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奇跡無雜念怎麼解釋

創造奇跡無雜念怎麼解釋

發布時間:2021-07-27 04:15:38

Ⅰ 什麼也美麗作文

有缺陷也美麗
我中學時代有一位女同學,她童年時害過耳朵,左耳垂少了一塊,還有一塊明顯的疤痕。這種缺陷應該說替他美麗而又特別秀氣的臉型大煞了風景,調皮男生評校花時也替她扣了好多分,但一般人看她確實是很絕倫的美。為什麼,她通過一種巧妙地彌補,那種缺陷也成了一種美麗。其實很簡單,就是她那缺陷被瀑布般的秀發下垂披下來掩蓋了,有一種幾何互補感,笑靨、秀發、柳眉、杏眼等等都組合成流線的美感,仍然楚楚動人。
還有一位女孩子,左眉頭上有一處黑痣斑,她把那一側的留海盡量放低,幾乎讓你只看到她溫情似水的明眸,紅潤的面頰上垂下了幾條柳絲般細發,讓那秀麗的臉龐帶上層次較深的神秘感,形成了一種別致的美態。這一些裝扮可能連很正常沒有缺陷的人都想不到這個美好的創意,這些缺陷反而是一種美麗的標志,就向一些人臉上的痣斑一樣,不是有「美人痣」、「福相痣」、「富貴痣」、「情種痣」、「將軍痣」之說嗎?給這種缺陷的標點都冠上好聽的名字。
從上面這兩個例子來看,每個人的表象缺陷並不是終生的,可以彌補、可以改造、可以美化、可以移植,熱愛美麗的人可以開發缺陷,可以改造缺陷,可以讓自己的缺陷為自己造福。由痛苦變為歡樂,由弊端變為榮耀。
彌補和改造缺陷通常有幾種方法和途徑,一種是通過自然互補來完成,人們的視覺觀都是有很大局限的,由於色彩的相間反差和光線的陰暗調和對比,看不到的陰影角落很多,只要把一些缺陷在視覺上看不到,讓視覺對象失去那種原先缺陷的圖層感覺,這樣就有可能會完成由缺陷轉化成美麗的改變。這些都是通過一種蒙太奇的障眼法,缺陷就可以變成美好了,像電影化妝師他就會調度這種手段,我記得「海外赤子」中著名電影演員老秦怡當時已經近七十歲,影片中需要她年輕時戀愛時的鏡頭,她通過化妝,當然包括演員自己的情感調度和形體表演,一下子年輕了將近五十歲。
好多有自然缺陷的人都會自己動腦筋來改變這個缺陷,化缺陷為美麗。現在已經有了這種條件,禿頭和修頂的人可以帶一頂假發套,個頭矮的女子穿上高跟鞋,頭發白了可以染黑等等,經過一些創意勞動都會被自然地改變。還有的人是通過一種特殊運動形式和運動器械來處理,胖子可以運動減肥,瘸腿人出行坐在摩托車上就看不到腿疾了。
其次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先進科學方法來進行彌補,這個現象就更普遍了,特別是生理缺陷,用先進的醫療手段就可以處理,豁嘴兒動手術補一補,有好多面部燒傷面積很大的人通過植皮彌補也能恢復美麗的容貌。單眼皮變成雙眼皮是很輕易的小手術,還有大塊的痣斑照一下激光就可以去除了。我的小表妹十幾歲時疤眼很難看,成人後做了個小手術,卻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小美人。所以現在好多人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缺陷,不再為自己先天性的缺陷煩惱,因為現在就有這種觀念存在叫有缺陷也美麗。
關於有缺陷也美麗還有一種形象的理解,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別看某一個人有一種先天性的缺陷,而到他(她)心愛人的眼裡就變成是一種美麗。就像環肥燕瘦一樣,有人欣賞楊玉環的豐滿美,有人欣賞趙飛燕的苗條美。美女喜愛木訥的男人,認為這樣的男人放心,而有的有市場的男人喜愛性格開放的女人,這樣就是自己事業的左膀右臂,有的提倡一塊饅頭搭塊糕,有的認為蘿卜白菜各有喜愛。這就是一種信仰的美麗和意識的美麗。上升到哲學理念就是思想的美麗。這是一種深層次的美麗。如果把缺陷能夠升華為思想的美麗,這是要有一種超脫的精神,要有一種忘卻自私的情懷,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缺陷和別人的缺陷都看著是一種美麗的話,那社會也就美麗了,世界也就美麗了。
自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說審美學的標准應該是由一種意識確定的,也是因人、社會、生活、時代而定的,往往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把先天的缺陷都改造成後天的美麗,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份光彩。
著名大師季羨林說過,每一個人要把自己建設得完滿的美麗,這可是一個深刻的話題,又是一個艱巨的工程。其中就包括把缺陷改造成美麗。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都相應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有缺陷不要緊,關鍵是要看我們如何勇敢去面對,如何去認真改造缺陷,改變缺陷為美麗,讓有缺陷也美麗,讓有缺陷更美麗。
話又說回來,改造心靈深處的缺陷遠比改造表象的缺陷困難得多、艱苦得多,如果把心靈深處的缺陷都改造得完滿美麗,讓心靈深處的缺陷也美麗,那還真是一項人類發展史上一項重要的工程呢,其實,無論怎樣困難只要努力還是會實現的。

