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世紀的醫學發明

20世紀的醫學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7 13:50:22

『壹』 20世紀的發明和發現有哪些

1、塑料

塑料始於1909年美國人L·貝克蘭發明的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

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

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

2、衛星電視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

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電視當今世界上人均擁有量極高的電視(平均每10人擁有一部)始於1927年,始於美國人之手。

3、青黴素

20世紀40年代以前,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一種能高效治療細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葯物。當時若某人患了肺結核,那麼就意味著此人不久就會離開人世。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然而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卻源自一個意外發現。

近代,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

到了1943年,制葯公司已經發現了批量生產青黴素的方法。當時英國和美國正在和納粹德國交戰。這種新的葯物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

4、核武器

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年底,作為「曼哈頓工程」的一部分,第一個核反應堆在芝加哥大學一個體育設施下面建成並開始運行。

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5、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世紀發明

『貳』 20世紀有哪些發明和發現

20世紀十大重大發明

1.原子彈

1945年8月,毀滅地球的播朵拉盒子在日本廣島與長崎被打開,當時國際強權一心只想以這種威力極大的致命破壞武器去壓倒對方。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

2.太空梭

1959年蘇聯的無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陸月球,並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國60年代末阿波羅登月的壯舉,卻是人類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後,美國在太空探險方面逐漸將蘇聯拋在後頭。太空梭出現後,人類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幾率大為提高,科學家預言公元2000年之後人類將開展外太空旅行。

3.電視

1923年,電視機的靈魂——顯像管誕生了。電視技術廣泛應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則開創彩色電視的紀元,60年代以後幾乎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電視台。這個方盒子為人類製造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4.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的,緊接著美國的探險者1號在 1958年1月31日試身成功,從此以後這些隨著地球自轉運行的人造衛星愈來愈多地漂浮在大氣層外。原來運用在軍事科技上的人造衛星,後來慢慢演化出通訊、繪圖、偵測、氣象等不同用途的衛星家族。

5.阿伍匹林

早在15世紀的希臘醫生就用柳樹皮中研磨出來的粉末做為草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 到了本世紀末,這個減輕身體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德國拜耳葯廠創立的「阿斯匹林」商標,成為這個葯方的專有代名詞,20世紀愈來愈忙碌的現代社會中,阿斯匹林這顆白色圓形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機

現代生活中國際旅行必備的交通工具——飛機,多是由軍用運輸機改良而成的商用 客機。 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機載36名乘客飛行於歐洲上空,開啟了民航世紀的新頁面。時至今日,交通運輸市場對於飛機旅行的需求越來越大,民航客機已成為人們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

7.個人電腦

電腦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思考的形態,70年代末電腦廠商開始開發較小型的個人電腦,到了80年代初市場上有了大眾化的電腦消費產品。個人電腦加快社會數字化腳步,幾乎社會的每一個層面都被電腦完全感染.沒有人能夠拒絕電腦進人生活之中。

8.行動電話

曾經是英雄電影中大哥專屬配備的「大哥大」,已成為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的一種私人通訊聯絡方式。全球經濟的發展,讓移動通訊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而手機隨時隨地聯絡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國科學家讓一隻沒有父親的小羊成功地誕生,這項創舉說明了人類即將有可能用自然途徑以外的方法製造生命。克隆羊在生物科技上無疑是史無前例的一大步,但它所牽涉到人類道德觀念的層面.卻是科學所無法理清的難題。

10 網際網路

最原始的電腦網路原本只是在學院研究室中連接不同電腦主機,當這項技術只需經由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的連接,就可為人所用時,網路瞬間成為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發明。 網路製造出的新的資訊傳播模式很快地影響到愈來愈多的層面.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為網路重新定義塑型。人們只要一條細細的電話線,就可以將全世界串連在手中

『叄』 抗生素的發明是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明之一嗎

是的,我國1952年的上海才有製造青黴素的條件,而且製造成本相當高,一支青黴素的價格在當時相當於一兩黃金。

『肆』 20世紀末~21世紀的科學發明

21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五大發明:1、修復手套 2、仿生心臟 3、神經轉化 4、神經轉化 5、耳朵看世界 21世紀,許多令人驚訝的技術創新將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憑借「修復手套」獲得2004年度「尤利卡令人鼓舞科學獎」的科學家宣稱,科幻小說的預言距離變成現實已經不遠了。 ●修復手套 「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致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復制、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仿生心臟 同位移植人工心臟 CATO 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 心室 、閥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致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他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神經轉化 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聯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在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化技術。 ●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伍』 20世紀世界醫學的重大事件有什麼

