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人格的提出

創造性人格的提出

發布時間:2021-07-26 17:26:59

㈠ 汪機創造性提出了什麼

汪機(1463~1539),字省之,別號石山,安徽祁門人,出身世醫,隨父學習和行醫數十年,成為當代名醫,對醫學理論問題之研究尤有卓見。他於公元1519年,總結自己對外科學研究心得時,寫成《外科理例》一書。從外科學之發展而言,或可譽之為外科理論繼往開來的巨著。汪氏十分強調外科疾病治療的整體觀念,創造性提出:「外科必本諸內,知乎內以求乎外,……又諸中然後形諸外,治外遺內,所謂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殆必己誤於人,己尚不知,人誤於己,人亦不悟。」外科學在汪氏學術思想影響下,在理論上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㈡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因素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
1、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2、赤誠的愛心
對祖國、人民、親友的仁愛之心,是個人成才或創造者獲得創造成果的內在動力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3、友愛合作的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創造的課題日趨復雜化、大型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創造的組織方式從個體走向群體,從群體走向國家建制的方式,從國家建制走向國際聯合建制,這就特別需要創造者培養合作精神。換句話說,在當代,友愛合作精神已成為個人成才和獲得創造成果最重要的創造性人格之一。
4、批判繼承、 綜合創新
創造過程既是對舊理論、舊觀點的揚棄(批判繼承)過程,又是對多種經批判、鑒別、選擇後的觀點、材料進行綜合創新的過程,所以創造者,特別是堪稱大師的創造者最擅長樹立善於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精神。
5、探索精神
創造過程實質上是以質疑和發現問題為起點,通過辯證綜合創立新理論、新方法、新設計,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或製作,獲得新成果的過程。既然質疑和發現問題是創造的起點,那麼,善於質疑、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對於創造者就是十分重要的創造性人格。科學史證明,創造始於問題,懷疑引出問題,懷疑是創造之母。沒有對舊理論、舊工藝、舊制度的懷疑,就不會有新理論、新工藝、新制度的創造。
6、敢冒風險的大無畏勇氣
創造活動,特別是重大的發明創造活動,是破舊立新的過程,要破除舊理論,就可能遭到維護舊理論的社會勢力的打擊;要立新,就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就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的風險和失敗。因此,創造者必須具有不怕風險、不舊失敗的大無畏勇氣。
7、求實精神
任何創造活動的過程都必須重視第四階段,即科學實驗的驗證階段;不論證實一個理論,還是證偽一個理論,都必須通過科學實驗;對於科學發現活動來說,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實(包括探求新事實,探求事實背後的新規律)。所以,重實驗、重實效的求實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創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8、抗壓精神
這種創造性人格是許多遭遇失敗或身處逆境的創造者,能夠戰勝千難萬險、排除重重障礙、承受多次失敗的壓力,最終達到成功或獲得創造成果的決定性因素。
9、勤儉、艱苦的精神
有一類創造者—開拓型企業家,要在企業的經營創造活動中使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乃至成為第一流的企業,特別需要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創造性人格。
10、開拓的精神
這種開拓精神是許多科學家、發明家、改革家、企業家之所以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的重要原因。
11、敬業的精神
創造活動分為相對新穎的創造和絕對新穎的創造。對於創造者來說,當然要爭取從事絕對 新穎的創造,但這需要長時間的知識積累、經歷艱難曲折的探索過程,需要創造者的極大熱情、執著追求。對於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年學生來說,若想爭當創造者,那麼,在不具備條件從事絕對新穎的創造之時,也要爭取從事相對新穎的創造,熱愛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周圍同行做不到的第一流的工作業績。所以,不論對於現實的創造者,還是對於潛在的創造者,樹立熱愛事業、創一流業績的創造性人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12、自信自強的精神
創造活動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必將碰到千難萬險,只有樹立知難而進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可能在創造的崎嶇小道上不斷攀登;面對艱難險阻,只有樹立自信自強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能在探索未知的曲折征途中產生用之不竭的動力。
13、人道主義精神
各領域的創造者,都應該樹立扶貧助殘、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但對於醫療衛生、扶助殘疾人、扶貧工作領域的創造者來說,這一創造性人格是他們取得創造性成果,獲得崇高社會聲譽的關鍵性條件。
一切現實的創造者和志願爭當創造者的人們,都應該學習上述典範人物,加強創造性人格的修養,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和所從事的創造領域的特點,有選擇地重點培養13種創造性人格基本素質中的幾種基本素質;只要能這樣做,必將有利於獲得新的創造成果。

㈢ 創造性人格有哪些特徵

1、感覺、知覺、感情都極其敏銳,心扉開放,總想開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對外部世界的經驗,不拘泥細枝末節和既存事物,而憑直覺抓住意義,對不存在的事物感興趣。

