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洗手誰發明的

洗手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28 00:03:03

❶ 誰發明了衛生巾

現代版本的衛生巾據稱是由一名十分疼愛妻子的美國男士發明的(名字不詳)。

他無意中發現,用細軟的布將潔凈的棉纖維和吸收性強的紙漿包裹起來,做成長條狀棉墊,能夠有效減輕妻子經期的痛苦和不方便。這種棉墊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歐美國家流行起來,並逐漸發展為使用一次性材料製造。

衛生巾的分類:

1、乾爽網面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使用各種打孔膜為原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聚乙烯,俗稱PE膜。

2、棉柔類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採用各類非織造布材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聚丙烯,俗稱PP。

3、純棉類衛生巾

是指衛生巾面層採用純棉材料製成的衛生巾,其主要是純棉無紡布。

(1)洗手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選購衛生巾的方法:

1、要挑選衛生質量有保障的衛生巾,首選正規品牌,挑選時,除了要注意外包裝的密封性,避免污染,還要察看產品標識,盡量選擇近期生產的產品,此外,最好選擇小包裝的衛生巾。

2、好的衛生巾每個外包裝和獨立小包裝的封口平滑,無損,無漏氣現象,表面清潔,厚薄均勻。若從手感上識別,好的衛生巾由吸收性強、蓬鬆性好的絨毛漿製作,所以又輕又軟。如果摻有其他紙漿、下腳料等的衛生巾則又重又硬。

❷ 感應洗手器是誰發明的

申請專利來號 98249835.7 專利申請日 1998.12.04
名稱 全自動源感應洗手器 公開(公告)號 2357657
公開(公告)日 2000.01.12 頒證日 1999.10.09
優先權 申請(專利權) 周燕
地址 650223雲南省昆明市學府路20號雲南省地理研究所 發明(設計)人 周燕
國際申請 國際公布
專利代理機構 雲南省專利事務所 代理人 趙雲; 歐陽橋

❸ 衛生間是誰發明的

首先你要知道衛生間的由來 最早就是原始人類在地下挖個坑 後來人類知道羞恥了就到有遮掩的地方挖個坑 再後來就有了固定的「毛房」它有了四周的遮檔 許久後有了廁所材料也從木樹枝頭變成了磚瓦。後來人越來越懶蹲著累就發命了座便器,然後由於居住的從平房到樓房然後廁所就從地上變到了天上也就有了衛生間——————本人拙見!!