1 二十世紀重大生物醫葯事件
有一些重大事件,超越了醫葯科技本身。一直想為上個世紀寫一點什麼,然而又是十年過去了。也許,正是又過去了十年,一些重大生物醫葯事件的意義才更加清晰了。

一、1906年美國國會批准《純凈食品和葯品法》
1906年,美國國會在化學學會推動下批准了《純凈食品和葯品法》。這部法律改變了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的是非標准和價值判斷。美國化學學會試圖用人類從來也為曾接觸過的純凈物當成未來的食物、葯品,並聲稱這是唯一安全的方式。由此逐步在全世界多數國家形成了一個危害人類健康的制度。趙霖教授在為《百年謊言》中文版撰寫序言時指出:「從1906年美國國會批准《純凈食品和葯品法》以來,公眾就被錯誤的安全感所欺騙,該體系製造出的最主要的謊言就是『化學給人類帶來了更美好的生活』,即實驗室中製造出來的化學合成物質與天然食物和葯物相比,不僅同樣無毒無害,反而會更加有效。」無法想像,這種本身違背生物進化原則的主張被法律化。那麼多的科學家無視基本事實,編造數據,撰寫文章支持這個法律的基本觀點;那麼多著名科技期刊不斷發表文章支持這一不合邏輯的准則;那麼多機構花費巨額資金提供根本就不會存在的證據。最終形成了一個遍及全世界的服務於化學工業的巨大體系。這的確需要人類作出深刻反省。
2二、1909年基因一詞被提出
20世紀初孟德爾的工作被重新發現以後,他的定律又在許多動植物中得到驗證。1909年丹麥學者W.L.約翰森提出了基因這一名詞。百年來,基因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種植、養殖、軍事、環保、醫療等領域都進行了深入探索。人類的基因譜被全部譯出。實際上,基因改變包括基因重組技術,就是在製造新物種。因此,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同時,原來被認為是遺傳疾病的銀屑病、糖尿病等,都期望會因為人類基因的破譯而得以解決。結果卻非常讓人失望。這些疾病幾乎都不能通過基因技術解決。曾經無數號稱是基因治療技術都被說成具有確證無疑的效果,也常常都有著名科學家為之實驗證明,忽然蹤跡皆無。基因,是一個影響了上個世紀的最重大生物事件。
3三、1921年班廷發現胰島素
加拿大醫生班廷成功提取到狗的胰島素。當胰島素用於切除胰腺的狗之後,狗的糖尿病症狀得到緩解。1921年班廷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此後,人們一直認為糖尿病就是胰島素缺乏。1988年,Reaven發現多數糖尿病人胰島素分泌超出健康水平。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切除胰腺的糖尿病不是1型糖尿病,也不是2型糖尿病,而是繼發性糖尿病。胰島素的發現與合成,挽救了繼發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至今,胰島素仍然是糖尿病治療中最重要的激素葯品。另一方面,胰島素也成就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業帝國。很多商業學術專家為了胰島素市場而把胰島素抵抗解釋成胰島素相對不足。目前,由此建立起來的各種治療手段都不讓人滿意。二十世紀的理想幻滅,預示著全新的認識必將在新世紀出現。4四、1928年青黴素誕生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製取了青黴素。1929年6月,弗萊明把他的發現寫成論文發表。他把這種青黴菌分泌的殺菌物質稱為青黴素。1940年,在牛津大學主持病理研究工作的澳大利亞病理學家佛羅理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一起製取了高濃度的青黴素。之後,佛羅理把樣品帶到美國,在美國開始了大量製造。1945年,弗萊明、佛羅理和錢恩三人,因在青黴素發現利用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科技的發展最後要通過產業發展服務更多的人。也只有產業的影響,才使弗萊明在發現青黴素17年之後獲得了諾貝爾獎。青黴素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葯物之一。盡管今天很多人反對亂用抗生素,但是這絲毫不能影響這一發現的偉大貢獻。5五、1952年青蛙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
從1952年起,科學家們首先採用青蛙開展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先後獲得了蝌蚪和成體蛙。此後,克隆技術快速發展。1997年2月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維爾穆特博士科研組公布體細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1998年1月,美國威斯康星一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們以牛的卵子為受體,成功克隆出豬、牛、羊、鼠和獼猴五種哺乳動物的胚胎。對這些胚胎最後全部流產有兩種觀點:(1)樂觀者認為,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某個物種的未受精卵可以同取自多種動物的成熟細胞核相結合。(2)悲觀者認為,目前獅虎獸尚不能達到長壽,更不能繁殖後代,而這些遠親動物之間的結合更是在製造不能成活的怪胎。