Ⅱ 高分懸賞:愛是什麼

愛是認識一個人>了解一個人>想著一個人>離不開一個人>纏上一個人>愛上一個人………說明白點,就是兩個有共同語言的人認識了。
愛是愛是一種發乎人內心的情感,在中文裡有著很多解釋,由某種事物給予人少許滿足(如我愛進食這些食物)至為了愛某些東西而死(如愛國心、對偶結合)。其可以用來形容愛慕的強烈情感、情緒或情緒狀態。在日常生活里,其通常指人際間的愛。可能因為其為情感之首位,所以愛是美術里最普遍的主題。愛有時亦會被形容為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症。

愛最佳的定義可能是主動行動,以真心對待某個體(可以是人、物件或神),使整體得到快樂。簡而言之,愛即主動使整體得到快樂。(Thomas Jay Oord)。
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可以認為是人性的特質,換言之,愛是作為人必須具備的本質之一。雖然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使得一個普世的愛的定義難以道明,但並非不可能成立。請參看沙皮亞-沃爾福假設。愛可以包括靈魂或心靈上的愛、對法律與組織的愛、對自己的愛、對食物的愛、對金錢的愛、對學習的愛、對權力的愛、對名譽的愛、對別人的愛,數之不盡。不同人對其所接受的愛有著不同的重視程度。愛本質上為抽象慨念,可以體驗但難以言語。

哲學家說,愛是一種特料製成的媒介物,它使人容顏煥發,青春常在;文學家說,愛是一首激動人心的抒情詩,讓人心潮湧動,熱情澎湃;醫學家說,愛是一劑千古難覓的心理良葯,令人經絡疏通,憂愁不在;教育家說,愛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教育手段,使人學業有成,精神百倍。我們的教育,說到底就是有「愛」的教育,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愛,愛什麼,怎樣愛,沒有愛的教育,是無本之木,是無源之水。教育缺乏愛,它將成為一片荒漠,是沒有生命的不毛之地;教育缺乏愛,它將化作一段朽木,是沒有生機的枯枝腐葉;教育缺乏愛,它將變成一條斷河,是沒有活力的乾涸之水。假如每一位老師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那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假如每一位老師愛事業,就像愛自己的身體一樣,那就沒有辦不好的教育。

在古往今來愛情一直是人們所贊揚的,愛情可以說是最美麗的愛了!有許多愛情故事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愛情的悲劇是令人悲傷的,從中國人所熟悉的《梁祝》到《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是文學界的愛情悲劇!但是愛情依然是和正義一樣是人類世界不變的主旋律!