2、對非合理的事物、無秩序的東西是寬容的;所感興趣的不是單純的、明快的事物,而是復雜的和標准不明的事物。

3、不屈於壓力,不因循守舊,思考行動有獨立性。具有自信,討厭妥協,不介意他人的想法。

4、內向、缺乏社交、好孤獨。在集體活動的場合起妨礙作用。

5、好奇心強,好冒險。好找現狀的缺陷,不滿於現狀。保持首創精神和創造力,立足於真實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學習和思考。

創造性人格的優點

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對促進人的成才和促進創造成果的產生起導向和決定作用的優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緒、道德等非智力素質的總和。創造性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

創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堅強的意志,能夠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某些創造人格的素質能對創造者的創造歷程起到內在動力作用。

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有一類重大成果,需要創造者數十年的奮斗才能夠獲得。在這一類長時間的創造過程中,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的創造性人格.對於創造活動起到了促使它最終成功的作用。

㈣ 創造性與人格的關系

創造性人格是指主體在後天學習活動中逐步養成,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對促進人的成才和促進創造成果的產生起導向和決定作用的優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緒、道德等非智力素質的總和。


創造性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創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堅強的意志,能夠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某些創造人格的素質能對創造者的創造歷程起到內在動力作用。

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有一類重大成果,需要創造者數十年的奮斗才能夠獲得。在這一類長時間的創造過程中,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的創造性人格.對於創造活動起到了促使它最終成功的作用。

創造性人格的基本素質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㈤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質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
1、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2、赤誠的愛心

對祖國、人民、親友的仁愛之心,是個人成才或創造者獲得創造成果的內在動力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3、友愛合作的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創造的課題日趨復雜化、大型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創造的組織方式從個體走向群體,從群體走向國家建制的方式,從國家建制走向國際聯合建制,這就特別需要創造者培養合作精神。換句話說,在當代,友愛合作精神已成為個人成才和獲得創造成果最重要的創造性人格之一。
4、批判繼承、 綜合創新

創造過程既是對舊理論、舊觀點的揚棄(批判繼承)過程,又是對多種經批判、鑒別、選擇後的觀點、材料進行綜合創新的過程,所以創造者,特別是堪稱大師的創造者最擅長樹立善於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精神。
5、探索精神

創造過程實質上是以質疑和發現問題為起點,通過辯證綜合創立新理論、新方法、新設計,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或製作,獲得新成果的過程。既然質疑和發現問題是創造的起點,那麼,善於質疑、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對於創造者就是十分重要的創造性人格。科學史證明,創造始於問題,懷疑引出問題,懷疑是創造之母。沒有對舊理論、舊工藝、舊制度的懷疑,就不會有新理論、新工藝、新制度的創造。
6、敢冒風險的大無畏勇氣
創造活動,特別是重大的發明創造活動,是破舊立新的過程,要破除舊理論,就可能遭到維護舊理論的社會勢力的打擊;要立新,就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就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的風險和失敗。因此,創造者必須具有不怕風險、不舊失敗的大無畏勇氣。
7、求實精神

任何創造活動的過程都必須重視第四階段,即科學實驗的驗證階段;不論證實一個理論,還是證偽一個理論,都必須通過科學實驗;對於科學發現活動來說,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實(包括探求新事實,探求事實背後的新規律)。所以,重實驗、重實效的求實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創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8、抗壓精神

這種創造性人格是許多遭遇失敗或身處逆境的創造者,能夠戰勝千難萬險、排除重重障礙、承受多次失敗的壓力,最終達到成功或獲得創造成果的決定性因素。
9、勤儉、艱苦的精神

有一類創造者—開拓型企業家,要在企業的經營創造活動中使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乃至成為第一流的企業,特別需要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創造性人格。
10、開拓的精神
這種開拓精神是許多科學家、發明家、改革家、企業家之所以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的重要原因。

11、敬業的精神
創造活動分為相對新穎的創造和絕對新穎的創造。對於創造者來說,當然要爭取從事絕對 新穎的創造,但這需要長時間的知識積累、經歷艱難曲折的探索過程,需要創造者的極大熱情、執著追求。對於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年學生來說,若想爭當創造者,那麼,在不具備條件從事絕對新穎的創造之時,也要爭取從事相對新穎的創造,熱愛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周圍同行做不到的第一流的工作業績。所以,不論對於現實的創造者,還是對於潛在的創造者,樹立熱愛事業、創一流業績的創造性人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12、自信自強的精神
創造活動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必將碰到千難萬險,只有樹立知難而進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可能在創造的崎嶇小道上不斷攀登;面對艱難險阻,只有樹立自信自強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能在探索未知的曲折征途中產生用之不竭的動力。
13、人道主義精神
各領域的創造者,都應該樹立扶貧助殘、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但對於醫療衛生、扶助殘疾人、扶貧工作領域的創造者來說,這一創造性人格是他們取得創造性成果,獲得崇高社會聲譽的關鍵性條件。
一切現實的創造者和志願爭當創造者的人們,都應該學習上述典範人物,加強創造性人格的修養,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和所從事的創造領域的特點,有選擇地重點培養13種創造性人格基本素質中的幾種基本素質;只要能這樣做,必將有利於獲得新的創造成果。