在農業方面,人們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在這方面中國已邁入世界最先進的前列。 克隆技術對保護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來講可能是一個福音。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所謂克隆技術或者試管嬰兒,都必須在母體子宮孕育。因此克隆出來的個體也完全具備人類的精神。這就為克隆人體器官提出了倫理和人道上的困境。
61952年青蛙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
從1952年起,科學家們首先採用青蛙開展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先後獲得了蝌蚪和成體蛙。此後,克隆技術快速發展。1997年2月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維爾穆特博士科研組公布體細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1998年1月,美國威斯康星一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們以牛的卵子為受體,成功克隆出豬、牛、羊、鼠和獼猴五種哺乳動物的胚胎。對這些胚胎最後全部流產有兩種觀點:(1)樂觀者認為,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某個物種的未受精卵可以同取自多種動物的成熟細胞核相結合。(2)悲觀者認為,目前獅虎獸尚不能達到長壽,更不能繁殖後代,而這些遠親動物之間的結合更是在製造不能成活的怪胎。
在農業方面,人們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在這方面中國已邁入世界最先進的前列。 克隆技術對保護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來講可能是一個福音。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所謂克隆技術或者試管嬰兒,都必須在母體子宮孕育。因此克隆出來的個體也完全具備人類的精神。這就為克隆人體器官提出了倫理和人道上的困境。
71956年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的發明
1956年,紐西蘭醫生科林•默多克發明了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這一發明使乙肝等血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速度得到了抑制。這一重大事件影響之深,直到今天美國人仍然聲稱1961年美國BD(Becton Dickinson)發明生產了世界上第一支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醫用針頭。西方葯物注射醫源性傳染曾經是巨大的人道災難,這一災難僅僅過去半個多世紀。人們不要忘記這種歷史,不要肆意誇大醫學前進的神奇,這對未來的人們是一個教訓。同時,我們也可1960年代開始的幹細胞的研究
幹細胞的研究被認為開始於1960年代,在加拿大科學家恩尼斯特•莫科洛克和詹姆士•堤爾的研究之後。到2004年,Massachusetts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報道克隆小鼠的幹細胞可以通過形成細小血管的心肌細胞修復心衰小鼠的心肌損傷。這種克隆細胞比來源於骨髓的成體幹細胞修復作用更快、更有效,可以取代40%的瘢痕組織和恢復心肌功能。這是首次顯示克隆幹細胞在活體動物體內修復受損組織。科學家預言,用神經幹細胞替代已被破壞的神經細胞,有望使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病人重新站立起來;不久的將來,失明、帕金森氏綜合症、艾滋病、老年性痴呆、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絕大多數疾病的患者,都可望藉助幹細胞移植手術獲得康復。 對於科學家們的語言,只要回想一下基因治療技術就會感覺到讓人不安。目前,幹細胞技術對一些機關修復的治療上取得了進步。但是對本來就屬於系統性疾病的項目,如糖尿病,幹細胞所起到的最多隻是臨時緩解作用。並且,這種緩解如同拐杖和假肢一樣,不能等同於系統健康。
以看到尊重知識產權往往只是美國人對外的要求。
8

