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琴起源於哪個國家哪個年代開始流行的
鋼琴起源於義大利,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
18世紀中期開始流行。
鋼琴首次出現於1709年,在當時是一種既復雜又昂貴的樂器,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機會接觸到。一開始,Johann Sebastian Bach(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一些非常有聲望的音樂家們並不欣賞鋼琴的音色。
但僅僅過了半個世紀,鋼琴就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當Mozart(莫扎特)、Brahms(勃拉姆斯)和Liszt(李斯特)這些極具創造力的音樂家投入鋼琴的懷抱之後,熱情便瞬時被引爆。
(1)鋼琴發明國家擴展閱讀:
鋼琴的演奏技巧:
1、音階
音階24個大小調是比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
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
2、琶音
琶音包括24個大小調琶音跟屬7減7琶音。這個是建立在音階之上的東西,主要練習手指之間的擴張和伸縮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練習。鋼琴曲中琶音部分佔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樣的琶音都會出現,但都是24個大小調屬7、減7和弦的琶音變形模式,所以彈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3、八度
8度的演奏技巧有兩種,第1個只用手腕技巧,第2個用手臂和手腕一起來完成。如果彈篇幅很長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技巧,如果彈最後結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這樣才能彈出氣勢輝煌的效果。
如果是兩只手一樣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如果只用手腕或手臂就很難彈出ff的力度和很好的跳躍。
⑵ 鋼琴是哪國發明的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佛羅倫薩薩美第家族的樂器製作師克利斯托弗利。當時是為了提高人們對音樂的認識也欣賞,鋼琴的出現在在當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⑶ 鋼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最早是哪個國家
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在1709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琴前身的製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
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八世紀初,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
鋼琴音域范圍從A0(27.5Hz)至 C8(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
鋼琴作為物質基礎,為音樂家的創作提供了條件,音樂家創造發展的鋼琴文化又促進鋼琴結構功能的進一步成熟。
⑷ 鋼琴的發明人是哪國人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
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
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
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
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
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
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樓主可以再來追問
所謂的標准答案可能是不存在的
總有一個人知道你問題的答案的一部分
但是答案永遠再生長,答案和答案之間,它會長出新的答案
知識是一個生命體,不管你是採納知道的哪位答題者,真心希望您能採納一位真正幫助到您的人。
祝福樓主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歡樂!
⑸ 鋼琴師哪個國家發明的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當時是為了提高人們對音樂的認識也欣賞,鋼琴的出現在在當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鋼琴雖誕生在義大利,卻在德奧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
⑹ 鋼琴起源於哪個國家
鋼琴已有2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它只是一部可以改變 力度的鍵盤樂器
(這對於大鍵琴來說是很難表現)。
它與更早的擊弦鍵琴在機械裝置方面的主要不同點在於鋼琴的琴槌擊弦後被彈回,
這就使得各種力度對比成
為可能,並因此而獲得Pianoforte(意思是能發出弱音Piano和強音Forte的)之名。
由於這件樂器既能發出弱音,又能發出強音,能掌握小錘敲擊琴弦的力度。
才有了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
但是後來,西班牙語卻採用不正確的縮寫字piano(即今譯鋼琴),
將表示強音的「forte」略去,只保留表示
弱音的「piano」,而沿用至今。
而保留至今的全名則用來稱呼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初期的古鋼琴(德國人稱
之為Hammerklavier)。
鋼琴雖誕生在義大利,卻在德奧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
鋼琴是在17世紀末1709年由製作家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夫里(Bartolomeo Cristofori)
所發明的鍵盤樂器,
並取名為(gravicembelo colpiano e forte),
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
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
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
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從此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
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
但大多是為演奏特定作品時而使用。
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
亦是鋼琴的代表象徵。
1709年後,克里斯托福里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
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復震杠桿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動杠桿,
使擊弦速度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
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
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後的鋼琴制師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
但遺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
的義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最早的鋼琴具有從鍵盤伸展的許多弦,如直大鍵琴和現代平台鋼琴等類型,
或(就方形鋼琴而言)與琴鍵成直角,如擊弦鍵琴。
⑺ 鋼琴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義大利語:BartolomeoCristofori,1655年5月4日-1731年1月27日)是義大利樂器製造家,並普遍認為是擊弦鍵琴的發明者。
發展歷史
鋼琴的前身是撥弦古鋼琴,也叫做羽管鍵琴。它與鋼琴的內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體內部裝有音板和許多拉緊並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鋼琴的弦槌擊弦發音,撥弦古鋼琴用羽管制的撥子撥弦發音。
