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又被稱之為「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的生平、經歷和著作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造者,更是19世紀世界詩壇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時代的寵兒,也是時代的旗幟。他作為民族意識的體現者,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要求民族尊嚴、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願望和心聲。普希金對俄羅斯本國作家影響巨大,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詩人能與之相比。
普希金的青少年時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早年受到農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羅季昂諾夫娜的影響。1811年進彼得堡皇村學校。 1812年戰爭所激起的愛國熱潮給少年普希金極大鼓舞。在校期間,他與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丘赫爾伯凱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時,他的詩歌才能已經開始顯露出來。1814年,他朗誦的《皇村回憶》一詩,深得在場的老詩人傑爾查文的贊賞。 1817年,普希金畢業後在外交部任職,並先後參加了「阿爾扎瑪斯社」與「綠燈社」。在十二月黨人影響下,這時期普希金寫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詩,抨擊專制制度、歌頌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 (1817)、《鄉村》(1819)等。他還寫了一首敘事詩《盧斯蘭與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南方流放時期
普希金於1820 年5月來到南俄後,先後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和基希尼奧夫等地逗留,並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亞等地。南俄一帶是十二月黨人南社的據點,普希金和他們關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們的影響。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風光也在這一時期普希金的創作中留下了印記。南方流放時期是普希金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高潮時期。在這幾年裡,他寫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義敘事詩:《高加索的俘虜》、《強盜兄弟》、《巴赫切薩拉伊的淚泉》和《茨岡》。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奧夫開始創作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南方流放的後期,普希金與奧德薩總督關系惡化。1824年當局截獲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 並以此為借口,將普希金放逐到他母親的領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軟禁了起來。
鄉村幽禁時期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著他。他中斷了與十二月黨人的聯系,但接近了農奴制度下的農村生活和俄羅斯普通的人民。他在這二年裡經常到集市上聽農民談話和唱歌,並十分注意收集民間故事和口頭傳說。普希金從那裡學習人民的語言,吸取了許多有益的養料,這一切對普希金後來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兩年裡,普希金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如《囚徒》、《致大海》、《致凱恩》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幾十首抒情詩 ,敘事詩《努林伯爵》,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以及《葉甫蓋尼·奧涅金》前六章。
就在他被軟禁在鄉間的時候 ,彼得堡爆發了十二月黨人起義。普希金一直關心著時態的發展。起義失敗後,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拉攏詩人為其服務,決定將其召回莫斯科。
重返京城時期
這時期,普希金寫下了不少熱情贊揚十二月黨人的崇高志向的詩歌,《致西伯利亞的囚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故滯留波爾金諾,這三個月成了普希金創作中的豐收時期。他完成了《葉甫蓋尼·奧涅金》、《別爾金小說集》(其中包括《射擊》、《暴風雪》、《村姑小姐》和《驛站長》等)、四部小型悲劇和幾十首抒情詩。
普希金與岡察羅娃結婚後,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動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監視。這一時期,普希金在創作上仍不斷有優秀作品出現,如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杜勃羅夫斯基》、敘事詩《波爾塔瓦》、《青銅騎士》、抒情詩《致詩人》、《秋天》和《紀念碑》等。30年代中期,普希金與當局的矛盾日益加劇,此時一個法國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普希金於1837年 2月8日與丹特士決斗,身負重傷,兩天後去世。
,《高加索俘虜》和《茨岡人》是南方敘事詩的代表作品,而《銅騎士》則是後期最完美的敘事詩,也是普希金最優秀的敘事詩。《葉甫蓋尼·奧涅金》則是普希金一生創作中的代表作,無論是思想性和藝術魅力,以及反映現實的深刻程度,都是其他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小說方面,《暴風雪》和《打扮成鄉下姑娘的小姐》是兩篇饒有趣味的故事,《驛站長》是俄國文學小人物題材小說的濫觴,《黑桃皇後》則是普希金短篇小說中的典範之作。由於篇幅關系,本書不可能收入《上尉的女兒》,讀者可以在《普希金小說集》中讀到它。總之,讀者手中有了一本《普希金作品選》,也即擁有了普希金創作中的精品,已可從中基本上認識普希金,並欣賞他最主要的文學遺產。
⑵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有什麼詩作
一、「俄羅斯民族文學之父」是——普希金。
詩歌代表作:
《致大海》、《自由頌》、《致恰達耶夫》
童話詩代表作:《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二、附《致大海》中文如下: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見了,奔放不羈的元素!