Ⅲ 高三怎麼好好學習創造奇跡

我剛剛高中畢業,先不要定如此的目標,野心太大,受的打擊也就越大.我超級熱愛數學,所以我談一下我從學數學的過程中總結的經驗.
首先要有自信,既然你對物理一竅不通,我感覺還是先從基礎做起,練習做題是畢業班每天的任務.題不在多,你應把沒見過的題型和典型的題型以及經常出錯的題型記錄在一個比較好的本子上,本子好你的愛惜程度就會增加,還有你經常粗心的一些地方也應記錄下來.在每次考試時首先將這個本子看完.
有時一種題型會有好多說法,所以最好把那些變樣的說法也記錄下來,我在高二就開始了這種學習方法,效果很好,我高二高三一共用了兩個筆記本,高考基本就帶的這個本子.
另外,我的本子上哪一學科的都有,復習時不會因長時間看一個內容而心煩.
我高一是在班裡30名,有一次我問我同學一問題,他說等他做完題後再幫我,可是我遲遲沒有等到答案,當時我好傷心,我發誓一定也要讓他們問我問題,於是我開始努力,下學期我竟然排在了第四名,以後就再也沒有落後,我相信你,即使復旦可能會有些渺茫,但只要努力,一定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Ⅳ 中學生勵志格言30條

信心篇
1. 在真實的生命里,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 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3.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4. 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5. 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6. 在真實的生命里,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 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帶給別人信心。
8.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須相信自己,這是成功的秘訣。
成功篇
1. 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他懷有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
2.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3.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4. 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5. 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從失敗中站起來。
6. 成功者具有強烈的成功企圖心。
7. 沒有口水與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
8. 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
9. 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
10. 成功呈概率分布,關鍵是你能不能堅持到成功開始呈現的那一刻。
11. 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只要後者再向前幾步。
12. 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
13.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14. 成功的人做別人不願做的事,做別不敢做的事,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15.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苦,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
16. 如果你想成功,那麼請記住:遺產為零、誠實第一、學習第二、禮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17. 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努力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機會,如果找不到時,他們就自己創造機會。
夢想篇
1. 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
2. 生命本身就是奇跡,每個人都要勇敢地去夢想,勇敢地創造奇跡。
3. 生活若剝去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4. 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希望篇
1.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2. 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3. 哪怕是最沒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勇敢者去堅持做,到最後就會擁有希望。
4. 沒有承受困難的能力,就沒有希望了。
5. 有壓力,但不會被壓垮;迷茫,但永不絕望。
6. 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於99個只有興趣者。

Ⅳ 創造奇跡無雜念,半是瘋狂半是顛是什麼生肖

《奔騰年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了了希望。迅雷評分9.5分哦!
《光榮之路》
這部片子我看了N遍,這個故事講得很好,每次看到最後他們贏球,奪取冠軍的時候,我的眼淚都會在眼眶裡打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你是誰,或說的難聽點,你是什麼。只要你想認認真真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堅持,你就一定會成功!
《當幸福來敲門》
又一個真實的故事獻給為夢想而奮斗的人,看了三遍了,感觸頗深,很激勵人,我相信我會成功的!迅雷評分9.6!
《少女日記》
《隱形的翅膀》