㈥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的4個重要特徵分別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了創造性思維的4個重要特徵分別是什麼
獨創性,指創造力;

聯想性,指想像能力;
求異性,指創新力;
靈活性,指變通能力。
創造性思維的四個重要特徵是什麼?
創新思維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等多種思維形式的有機結合,是一種判斷推理敏捷、概括綜合準確、分析思考深刻、聯想想像新奇的高級思維智能。其特徵有四:
一、新穎性。即,思維的目標、方法、過程等方面都比較新穎;
二、多向性。即,從縱、橫、逆三方面來思考問題;
三、多元性。即,善於從事物的多側、多環節、多因素、多層次、多角度來進行思考;
四、開放性。即,全息動態思維過程,它善於大量地、廣泛地吸收外界各種信息,在與外界各種信息的交換和反饋中不斷吸收新東西,以建立自已的思維模式,調整自己的思維方法,整合自己的思維成果。
請問教育心理學中所說「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後才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
創造性思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它貴在創新,或者在思路的選擇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著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從而具有一定范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無現成的思維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闊天空地發揮想像力。
創造性思維具有藝術性和非擬化的特點,它的對象多屬「自在之物」,而不是「為我之物」,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存在著兩種可能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人類的認識能力;再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此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心理學中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是什麼?
創造性思維的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指人的最高級的產生創新性、獨特性和有價值的成果的思維。這種思維是創造性人才心理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育、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基石。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研究表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而是一個需要精心培養的過程。只有創造性教育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相反,注入式、填鴨式教學阻礙和壓抑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對此,托蘭斯曾調查分析了142項有關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研究,他把這些研究分為9大類,發現絕大多數研究取得了成功,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起到了促進或提高的作用(詳見右表)。
此外,曼斯菲爾德、布塞和克里普拉等(R.S.Mansfield,T.V.Busse&E.J.Krepelka)曾將近20年來有關長時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研究報告加以整理,也發現創造性思維培養有很高的成效。而一些著名的研究者,如吉爾福特、大衛(B.David)等,更是深信創造性思維是由科學的、藝術的教育教學所培養的,而這樣的教育教學實質上就是創造性教育教學程序,從而促進了創造性教育教學的發展。
在借鑒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設計出了一種「創造性思維與個性教學模式」,主要用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精密性和獨創性品質,以及創造性個性的好奇性、想像性、挑戰性和冒險性品質。該模式由10種相互獨立而又密切關聯的教學策略構成:
①發散與集中教學策略:就是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發散思維,提出多種解決方法,再進行比較鑒別,集中選優的教學策略;
②定勢打破教學策略:就是對不同問題提供同一思路來解決,之後提供特殊的變異,既可用前面的思路解,也可用更好的新思路解,關鍵在於打破前面形成的定勢,使思維變得靈活、變通的教學策略;
③反思教學策略:就是拋開所提供的條件和思路導向,進行反向思維,培養學生逆向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策略;
④創造過程教學策略:就是在教學創造性作品或定理、公式時,不僅講其知識內容,也要講其創造產生的過程,以使學生從中悟出創造奧妙的教學策略;
⑤創造主體教學策略:就是在講創造性作品時,不僅講其知識,也要講其創造者(主體)其人其事,見物見人,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的教學策略;
⑥容忍教學策略:就是容忍、甚至支持學生提出令人尷尬、甚至錯誤的問題,以創造民主寬松教學氣氛的教學策略;
⑦辯論教學策略:就是通過正、反方進行辯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個性的教學策略;
⑧科際整合教學策略:就是將不同的學科整合在一堂課中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教學策略;
⑨類比教學策略:就是通過類比方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策略;
⑩角色扮演教學策略:就是組織學生扮演所講知識內容中的各種角色,通過身臨其境、身為其人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創造力水平的教學策略。
這一創造性教學模式經過在天津、河北、山東、上海、四川等地數百所學校的多年實驗,證明對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著突出的效力。

㈦ 小學教育心理學 怎麼塑造創造性人格

創造性人格是創造型人才的最重要特徵 ,創造力是創造主體的內在特質與外在表徵的統一。 其它 潛在的創造力特徵,如能力傾向、專業技能、創造技能都需要通過人格特徵的表現才能體現 出來。因此我們所說的人的創造性的培養,最根本的問題是塑造他們的創造性人格。