你碧藍的波浪在我面前
最後一次地翻騰起伏,
你的高傲的美閃閃耀眼。
像是友人的哀傷的怨訴,
像是他分手時的聲聲召喚,
你憂郁的喧響,你的急呼,
最後一次在我耳邊迴旋。
我的心靈所嚮往的地方!
多少次在你的岸邊漫步,
我獨自靜靜地沉思,旁徨,
為夙願難償而滿懷愁苦!
我多麼愛你的餘音繚繞,
那低沉的音調,深淵之聲,
還有你黃昏時分的寂寥,
和你那變幻莫測的激情。
打魚人的溫順的風帆,
全憑著你的意旨保護,
大膽地掠過你波濤的峰巒,
而當你怒氣沖沖,難以制服,
就會沉沒多少漁船。
呵,我怎能拋開不顧
你孤寂的巋然不動的海岸,
我滿懷欣喜向你祝福:
願我詩情的滾滾巨瀾
穿越你的波峰浪谷!
你期待,你召喚——我卻被束縛;
我心靈的掙扎也是枉然;
為那強烈的激情所迷惑,
我只得停留在你的岸邊……
惋惜什麼呢?如今哪兒是我
熱烈嚮往、無牽無掛的道路?
在你的浩瀚中有一個處所
能使我沉睡的心靈復甦。
一面峭壁,一座光榮的墳塋……
在那兒,多少珍貴的思念
沉浸在無限凄涼的夢境;
拿破崙就是在那兒長眠。
他在那兒的苦難中安息。
緊跟他身後,另一個天才,
像滾滾雷霆,離我們飛馳而去,
我們思想的另一位主宰。
他長逝了,自由失聲哭泣,
他給世界留下了自己的桂冠。
洶涌奔騰吧,掀起狂風暴雨:
大海呵,他生前曾把你禮贊!
你的形象在他身上體現,
他身上凝結著你的精神,
像你一樣,磅礴、憂郁、深遠,
像你一樣,頑強而又堅韌。
大海啊,世界一片虛空…………
現在你要把我引向何處?
人間到處都是相同的命運:
哪兒有幸福,哪兒就有人佔有,
不是教育,就是暴君。
再見吧,大海!你的雄偉壯麗,
我將深深地銘記在心;
你那薄暮時分的絮語,
我將久久地,久久地聆聽……
你的形象充滿了我的心坎,
向著叢林和靜謐的蠻荒,
我將帶走你的岩石,你的港灣,
你的聲浪,你的水影波光。
三、普希金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鼻祖。他出身貴族家庭,從小愛到良好的文學教養.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俄國的貴族革命家)為朋友.畢業後到彼得堡進外交部任職。在此期間寫出了《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政治抒情詩,歌頌自由、進步,反對封建農奴制,挾擊暴君專制,表現了開明貴族的理想,對當時的革命者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1820年沙皇把普希金流放到高加索.不久又以他的無神論思想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親的領地米哈伊夫斯克村.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沙皇為了拉擾他,把他如回莫斯科,企圖使他成為宮廷詩人.終因普希金的進步思想和創作活動與統治階級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宮廷貴族集團的仇視。1837年沙皇及其黨羽策劃的決斗中,普希金受重傷而死.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這個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普希金是俄羅斯語言文學的創始者.他的創作奠定了近代俄羅斯文學的基礎,宣告了它的黃金時代的到來,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羅斯優秀作家,因此被稱為「近代俄國文學之父」。
果戈理說:「他的作品,象一部辭典,包含了我們語言全部的豐富、力量和靈魂。」
高爾基稱他為「集前人之大成,囊括一切新奇和機智」的「一代詩宗」。
⑶ 誰是「俄羅斯文學之父」
亞歷山大·謝爾蓋復耶維奇·普希制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
普希金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⑷ 誰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
著名詩人普希金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
解釋:
大約自19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1825年貴族革命的失敗和專制農奴制統治的強化,俄羅斯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又很快讓位給以強調冷靜客觀地觀察和描寫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為主要特徵的現實主義。原來和十二月黨人一起同屬於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普希金,從這時起先後創作大量現實主義的戲劇、小說和詩歌,他因此被尊為俄羅斯近代文學之父。
拓展:普希金的簡介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後》等。
⑸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啊
錯了`
最佳答案 - 由提問者2年前選出
普希金,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
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贊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鏗鏘有力。」
⑹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
你好,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是偉大的俄羅斯民族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 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普希金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之一.
