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的音標英語

發明的音標英語

發布時間:2021-07-27 22:19:21

Ⅰ 音標是哪國發明

英國人用音標```那就是英國人發明的?~那日本人也用漢字呢``漢字是日本發明的嗎?~

1886年,一些語音學工作者和語言教師,為了語言教學和研究,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國際語音學協會。主持協會的人有法國的保爾·帕西(P.Passy)、英國的瓊斯(D.Hones)等。協會的會員一開始就具有國際性,來自歐洲的許多國家。同年5月,協會出版了一種刊物,定名為《語音學教師》,其內容完全用音標印刷(該刊1971年更名為《國際語音學會學報》)。

協會的會員們共同制定了音標的生理基礎,即音標所標注的音素應該是人類的發音器官的各個部位能夠發出來的語音,而且是各種不同的語言實際上存在的語音。據此,他們擬定了一套語音符號,把每個不同的音素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

協會成立之初,音標處於初創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各用各的音標,比較混亂,影響了語音研究和相互的交流。鑒於這種情況,葉斯柏森給帕西去信,建議制定適用於所有語音的統一的音標。這封信刊登在1886年第7期《語音教師》上,得到了協會會員的熱烈響應。帕西根據斯威特(H.Sweet)提出的草案設計了一套記音系統,幾經磋商修訂,於1888年刊登在《語音教師》第八期,這就是國際音標。國際音標表後來便經常刊載在會刊上,以便於語言學工作者學習和使用。

國際音標最初是以記錄歐洲各國語言的語音系統的,音標還不是很多,後來,隨著對語言研究的深入,加上許多國家的教師紛紛入會,接觸到的語音音素越來越多,原來的符號已不夠記錄新的音素了。於是學者們又不斷修訂完善國際音標,改良不合適的符號,並且擴充字母,以滿足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國際音標,是修改至1979年的版本。

國際音標是按照人的發音器官的部位和發音方法,縱橫排列音素的,對人類所有語音音素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發音部位有雙唇、唇齒、齒間、舌尖前、舌面前、舌面後等11種,發音方法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邊音等8種。每個音素都可在縱橫交叉點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既有一定的發音部位,又有一定的發音方法。每個音素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在部位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就在方法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這同顯示了基本元素的化學性質的元素周期表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國際音標表也顯示了基本音素的性質:每個音素都通過自己的區別特徵同其它有共同特徵的音素相聯系,聚合成群,按照一定的規律與別的音素組合。

國際音標是以人類所有語音為對象制定的,可以用來記錄任何語音系統的音素。國際語音協會在公布國際音標方案時還說明了制定這個方案的原則,其中第二條指出:「好些語言里都有的音素在每個語言里都用同一個符號。很相近的音素也是如此。」所以國際音標是世界通行的,代表的音素是唯一的,如果幾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的語音使用了國際音標中的同一個符號,那就只能說明這幾種語言的語音系統中都有這個音素,並且音色完全是一樣的。例如我們學習漢語或英語,會接觸到[p].[l].[n].[m].[a].[o]..等音素,這說明漢語和英語都有這些音素。

的確,國際音標的許多變通使用字母記音的方式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具有開創性的。例如國際音標使用了小寫尺寸的大寫字母、倒寫字母、反寫字母、合體字母、雙字母、添加附加符號等等,基本上以拉丁字母(僅少量借用希臘字母)就構成了記音體系,滿足了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而且這種開創性的工作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國際音標自公布以來,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正如國際語音學會在其成立60周年的簡史中所言:「不但學會的官方出版物用國際音標記音,各國跟學會沒有關系的作者,在許多字典和教科書里也用國際音標記音。更加重要的是,學會的特殊字母,有的得到非洲一些語言正式採用,成為通行的文字。」

Ⅱ 音標發明之前,老外怎麼拼陌生的單詞

您好,老外採用的是自然拼讀法記住單詞,把英語作為二外的國家為了方便英語學習,就採用了老外他們自創的一些發音音素-音標來進行輔助學習。

Ⅲ 英語音標是外國人發明的還是中國人發明的

是外國人啦!
英國人

Ⅳ 漢語拼音是由誰發明的,英語音標又是由誰發明的,他們分別是哪個國家的人

1955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設立了「拼音方案委員會」,開始設計漢語拼音方案,提出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1956年2月12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這個草案共有31個字母,其中有5個新字母(無點的i;長腳的n;帶尾的z,c,s),以便實現「一字一音」,不用變讀和雙字母。草案發表後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熱烈的討論,甚至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開始,《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小學生必修的課程進入全國小學的課堂。
國際音標最早是在1886年,由語言學家保爾巴西所帶領的一群英國和法國語言教師基於教學與研究上的需要,在國際語音學協會的贊助下開發出來的,於1888年公布。最早的國際音標是根據斯威特製訂的的羅馬字母,但之後它又經過數次修正,其最後一次的版本是在1993年,並於1996年又更新一次。每次修改都刊登在《語音教師》上。2005年國際音標新增符號V代表唇齒彈音。
保爾巴西
Paul
Édouard
Passy,(1859-1940)法國語言學家,
1886年國際語音學協會的創始人,參與了國際音標的研究