創造性人格應當表現為進步的人生態度、肯定的自我意識、強烈的內在動機、獨特的認 知風格和豐富的情感智慧
1.人生態度。從小灌輸一種良好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創造性人格來說,其核心是植根於健康人生觀的處世態度,以及科學真理無止境的觀念,因而敢於提出不同的觀點,喜歡嘗試新方法,探索新 道路,也即具有創新精神。所以進步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有如創造性人格結構中的靈魂,它 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脫離低級趣味,從事並勝任體現人類最高智慧的美好事業。所以,人生態 度這一特質與動機的關系最為密切。進步的人生態度轉化為內在動機,就將成為一個人不斷 取得創造性成就的巨大驅動力。

2.自我意識。即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及其意義。是創造性人格的控制閥。高創造力者往往 能從內在精神活動中獲得力量源泉,能妥善處理自我內在的感受和情緒,也就是說,他們能 充分肯定自我潛能的存在,並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它。所以,從創造性人格角度看,這種 對自我的肯定評價,便涉及一個人的能力傾向問題。能力傾向主要指受遺傳因素影響的潛在 能力的發展趨勢。當其具有某種能力傾向時,就有可能較輕松地在某個領域做得比別人更好, 進而則更加自信,並發展成具有對某一方面的特殊興趣和特殊才能。反之,就會束縛自我潛 能的釋放。因此,自我意識也影響人生態度。自我意識與認知風格、情感氣質結合,與產生 創造動機、或形成阻礙創造心理障礙密切相關。

3.動機。探討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始終離不開動機這一核心問題。甚至可以說,能弄清動 機問題,也就能弄清人格的本質問題。創造動機則是創造性人格結構中的動力源,或是創造 才能得以施展的能源。富於創造性者的動機特點是:內在動機水平高而且復雜,喜歡富有挑 戰性的工作,好奇心強,對所從事工作有強烈興趣,對外界激勵敏感,並能及時擺脫不利於 創造的負面影響,並以謙遜的態度接受外界施與的認可和報償。

4.認知風格。是最具個性差異的人格特質。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風格。創造性認知風格 的特點表現為:積極主動,獨立判斷,敢於決定;具有對問題的敏感性,善於發現問題,且 能提出適當的問題;容忍模糊,思維流暢、靈活、獨特。創造性認知風格是創造性人格結構 的支柱,失去這一支柱,實際上也就不可能有創造活動。

5.情感氣質。較認知風格更難把握,但仍屬於較外顯的個性特徵或人格特質。高創造力 者一般心胸寬廣,能體驗到人類的全部感情;精力充沛,堅忍不拔,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耐 心,有驚人的自我約束力。情感氣質是創造性人格結構中內容最豐富的方面,如同認知風格, 它也是最能體現創造者的個性特徵的方面。

㈧ 什麼是創造性人格

「創造性人格」是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J.P.Guilford)提出和使用的一個概念。
所謂創造內性人格,簡而言之,容就是由個體內在的創造能力與創造動力構成的較為穩固、持久的組織系統,這一組織系統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種因素有機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復合體。

㈨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質

關於創造性人格的研究,吉爾福特(吉爾福特1897—1987 美國心理學家,主要從事心回理測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答方面的研究。)提出八條標准:

(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慾;

(3)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運動動機有深究的興趣;

(4)善於觀察,知識面廣,善於總結;

(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嚴格性、准確性;

(6)有文藝天賦,對藝術感興趣;

(7)富有幽默感;

(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的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中。

㈩ 五種人格理論的名稱和提出者

目錄
1人格理論
2大五因素
▪ 因素 一
▪ 因素二
▪ 因素三
3人格特質
▪ 疑問
▪ 回答
4詳細解釋
▪ 神經質
▪ 外向性
▪ 開放性
▪ 宜人性
▪ 盡責性

1人格理論編輯
·外傾性(extraversion):好交際對不好交際,愛娛樂對嚴肅,感情豐富對含蓄;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點。
·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煩惱對平靜,不安全感對安全感,自憐對自我滿意,包括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特質。
·開放性(openness): 富於想像對務實,尋求變化對遵守慣例,自主對順從。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慧等特徵。
·隨和性(agreeableness):熱心對無情,信賴對懷疑,樂於助人對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謙虛、移情等品質。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對無序,謹慎細心對粗心大意,自律對意志薄弱。包括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剋制等特點。[1-2]

2大五因素編輯
因素 一
初始模型的提出者是雷蒙德(於1961年),但未能達到學術的高度。1990年,他的五因素模型得到最高水平的組織接受(歌德堡,1993)。大五類人格特徵被認為是具有心理學量表基本結構的個性特徵。這五種因素提供了豐富的概念架構,且整合所有的研究成果和人格心理學理論。大五類特點也被叫作「五因素模型」(或FFM科斯塔和McCrae,1992年),以及全球因素(羅素和Karol人格,1994)。[1]
因素二
至少有四套研究人員各自獨立研究這個模型的數據,現已鑒定出同樣的五大因素:首先Tupes和Cristal,其次是歌德堡在俄勒岡州研究所、美國伊利諾大學的McCrae科斯塔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這四套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五個特點,不過每一組的5個因素有所不同的名字和定義。然而,所有研究的總體因素類型是一致的。
因素三
因為大五類人格模型的特點是廣泛而全面,但它並不是多麼強大的實際行為的預測和解釋的模型。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在預測方面的實際行為特徵時,MBTI模型要有效得多。

