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是誰發明的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為適應形勢的發展,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
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為該套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1)紙幣發明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1]。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間舉行的會議上透露信息:將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議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
2. 是誰發明出鈔票來的
世界上最早的鈔票是誰發明的嗎?他就是北宋名臣張詠。 張詠的脾氣很怪,他喜歡意氣用事,和人斗氣,不過他很正直,有時做得雖然過分,也能贏得贊譽。 他在湖北做縣令的時候,發現一個管錢的小吏,偷了一枚錢藏在頭巾里帶出庫房,於是令打板子作為懲戒,小吏不滿,嚷道:「我不過是偷了一文錢,你竟因此打我,但你能夠殺我嗎?」這種「激將法」對張詠倒是管用,張詠寫了四句判詞: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隨即拔劍殺掉了他。成語「水滴石穿」由此而來。張詠不僅喜歡和人斗氣,還喜歡和物斗氣,他性子很急,還是他在四川任職時,有一次吃餛飩,頭巾上的帶子幾次掉到碗里,他竟遷怒於頭巾,把頭巾丟到餛飩碗里,大叫道:「你自己吃個夠吧,老子不吃了!」 他有時很幽默。在澶淵之盟中大出風頭的寇準做宰相,張詠批評他說:「寇公奇才,惜學術不足爾。」
後來兩人相遇,寇準大設酒筵,並向他請教:「何以教准?」張詠想了一會兒,道:「《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不明白他的用意,回去忙取《霍光傳》來看,讀到「不學無術」四字時,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說:「張公原來在說我不學無術。」 一直納悶,連吃餛飩都那麼性急的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發明鈔票這樣高明的超前玩意,在他治理四川時,創立了「交子」制度,一張鈔票抵一千文銅錢,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其實,這也不難想通,也許正是張詠性急,才使得他發明了鈔票。你想想,金銀銅錢又笨又重,遇上一個急性子的人,他恨不得一下子都帶走,如果是換成了一張張紙,攜帶起來多方便啊。 但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鈔票的發明者是一千多年前的張詠。不過,倫敦的英格蘭銀行倒沒有忘掉紀念這段金融歷史。在銀行中央的一個天井裡,種著一棵在英國少見的中國桑樹。因為張詠發明的「交子」原材料就是桑樹葉。
3. 最早發明紙幣的是哪國人
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是因為出現了剩餘勞動價值。
人們有了剩餘勞動產品後就會拿去交換,以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早期的交換是易貨,就是拿著自己的東西去換取別人手裡的東西,比如拿貝殼換食物、拿羊換生產工具等。
但是,這些拿來換的東西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攜帶不方便,比如一時找不到需要的人,比如壞掉了等等。
於是人們就想到了一個等價物,這就是最早的貨幣!
最早的貨幣在世界不同地區是不同的,有貝殼、有獸骨、有金屬塊等。中國春秋戰國時金銀銅已經開始作為貨幣用於貿易交換了。
但是,金銀銅還是很不方便,成本也高,人們一直在找更方便的等價物......又過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北宋時期--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的時期,民間已經廣泛使用「銀票」,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銀票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銀票」。這時的「銀票」,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在四川地區出現了由政府正式發行的銀票——「官交子」。一種紙質的叫「交子」的用來交換的東西,這才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質貨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紙幣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紙幣代替了金屬貨幣已經使用了上千年,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貿易往來,但是,紙幣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一樣,也會有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今天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代替紙幣了,紙幣也很快會成為歷史的見證,收藏到歷史文化寶庫中去了。
4. 鈔票誰發明的
我國早在北宋天聖年間就在四川益州設交子務,由國家正式發行紙幣,稱為「交子」,但是這種交子現在已看不到實物。
1982年我國政府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遼代白塔進行維修,在該塔第二層迴廊的積土中發現了一張「中統元寶交鈔·壹拾文」紙幣。這張紙幣長16.4厘米,寬9.3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蓋有紅色官印,乃九疊篆文。按1260年元朝始行中統寶鈔,1269年八思巴創造蒙古新文字。此寶鈔票面上沒有八思巴文字,所以說它是1260~1269年期間發行的,比其他現存元朝紙幣都要早。因此,這張「中統元寶交鈔·壹拾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張紙幣,也是當今世界上最早的鈔票實物。
5. 誰發明的紙幣