Ⅵ 創造高考奇跡的故事

人物簡介:謝詠殊,高考前60天提高400分的主人公,60天提高400分的成功秘訣記載了一個普通學生的心路歷程,講述了一個差生改變自己,創造奇跡的傳奇故事。 人物事跡:(請注意,以下內容為第一人稱。) 說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給今天高考的學弟們吧,高一我開始在一個全封閉的美術學校學美術,從來沒有好好學過,文化就更不要說了;上課靠講話玩游戲混日子。高三的9月跑到南昌「進修」,從05年9月玩到美術聯考,藝術院校的專業分考了15個一個都沒上線,去年4月2日,談了5年的女朋友把我甩了, 4月5號的時候學校組織的模考成績也出來了,文綜97分(300分制),語文70多分,英語30多分,數學12分,總分217分,意料之中。 於是我制定了一個計劃,僅僅靠20天,每天各科學習一個單元。英語靠每天背200~300個單詞。20天下來,勉強把文綜的基礎知識學了個半桶水,英語、數學弄了個一知半解吧。5月初參加了模擬考,文綜合提高到了185分,語文也上了107分,英語和數學提高最快,分別是60多分和50多分,總分考了410分(注意:4月模考才217分),把班裡的同學著實嚇了一大跳。 這樣的分數當然不是我的最終目標,因為我知道起點越高,夢想才能越遠,凡事都不能給自己設限。於是我著重要求自己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網上收集了很多的學習經驗,包括名師指點,各省高考狀元經驗談,制定出了真正適合我這個情況的學習計劃和生活模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根據自己的情況採用了題海戰術進行復習,取得了在別人看來相當大的成功。 經過了30天的地獄般的生活,這在別人看來的確是地獄般。六月初我再次參加了模考,我的成績居然創造了整個城市能在三個月內分數提高的紀錄。文綜我考了236分 語文卻差強人意,由107分下降到了105分,但這掩飾不了我所付出的努力,英語和數學我分別考了118分和104分 總分是563,回到了家,我沒有像同學一樣在高考的前幾天瘋狂的玩,我所思考的是如何在最後幾天內做高中時期,或者說是青年時期最後的努力。 我把重點放在了語文基礎整理和作文上。最終高考成績出來了,文綜252、語文126 、英語109 、數學115 、總分602 。我在短短的兩個月里創造出了整個城市的神話,一個學了三年美術的人以文化成績考取了南開大學經濟系,獲得了政府和父母單位資助的共25萬獎勵金.雖然我離我最初的夢想——北大的確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以自己的信念創造出了屬於我自己--在別人看來是神話的夢想。故事二:四個月,我變成了狀元人物簡介:王瀛,2001年上海市文科狀元,現就讀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習成績長期「擺尾」,高考前4個月突然發力,最後成為當年上海市文科狀元。奇跡是怎麼產生的?王瀛以自身經歷提醒高三學子,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夢想並非遙不可及。人物事跡:在初中,王瀛是個「問題小子」,成績在班上排最後幾名。到了高中,他的成績依然徘徊不前,即使到了高三上學期,全年級500多名學生中,他僅排在350名左右。因為成績不好,又有早戀傾向,任課老師對他失去了信心,基本沒人理睬王瀛。這樣一種狀態,讓王瀛自責,也開始反思。為了證明「我也可以」,王瀛在考前四個月從頭開始學起,堅定學習信念、找准學習目標,摒棄一切雜念,「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學習」,並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他認為有兩個方法對於其他考生也是適用的,一是追求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二是注意休息,只有精神飽滿才能應付第二天的高強度學習。高考成績出來後,他考了549分(滿分600分),這個成績摺合全國卷的成績是708分,成為當年上海的高考文科狀元。通過自身經歷,王瀛告誡高三考生,信念對於成功非常重要。在高三最後階段,要拋開與高考無關的所有事物,不要因為各種因素,比如調考失利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還提醒學子們,不要像他「醒悟得那麼晚」,因為「早一點努力,就多一分從容,多一些機會」。故事三:馬加爵——高三差生提分的典型1997年,馬加爵考進了賓陽中學,這是一所百年名校,是廣西16所重點高中之一。他的同學不全是來自附近農村,很多都來自外縣市,馬加爵對世界的看法開始發生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拚命學習。跟他在一個宿舍住過的黃儉說,馬加爵陶醉在武俠小說的世界裡。到了周末,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回家度過,而是躺在宿舍里翻看一本本武俠小說。他的不善交際變得更加明顯,雖然跟同學們的關系相處得還算融洽,但他沒有一個知心朋友。「我沒有見到他和誰很鐵地在一起。」黃儉說。或許,他外表的變化給交友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他的身體在高中變得很粗壯,臉型由圓成方,嘴唇變厚,眼睛深陷,額頭外凸,顯得有些兇狠,而且很少露出笑容,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於是,大多數人只是跟他表面上過得去,從不深交。本身的不善言辭,更使得他在高中幾年與女同學的談話少得可憐。就像很多學生因為家庭條件窮困而產生自卑心理一樣,馬加爵也被這種情形所改變。同學們很少見到他打葷菜,他總穿著舊衣裳。「從高一到高三前半學期,他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樣子,可以說是混過來的,有時候還會買兩瓶啤酒到宿舍喝著解悶。」黃儉回憶。他躲開了集體的圈子,逐漸遠離了同學。人多的地方,他頂多去去籃球場上,在那裡隨意玩玩投籃,也不參加分隊的比賽。他的成績不再名列前茅,班上70多人,他一般排在50名之後。「一開始,同學們認為他很厲害,初中就得過全國競賽的大獎,到後來都認定他不行了,肯定考不上大學。」黃儉說。這一切的改變,馬加爵的父母並不清楚。或許意識到自己高考希望渺茫,馬加爵在高三那年情緒出現了巨大波動。1999年11月,他沒有向任何人說明就離開了賓陽中學。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直到幾天後,同學才將此事向學校匯報,並到公安局備了案。他的老師、同學,還有公安人員以及他的家人開始四處尋找,方圓好幾里貼了有他畫像的尋人啟事,結果一點音訊都沒有。同學們甚至判斷他可能會輕生,於是就到學校周圍的枯井、溝壑中去找他的屍體。馬加爵的父母為此差點精神崩潰,但他們只能在淚水中等待,一個星期後還沒有兒子的消息,他們以為兒子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個時候,馬加爵竟然被關在50公里外貴港市的一家派出所內,他是帶著20元錢去的。後來,他對此的解釋是,他沒有見過大海,貴港的名字聽上去像在海邊,他就去了。他的高中班主任盧利銘說,大家都認為他的解釋不是心裡話,真正的動機並不那麼簡單。在他到貴港的第一天深夜就被關了進去,總共在裡面待了一星期。進去前,他一個人正在深夜的街道上游盪,當時他口袋裡只剩10元錢。當他發現有兩個巡警向他走近時,錯以為他們要抓他,一下子變得驚慌失措,轉身就逃。巡警見狀,就拚命地追趕,終於在一個轉彎處將他逮住,並帶回了派出所。第一次進派出所,馬加爵驚呆了,話都說不清楚。警察因為弄不清他的身份就先把他關了起來,直到馬加爵把自己的身份講清後重新回到學校,才結束了這場出走風波。學校為此給了他處分。經過這件事情,馬加爵如醍醐灌頂,一改高中幾年渾渾噩噩的生活,發了瘋地惡補以前拉下的課,而憑著最後這半年的努力,他竟然考進了雲南大學的王牌專業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技專業,而且成績排在班上第四名。「實際上,按照他的成績當時都可以上哈爾濱工業大學。」班主任盧利銘說。馬加爵在離高考還有半年不到的時候才覺醒,但他的分數能上得哈工大(全國前10的大學),又一次告訴我們,只要奮斗,就能成功!