3人格特質編輯
疑問
構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或特質有多少?
它們是什麼?如何解釋它們?
這些特質是否是普適性的,是否對每一個人都適用?
這些因素以什麼方式構成個人的人格?
回答
回答疑問1:普遍認同的是5因素的人格特質:只要對人進行描述的題目足夠廣泛,具有代表性,無論是用他人評定法還是自我報告法,均可證實存在5個強健因素構成人格總體。
回答疑問2:被普遍認同的5個因素分別反映了人格的一般心理傾向 (內外傾向性),人際關系性傾向(社交性),對規則認同與遵循傾向(責任感),情緒反應性(情緒穩定性)和智能性傾向(開放性或智能)。
回答疑問3:眾多研究認為這5個廣義的人格特質是普適存在的,不以語言、文化、種族等的不同而不同。
回答疑問4 :各個特質的分數組合形態眾多,各種分數組合形態的意義和心理機制尚未被有效地揭示出來。

4詳細解釋編輯
神經質
神經質反映個體情感調節過程,反映個體體驗消極情緒的傾向和情緒不穩定性。高神經質個體傾向於有心理壓力,不現實的想法、過多的要求和沖動,更容易體驗到諸如憤怒、焦慮、抑鬱等消極的情緒。他們對外界刺激反應比一般人強烈,對情緒的調節、應對能力比較差,經常處於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下。並且這些人思維、決策、以及有效應對外部壓力的能力比較差。相反,神經質維度得分低的人較少煩惱,較少情緒化,比較平靜。神經質有六個子維度,對於每個子維度都有一些說明性的形容詞。
N1 焦慮(ANXIETY)
u 焦慮的個體憂慮、恐懼、容易擔憂、緊張、神經過敏。得高分的人更可能有自由浮動的焦慮和恐懼。低分的人則是平靜的、放鬆的。他們不會總是擔心事情可能會出問題。
u 高分特點:焦慮,容易感覺到危險和威脅,容易緊張、恐懼、擔憂、不安。
u 低分特點:心態平靜,放鬆,不容易感到害怕,不會總是擔心事情可能會出問題,情緒平靜、放鬆、穩定。
N2 憤怒和敵意(ANGRY HOSTILITY)
u 反映的是體驗憤怒以及有關狀態(如挫折、痛苦)的傾向,測量個體體驗憤怒的容易程度。
u 高分特點:容易發火,在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後會充滿怨恨,暴躁的、憤怒的和受挫的。
u 低分特點:不容易生氣、發火,友好的、脾氣隨和,不易動怒。
N3 抑鬱(DEPRESSION)
u 測量正常個體在體驗抑鬱情感時的不同傾向。高分者容易感到內疚、悲傷、失望和孤獨。他們容易受打擊,經常情緒低落。低分者很少有這種情緒體驗。
u 高分特點:絕望的、內疚的、郁悶的、沮喪的。容易感到悲傷、被遺棄、灰心喪氣。容易感到內疚、悲傷、失望和孤獨。他們容易受打擊,經常情緒低落。
u 低分特點:不容易感到悲傷、很少被遺棄感。
N4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
u 核心部分是害羞和尷尬情緒體驗。這樣的個體在人群中會感到不舒服、對嘲弄敏感、容易產生自卑感。自我意識類似於害羞和社交焦慮。低分者不一定有優雅良好的社會技能,他們只是較少被一些難堪的社會情景所擾亂。
u 高分特點:太關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別人嘲笑自己,在社交場合容易感到害羞、焦慮、、自卑、易尷尬。
u 低分特點:在社交場合鎮定、自信,不容易感到緊張、害羞。
N5 沖動性(IMPULSIVENESS)
u 指個體對沖動和渴望的控制。個體對慾望的覺察太強烈(如對食物、香煙和財產)以致不能抗拒,雖然事後他們也會為他們的行為後悔。低分者更易抵擋這些誘惑,對挫折有更高的容忍力。
u 高分特點:在感受到強烈的誘惑時,不容易抑制,容易追求短時的滿足而不考慮長期的後果。不能抵抗渴望的、草率的、愛挖苦人的、自我中心的。
u 低分者特點:自我控制的、能抵擋誘惑的。
N6 脆弱性(VULNERABILITY)
u 指在遭受壓力時的脆弱性。高分者應付壓力能力差,遇到緊急情況時變得依賴、失去希望、驚慌失措。低分者認為他們自己能正確處理困難情況。
u 高分特點:壓力下,容易感到驚慌、混亂、無助,不能應付壓力。
u 低分特點:壓力下,感到平靜、自信。適應力強的、頭腦清醒的、勇敢的
外向性
外向性來表示人際互動的數量和密度、對刺激的需要以及獲得愉悅的能力。這個維度將社會性的、主動的、個人定向的個體和沉默的、嚴肅的、靦腆的、安靜的人作對比。這個方面可由兩個品質加以衡量:人際的捲入水平和活力水平。前者評估個體喜歡他人陪伴的程度,而後者反映了個體個人的節奏和活力水平。
外向的人喜歡與人接觸,充滿活力,經常感受到積極的情緒。他們熱情,喜歡運動,喜歡刺激冒險。在一個群體當中,他們非常健談,自信,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
