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由於失誤導致的偉大發明
電動機:失誤誕生的偉大發明
電動機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動力裝置,如今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電動機是在一百多年前維也納世博會上,一位叫格拉姆的工程師在一次操作失誤中意外誕生的。
1873年5月1日,在《藍色多瑙河》優美的旋律中,維也納世博會隆重開幕,演出指揮台上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如痴如醉,各展區內的參觀者流連忘返。距離小約翰施特勞斯指揮台不遠處的機械廳里,比利時工程師齊納布?格拉姆一邊得意地隨著《藍色多瑙河》的節奏搖頭晃腦,一邊連接他帶來的發電機,准備向參觀者展示。
格拉姆的身邊擺滿了世界強國發明的電器,格拉姆帶來的是一台環狀電樞自激直流發電機,在各國華麗明亮的參展品中,格拉姆的這台機器就像一位灰姑娘一樣毫不起眼,但是滿臉大鬍子的格拉姆很自信,這台融合了自己多年心血的玩意兒,一定會讓觀眾和圈內人士刮目相看。
格拉姆從小就做了工匠,所以他在機械製造方面應該說很有天賦的。1851年的時候,英國已經在首屆世博會上用種種蒸汽發明實際上改變了整個世界。當時格拉姆大概25歲左右,那麼他就想能否研製一種比蒸汽更為便捷的動力呢?所以他著手開始做與此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實驗。
格拉姆
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法國人皮克希、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等就一直在研究並完善著各種發電裝置。1870年,一直醉心於發電機研究的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終於研製出了性能優良的環狀電樞自激直流發電機。但由於出身工匠的格拉姆當時在科技界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他的發明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就在這時,奧地利政府宣布1873年將在維也納舉辦世博會,得知這一消息,格拉姆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商人出身的格拉姆實際上早就很清楚,(雖說)發電機早就有了,但那些都只是放在實驗室里頭供大家做實驗用的,沒有真正地用於工業生產,所以也也就沒有什麼商業價值。如果說把他自己做的這個產品(發電機)拿出來然後進行大規模地推廣製造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大賺一筆,他就可以變成富翁,所以他希望把自己的產品在(維也納)世博會上能夠露一手,讓大家都看看,實際上做一個免費的廣告。
當《藍色多瑙河》的旋律演奏完畢的時候,搖頭晃腦的格拉姆也已經把發電機安裝完畢。然而,當他把發電機輸出端上的最後一根線搭上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在沒有任何動力機械帶動的情況下,發電機卻自己高速旋轉起來。
電動機
發電機實際上是什麼樣的呢?就是一個閉合的線圈,如果它在磁場里頭轉動,線圈裡頭就會產生電流,那麼反過來,如果你讓閉合的線圈裡頭你給它通上電,就會讓它產生一個轉動的力矩,電能就變成了機械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動機。那麼格拉姆當時一時興奮,他(誤)把別的發電機的輸出線接在了他自己的發電機的輸出線上邊,這相當於給他的發電機的線圈提供了一個電流,就相當於把他的發電機變成了電動機,所以在沒有動力機械的情況下,他這個發電機就高速地轉動起來。
聞訊而來的工程師和發明家們欣喜若狂:電能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地轉化為機械能!他們立即設計了一個新的表演區,用一個小型的人工瀑布來驅動水力發電機,發電機的電流帶動一個電動機運轉,電動機又帶動水泵來噴射水柱,現場觀眾興奮不已。
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後不久,實用電動機隨即問世,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眾多技術和產品很快投入市場,格拉姆也被人們譽為「電動機之父」。
我們無法考證格拉姆後來是否真的成了富翁,但他在維也納世博會上的這次意外失誤,將新的動力獻給了世界,拉開了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的序幕。
B. 世界上因錯誤而發明的東西有哪些
最有名的是可口可樂,在研製感冒葯時產生的錯誤配方。
C. 科學500字讀後感《小錯誤,大發明》
讀《小失誤大發明》有感《小失誤大發明》講述了九十多個發明創造的故事,都是從失誤當中形成的發明.原來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看起來很棒的東西,好多是從意外引發出來的.
比如:檸檬飲料是一名叫總督的人發明的,很久以前印度有個風俗,吃飯前都是用檸檬水來洗手的,但是因為總督從外地來不知道,所以就把檸檬水給喝了,後來別人見了都喝,這樣檸檬水就成了人們愛喝的飲料.
防震玻璃是一位化學家發明的,他不小心把一個葯瓶碰到了,但瓶子雖然布滿了破碎的裂紋,但沒有碎片.他進一步研究,原來玻璃內貼著一層膜,所以他就發明了這種新型防震玻璃.