此外,還有一種與它們同一血統的鍵盤樂器——擊弦古鋼琴,它同樣是一種裝有擊弦裝置的樂器,用銅制的形槌擊弦發音;它的應用范圍不如撥弦古鋼琴廣泛,主要用在當時的貴族家庭中演奏。
17~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地位,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
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
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撥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的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徵。
1709年後,克里斯托福里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復震杠桿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啟動杠桿,使擊弦速度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後的鋼琴製作師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
但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的義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德國管風琴師、製作師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制極不準確的義大利鋼琴草圖,借鑒克里斯托福里的發明,製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
他把這架琴送到音樂大師巴赫那裡鑒定,巴赫卻不屑一顧,只是說道:觸鍵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採用了巴赫的建議之後,於1747年又加以革新。
同年,巴赫在波茨坦進宮晉見腓特烈大帝時彈奏了西爾曼的新型鋼琴。西爾曼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鋼琴制音器的運用。他利用手動音拴使全部制音器離弦,以使鋼琴的音響效果更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
至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及其子弟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製造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他們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製作流派。
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影響。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這正符合莫扎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
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1760年來到英國,成為鋼琴製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
這種鋼琴觸鍵感覺較重,但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當時是名聲同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
1768年,J.C.在英國演出,這是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
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里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諸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樂器特點
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裡麵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
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礴、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結構與原理
鋼琴可以具有12,000多個獨立部件,支持六個功能部件:鍵盤,錘子,阻尼器,琴橋,音板和琴弦。鋼琴的許多部件均由強度和壽命均經過選擇的材料製成。外緣尤其如此。
它最常見的是由硬木製成,通常是硬楓木或山毛櫸,並且其龐大的體積實際上是一個固定的物體,柔性音板可以從該物體最佳地振動。根據Harold A. Conklin的說法,堅固的輪輞的目的是,「振動能量將盡可能多地留在音板中,而不是無用地消散在效率低下的聲音散發器殼體中。」
硬木輪輞通常是通過層壓薄的,因此柔軟的硬木條製成的,然後在塗膠後立即將其彎曲成所需的形狀。彎曲膠合板系統由CF Theodore Steinway在1880年開發,以減少製造時間和成本。以前,輪圈是由幾塊實木製成的,並進行了連接和貼面,歐洲製造商在20世紀將這種方法很好地使用了。
奧地利高品質鋼琴製造商伯森多夫(Bösendorfer)是現代人例外,他用堅固的雲杉製成內圈,與音板製成的木材相同,該木材的凹口可使其彎曲。與其將輪緣與振動隔離開來,它們的「共鳴箱原理」使框架可以與共鳴板更自由地共鳴,從而產生額外的色彩和整體聲音的復雜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琴
⑻ 鋼琴起源於哪個國家
鋼琴(pianoforte或forte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從18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鋼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古埃及與古希臘的弦什(一弦琴)。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後來,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這兩種樂器都是現代鋼琴的鼻祖,統稱為「古鋼琴」。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開始迅速發展,音樂創作不斷深化,需要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已經不能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不能適應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變化,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了一架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的鋼琴。這架琴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是現代鋼琴的前身。後來,這架古鋼琴經過德國和英國製作師們的不斷改進完善,就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
久音盒鋼琴 祝您早日學琴有成
⑼ 鋼琴的發明者是誰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Christofori(1655–1731),出生於帕多瓦,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
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型,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地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
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徵。
鋼琴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
鋼琴音域范圍從A2(27.5Hz)至 C5(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9)鋼琴發明國家擴展閱讀:
現代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
1、三角鋼琴
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為了解決佔地的問題,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
2、立式鋼琴
採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都能安放一台立式鋼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琴
參考資料來源: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