Ⅶ 怎麼樣才能使學習的狀態到達瘋顛著魔的狀態,我有一個同學考前半年逼自己達到了這種狀態,考上了北大碩士

如果是持續這種最佳狀態半年的確是能在學習上創造奇跡,要達到這種狀態必須具備7個條件。明確的目標,強烈的慾望,堅定的信念,大腦高度專注,肌肉高度放鬆,心靈愉悅寧靜,正確的方法。其中前三項是最最重要的。
以下是具體做法。
學習效率最高境界就是學習時心無雜念,也就是專注狀態,就像是拿放大鏡把太陽光匯聚成一點一樣。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在學習時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而且你的坐姿,你的表情都非常重要。以下是詳細說明,請參考。

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二是:有強烈的學習慾望;三是:堅信自己一定能實現目標。這三個條件不具備,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第一步: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設定目標有三個原則:一是目標要明確具體;二是目標對自己要有吸引力;三是目標要有可能性。 這三個條件必須要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設定目標很簡單,只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就行了。

第一個問題:你對你現在的成績滿意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滿意,請繼續往下看,如果是滿意你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第二個問題:你希望下次考試考班上第幾名或者考多少分?
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問題。如果你的答案是前幾名,說明你的目標不明確,請繼續往下看。

第三個問題:第幾名對你最有吸引力而且有可能性?
這個問題是幫助你確定一個具體的名次或分數。要反復揣摩第5名吸引力大不大?可能性怎麼樣?第6名?第7名?確定一個最有吸引力而且有可能性的目標。
到此你的目標應該很明確了,如果你在內心有了一種想要去實現這個目標的沖動,恭喜你你的目標夠明確了,也就是說你的目標開始發揮作用了。