代表作有《皇村懷古》、《致大海》、《給凱恩》、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紀念碑》等
⑺ 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是
普希金
普希金用他的詩作、散文、詩體戲劇和詩體童話,開創了俄國文學的一個新時期,使落後於西歐的俄羅斯文學迅速地趕了上來。因此,他理所當然地被公認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⑻ 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資料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青銅騎士」。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nеkсанaр Сергеевny Nуwknh),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歷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
外界評價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現了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 普希金決斗時所穿的上衣[1]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里斯·戈都諾夫》、《黑桃皇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茨岡》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台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里去世)。現在這里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名言
沒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靜。
法律之劍不能到達的地方,諷刺之鞭必定可以到達。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 普希金畫像及其紀念雕塑和廣場(10張)
敏感並不是智慧的證明,傻瓜甚至瘋子有時也會格外敏感
不論是多情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傾聽著年輕姑娘的歌聲,老人的心也變得年輕。
年輕的良知像晴天一樣明潔。
等青春輕飄的煙霧把少年的歡樂裊裊曳去,之後,我們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東西。
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起,愛惜名譽要從幼小時候起。
世界的設計創造應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謀取金錢,人並非以金錢為對象而生活,人的對象往往是人。
被你那纏綿悱惻的夢想,隨心所欲選中的人多麼幸福。
我曾經愛過你:愛情,也許 在我的心靈里還沒有完全消亡,但願它不會再打擾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難過悲傷。我曾經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但願上帝保佑你,另一個人也會象我愛你一樣。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
《彼得大帝的黑奴》
《書信小說》
《亡人伊凡·彼得洛維奇·別爾金小說集》
《射擊》
《暴風雪》
《棺材老闆》
《驛站長》
《村姑小姐》
《戈琉辛諾村源流考》
《羅斯拉夫列夫》
《杜布羅夫斯基》
《黑桃皇後》
《基爾沙里》
《埃及之夜》
《賓客聚集別墅》
《我們在別墅里度過了一晚》
長篇小說
《上尉的女兒》
詩體小說
《歐根·奧涅金》
詩作
《巴奇薩拉的噴泉》
《致大海》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十月十九日》
《枉然的賦與》
《枉然的饋贈》
《你和您》
《當我以臂膊》
《當我緊緊擁抱著》
《哀歌》
《茨崗》
《為了遙遠的祖國的海岸》
《夠了,夠了,我親愛的》
《我的朋友,時不我待》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我的名字》
《青銅騎士》
⑼ 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是誰
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是誰?
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的鼻祖。他出身貴族家庭,從小愛到良好的文學教養。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俄國的貴族革命家)為朋友。畢業後到彼得堡進外交部任職。在此期間寫出了《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政治抒情詩,歌頌自由、進步,反對封建農奴制,挾擊暴君專制,表現了開明貴族的理想,對當時的革命者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⑽ 俄羅斯文學之父是誰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歷5月26日)出生於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於聖彼得堡,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
普希金諸體皆擅,創立了俄國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創立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出生於貴族家庭。童年開始寫詩,在沙皇政府專為培養貴族子弟而設立的皇村高等學校學習。學習期間受到當時進步的十二月黨人及一些進步思想家的影響。後來發表的不少詩作抨擊農奴制度,歌頌自由與進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詩歌以外,主要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語的創始人。《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普希金在創作活動上備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決斗中遇害。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