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抗生素發明以前

抗生素發明以前

發布時間:2021-07-27 20:50:33

① 抗生素是美國科學家誰發明

最早是二戰時,英國的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② 抗生素是誰發明的

提起抗生素,今天可能沒有人不知道。得了肺炎,用青黴素或者其他抗生素可以很快治療好;傷口發炎,常常也要用抗生素。的確,人類戰勝疾病,特別是與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抗生素起到並且還在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人估計,由於抗生素的發明,全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10歲。抗生素是怎樣發現和變成造福人類的葯品的呢?讓我們慢慢道來。 1929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培養皿中培養細菌時,發現從空氣中偶然落在培養基上的青黴菌長出的菌落周圍沒有細菌生長。他認為是青黴菌產生了某種化學物質,分泌到培養基里抑制了細菌的生長。這種化學物質便是最先發現的抗生素——青黴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和另外兩位科學家經過艱苦難努力,終於把青黴素提取出來製成了制服細菌感染的特效葯品。因為在戰爭期間,防止戰傷感染的葯品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1943年,這個消息傳到中國,當時還在抗日後方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學朱既明,也從長霉的皮鞋上分離到了青黴菌,並且用這種青黴菌製造出了青黴素。1947年,美國微生物學家瓦克曼又在放線菌中發現、並且製成了治療發現了近萬種抗生素。不過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毒性太大,適合作為治療人類或牲畜傳染病的葯品還不到百種。後來人們發現,抗生素並不是都能抑制生物生長,有些是能夠抑制寄生蟲的,有的能夠除,有的可以用來治療心血管病,還有的可以抑制人體的免疫反應,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術中。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把抗生素的范圍擴大了,給了一個新的名稱,叫做生物葯物素。 半個多世紀,抗生素的確挽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但是,因為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也帶來了一些嚴重問題。例如不少孩子的牙齒又黃又發育不好,就稱為「四環素牙」;有的患者因為長期使用鏈霉而喪失了聽力,變成了聾子;還有的病人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在殺死有害細菌的同時,把人體中有益的細菌也消滅了,於是病人對疾病的抵抗力越來越弱。更為嚴重的是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抵抗力也隨著抗生素的頻繁使用越來越強,使得許多抗生素對微生物感染已經無能為力了。所以,現在的醫生在開處方時,對是否要使用抗生素是越來越謹慎了。

③ 誰能告訴我抗生素的發展史

1929年,弗萊明(A.Flem-ing)在英國聖瑪利醫學院細菌學實驗室工作。在查看因放暑假而放置一旁的培養皿時,他發現被黴菌污染的葡萄球菌菌落受到拮抗和溶解,這一偶然現象引起他的注意。後來,弗萊明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終,他從黴菌的培養液中獲得了一種活性物質,因這種黴菌是青黴屬的一種,所以他就將其命名為「青黴素(盤尼西林)」。弗萊明將他的實驗結果寫成論文寄給英國實驗醫學雜志,但當時並沒有引起科學家們的興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客觀上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在弗萊明發現青黴素10年以後的1940年,弗洛利(Florey)和錢恩(Chain)在弗萊明發現的基礎上,發明了可供人體注射用的青黴素。他們的研究計劃受到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
第一個青黴素的試用者是一位警員,他在刮臉時刮破了嘴角而發生感染,傷口越來越大,以至於滿臉腫脹,發熱,血液中毒,醫生已經不指望他能再活下去,只好用新發現的青黴素試一試。結果在用葯後病情突然好轉,體溫降到正常。連續用葯兩天後,剩下的青黴素已經不多,他們就從病人的尿液中回收少量的青黴素,這樣一直堅持到第五天只好停止注射,結果這個警員因病情復發而死亡。
青黴素的研究工作結果發表在1940和1941年的《柳葉刀》雜志上。
1943年12月,美國外科開始用青黴素治療戰爭中的創傷。1944年,在諾曼底入侵時期,青黴素大量地被英美軍隊用於治療戰役中的傷病員。
1945年,弗萊明、弗洛利和錢恩分享了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1944年,Waksman分離出鏈黴素,令人們興奮的是這種抗生素對結核桿菌有很強的抵抗作用,而結核病當時被認為是絕症。
此後,氯黴素(1947年)、新黴素(1949年)、土黴素(1950年)、紅黴素(1952年)、四環素(1953年)……相繼被發現。
國產青黴素於1953年在上海試製成功。
1959年-1961年以後,出現了大量的半合成頭孢菌素(先鋒黴素),其新品種不斷出現,臨床療效也最為突出。
80年代後期,人工合成的喹諾酮類抗菌葯物(如吡哌酸、氟哌酸、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迅速發展並廣泛用於臨床各種感染。
隨著新型抗生素的不斷出現,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葯性也不斷升級,日益成為臨床治療中的難題。