塗改液是一位打字員發明的.每次打字打錯字的時候都要重新打過,一次他走在街上,看見別人刷牆,刷錯了都用顏料把錯的地方覆蓋起來,他就做了一種白色的液體,打錯字的時候就蓋上去,後來傳到了世界各地.
通過這么多有趣的發明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只要你關心周圍的事物,從一些失誤中吸取教訓,大膽去想大膽去做,任何人都能成為發明家.失誤並不可怕,只要你從中吸取教訓,並能堅持深入地研究,你一定會成功.
任何發明都要懂得許多知識,越多知識就越容易成功,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多讀課外書,提高自己的能力.
D. 因錯誤而產生的發明,急急急!!!
21.善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就能有所發現、發明、創造、前進。(2分)22.疑難問題;答案(真理)。(2分)23.將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不會形成漩渦。(意思對即可得分)(2分)24.運用了舉例論證(例證法),舉生物學家密卡爾遜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大都善於從平常事情中看出問題,追究根求源,找到真理。(3分)
E. 由失誤引發發明的感悟
電動機:失誤誕生的偉大發明 電動機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動力裝置,如今已經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電動機是在一百多年前維也納世博會上,一位叫格拉姆的工程師在一次操作失誤中意外誕生的。 1873年5月1日,在《藍色多瑙河》優美的旋律中,維也納世博會隆重開幕,演出指揮台上的小約翰施特勞斯如痴如醉,各展區內的參觀者流連忘返。距離小約翰施特勞斯指揮台不遠處的機械廳里,比利時工程師齊納布?格拉姆一邊得意地隨著《藍色多瑙河》的節奏搖頭晃腦,一邊連接他帶來的發電機,准備向參觀者展示。 格拉姆的身邊擺滿了世界強國發明的電器,格拉姆帶來的是一台環狀電樞自激直流發電機,在各國華麗明亮的參展品中,格拉姆的這台機器就像一位灰姑娘一樣毫不起眼,但是滿臉大鬍子的格拉姆很自信,這台融合了自己多年心血的玩意兒,一定會讓觀眾和圈內人士刮目相看。 格拉姆從小就做了工匠,所以他在機械製造方面應該說很有天賦的。1851年的時候,英國已經在首屆世博會上用種種蒸汽發明實際上改變了整個世界。當時格拉姆大概25歲左右,那麼他就想能否研製一種比蒸汽更為便捷的動力呢?所以他著手開始做與此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實驗。 格拉姆 早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法國人皮克希、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等就一直在研究並完善著各種發電裝置。1870年,一直醉心於發電機研究的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終於研製出了性能優良的環狀電樞自激直流發電機。但由於出身工匠的格拉姆當時在科技界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他的發明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就在這時,奧地利政府宣布1873年將在維也納舉辦世博會,得知這一消息,格拉姆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商人出身的格拉姆實際上早就很清楚,(雖說)發電機早就有了,但那些都只是放在實驗室里頭供大家做實驗用的,沒有真正地用於工業生產,所以也也就沒有什麼商業價值。如果說把他自己做的這個產品(發電機)拿出來然後進行大規模地推廣製造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大賺一筆,他就可以變成富翁,所以他希望把自己的產品在(維也納)世博會上能夠露一手,讓大家都看看,實際上做一個免費的廣告。 當《藍色多瑙河》的旋律演奏完畢的時候,搖頭晃腦的格拉姆也已經把發電機安裝完畢。然而,當他把發電機輸出端上的最後一根線搭上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在沒有任何動力機械帶動的情況下,發電機卻自己高速旋轉起來。 電動機 發電機實際上是什麼樣的呢?就是一個閉合的線圈,如果它在磁場里頭轉動,線圈裡頭就會產生電流,那麼反過來,如果你讓閉合的線圈裡頭你給它通上電,就會讓它產生一個轉動的力矩,電能就變成了機械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動機。那麼格拉姆當時一時興奮,他(誤)把別的發電機的輸出線接在了他自己的發電機的輸出線上邊,這相當於給他的發電機的線圈提供了一個電流,就相當於把他的發電機變成了電動機,所以在沒有動力機械的情況下,他這個發電機就高速地轉動起來。 聞訊而來的工程師和發明家們欣喜若狂:電能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地轉化為機械能!他們立即設計了一個新的表演區,用一個小型的人工瀑布來驅動水力發電機,發電機的電流帶動一個電動機運轉,電動機又帶動水泵來噴射水柱,現場觀眾興奮不已。 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後不久,實用電動機隨即問世,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眾多技術和產品很快投入市場,格拉姆也被人們譽為「電動機之父」。 我們無法考證格拉姆後來是否真的成了富翁,但他在維也納世博會上的這次意外失誤,將新的動力獻給了世界,拉開了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的序幕