宋代初期,把後蜀政權所轄地域分為兩川、峽西兩路,亦稱兩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兩路分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稱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個行政單位,為什麼要把它們連起來稱呼呢?這是因為它們同屬於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因此,在貨幣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唐朝的貨幣是用銅錢;唐末及五代時,割據諸國各自為制,於是錢有銅、鐵兩種。當時,南唐、楚、閩、蜀諸國皆鑄鐵錢,與銅錢並行,但銅錢極少。北宋初年,對江南採取逐步消滅鐵錢的政策,但對於四川地區則聽其行使。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還禁止銅錢人蜀;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區的鐵錢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四川富商嫌鐵錢太重,攜帶不便,有礙於貿易往來,於是相約共同發行一種紙幣,取名「交子」,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紙幣輕便,利於流通,地方官員被迫承認其存在,並加以保護。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由於「交子」信用問題,不能如數兌現,曾一度停止使用。後來,經過轉運使張若谷等人的建議,特設官營的「交子務」,由官方發行,並規定一定的發行額、准備金流通期限和兌換方法,「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期,到期兌換新交子,流通區域只限於四川境內。這樣,四川地區就成了區別於宋代其他地域的經濟特區。恐怕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宋朝統治者才把四川境內的四路合並稱為「四川路」。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史上,四川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紙幣的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紙幣的發源地,並很快在全國推行。馬可·波羅把中國使用紙幣的消息帶到歐洲後,歐洲人根本無法理解。/
6. 鈔票是誰發明的
北宋名臣張詠,關於他的傳說很多也很有趣。他給中國文化貢獻了「水滴石穿」、「不學無術」兩個成語,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7. 中國最早的紙幣是什麼,誰發明的
交子,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內種存款憑證,交子上容面印有房屋、樹木、人物等圖案,還有簽押作為暗記。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為不便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卷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叫做交子。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8. 紙幣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9. 紙幣誰發明的
宋代初期,把後蜀政權所轄地域分為兩川、峽西兩路,亦稱兩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兩路分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稱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個行政單位,為什麼要把它們連起來稱呼呢?這是因為它們同屬於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因此,在貨幣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唐朝的貨幣是用銅錢;唐末及五代時,割據諸國各自為制,於是錢有銅、鐵兩種。當時,南唐、楚、閩、蜀諸國皆鑄鐵錢,與銅錢並行,但銅錢極少。北宋初年,對江南採取逐步消滅鐵錢的政策,但對於四川地區則聽其行使。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還禁止銅錢人蜀;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區的鐵錢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四川富商嫌鐵錢太重,攜帶不便,有礙於貿易往來,於是相約共同發行一種紙幣,取名「交子」,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紙幣輕便,利於流通,地方官員被迫承認其存在,並加以保護。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由於「交子」信用問題,不能如數兌現,曾一度停止使用。後來,經過轉運使張若谷等人的建議,特設官營的「交子務」,由官方發行,並規定一定的發行額、准備金流通期限和兌換方法,「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期,到期兌換新交子,流通區域只限於四川境內。這樣,四川地區就成了區別於宋代其他地域的經濟特區。恐怕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宋朝統治者才把四川境內的四路合並稱為「四川路」。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史上,四川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紙幣的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紙幣的發源地,並很快在全國推行。馬可·波羅把中國使用紙幣的消息帶到歐洲後,歐洲人根本無法理解。/
10. 世界第一張紙幣是誰發明的
宋代初期,把後蜀政權所轄地域分為兩川、峽西兩路,亦稱兩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兩路分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稱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個行政單位,為什麼要把它們連起來稱呼呢?這是因為它們同屬於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因此,在貨幣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的地位。唐朝的貨幣是用銅錢;唐末及五代時,割據諸國各自為制,於是錢有銅、鐵兩種。當時,南唐、楚、閩、蜀諸國皆鑄鐵錢,與銅錢並行,但銅錢極少。北宋初年,對江南採取逐步消滅鐵錢的政策,但對於四川地區則聽其行使。宋太祖開寶年間(968~976年)還禁止銅錢人蜀;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區的鐵錢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順起義失敗後,四川富商嫌鐵錢太重,攜帶不便,有礙於貿易往來,於是相約共同發行一種紙幣,取名「交子」,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紙幣輕便,利於流通,地方官員被迫承認其存在,並加以保護。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由於「交子」信用問題,不能如數兌現,曾一度停止使用。後來,經過轉運使張若谷等人的建議,特設官營的「交子務」,由官方發行,並規定一定的發行額、准備金流通期限和兌換方法,「交子」發行以三年為一期,到期兌換新交子,流通區域只限於四川境內。這樣,四川地區就成了區別於宋代其他地域的經濟特區。恐怕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宋朝統治者才把四川境內的四路合並稱為「四川路」。 由此可見,在中國貨幣史上,四川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紙幣的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紙幣的發源地,並很快在全國推行。馬可·波羅把中國使用紙幣的消息帶到歐洲後,歐洲人根本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