內向的人比較安靜,謹慎,不喜歡與外界過多接觸。他們不喜歡與人接觸不能被解釋為害羞或者抑鬱,這僅僅是因為比起外向的人,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刺激,因此喜歡一個人獨處。內向人的這種特點有時會被人誤認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實一旦和他接觸你經常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
外向可以分為以下六個子維度。
E1 熱情(WARMTH)
u 它和人際親密問題最相關。熱情的人富有感情、友好。他們真心地喜歡他人,並很容易和別人形成親密的關系。低分者並不是懷有敵意或一定缺少同情心,而是更正式、沉默、在行為舉止上比高分者冷淡。
u 高分特點:熱情的人喜歡周圍的人,經常會向他們表達積極友好的情緒。他們善於交朋友,容易和別人形成親密的關系。好交際的、健談的、富有情感的。
u 低分特點:雖然並不意味著冷淡、不友好,但通常會被別人是對人疏遠的
E2樂群性(GREGARIOUSNESS)
u 指偏愛有他人的陪伴。合群的人喜歡他人的陪同,人越多他就越開心。低分者往往是孤獨者,他不尋求甚至主動避免社會刺激。
u 高分特點:喜歡與人相處,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開朗的、有許多朋友的、尋求社會聯系的
u 低分特點:避免人群,感覺太鬧。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獨處,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避開人群的、喜歡獨處的。
E3 獨斷性(ASSERTIVENESS)
u 高分者有支配性、有說服力、在社會上有支配力的。他們說話毫不猶豫,通常成為群體的領導。低分者寧願躲在幕後,讓他人談論。
u 高分特點:喜歡在人群中處於支配地位,指揮別人,影響別人的行為。支配的、有說服力的自信的、果斷的。
u 低分特點:在人群中話很少,讓別人處於主導支配地位。謙遜的、靦腆的、沉默寡言的。
E4 活力(ACTIVITY)
u 在這項上得高分被視為快節奏和激烈的運動,有活力感,有保持忙碌的需要,忙碌的人過著快節奏的生活。低分者更悠閑和放鬆,但不一定懶惰或行動遲緩。
u 高分特點:在生活工作中快節奏,忙碌。顯得充滿精力,喜歡參與很多事情。精力充沛的、快節奏的、充滿活力的。
u 低分特點:在生活工作中慢節奏,悠閑的。不著急的、緩慢的、從容不迫的。
E5 尋求刺激(EXCITEMENT SEEEKING)
u 高分者渴望得到興奮和刺激,喜歡鮮亮的(bright color)、喧鬧的環境。尋求刺激類似於尋找感覺的一些方面。低分者幾乎對興奮沒有什麼需要,喜歡那種被高分者看來是枯燥的生活。
u 高分特點:在缺乏刺激的情況下容易感到厭煩,喜歡喧囂吵鬧,喜歡冒險,尋求刺激。浮華的(flashy)、尋求強烈刺激的、喜歡冒險的。
u 低分特點:避免喧囂和吵鬧,討厭冒險。謹慎的、沉靜的(staid)、對刺激不感興趣的。
E6 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S)
u 表示體驗積極情緒(如喜悅、快樂、愛和興奮)的傾向。
u 高分特點:容易感受到各種積極的情緒,如快樂、樂觀、興奮等。快樂的情緒高漲的、愉悅的、樂觀的
低分特點:不容易感受到各種積極的情緒,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感受到各種負面情緒。低分者只是不那麼容易興奮起來。不熱情的、平靜的、嚴肅的。
開放性
開放性描述一個人的認知風格。對經驗的開放性被定義為:為了自身的緣故對經驗的前攝(proactive)尋求和對的理解,以及對陌生情境的容忍和探索。這個維度將那些好奇的、新穎的、非傳統的以及有創造性的個體與那些傳統的、無藝術興趣的、無分析能力的個體做比較。開放性的人偏愛抽象思維,興趣廣泛。封閉性的人講求實際,偏愛常規,比較傳統和保守。開放性的人適合教授等職業,封閉性的人適合警察、銷售、服務性職業等。
開放性可以分為六個小的方面:
O1 想像力(FANTASY)
u 對想像開放的人有生動的想像和活躍的幻想生活。他們的白日夢不僅僅只是一種逃避,而更是一種創造有趣的內心世界的方式。他們詳盡描述和展開他們的幻想,並相信想像對豐富多彩的、有創造性的生活功不可沒。低分者更單調乏味,喜歡把注意力放在手頭的任務上。
u 高分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現實世界太平淡了。喜歡充滿幻想,創造一個更有趣、豐富的世界。想像力豐富的、愛做白日夢的。
u 低分特點:理性的、現實的。實乾的、更喜歡現實思考的。
O2 審美(AESTHETICS)
