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
2、造紙術:蔡倫改進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3、活字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4、火葯: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5、孔明燈: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
『貳』 中外科學家及其他們的偉大發明
諾貝爾為了發明無煙火葯,歷經多次失敗,家裡的錢財在試驗中全部化為灰燼,親弟弟也死於試驗中的事故
『叄』 中外發明家
【中國發明家】
畢升——活字印刷術
蔡倫——造紙術
黃帝(不確定)——指南針
古代煉丹家——火葯(世界上最早的火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燒的硫磺伏火法)
張衡——地動儀
【外國發明家】
西門子---發電機
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貝爾----電話
馬可尼---無線電報
諾貝爾---炸葯
愛迪生----電燈
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磅秤
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羅伯特·湯姆森---第一個充氣輪胎
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意大分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093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諾貝爾(1833-1896)瑞典發明家。1867年發明安全炸葯
約翰·谷登堡在15世紀發明了印刷機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發明超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史密里安,後加入美國籍。早年在巴黎歐洲大陸愛迪生公司任職,因創造性的勞動,被轉送到美國的愛迪生電器研究中心,與愛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他發明了交流發電機。後來,他開創了特斯拉電氣公司,從事交流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的生產,並進行高頻技術研究,發明了高頻發電機和高頻變壓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用交流電作了出色的表演,並用他製成的「特斯拉線圈」證明了交流電的優點和安全性。1889年,特斯拉在美國哥倫比亞,實現了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至紐約的高壓輸電實驗。從此,交流電開始進入實用階段。此後,他還從事高頻電熱醫療器械、無線電廣播、微波傳輸電能、電視廣播等方面的研製。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實現200 kV、架空57.6 m的高壓輸電成果,與製成著名的特斯拉線圈和在交流電系統的貢獻,在他百年紀念時(1956年)國際電氣技術協會決定用他的名字作為磁感強度的單位。
『肆』 中外科學技術史上的重大發現發明匯總
四大發明最重要
酒精消毒在漢朝
張衡發明地動儀
天下從此無紛擾
『伍』 古今中外發明的故事
張衡發襲明地動儀
馬鈞發明翻車
杜詩發明水排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
黃道婆發明紡紗
沈括發明的太多了,就不具體說了
嫘祖發明了養蠶
華佗發明麻沸散(一種麻醉濟)、外科手術、五禽戲
諸葛亮發明了獨輪車、孔明燈
最重要的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
『陸』 中外古代的發明有哪些
中國:指南針、火葯(確切的說,這是中國最早產生,然後由外國人進一步做出來的),印刷術、造紙術
外國:國外古代科技發明較少,近現代發明的很多。金字塔的技術、望遠鏡、鍾表
『柒』 請問有哪些中外的發明家發明了哪些
愛迪生--電燈
『捌』 古今中外的發明有哪些
1、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
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采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2、火葯
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3、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4、原子彈
1945年8月,毀滅地球的潘朵拉盒子在日本廣島與長崎被打開,當時國際上一心只想以這種威力極大的致命破壞性武器去壓倒對方。
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5、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的,緊接著美國的探險者1號在 1958年1月31日試身成功,從此以後這些隨著地球自轉運行的人造衛星愈來愈多地漂浮在大氣層外。原來運用在軍事科技上的人造衛星,後來慢慢演化出通訊、繪圖、偵測、氣象等不同用途的衛星家族。
『玖』 古今中外的發明家有誰
1、張衡,東漢人,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張衡發明了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為中國的天文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被後人譽為「木聖」 。代表作有《靈憲》、《渾儀圖注》、《算罔論》、《二京賦》、《歸田賦》。
2、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工匠。魯班發明了墨斗、刨子、鑽子、鋸子。被後世稱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1987年由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的「魯班獎」也正是為了紀念魯班這一先師,這也是中國建築行業的最高榮譽獎。
3、徐舜壽,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畢業於清華大學,飛機設計師。他設計的飛機有殲教-1、初教-6、強-5、殲-6、轟-6、運-7。代表作有《飛機的疲勞壽命》、《飛機強度學》、《飛機構造學》。
4、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美國人,發明家、企業家。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製成功,為世界帶來了光明,同時也促進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他被世界所熟知。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1915年愛迪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和「諾貝爾化學獎提名」。
5、維爾納·馮·西門子,德國人,發明家,企業家。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
由西門子公司創造的電梯、電力機車、指南針式電報機 、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 、直流電動機、直流發電機 、電力機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 、海底、地底電纜投入到生活中使用,極大的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拾』 古今中外的發明故事有哪些
古今中外的發明故事有:
張衡發明地動儀。
馬鈞發明翻車。
杜詩發明水排。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
黃道婆發明紡紗。
沈括發現石油。
嫘祖發明了養蠶。
華佗發明麻沸散(一種麻醉濟)、外科手術、五禽戲。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句話,覺得很奇怪,「水」怎麼可能燃燒呢?他決定進行實地考察。考察中,沈括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弄清楚這種液體的性質和用途,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並動員老百姓推廣使用,從而減少砍伐樹木。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記》中寫道:「鄜、延境內有石油……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余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沈括發現了石油,並且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是非常難得的。沈括發明的「石油」這個名詞便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