Ⅳ 英語音標是誰發明的

國際音標最早是在1886年,由語言學家保爾巴西所帶領的一群英國和法國回語言教師基於教學與研究上答的需要,在國際語音學協會的贊助下開發出來的,於1888年公布。最早的國際音標是根據斯威特製訂的的羅馬字母,但之後它又經過數次修正,其最後一次的版本是在1993年,並於1996年又更新一次。每次修改都刊登在《語音教師》上。2005年國際音標新增符號V代表唇齒彈音。 保爾巴西 Paul

Ⅵ 國際音標是誰發明的

國際音標最早是在1886年,由語言學家保爾巴西所帶領的一群英國和法國語言教師基於教學與研究上的需要,在國際語音學協會的贊助下開發出來的,於1888年公布。

他們最初的使用的標音字母基於拼寫改革,即羅米克字母(Romic alphabet),為了使其在其他語言中也能夠使用,符號所代表的音值允許隨著語言的改變而改變。例如[ʃ],原本在英語中用⟨c⟩表示,但在法語中用⟨ch⟩表示。

但到了1888年那年,這些標音字母便修訂成在各個語言中都統一的符號,並發表在《語音教師》上(「國際語音協會」前身「語音教師協會」的會刊),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國際音標表,也成了日後所有修訂的基礎。制訂國際音標的想法最初由奧托·葉斯帕森(Otto Jespersen)在一封給保羅·帕斯的信中提出。後由亞歷山大·約翰·埃利斯(Alexander John Ellis)、亨利·斯威特(Henry Sweet)、丹尼爾·瓊斯(Daniel Jones)和帕西(Passy)實現。

這個國際音標表是英、法兩國的學者創訂的,主要適用於標注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它發表後,在歐洲語言學界比較通行。美國人多數仍用他們自己研究美洲印地安語的符號。漢語各方言中的有些音,本表也不能包括。國際音標表內所定的聲調符號只有分為高低的平、升 、降和兩上凹凸調共8種 , 這對研究描寫聲調語言是不夠的 。趙元任提出了聲調的五度標記法,發表於1930年的《語音教師》上,它適用於一切聲調語言,已為國際多數學者所採用。

自製訂以來,國際音標經歷了多次修改。經過1900年和1932年的大修訂和擴展之後,國際音標在1989年的國際語音學會基爾大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Kiel Convention)之前一直保持不變。

另又在1993年做了一次小修訂,增加了半開央不圓唇母音並刪去清內破音專用符號。2005年6月的一次改版,增加了一個在非洲語言中很常見的唇齒閃音。除了符號的增減之外,國際音標在其他的符號、分類和字體大多維持一致。

(6)發明的音標英語擴展閱讀

國際音標形式上,以拉丁字母(羅馬字母)的小寫印刷體為主,如:[a、b、c、d、f、g、h、i、j、k、p]等。在不夠用時,以下幾種方法來補充:

(1)拉丁字母大寫印刷體或書寫體(草體)如:小號大寫印刷體[ɴ、ʀ、ɢ、ʙ、ʜ]等;「手寫體a」[ɑ],[ʋ]草體[v];

(2)拉丁字母的變形或倒置,如:[ə](倒置e);變形[ɕ](卷尾c),[ɖ](右彎尾d),[ŋ](長右腿n)等。

(3)借用其它語言字母,如:[ε](希臘語),[θ](希臘語),[ł](波蘭語),[ø](丹麥語),[ç](加泰羅尼亞語)等。

(4)新制字母,如:[ʃ],[ɤ]等。

(5)在字母上加符號,如:[ʉ](加橫的u)等。

國際音標是英法兩國學者創定的,主要適用於表注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它發表後,在歐洲語言學界比較流行。美國人多數仍用他們自己研究美洲印地安語的符號。

Ⅶ 發明的英文怎麼說

您好, 發明的英抄文是 Invent
讀音是: 英 [ɪn'vent] ; 美 [ɪnˈvɛnt]
可以至此點音標旁邊的喇叭聽發音:http://www.iciba.com/invent