F. 因失誤而造成的科學發現或發明
青黴素的發現:(非常重要的抗生素,二戰期間挽救了大量生命)內1928年9月的一天,弗萊明在一容間簡陋的實驗室里研究一種病菌——葡萄球菌。由於培養皿的蓋子沒有蓋好,從窗口飄落進來一顆青黴孢子落到了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弗萊明驚訝地發現,青黴孢子周圍的葡萄球菌消失了。他斷定青黴會產生某種對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質,因此發明了神奇的抗菌葯物青黴素。
G. 歷史上因為失誤而誕生的美食有哪些呢
大多數的經典美食,都是廚師們經過多番嘗試修改後創造而成的,需要天時地利還有創作者們的一絲不苟。不過呢,凡事總有意外嘛,有些時至今日仍大受歡迎的食物的誕生其實純屬意外,比方說麵包。
這個美麗的意外發生在古埃及,由於負責為主人女兒的生日宴會製作薄餅的奴隸因過度疲憊而睡著了,爐子里的火在不知不覺間熄滅,余溫導致生面餅發酵膨大,烤熟後又松又軟,深得主人歡心,因此才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慢慢傳向世界。
然而,這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目的,那位客人反而非常喜歡這種淺黃色、像紙一樣薄的馬鈴薯片。其他客人也要求大廚George Crum為他們做這種馬鈴薯片。
有不少人對冰激凌杯的發明歷史頗有興趣,是誰發明了蛋筒冰淇淋?發明創造來源於平凡的生活,這是一條樸素的真理,同樣也適用於蛋筒冰淇淋杯。雪糕筒的誕生源於兩個商販的合作。
在1904年的St. Louis World's Fair上,雪糕攤販Arnold Fornachou的產品大賣,因為生意比預期好實在太多,所以裝雪糕的紙杯很快就用完,為了幫助Arnold,在附近賣點心的烘焙師Syrian Ernest Hamwi決定將華夫餅狀的點心捲起,然後給他用來裝雪糕。
Arnold就用這薄脆餅卷著自己的冰淇淋叫賣,於是Zalabia搖身就變成了冰淇淋筒。沒想到,這種可食用的冰淇淋筒大受歡迎。
H. 由於失誤而得到的科學發現
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制的葯物,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
青黴素的發現者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在他的一間簡陋的實驗室里研究導致人體發熱的葡萄球菌。由於蓋子沒有蓋好,他發覺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附了一層青黴菌。這是從樓上的一位研究青黴菌的學者的窗口飄落進來的。使弗萊明感到驚訝的是,在青黴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見了。這個偶然的發現深深吸引了他,他設法培養這種黴菌進行多次試驗,證明青黴素可以在幾小時內將葡萄球菌全部殺死。弗萊明據此發明了葡萄球菌的剋星—青黴素。
青黴素發明者、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在他的實驗室內 澳大利亞病理學家霍華德.弗羅里因進行
青黴素化學制劑的研究,而與弗萊明
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學術論文,報告了他的發現,但當時未引起重視,而且青黴素的提純問題也還沒有解決。
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家錢恩和物理學家弗羅里對弗萊明的發現大感興趣。錢恩負責青黴菌的培養和青黴素的分離、提純和強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幾千倍同,弗羅里負責對動物觀察試驗。至此,青黴素的功效得到了證明。
圖中央是青黴菌,周圍是致病細菌。距青黴素最遠的細菌個大、色濃,
活力十足;距青黴菌較近的細菌個較小、色較淺,活力較差;而最接近青黴
菌的細菌個最小、色發白,顯然已經死亡
由於青黴素的發現和大量生產,拯救了千百萬肺炎、腦膜炎、膿腫、敗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時搶救了許多的傷病員。青黴素的出現,當時曾轟動世界。為了表彰這一造福人類的貢獻,弗萊明、錢恩、弗羅里於194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葡萄球菌這些形如珍珠的東西就是危害人體健康的葡萄菌,青黴素能消滅它們。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使青黴素大量生產。1943年,已有足夠青黴素治療傷兵;1950年產量可滿足全世界需求。青黴素的發現與研究成功,成為醫學史的一項奇跡。青黴素從臨床應用開始,至今已發展為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