❹ 廁所是誰發明的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81年的一天中午,晉景公姬獳品嘗新麥之後覺得腹脹,便去廁所屙屎,不慎跌進糞坑而死。姬獳很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殉難於廁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時宮廁的簡陋。這沉痛的代價使得後世對屙屎這樣的事情多了幾分謹慎。 漢高祖劉邦位列「中國流氓史」頭把交椅,他的做法實在可以配得上他的身份。他在群臣面前內急,為了節約時間開會,同時也為了不至於掉進廁所中,竟讓一個文官把帽子遞給他,他背過身去,把帽子倒過來,一會兒,半帽子熱氣騰騰的尿呈現在眾人面前了。 這個流氓皇帝的後代漢武帝劉徹,更是別出心裁,居然在解大便時接見高級官員。這是《漢書·汲黯傳》里透露出來的:「大將軍(衛)青侍中,上踞廁視之。」史官並沒有記錄下衛青的情緒,但可以肯定的是,衛青在漢武帝的眼中是一等一的重臣,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獲得了在皇帝大便時被接見的機會。 關於皇家廁所的不同尋常之處,《世說新語》有所透露。西晉大將軍王敦被晉武帝招為武陽公主的駙馬,新婚之夕,頭一回使用公主的廁所。初見時,覺得富麗堂皇,比之民間住宅都強得多,進去,才發現原來也是有臭氣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不多時,見廁所里有漆箱盛著干棗,只當是「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俟完事後,侍婢端來一盤水,還有一個盛著「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這些「澡豆」倒在水裡,一飲而盡,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來干棗是登坑時用來塞鼻子防臭氣的,而「澡豆」則相當於近世的肥皂。 或許是受了漢高祖用大臣帽子撒尿的啟發,後世的皇帝們多半使用便壺來解決問題,而不親自上廁所了。《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衛生用具——可知至遲從那時起,皇帝就不一定非得同廁所打交道了。「虎子」後來變了稱呼喚作「馬桶」,據說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稱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 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四川,將後蜀皇宮里的器物全運回汴京,發現其中有一個鑲滿瑪瑙翡翠的盆子,愛不釋手,差點兒用來盛酒喝。稍後把蜀主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召來,花蕊夫人一見這玩意兒被大宋天子供在幾案上,忙說,這是先王的尿盆啊!驚得趙匡胤怪叫:「使用這種尿盆,哪有不亡國的道理?」馬上將盆子擊碎了。 尿盆與酒器難以分辨,這大抵是古人審美趣味不同造成的笑話。便器發展到清朝,已體現出極強烈的人性關懷特徵。清代皇帝、後妃們使用的便器叫做「官房」,有專門的太監保管,需要時則傳「官房」。皇帝、妃嬪們使用的「官房」是十分講究的,分為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形式,用木、錫或瓷製成。木質的官房為長方形,外邊安有木框,框上開有橢圓形口,周圍再襯上軟墊,口上有蓋,便盆像抽屜一樣可以抽拉,一般木質便盆都裝有錫質內里,以防止滲漏。錫質官房為橢圓形,盆上有木蓋,正中有鈕;這種便盆要與便凳配合使用,便凳比較矮,前端開出橢圓形口,便盆放在下面對准圓口。便凳有靠背,包有軟襯,猶如現在沒扶手的沙發一般,坐在上面,並不比現在的馬桶差,只不過不能沖水而已。 慈禧太後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記載。太後說要傳官房,幾個宮女就去分頭准備,一個去叫管官房的太監,一個去拿鋪墊,一個去拿手紙。太後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隻大壁虎,壁虎的四條腿就是官房的四條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屜,尾巴是後把手,下頜是前把手,嘴微微張開,手紙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蓋子,打開後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裡放有干松香木細末。太監要把用綉雲龍黃布套裹著的官房頂在頭上送到太後的寢宮門外,請安以後,打開黃布套,取出官房,由宮女捧著送進凈房(凈房一般設在卧室床的右側,明面上裝一扇或兩扇小門,裡面是不足一米寬的死夾道,專門為便溺用)里,宮女把油布鋪在凈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紙放進壁虎嘴裡;太後完事後,由宮女捧出去,交給太監,太監仍然用布套包好,舉到頭上頂出去,清除完臟物後,擦洗干凈,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細末,等下一次使用。 宮中雖然可以如此,羈旅途中自然不能這樣繁瑣,一路車馬,也不方便端來端去的。這不用我們操心,早有人替太後老佛爺想好了。1903年3月,慈禧以恭謁西陵(在河北省易縣西)為名,要乘上火車抖抖威風。卧室內,面對著車窗放置著特製的鐵床,床上被褥枕頭應有盡有,用幔帳圍著。床的一側有門,打開即是大小便用的如意桶。桶底鋪著黃沙,再灌進水銀,糞便落入不見痕跡。桶外用宮錦絨緞套罩著,看上去像一個綉花坐墩。 清史家孟森的描述是:「……車中備鐵床、裀褥枕被,花車原有卧榻置不用,計吸鴉片煙非此不適故耳。床橫置,面車窗,以幔圍之,床身購諸肆,嫌柱稍高,截其腳而移高其床面。床側一門,啟之即如意桶。如意桶者,便溺器也,底貯黃沙,上注水銀,糞落水銀中,沒入無跡,外施宮錦絨緞為套,成一綉墩。車身亦(遍)套黃絨,而以緞貼里。」這種如意桶,可算是當時登峰造極的高級衛生設備了。 用什麼擦屁股? 造紙是中國早在漢代時的一大發明,但是直到元朝,這一技術的產品才被運用於人們最實際的生活:如廁。後人揣測,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文化相對比較落後,沒有漢民族「敬惜字紙」的意識,所以才使得廁紙進入人們的生活。而之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大家都用竹片做如廁的衛生用品,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唐宋之前,人們用的是一種叫做「廁

❺ 誰發明的洗手

誰發明的洗手?太討厭啦!

❻ 衛生巾 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有的

衛生棉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29年,它的發明者是美國的伊勒.C.哈斯博士,(Dr. Earle Cleveland Haas)。

1921年,世界上的第一片拋棄式衛生棉來自美國金佰利公司(Kimberly-Clark,品牌「高潔絲Kotex」)

1927年,強生公司也推出了一個衛生棉品牌--摩黛絲(Modess)。

1970年代,衛生棉的演進有了重大突破,就是「自粘式背膠衛生棉」誕生。

1989至1990年間「好自在蝶翼」與「絲薄衛生棉」更改寫了衛生棉歷史。

(6)洗手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衛生巾的發明得感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法國服役的美國女護士,這些身著輕盈白衣的女子是現代職業女性的先驅。即使月經期間,她們仍要保持那份優雅、敏捷和干練,於是對經期用品做了一番大膽的嘗試:用綳帶加葯用棉花製成了最早的衛生巾。

