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南平大媽踩平衡車幹活,說明了什麼問題
電動平衡車(最初稱為賽格威)是由美國發明家迪安·卡門和他的德卡公司開發的,2001年12月批量生產銷售。當時,這種小巧、無噪音、無污染的個人交通工具被認為是一項里程碑式的發明,但不幸的是,它上市後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
還有網友@雷軍,「經濟不好能用平衡車嗎?」能否採用交通平衡性差的車輛?@你覺得雷俊雷怎麼樣?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奢侈品成了老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國富民強,開始享受科技的樂趣嗎。
㈡ 發明家胡克禮惲南平的故事
《平原槍聲》市場鮮有成交,目前整套價格9品已在1萬元左右,80年代那套價值在500元左右,90年代的全套60元左右
㈢ 名人成功背後的故事
http://..com/q?word=%C3%FB%C8%CB%B3%C9%B9%A6%B1%B3%BA%F3%B5%C4%B9%CA%CA%C2&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
名人成功背後的故事 好多好多!
㈣ 一個歷史問題
劉備兵敗夷陵
被稱作梟雄的劉備,平定四川後在成都稱帝,是為蜀漢先主。吳軍偷襲荊州,他二弟關羽在臨沮(宜昌境內)為吳軍所殺,他誓為關羽復仇,遂於章武元年舉兵順江而下,首先佔領了秭歸(宜昌境內)地。相傳秭歸即為劉備征東吳時所築。蜀軍乘勝東進,分兵圍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與吳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軍疲睏,終為陸遜所破,敗逃四川。章武三年,劉備病死於白帝城。這段歷史,演變產生了火燒連營、燒鎧、斷道、白帝託孤等一系列關於劉備的故事與戰爭遺跡。
葛亮黃陵廟撰碑
作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幫助劉備攻取四川,曾途經三峽,留下了不少遺跡與傳說。黃牛山麓的黃陵廟(宜昌境內)前,至今立有《黃陵廟記》碑,其碑文相傳說是諸葛亮撰寫,稱武候碑。傳說諸葛亮入川時,曾把兵書寶劍世藏於峽中,神奇的兵書寶劍峽(宜昌境內)便由此而得名。巫峽中一塊岩壁上,還有所謂「孔明碑」供人憑吊,奉節河灘上,還傳說諸葛亮當年曾在這兒擺八陣圖使陸遜被困,至今留有遺跡。
關羽宜昌城點軍
在宜昌地區,關羽的活動遺跡更多。這位常秉燭夜讀《春夜》的蜀漢名將,在清代被奉為「關聖帝」,全國各地均建有關廟。這位驕傲的將軍,由「威震華夏」最終得到「敗走麥城」的悲壯結局。建安十九年,劉備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可能就是這期間,他曾來夷陵(古宜昌城)點視軍馬。今宜昌城區大江南岸點軍坡,傳為關羽當年點兵處,現存「漢壽亭侯點兵處」石碑,為清光緒十一年宜昌總鎮羅縉紳所立。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魏將於禁降。不想吳軍乘機偷襲荊州,使關羽腹部受敵,兵敗逃往麥城(宜昌境內)。後又與兒子關平突圍逃到臨沮(宜昌境內),在羅漢峪回馬坡為吳伏兵所殺。對於關羽的忠義宣傳及他悲壯的遭遇,在民間影響很大。相傳他遇害後,陰魂游盪到玉泉山(宜昌境內),高呼「還我頭來」,得到了在玉泉山結廬的普凈法師的點化。至今玉泉山有「關雲長顯聖處」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
今日當陽市境,還留有規模宏偉的關陵、關羽部將周倉之墓、麥城遺址等。長陽縣境也有點河兵、馬回溪等傳說中的關羽遺跡。
宜昌市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陝州,領上述4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4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 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正式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並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 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 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 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7個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 市。
㈤ 福州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1、魏可鎂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催化劑工程技術專家。福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吳新濤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家,1966年福州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
3、林惠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家,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4、洪茂椿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1978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5、盧嘉錫
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州大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福州大學副校長,是福大的創始人。
6、付賢智
中國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學校長。
7、林金明
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8、何志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福州大學客座教授,福大77級校友。
9、黃明東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
10、陳文哲
廈門理工學院院長,82級校友,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11、王欽敏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畢業於福州大學地礦工程專業,曾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州大學副校長等職務。
12、陳希
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曾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歷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遼寧省委副書記。
13、梁綺萍
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四屆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第八屆福建省人大常委。
14、雷春美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委統戰部部長。
15、郭振家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16、葉雙瑜
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曾任福州大學黨委書記、福建省副省長。
17、李祖可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18、何明華
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
19、陳濤
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
20、郭廷標
遼寧省原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遼寧省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
21、梁建勇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2、黃維禮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23、謝蘭捷