Ⅷ 英語音標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

英國人用音標```那就是英國人發明的?~那日本人也用漢字呢``漢字是日本發明的嗎?~ 1886年,一些語音學工作者和語言教師,為了語言教學和研究,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國際語音學協會。主持協會的人有法國的保爾·帕西(P.Passy)、英國的瓊斯(D.Hones)等。協會的會員一開始就具有國際性,來自歐洲的許多國家。同年5月,協會出版了一種刊物,定名為《語音學教師》,其內容完全用音標印刷(該刊1971年更名為《國際語音學會學報》)。 協會的會員們共同制定了音標的生理基礎,即音標所標注的音素應該是人類的發音器官的各個部位能夠發出來的語音,而且是各種不同的語言實際上存在的語音。據此,他們擬定了一套語音符號,把每個不同的音素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 協會成立之初,音標處於初創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各用各的音標,比較混亂,影響了語音研究和相互的交流。鑒於這種情況,葉斯柏森給帕西去信,建議制定適用於所有語音的統一的音標。這封信刊登在1886年第7期《語音教師》上,得到了協會會員的熱烈響應。帕西根據斯威特(H.Sweet)提出的草案設計了一套記音系統,幾經磋商修訂,於1888年刊登在《語音教師》第八期,這就是國際音標。國際音標表後來便經常刊載在會刊上,以便於語言學工作者學習和使用。 國際音標最初是以記錄歐洲各國語言的語音系統的,音標還不是很多,後來,隨著對語言研究的深入,加上許多國家的教師紛紛入會,接觸到的語音音素越來越多,原來的符號已不夠記錄新的音素了。於是學者們又不斷修訂完善國際音標,改良不合適的符號,並且擴充字母,以滿足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國際音標,是修改至1979年的版本。 國際音標是按照人的發音器官的部位和發音方法,縱橫排列音素的,對人類所有語音音素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發音部位有雙唇、唇齒、齒間、舌尖前、舌面前、舌面後等11種,發音方法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邊音等8種。每個音素都可在縱橫交叉點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既有一定的發音部位,又有一定的發音方法。每個音素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在部位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就在方法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這同顯示了基本元素的化學性質的元素周期表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國際音標表也顯示了基本音素的性質:每個音素都通過自己的區別特徵同其它有共同特徵的音素相聯系,聚合成群,按照一定的規律與別的音素組合。 國際音標是以人類所有語音為對象制定的,可以用來記錄任何語音系統的音素。國際語音協會在公布國際音標方案時還說明了制定這個方案的原則,其中第二條指出:「好些語言里都有的音素在每個語言里都用同一個符號。很相近的音素也是如此。」所以國際音標是世界通行的,代表的音素是唯一的,如果幾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的語音使用了國際音標中的同一個符號,那就只能說明這幾種語言的語音系統中都有這個音素,並且音色完全是一樣的。例如我們學習漢語或英語,會接觸到[p].[l].[n].[m].[a].[o]..等音素,這說明漢語和英語都有這些音素。 的確,國際音標的許多變通使用字母記音的方式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具有開創性的。例如國際音標使用了小寫尺寸的大寫字母、倒寫字母、反寫字母、合體字母、雙字母、添加附加符號等等,基本上以拉丁字母(僅少量借用希臘字母)就構成了記音體系,滿足了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而且這種開創性的工作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國際音標自公布以來,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正如國際語音學會在其成立60周年的簡史中所言:「不但學會的官方出版物用國際音標記音,各國跟學會沒有關系的作者,在許多字典和教科書里也用國際音標記音。更加重要的是,學會的特殊字母,有的得到非洲一些語言正式採用,成為通行的文字。」

Ⅸ 國際音標是為英語而發明的嗎

living organisms accompanied these plate movements;the period was marked by occasional waves of mass extinctions of livingcreatures. Organisms were also affected by periods of glaciationthat followed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and in the output of energy bythe sun.
大陸板快,海洋的改變,以及氣候對地球生命的進化都有深遠影響。地幔上大板快地殼的擠壓形成大陸漂移。大陸漂移雕塑了地殼的外觀,使現在大陸形成。伴隨板塊運動,氣候改變對活有機體有深遠影響。在特定時期的生物大量滅亡高峰是這個時期的見證。生物也受冰河期影響,在冰河期,地球軌道和太陽能的輸出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Ⅹ 音標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不是。

音標是記錄音素的符號,也是音素的標寫符號,應用於語言學中。音標的提出者是版H·斯維斯特 P·帕西 瓊斯權。英語音標中有20個母音,28個輔音,共48個。

音標的制定原則是:一個音標由多個音素組成,由2個音素構成的音標我們稱之為雙母音,如漢語的拼音字母、英語的韋氏音標和國際音標等。

(10)發明的音標英語擴展閱讀:

英語音標記憶的順口溜:

單母音

[i:]-諧音為:易(yi);像數字1,記憶真容易。

[?:]-諧音為:噢(0);噢,這個音標就像個o。

[u:]-諧音為:霧(wu);杯子上有很多霧。

雙母音

[ei]-諧音為:妹(mei);鵝有一個妹妹。

[ai]-諧音為:愛(ai);音標的讀音跟拼音一樣。

[?i]-這個音標找不到拼音的諧音,可以按照字母o、i的發音連讀來進行諧音記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音標

閱讀全文

與發明的音標英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