女性在經期,敏感部位的皮膚最易受損傷。調查表明,73%的女性會在經期感到局部皮膚瘙癢、灼痛。這多是由於使用不透氣的衛生巾造成的,因此,要安度經期,選擇合適的衛生巾至關重要。

❼ 醫學的7部洗手法是誰發明的

洗手這個習慣其實是這樣來的,

在150年前,在奧地利有一家維也納總醫院,是一家研究型綜合醫院,就是這樣一家醫院,產科的死亡率卻奇高,產科負責人伊格茲·塞麥爾維斯所在的產科病房。他看著那麼多產婦在醫院分娩後喪生,痛心萬分。

1847年,維也納總醫院的法醫學教授科勒什剋死於敗血症。據說科勒什克是在解剖中割傷了自己的手指患上敗血症而死的。塞麥爾維斯參加了科勒什克的屍檢,他發現,科勒什克的屍體呈現的許多特徵和死亡的產婦非常相似。

為了驗證推論,塞麥爾維斯要求一病區所有的醫生在解剖操作後都必須用漂白水洗手,還要用氯化鈣消毒器械。這一招果然奏效,在很短時間內,一病區的產婦產褥熱死亡率從10%急劇下降到1%左右。

從1847年開始,塞麥爾維斯就開始宣揚洗手這件事,在對醫生的演講中,但他的成功沒有得到同事們的認可,除了少數的支持者外,大部分醫師對他的舉措不屑一顧。

導致產婦死亡的疾病叫「產褥熱」。產褥熱在現代醫學中,被稱之為「產後感染」,是產後致病菌侵入女性生殖器引起的疾病,但在塞麥爾維斯做產科醫生的時候,細菌學理論還沒有誕生。

人類知道微生物的存在是在17世紀顯微鏡出現後的事情。但到19世紀中期,微生物和人體疾病之間的關系還是不清楚的。

但洗手這件事卻降低了細菌感染的幾率。

塞麥爾維斯回到故鄉匈牙利後,在一個小醫院找了一份產科醫生的工作,繼續推行他的洗手制度,從此他科里的產褥熱發病率幾乎下降到零。

塞麥爾維斯推廣洗手持續了十幾年都未見效。但卻奠定了他在流行病學方面鼻祖的地位。

醫學界正式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是在20年之後,主要歸功於兩個人,法國的巴斯德--巴氏殺菌法的發明人,和英國醫生李斯特。

路易·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1865年,巴斯德開始研究蠶病,並發現了蠶病的病原菌,自此開啟了細菌學說的偉大時代。

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外科醫師,外科消毒法的創始人及推廣者。李斯特第一篇傑出的滅菌學論文發表於1867年,正式的闡述了洗手消毒和病人致病菌感染之間的關系,由此形成一個共識:外科醫生在手術前後,照顧病人前後,一定要洗手消毒。

塞麥爾維斯是第一個教會產科醫生洗手的人,自此也開啟了醫護人員的洗手時代

❽ 水龍頭誰發明的

水龍頭最早出現於16世紀,用青銅澆鑄的,具體是由誰發明的已無從考證。

伊斯坦布爾的水龍頭最早出現於16世紀,比北京早了四五百年。最初的水龍頭是用青銅澆鑄的,後來改用便宜些的黃銅。有些水龍頭只是簡單實用,有些則很有裝飾性。各種不同形狀的水龍頭,比如蛇、龍形狀,公羊頭狀,幾何形狀或花草形狀等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建築裝飾風格。

在18和19世紀間,為宮廷和豪宅製作的水龍頭更加重視裝飾性,以至於渲賓奪主,使其實用功能屈居於裝飾作用之下,說它們是工藝品一點也不過分。

(8)洗手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冷熱水混合水龍頭的發明:

冷熱水混合水龍頭是一個叫艾爾·摩恩的年青人發明的。

1937年的西雅圖,在一個普通的夜晚,一名在修車廠打工掙學費的年輕大學生正在清理店面,他在一個老式的雙把手龍頭下沖洗雙手。龍頭中突然湧出的熱水燙得他趕緊往後一跳。這位年青人叫艾爾·摩恩,而這個平常夜晚發生的故事開啟了他的思路,並導致了為管道行業和日常供水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的發明,單把手龍頭的構思由此誕生。

艾爾·摩恩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單把手冷熱水混合水龍頭,人們將這一發明與愛迪生發明電燈、貝爾發明電話相提並論,被國際上著名的」FORTUNE」雜志評為20世紀美國100項最優秀的發明之一。

閱讀全文

與洗手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