第二步:激發自己強烈的學習慾望。
學習慾望也就是學習動力,來源於兩個方面:不努力學習的痛苦和努力學習的快樂。
如果學生能深刻感受到不努力學習的痛苦和努力學習的快樂,那麼他將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當一個學生發自內心想學習的時候,他就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激發學習慾望的方法,同樣是問自己幾個問題,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第一個問題:過去因為我沒有努力學習,我已經付出了什麼代價?
給自己限時五分鍾,拿出紙筆,寫下所有能想到的因為不努力學習所導致的痛苦,並且給每個痛苦後面打上分值,十分是滿分。滿分的定義是非常非常的痛苦。
舉例:因為你的成績不好,你的同學有沒有嘲笑過你,你的老師有沒有批評過你,最關心你的人有沒有為你傷心難過,你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

第二個問題:如果我繼續不努力學習一年之後會怎麼樣?
同樣限時五分鍾,想到多少寫多少。目的是找出來不努力學習將來會發生什麼痛苦。同樣給每個列出來的痛苦打分。滿分十分。
舉例:如果一年以後你的成績還是現在這個樣子,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你的某位同學都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而你卻沒有,當你看到他興奮的樣子時,你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等等,多問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來找出不努力學習的最大痛苦。

第三個問題:如果我不努力學習,我能感覺到的最大痛苦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為了找出上面兩個問題所羅列出來的問題中最大的痛苦,可能會只有7分或8分。接下來,對這個最大的痛苦進行修飾,讓他變得更加痛苦,這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最大痛苦描繪成一幅盡可能清晰的畫面。畫面中要有以下要素:想像相關人物的表情,台詞,動作,可適當誇張,把這個痛苦擴大到9分以上。這個畫面要不斷完善,經常做。

第四個問題:如果不努力學習會怎麼樣?
這個問題是檢測自己是否把不努力學習和巨大的痛苦鏈接到一起了。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而且要立刻想像剛才描繪的最痛苦的畫面,經常這樣做,直到只要一想到不努力學習就會感受到巨大痛苦為止。

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找出來努力學習的最大快樂,並且描繪成一幅美麗的畫面。並且把這幅畫面反復修飾,一定要時刻擺在自己的面前。最大痛苦的畫面不要經常去想,當自己想要放棄時再去想。
至此,應該會有很強的學習動力了。

第三步:樹立堅定的信念。
有了目標和動力之後,接下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制定一個具體的實現目標的計劃,然後寫下來,最好請家長監督,並制定賞罰辦法,做到了家長給與獎勵,做不到學生要接受懲罰。不能妥協。
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慾望,當這種慾望到達一定程度時,他會相信自己一定能實現目標。如果學生能同時把計劃完成的盡善盡美,那麼學生也能對自己的目標越來越有信心。
學生要經常問自己是否100%相信一定能實現目標。如果懷疑就要找出是哪裡出了問題,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夠,還是學習慾望不夠。找出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和家長商量解決。

當學生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有強烈的學習慾望,並且100%相信自己一定能實現目標,那麼這個學生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是幾乎是一定的,即使沒有實現也不會讓學生失望。

另外,學生在學習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每次學習之前先給自己定一個學習目標;比如說,這一個小時我要學習哪些內容?不要簡單的說復習數學或者背英語單詞,這樣學習目標不明確,而應該說復習數學第幾單元或者從第幾頁到第幾頁,然後給自己預計一個完成這個任務的合理時間,比如說30分鍾。這在你的書桌前放一個帶秒錶的電子表。這樣的短期目標(其實就是你的計劃)內容既非常具體而且有時間限制,一定能激發出你的學習動力。

2、學習時多利用你的想像力,理解文字背後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愛因斯坦說想像力大於一切。左腦像內存,右腦才是硬碟。把文字轉化成圖像,不拘一格讓你的想想力插上翅膀自由翱翔。想像你正在享受學習的情景,仔細想像你當時的面部表情和你當時會說出來的話。總之就是描繪出一幅享受學習時的畫面,注重面部表情的刻畫。