u 高分者對藝術和美有很深刻的理解。他們被詩歌感動、陶醉於音樂之中,為藝術所觸動。他們不一定有藝術的天賦,甚至不必和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有高品位,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藝術感興趣,這使得他們比常人發展更廣泛的知識和欣賞能力。低分者相對來說,對藝術和美不那麼敏感和感興趣。
u 高分特點:欣賞自然和藝術中的美。重視審美經歷的、能為藝術和美所感動的。
u 低分特點:對美缺乏敏感性,對藝術不感興趣。對藝術不敏感的、不理解的。
O3 感受豐富的(FEELINGS)
u 表示對自己的內心感受的接納能力,把情緒評價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分者能體驗到更深的情緒狀態,並能不同的情緒狀態區分開來,他們比其他人更強烈地體驗到開心和不開心。低分者感情較遲鈍,不認為感受狀態有多重要。
u 高分特點:容易感知自己的情緒和內心世界。敏感的、移情的、重視自己感受的。
u 低分特點:較少感知到自己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也不願意坦率地表達出來。情緒范圍窄、對環境不敏感。
O4 嘗新(ACTIONS)
u 開放性在行為上被視為願意嘗試不同的活動、去新的地方、吃不尋常的食物。高分者更喜歡新奇和多樣性的事物,而不是熟悉和常規的事物。在一段時間內,他可能有一系列不同的愛好。低分者發現改變有困難,寧可堅持已嘗試過的、可靠的活動。
u 高分特點:喜歡接觸新的事物,去外面旅行、體驗不同的經驗。感覺千篇一律令人乏味,願意去嘗試新的事物。尋求新異和多樣性、嘗試新的活動。
u 低分特點:對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有些不舒服,喜歡熟悉的環境和人。生活方式固定、喜歡熟悉的事物。
O5 思辨(IDEAS)
u 求知慾是開放性的一個方面,不僅體現在為了他們自身的緣故而積極追求理智上的興趣(intellectual interests),而且表現為思路開闊、願意思考新的、非常規的觀點。高分者喜歡哲學的辯論和「頭腦風暴」(brain-teasers)。低分者的求知慾有限,如果他們是聰明的,也只是將他們的資源狹窄地集中於有限地幾個主題上。智力興趣和藝術興趣是開放性比較高的人的兩種主要的興趣點:高智力興趣的人喜歡抽象的概念,喜歡討論理論性問題,喜歡解決復雜的智力問題。而低智力興趣的人則更喜歡和具體的人與事情打交道,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論,感覺抽象的思考是在浪費時間。
u 高分特點:有求知慾的、善於分析的、理論定向的。
u 低分特點:事務的、事實定向的、不欣賞思想挑戰的。
O6 價值觀(VALUES)
u 對價值觀念開放意味著不斷檢驗社會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價值觀念。封閉的個體傾向於接受權威,尊重傳統,結果導致不管他屬於什麼政治黨派,他都是保守的。
u 高分特點:喜歡挑戰權威、常規和傳統觀念。在極端狀態下,他們會表現出對現存規則的敵意,同情那些打破現存法律的人喜歡混亂、沖突和無序的狀態。能容忍的、寬宏大量的、不順從的。
低分特點:喜歡遵循權威和常規帶來的穩定和安全感,不會去挑戰現有秩序和權威。教條的、保守的、順從的。
宜人性
外傾性是評估個體喜歡與他人一同出現的程度,而宜人性則考察個體對其他人所持的態度,這些態度一方麵包括親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寬大的、心軟的,另一方麵包括敵對的、憤世嫉俗的、愛擺布人的、復仇心重的、無情的。這里所說的廣義的人際定向范圍。宜人性代表了「愛」,對合作和人際和諧是否看重。宜人性高的人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慷慨大方的、樂於助人的,願意為了別人放棄自己的利益。宜人性高的人對人性持樂觀的態度,相信人性本善。宜人性低的人則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別人的利益之上。本質上,他們不關心別人的利益,因此也不樂意去幫助別人。有時候,他們對別人是非常多疑的,懷疑別人的動機。
對於某些職位來說,太高的宜人性是沒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強硬和客觀判斷的場合,例如科學家、評論家和士兵。
宜人性可以分為六個子維度:
A1 信任(TRUST)
u 高分者認為他人是誠實的、是心懷善意的。低分者往往憤世嫉俗、有疑心,認為他人不誠實、是危險的。
u 高分特點:相信別人是誠實、可信和有良好動機的。寬恕的、信任他人的、平和的。
u 低分特點:認為別人是自私、危險、想占自己便宜。謹慎的、悲觀的、猜忌的、鐵石心腸的。
A2坦誠(STRAIGHTFORWARDNESS)