④ 抗生素未發明前人們用什麼消炎

沒有,在抗生素(包括磺胺類)發明之前,人類面對細菌感染都是靠自身免疫力的,贏了痊癒,輸了敗血症死掉。

⑤ 最早出現的抗生素是什麼

最早治療感染症的方法純粹是在偶然間發現的。1928年,在倫敦一家醫院執勤回的醫師亞歷山大·弗答萊明有一天不經意地發現,容器里的細菌都死了,因為上面有一層綠色的霉。霉是一種菌體,當時已為人所知,這種綠色的霉就稱為「青黴菌」(Penicillium)。

弗萊明這時忽然想到,或許可以用這種青黴菌來擊退病原菌。可是,要在實驗中培養分量足夠的青黴菌並不容易。事實上,他總共花了10年,才大量培養出這種細菌,1944年,使用青黴菌做成的葯物終於問市。這種葯物稱為「盤尼西林」。光是使用盤尼西林的第一年,就拯救了好幾千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傷的士兵。

可是,盤尼西林並不是對所有病原菌都有效,其中尤以對結核菌最為無力。有些學者相信一定還有其他細菌可以做成葯物,就繼續研製新葯,並在20世紀40年代終了時製成最早的結核菌特效葯。由於這種葯物,結核才變得能夠治療。對抗其他病原菌的葯物也陸續研發出來,這些葯物統稱為「抗生素」。在現今時代,抗生素已成了醫生不可或缺的治療用葯。

⑥ 抗生素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在20世紀初,細菌感染每年奪去上千萬人的生命。抗生素發現於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無意中發現一種青黴菌。青黴菌有殺死細菌的效力,但沒有取得更大的進展。1939年,正在牛津工作的德國生化學家錢恩和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洛里繼續了弗萊明的研究。兩年後製成首批青黴素,第一個採用此葯的病人是個警察,他的頭部、臉部、肺部受到嚴重的細菌感染,接受治療僅僅5天,病情大為好轉,康復之快令人驚異。不幸的是,由於沒有足夠的青黴素繼續治療,一個月後,這位警察還是死亡了。

科學家研製抗生素新品種,必須確保抗生素既殺死細菌,又不傷及人體組織,否則會引起腹瀉、暈眩等副作用。人們盡量使抗生素只殺死某些細菌,但有些抗生素也會把一些人體所需的細菌殺死;這些細菌本來能夠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一旦被消滅,病人可能受到繼發感染。舉例來說,青黴素往往會殺死對抗念珠菌的細菌,而念珠菌會引起鵝口瘡、陰道炎、皮膚炎等病。科學家最感頭痛的,是細菌會不斷演化,作出適應性改變,產生抗葯性。

⑦ 二戰三大發明之一抗生素是哪國發明的

抗生素原稱抗菌素。由微生物產生的在低濃度下具有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作用的化學物質。1929年英國學者弗萊明首先在抗生素中發現了青黴素。目前所用的抗生素大多數是從微生物培養液中提取的,有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於不同種類的抗生素的化學成分不一,因此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機理也很不相同,有些抑制蛋白質的合成,有些抑制核酸的合成,有些則抑制細胞壁的合成。由於抗生素可使95%以上由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得到控制,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家禽、家畜、作物等病害的防治,現已成為治療傳染性疾病的主要葯物。抗生素還應用於食品保存,如四環素應用於肉類等的保存,制黴菌素應用於柑桔等的保存。利用四環素能與腫瘤組織結合的特性,可將這種抗生素作為載體以提高抗腫瘤葯物的葯效。抗生素雖然能有效地防治人類的疾病,但在臨床使用上還存在著微生物對抗生素的耐葯性問題,如某些地方耐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達80%~90%,有些用葯者對抗生素會產生過敏反應。對於這些問題有待於今後研究解決。
http://hi..com/007cn