3、學習時坐姿端正(雙腳放平,腰板挺直,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全身放鬆,同時面帶微笑,擺出一副享受學習的表情和姿勢。簡單來說就是假裝你在享受學習,因為心情會影響你的姿勢和動作,同樣你的姿勢和動作也能帶動你的情緒。

好了就這么多了,希望你能嘗試一下,改變也許就在今天。祝你好運。

Ⅷ 我怎麼才能做到心無雜念,正常的發揮自己

你除了使用"觀察思考者"的方式之外,也可以把注意力的焦點引導到當下,來創造一個心智流的間隙。你只要深刻地意識到當下這一刻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有深度滿足感的修習。你借著這種方式,把意識由頭腦的活動上引開,而創造了一個無心的間隙。你在這個間隙里,處於高度的機警和覺知之中,卻沒有思考。這就是冥想的精髓。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一項例行的活動,來做這個練習。把你全副的注意力,擺在一個通常只是一個過程的活動上,讓這個過程變成一個目的。舉例來說,每當你在家裡或公司上下樓梯的時候,密切注意你的每一個步伐和動作,甚至於你的呼吸。全然地臨在。再不然,洗手的時候注意每一個相關聯的感官知覺:水的聲音和感覺,你手部的動作,肥皂的氣味諸如此類的。甚或在你上車的時候,關好車門之後暫停一會,觀察你呼吸的進出。覺知到那個寧靜卻威力十足的臨在感。有一個標准可以用來度量你這個練習的成功與否,那就是:你感覺到內在和平的程度。



所以在你的開悟之旅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學習不認同你的頭腦。你每創造一個心智流間隙的時候,開悟之光就變得更強。

有朝一日,你會像看到一個耍寶的孩子一樣,對你頭腦里的聲音莞爾一笑。這意謂著你不再把你心智的內容看得那麼認真了。因為你的自我感並不依附它而存在。

開悟:超越思想

難道思考不是在世界上求存的要件嗎?

心智頭腦是一個儀器,一個工具。它是為了一項特別的任務而用的,一旦任務完成,就要把它擱下。由此看來,我敢說大多數人的思考中,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翻來覆去、一無是處的東西。 而且更因為思考的失能和負面的性質,而使得大部份的思考都有百害而無一利。你只要觀測你的頭腦,就會發覺此一說法的真實性。它造成生命能量嚴重的耗損。

這種強迫性的思考,其實是一個癮頭。癮頭的特性是什麼?很簡單:你沒有停止它的選擇。它似乎比你還強。它還給你一個虛假的享樂感,那種以痛苦收場的享樂。

我們何以會上了思考的癮頭?

因為你跟思考認同。也就是說,你由頭腦的活動和內容中,汲取你的自我感。因為你相信只要一停止思考,你就馬上停止存在。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根據個人和文化的制約,逐步架構出你是誰的心像圖。我們不妨把這個虛幻的自我,稱為我執(ego)。我執由心智活動所組成,它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而苟存。我執的意思因人而異,我在這里的用意指的是一個虛假的自我。它是我們與心智無意識的認同而創造出來的。

對我執而言,當下這一刻幾乎不存在。只有過去和未來被認為是重要的。這整個真理的逆轉,說明了一個事實:心智在我執的模式里運作不良。它自始至終只關切著如何讓過去起死回生。因為沒有了過去你又是誰呢?我執為了確保它的存續,為了從未來尋求紓解和實現,便不斷地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它說:"有朝一日,等這個、那個發生的時候,我就會快樂、和平、萬事如意了。"即使我執好像在關切當下的時候,那也不是它所看到的當下:由於它透過過去的眼睛在看當下,所以它把當下完全曲解了。再不然就是把當下貶至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而這個目的,始終都鋪呈在心智所投射出的未來。只要觀察你的心智就不難明白。這就是它一慣的伎倆。

當下這一刻掌握著通往解脫的鑰匙。可是只要你仍然是你的心智頭腦,你就找不到當下這一刻。

我不想失去分析和察辦的能力。我寧可學著讓自己用更專注的方式思考得更清晰,也不要失去我的心智。思想是我們最珍貴的天賦。人沒有了思想,只是變成另一種動物罷了。

心智的優勢,只不過是意識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進入下一個階段,否則,被我們豢養成怪獸的心智,遲早會把我們給毀滅。這方面容我稍後再詳談。思考和意識不是同義詞。思考只是意識的微小部份而已。思想沒有意識無法存存,意識卻不需要思想。