福建省交通廳廳長,1975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土建系工民建專業。
24、鄭松岩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現任福建省省長助理。
25、陳為民
中共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6、饒南湖
雲南省玉溪市市長。
27、陳景河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地質采礦工程系。
28、羅映南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29、陳新楚
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軟體百強企業第24名)董事長,福大最慷慨的校友。
30、胡鋼
新大陸集團董事長兼總裁,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電氣系。
31、洪志銘
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廠長。
32、王昆東
廈工集團董事長。
33、林雲
拓福集團董事長。
34、鄭振欣
福建紫金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35、黃其森
泰禾集團董事長。
36、李躍民
福建中煙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歷任龍岩卷煙廠廠長。
37、塗揚舉
國電新疆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38、陳聰聰
香港綠洲行董事長。
39、周振鶴
中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1963畢業於福州大學礦治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中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㈥ 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
1、杜甫——憤斥皇親
唐玄宗當政時期的唐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是一個大國。但就在這表面上看起來仍然強大的大國里,因上下其手等諸多原因,業已孳生著崩潰的徵兆。終於唐王朝迅速走向傾覆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發生。
杜甫獲悉這種情況後,覺得當權者不顧民生只顧自己享樂的做法,定然會導致國家的敗亡;於是他便大為憤慨地揮筆寫下後來被選進著名選本《唐詩三百首》的詩作,亦即題為《麗人行》的七言長篇古詩。
該詩由於把楊家那炙手可熱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膽的諷刺和深刻的揭露,成為一首名副其實的「史詩」;而人們還從中概括出一個成語「炙手可熱」,用來表明氣焰很盛,權勢很大的那一號貨色。
2、李白——李白擱筆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
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
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
後來,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3、韓愈——叩齒庵
韓愈來到潮州後,有一天在街上碰見一個和尚,面貌十分凶惡,特別是翻出口外的兩個長牙,韓愈想這決非好人,心想著要敲掉他那長牙。韓愈回到衙里,看門的人便拿來一個紅包,說這是一個和尚送來的。
韓愈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對長牙,和那和尚的兩只長牙一模一樣。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齒,並沒說出來,他怎麼就知道了呢?韓愈立即派人四處尋找那個和尚。
見面交談後,韓愈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靈山寺的大顛和尚,是個學識淵博的人。韓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賠禮道歉。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後人為紀念韓愈和大顛和尚的友誼,就在城裡修了座庵,叫「叩齒庵」。
4、劉備——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以良好的德行使人佩服。劉備雖然在機權幹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卻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並曾以此感化了刺殺他的刺客。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5、蘇軾——程蘇結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吊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吊喪家。
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
有一次國家忌日,眾大臣到相國寺禱佛,程頤要求食素,蘇軾責問說:「正叔(程頤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嗎?為什麼要吃素食?」
程頤說:「禮法:守喪不可飲酒吃肉;忌日,是喪事的延續。」蘇軾唱反調:「支持劉家的人露出左臂來罷!」(用史記典故,蘇軾自比為漢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頤比為呂氏亂黨,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觀、黃庭堅等則吃肉。
㈦ 南平有哪些地方玩/
南平位於福建省北部,俗稱閩北。東北與浙江省相鄰,西北與江西省接壤,東南與寧德地區交界,西南與三明市毗連。是福建通往全國的主要門戶之一。現設一區(延平區4市(南平、邵武、武夷山、建甌)6縣(建陽、順昌、光澤、浦城、松溪、政和),總面積2.63萬平方公里,人口280萬。 南平市是南平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是福建最早開發的內陸腹地。閩北山嶺聳峙,低丘起伏,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綜其間,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低山區地貌特徵。主要山脈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地勢呈西北,東北高,西南、東南漸低,其中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華東屋脊」之稱。閩北在歷史上曾享有「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之稱。勤勞智慧的閩北人民發明了中國印刷史上最早出現的順昌竹紙和先進的建陽麻沙雕版印刷技術,製造了在中國瓷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窯黑釉瓷器,並形成了馳名中外的制茶工藝。 閩北山川秀麗,文物古跡眾多,發展旅遊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在觀光旅遊的基礎上,著力開發的茶藝、修學、朱熹遺址考察、古陶瓷、森林浴、科考、拖屋車、民俗等10多項專項旅遊,引起了海內外旅遊者的極大興趣。
㈧ 南平哪裡最美
南平是中國東南的一個重要旅遊區。閩北旅遊資源豐富,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密集區之一。雄偉秀麗的奇山異水、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鄉土人情共同組成了獨具閩北特色的旅遊資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級中高檔旅遊資源實體181處(延平茫盪山,建陽考亭書院、建窯遺址,建甌萬木林,邵武天成岩、李綱祠、和平古鎮,光澤的烏君山、武夷天池,順昌華陽山等)。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她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福建省旅遊經濟開發區於一身,南平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延平茫盪山、浦城浮蓋山、建甌歸宗岩、松溪湛廬山、政和洞宮山。南平市區還有12萬畝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