⑧ 抗生素誕生於哪一年

1922年,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從人體鼻腔分泌物中觀察到一種酶,即「溶菌酶」,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又發現一種抗生現象,那就是青黴素的抗生作用。1929年,發表了題為《論青黴菌培養物的抗菌作用》的論文,這一年被視為「抗生素元年」。但青黴素極不穩定,提純很困難。
1932年,德國化學工業巨頭克拉爾合成了一種鮮艷的橙色染料。同年,細菌學家兼葯物學家多馬克嘗試著用這種染料來殺滅鏈球菌,首先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它的問世,標志著抗生素時代的開始。

⑨ 抗生素的發現歷史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某些微生物對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抑製作用,把這種現象稱為抗生。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揭示出抗生現象的本質,從某些微生物體內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稱為抗生素,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灰色鏈絲菌產生的鏈黴素都有明顯的抗菌作用。所以人們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對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一類化學物質稱為抗生素。由於最初發現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對細菌有殺滅作用,所以一度將抗生素稱為抗菌素。但是隨著抗生素的不斷發展,陸續出現了抗病毒、抗衣原體、抗支原體,甚至抗腫瘤的抗生素也紛紛發現並用於臨床,顯然稱為抗菌素就不妥,還是稱為抗生素更符合實際了。抗腫瘤(antineoplastic) 抗生素的出現,說明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除了原先所說的抑制或殺滅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還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或代謝的作用,因此現代抗生素的定義應當為:由某些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細胞增殖的物質叫做抗生素。
1929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培養皿中培養細菌時,發現從空氣中偶然落在培養基上的青黴菌長出的菌落周圍沒有細菌生長,他認為是青黴菌產生了某種化學物質,分泌到培養基里抑制了細菌的生長。這種化學物質便是最先發現的抗生素--青黴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弗萊明和另外兩位科學家————弗洛里、錢恩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把青黴素提取出來製成了制服細菌感染的物資葯品。因為在戰爭期間,防止戰傷感染的葯品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所以,美國把青黴素的研製放在同研製原子彈同等重要的地位。1943年,這個消息傳到中國,當時還在抗日後方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學家朱既明,也從長霉的皮革上分離到了青黴菌,並且用這種青黴菌製造出了青黴素。
1947年,美國微生物學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線菌中發現、並且製成了治療結核病的鏈黴素。
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近萬種抗生素。不過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毒性太大,適合作為治療人類或牲畜傳染病的葯品還不到百種。後來人們發現,抗生素並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長,有些是能夠抑制寄生蟲的,有的能夠除草,有的可以用來治療心血管病,還有的可以抑制人體的免疫反應,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術中。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把抗生素的范圍擴大了,給了一個機關報的名稱,叫做生物葯物素。

⑩ 抗生素是誰發明的發明於何時

抗生素以前已知的抗生素。在低濃度的微生物產生的抑制或殺滅其他微生物的化學物質。 1929年英國學者弗萊明發現首個抗生素青黴素。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的微生物的培養基中,提取一些抗生素已能人工合成。由於不同類型的化學組合物,不同的抗生素,因此他們的微生物的作用機制也可能不同,有些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部分抑制核酸合成,部分抑制細胞壁的合成。因為抗生素可以使95%以上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情得到控制,因此被廣泛用於家禽,家畜,農作物和其他疾病防治,目前已成為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葯物。也可用於食品保鮮的抗生素,如四環素用於保存肉類,橘子等用於保存制黴菌素。四環素可以使用腫瘤組織結合的特性,這種抗生素可以用作車輛的抗癌葯物,以增強療效。抗生素雖然可以有效地防止人類疾病,但仍有耐抗生素的細菌的問題,如某些地方耐葯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上使用的已達到80%90%,和一些抗生素用葯會導致過敏反應。對於這些問題,為今後的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抗生素發明以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