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技製作發明類

科技製作發明類

發布時間:2021-07-27 09:50:01

A. 科技小發明怎麼製作

先找材料,盡量生活中常見的就行點簡單使用。比如做一個紙抽,找一個毛絨玩具,在兩個手之間接一根棍子放上紙,簡單好看

B. 怎麼做有關科技類的小發明小製作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

C. 科技發明小製作

可以做 小衣架啊

D. 科技小發明製作方法

土電話是利用聲音振動傳播的原理設計的。它取材簡單,製作方便,適合低年級學生製作。
A.製作方法
①話筒。找兩只塑料冰淇淋杯或紙杯,用剪刀把杯底剪掉。每個紙杯都是既做話筒又做聽筒。
②振動膜。用牛皮紙做振動膜。將紙剪成圓形,比紙杯底直徑略大。用膠水將圓貼在杯底,紙盡可能拉緊。
③穿線。找一根幾米長的棉線, 把兩個紙杯連起來,用大頭針在紙杯振動膜中心穿一小孔,把棉線分別穿入兩個紙杯中,並打個結。這樣,土電話就做成了。
B.游戲方法
讓兩個學生,一人拿來一個紙杯,一人把紙杯當話筒,一人把紙杯當聽筒。當一人對著話筒小聲說話時,聲音使振動膜發生振動,通過拉緊的棉線穿到對方的振動膜上,使聽筒那邊同樣的振動,這樣聲音就傳到另一個人了耳朵里去了。
第二種: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鉛畫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在使用時,不要讓指針接觸磁性很強的磁鐵,以免影響指南針的磁極。
類二:有所改革式科技製作
例:廢塑料瓶製作
取可樂瓶一隻,去掉底蓋,用剪刀剪去離瓶底2/5的部分,注意要保留1.5厘米寬作為花籃柄,將剩下3/5, 剪成一條一條到瓶子頸部,寬度可以根據需要而定。然後將一條條的塑料帶向外翻過來到瓶蓋處粘牢,這樣花籃就做好了。在籃中放入一些娟花,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裝飾品。
要小學生對利用廢塑料瓶子進行製作。要求只要是利用廢塑料瓶子,做出的作品有用或欣賞就可以。
第三種:有所創造式科技製作
例1.太陽能利用設計比賽
①利用晨會或者上次活動,組織學生搜集利用太陽能的信息,把設計比賽的要求講明白:自己設計一種搜集太陽能、利用太陽能的設備,畫出設計圖,做出模型或實物。可以把任務分配給小組,在課外或者在活動課上開展小組活動。
②舉行報告會,由學生自己介紹目前太陽能利用的情況,自己設計的太陽能產品圖,或者展示自己製作的模型、實物。
③對學生的設計進行評比。
④請參加本課程學習的學員自己設計製作一個利用太陽能的設備或者模型。
例2:自製小車比賽
1.目的
①通過自己設計製作小車模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②通過比賽培養競爭意識。
③ 使學生了解當代汽車製造的三大難題:加速、制動和撞擊,對此產生研究興趣。
2.內容要點
①車輛啟動時由於慣性的作用,乘客就會向後倒,啟動得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慣性就越大,乘客就會受傷。怎樣平穩地加速,讓車輛很快啟動加速,又讓乘客很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的加速難題。
②車輛在剎車時由於慣性的作用,乘客要向前俯沖,發生危險。怎樣保證剎車時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時的制動難題。車輛如果發生撞擊,怎樣保證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的撞擊難題。
③小車比賽的規則:請你自己設計製作一輛以橡皮筋為動力的小車。在小車上放一個乒乓球,乒乓球上開一個能平著放入1角硬幣的開口,小車要帶著裝滿水的乒乓球駛過一條3米長、1米寬的路面,與放在終點的物相撞。小車停止以後,乒乓球內的水不準少於15毫米。誰的小車通過全程的時間最短,誰就取得優勝。小車不到達終點或者乒乓球里的水少於15毫米的不計成績。
④小車比賽中裝水的乒乓球代表了乘客,如果運用裝水的可口可樂瓶子或者雞蛋來代表乘客也可以。如果運用裝水的易拉罐代表乘客也可以。問題是要運用水在車輛發生撞擊以後能保存多少來評估車輛對乘客保證安全的程度。教師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通過自己的實驗決定一個標准,使比賽公平。
⑤小車比賽時路面、寬度只要一致就可以,上面的規定是可以改變的。
⑥ 小車的動力只要規定運用橡皮筋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動力大了,車輛可以開得快,發生撞擊時慣性力就大,水就會流得多;動力小了,車輛就會開得慢。
⑦小車的造型、車輪的多少都由學生自己決定。

E. 科技小製作(發明)

1.
核桃船
材料:核桃、火柴棒、橡皮泥、小布條。
製作方法: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回燒一會,再扔進答冷水裡,核桃會沿縫裂開。
2、順縫將核桃掰成兩半兒。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殼,在殼裡面粘一小塊橡皮泥。
4、用火柴和寫著「夢想號」的小布條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這樣,一艘載著夢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F. 「挑戰杯」競賽的科技發明製作類需要做出發明的東西的實體嗎

如果很小且抄費用不高就需要做出襲來,如果規模太大且費用太多就可以做模型,僅僅提交論文和原理結構圖就不行了,那樣是得不到獎的。
比如以前有做出模擬飛機駕駛的模型的例子,直接就申請了專利。
並且,文科比較注重論文,理工科及發明類注重實質的發明創造。評委看理工發明類只看你的發明就知道這個項目行不行,所以就是要做出實質的發明出來。

G. 挑戰杯科技發明製作a類和b類的區別

一、投入量不同:

1、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製作投入較大的作品。

2、B類指製作投入較小。

二、設計目的不同:

1、A類為國家科技提高創造條件的大發明製作。

1、B類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製作

科技小製作的類型根據科技小製作思考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模仿型、創造型兩種。

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一般分為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

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


(7)科技製作發明類擴展閱讀:

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一般分為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

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本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

每個學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6件(每人只限報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過1件。

各類作品先經過省級選拔或發起院校直接報送至組委會,再由全國評審委員會對其進行預審,並最終評選出80%左右的參賽作品進入終審,終審的結果是,參賽的三類作品各有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且分別約占該類作品總數的3%、8%、24%和65%。

閱讀全文

與科技製作發明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