開悟意謂著超越思想,而不是掉入思想之下的另一個屬於動物或植物的層面。在開悟的狀態里,你仍然會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心智進行思考,可是卻以比以前更專注、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你多半隻為了實用性的目的而思考。你擺脫了不自主的內在對話,你多了一份內在的寧靜。一旦你需要用到心智的時候,特別是需要創造性的方案時,你會以幾分鍾的間隔,擺盪在思想和靜止、心智和無-心之間。無心就是沒有思想的意識。唯有以這樣的方式,創造性的思考才有可能。這是因為思想唯有在這種方式之下,才擁有真正的力量。當思想不再與更廣闊的意識領域接軌的時候,它便會快速地枯竭、瘋狂、而產生破壞力。

心智頭腦實際上是一部求生機器。它對別的心智發動攻擊、進行自我防衛、搜集、儲存、並分析資訊--這是它的拿手絕活,不過這根本不是創造。所有真正的藝術家,無論他們知道與否,那個創造的靈感都來自一個無-心的地方,都來自內在的寧靜。然後再由心智,把創造的驅力和洞見形之於外。即使最偉大的科學家,也宣稱他們是在心理的寂靜中,產生了創造性的突破。對全美知名數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進行的一項研究方法問卷調查,結果令人驚訝。調查發現"在創造性行為短暫而具決定性的階段中,思考只扮演了次要的角色"。因此,我敢斷言,大多數科學家不具創意的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停止思考。

你身體的奇跡、生命的奇跡,都不是透過心智與思考而創造和維系的。顯而易見的是,有一個遠超過心智,比心智更偉大的智能在運作。一個縱長只有千分之一寸的細胞,它的DNA里,何以蘊藏著足以填滿六十萬張書頁這么多的指令?我們對身體的作用知道得越多,使越能體會身體內在運作的智能有多麼龐大,而我們知道的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心智一旦與它重新聯系,就會變成一個神奇無比的工具。然後它才會甘拜下風,效勞於一個比它更大的層面。

情緒: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情緒又是怎麼回事?我陷在情緒里的時候,比陷在心智的時候多。

我使用心智這個字,代表的不只是思想。它還包括了你的情緒,和無意識的心理-情緒反應模式。情緒在心智和身體的交會處生起。它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或者說,是你的心智在身體里的反射。例如:一個攻擊性的思想或敵意性的思想,會在身體里創造出能量的累聚,我們稱它為憤怒。身體開始准備戰斗。你在生理、心理上受到威脅的念頭,導致身體的收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恐懼的生理面。研究顯示,強烈的情緒甚至會造成身體的生化改變。生化改變代表了情緒的生理面或物質面向。當然,通常而言,你並不會意識到你所有的思想模式,往往只能透過觀察情緒,你才能把它們帶進意識之中。

你越認同你的思考、好惡、批判、言詮,也就是說,你越不能以觀察意識的情況臨在,你情緒的能量電荷就越強,無論你覺察與否。如果你無法感覺到你的情緒,如果你斷絕了與情緒的聯系,它遲早會以一個生理問題或病症的形式或事件,讓你在一個純生理的層面經驗到它。晚近有關這方面的論著已經很多,我們無需在此多所著墨。一個強烈的無意識情緒模式,可能會以一個外顯的事件,巧合地發生在你身上。例如,我觀察到某人攜帶了大量的憤怒,他沒有察覺,也沒有表達出來,那麼他很可能會遭致其他憤怒者莫名其妙的言詞或肢體的攻擊。這是因為他們散發出強烈的憤怒波動,而被某人在潛意識里接收,因而引爆了他潛伏在內的憤怒。

如果你在情緒的感覺上有困難,不妨先把注意力焦集在你身體內在的能量場上。從內在去感覺你的身體。這么做也會讓你觸及到你的情緒。這方面我們稍後再加詳談。

閱讀全文

與創造奇跡無雜念怎麼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