『陸』 20世紀的成就的醫學成就

1909年美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立克次體。1916年巴西學者羅沙利馬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虱中找到並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體,一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勞沃澤克。
熱帶病的研究:1900年,美國人芬利證實蚊子是黃熱病傳播的中間媒介。1880年法國醫學家拉弗朗發現瘧疾是一種寄生蟲病,後來證實傳播瘧疾的蚊子是瘧蚊。1901年福德發現睡眠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的病原體為甘比亞錐蟲1903年布魯斯等人確定彩彩蠅是睡眠便的傳播媒介。 1905年,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天才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創立了狹義相對論,提出了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嶄新的時空觀和質(m)能(E)相當關系式E=mc2(此處光速C=3×108米/秒),在理論上為原子能的應用開辟了道路。 關於E=mc2,即物體貯藏的能量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數量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打個比方說,1克物質全部轉化成的能量,相當於常規狀態下燃燒36000噸煤所釋放的全部熱能;或者說,1克質量相當於2500萬度的電能。
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深刻揭示了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空間和時間是隨著物質分布和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從1923年開始,愛因斯坦用他的後半生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企圖建立一個既包括引力場又包括電磁場的統一場理論,雖然他沒有取得成功,但是楊振寧和米爾斯於50年代創立了「楊—米爾斯場方程」,發展了所謂「規范場」的理論,使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統一場論可望在規范場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1900年,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提出能量並非無限可分、能量的變化是不連續的新觀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論,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爾把量子化概念引進原子結構理論。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1925年,海森伯和薛定諤分別建立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1928年,26歲的狄拉克提出電磁場中相對論性電子運動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場論,使包括矩陣力和波動力學在內的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20代末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1905—1915年相對論建立之後對經典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學和固態物理學的發展,為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准備了理論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化學鍵理論和分子生物學等的產生。因此,量子力學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多產的科學理論,迄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在探討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公共的基本單元。直到19世紀末,人們都認為這種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內部有一個核;1913年,玻爾指出放射性變化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於是研究原子核的組成、變化規律以及內部結合力的核物理學應運而生。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從此,人們認識到各種原子都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於是把這三種粒子和光子稱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並不「基本」。一方面,正電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繼發現;另一方面,基本粒子還有其內部結構。60年代以來,出現了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層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誕生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基本粒子物理學(又稱高能物理學)至今方興未艾,成果累累。

『柒』 20世紀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及其成果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他們發現了核糖核酸(RNA)干擾機制,這一機制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療法。

2005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他們發現了導致人類罹患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罪魁——幽門螺桿菌,革命性地改變了世人對這些疾病的認識。

2004年,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他們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做出貢獻,揭示了人類嗅覺系統的奧秘。

2003年,美國科學家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上獲得關鍵性發現,這些發現最終導致核磁共振成像儀的出現。

2002年,英國科學家悉尼·布雷內、約翰·蘇爾斯頓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他們為研究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調節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1年,美國科學家利蘭·哈特韋爾、英國科學家保羅·納斯和蒂莫西·亨特。他們發現了導致細胞分裂的關鍵性調節機制,這一發現為研究治療癌症的新方法開辟了途徑。

2000年,瑞典科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松、美國科學家保羅·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爾。他們在研究腦細胞間信號的相互傳遞方面獲得了重要發現。

『捌』 二十世紀有什麼重大發明

二十世紀的重大發明有

1、飛機: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動力飛機開內始飛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條正規航線開通,大容大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

2、原子: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發現,原子在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這種能量稱為「誇特」,這一發現被譽為世紀性發現。

3、無線電廣播技術:從19世紀收音機發明開始,無線電廣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並配以動畫和影像科技,已大大改變 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4、阿司匹林:1897年,德國人費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乙醯水楊酸,兩年後登記的商品名為阿司匹林,一個世紀以來成了最大眾化的葯品。

5、計算機:裝配有晶體管,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的計算機帶動了數字科技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信息轉化為0和1 的二進制形式成為可能。

6、汽車:1913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享利·福特正式啟用他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這個世紀擁有決定性影響的一件大事。

7、激光: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誕生。

『玖』 20世紀以來醫學成就有哪些

20世紀後半期新葯物,包括新抗生素的不斷出現,使某些疾病的療效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治療方法也有明顯進步,例如聯合化學治療的應用從對白血病的治療到對其他某些腫瘤治療的發展;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療法在重症衰弱病人的應用;免疫療法等。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如果滿意幫忙採納下吧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的醫學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