈光必須照出100米以外。
在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時,可使用防眩目燈或近光燈和示寬燈。
夜間通過交叉路口時,應在距路口50~100米處減速,並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同時開啟轉向燈示意行進方向。
夜間行車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採用遠近光反復互換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狀況。夜間臨時停車或因故停車時,應始終打開示寬燈、牌照燈。
夜間應盡量避免超車。必須超車時,應准確判明前方情況,確認條件成熟後,再跟進前車,連續變換遠近燈光(必要時以喇叭配合),預告前車避讓,在判定前車確已讓路允許超越時,方可超車。在超車中應適當加大車間距離。
夜間行車中,要注意道路障礙、道路施工指示信號燈等,在陰暗地段,路況不易辨清時,必須減速。遇險要地段,應停車查看,弄清情況後再行進。
夜間行車視線不良、路界不清,常使車輛偏離正常運動軌跡或遇到意外情況採取措施不及。駕駛者應降低行車速度,以增加觀察、決策和作出反應的時間。
夜間倒車或掉頭時,必須下車摸清進退地形、上下及四周的安全界限,然後再倒車或掉頭,在進、倒中多留餘地,在看不清目標的情況下,可用手電筒或其他燈光照
--- 犭苗扌卜
【
F. 跟趾動作操作方法別人都說要腳跟踩油門腳尖踩剎車,可是我發現腳跟踩剎車腳尖踩油門不是更好控制嗎為
先踩剎車,然後踩油門
所以是腳尖踩剎車,然後腳跟移動到油門上
G. 誰能說一下跟趾動作和左腳剎車的區別還有,漂移要用到其中的哪一招
跟趾動作是右腳完成的,左腳剎車,當然是左腳完成的了…………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這個。
跟趾動作主要的特點是左腳還要控制離合器,而且在剎車的同時可以保持發動機的轉數。以便出彎的時候獲得更快的加速。
左腳剎車,最主要的作用是在過彎的時候調整車子。比如你感到速度太快,用左腳點一下(不是使勁踩),一般用於糾正轉向過度。如果轉向不足,用手剎車糾正。
其實跟趾的動作老司機師傅都會做,你問問他們上坡起步的時候怎麼做的(不用手剎車),那個動作就是跟趾。
H. 福克斯st和嘉年華st哪個做跟趾動作好
福克斯st吧,嘉年華st很雞肋啊。
樓上有說豐田86的,那個車不改還真沒福克斯st好開啊,86要改裝才好玩,不過改裝是個無底洞啊。米多誰上福克斯st啊?
I. 求指點:換擋回火和偏時點火的區別
這個問題是很深奧的,簡單來說,之所以採用偏時點火,是由於在升檔或過彎時,發動機轉速降低,而這些發動機基本上採用的是高角度Cam和大渦輪,在升檔或出彎後,Turbo Lag尤其明顯,對於像WRC這種要求反應相當快速的賽車是很不利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發明了偏時點火,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在排氣門關閉前,ECU控制噴嘴而外的噴入少量的油,而不點火,前面說到的採用高角度Cam,配氣相位也會設定為排晚進早,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充氣效率,這樣會導致進氣去擠壓廢氣,同時也會有少量的空氣泄漏。配上前面說的輔助噴油,很濃的混合氣進入芭蕉頭,而這裡面已是高溫高壓,混合氣燃燒產生爆炸去沖擊渦輪,這樣就可以減少Turbo lag,提高反應速度!同時還有一部分燃燒未完的從直排排出,產生放炮、噴火!就這樣,明白了吧!
J. 駕駛賽車的技巧
你問的問題不全,不知道你想知道的是哪方便的技巧。或是什麼規模的賽車技巧,和團隊有直接的關系。你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