u 高分者為人坦率、真摯、老實。低分者更願意通過奉承、詭辯、欺騙來操縱別人。他們認為這是必要的社會技能,認為直率的人很天真。
u 高分特點:認為在與人交往時沒有必要去掩飾,顯得坦率、真誠。直接的、坦率的、坦白的、老實的。
u 低分特點:在與人交往時往往會掩飾自己,防衛心理較重,不願意向別人露出自己的底牌。精明的、機敏的(clever)、獻媚的(charming)
A3 利他(AULTRUISM)
u 高分者主動關心別人的幸福,表現在對他人的慷慨和關心上以及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的意願上。低分者多少有點自我中心,不願意捲入別人的麻煩中去。
u 高分特點:願意幫助別人,感覺幫助別人是一種樂趣。熱心的、心軟的、溫和的、慷慨的、好心的。
u 低分特點:不願意幫助別人,感覺幫助別人是一種負擔。自私的、憤世嫉俗的、冷酷的、勢力的。
A4 順從(COMPLIANCE)
u 表示與人際沖突有關的性格。高分者往往尊重服從他人,剋制攻擊性、寬恕和遺忘的。順從的人很溫順、溫和。低分者有攻擊性,更喜歡競爭而不是合作,在必要時毫不客氣地表示憤怒。
u 高分特點:不喜歡與人發生沖突,為了與人相處,願意放棄自己的立場或者否定自己的需要。恭順的、有求必應的、好心的
u 低分特點:不介意與人發生沖突,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威脅別人。倔強的、有過分要求的、剛愎自用的、鐵石心腸的。
A5 謙遜(MODEST)
u 高分者很謙遜,不愛出風頭(self-effacing)。低分者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可能認為他們自負、傲慢。
u 高分特點:謙遜的、不擺架子的。
u 低分者被他人視為:攻擊的、傲慢的、愛炫耀的、粗暴的。
A6 同理心(TENDER-MINDEDNESS)底
u 這是測量對他人的同情心和關心的態度。高分者為他人的需要所動,強大社會政策中人道的部分。低分者更鐵石心腸,很少為懇求所打動而產生憐憫之感。他們將自己視為現實主義者,在冷靜的邏輯推理的基礎上做出理性的決策。
u 高分特點:富有同情心,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悲傷,表示同情。友好的、熱心的、溫和的、心軟的。
低分特點:對別人的痛苦沒有強烈的感受,為自己的客觀而感到自豪,更關心真實、公平而不是仁慈。心胸狹窄的、冷酷的、固執己見的、勢力的。
盡責性
盡責性指我們控制、管理和調節自身沖動的方式,評估個體在目標導向行為上的組織、堅持和動機。它把可信賴的、講究的個體和懶散的、馬虎的個體作比較。同時反映個體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推遲需求滿足的能力。沖動並不一定就是壞事,有時候環境要求我們能夠快速決策。沖動的個體常被認為是快樂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但是沖動的行為常常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雖然會給個體帶來暫時的滿足,但卻容易產生長期的不良後果,比如攻擊他人,吸食毒品等等。沖動的個體一般不會獲得很大的成就。謹慎的人容易避免麻煩,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人們一般認為謹慎的人更加聰明和可靠,但是謹慎的人可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或者是一個工作狂。極端謹慎的個體讓人覺得單調、乏味、缺少生氣。
盡責性可以分為六個子維度:
C1能力(COMPETENCE)
u 表示對某人有能力的、明智的、深謀遠慮的、高效的感覺。高分者感到對應付生活有很充分的准備。低分者對自己的能力看法較低,他們承認自己常常准備補充,而且無能。
u 高分特點:對自己的能力自信的。高效的、一絲不苟的自信的聰明的。
u 低分特點: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困惑的、健忘的、愚蠢的。
C2 條理性(ORDER)
u 高分者整齊、整潔、組織得很有條理,他們把東西拜訪在恰當的地方。低分者不能很好地組織,認為自己很沒有條理。
u 高分特點:具有良好的條理性,喜歡制定計劃,並按規則辦事。精確的、高效的、有條不紊的。
u 低分特點:沒有計劃性和條理性,顯得雜亂無章。無序的、易沖動的、粗心的。
C3 責任感(DUTIFULNESS)
u 從某方面來說,責任心意味著受良心的支配,而那是由盡責這一子維度來評估的。高分者嚴格遵守他們的道德原則,一絲不苟地完成他們的道德義務。低分者在這些事情上是漫不經心的,多少不可信賴或不可靠。
u 高分特點:有責任感,按規矩辦事。可信賴的、有禮貌的、有組織的、一絲不苟的。
u 低分特點:感覺規矩、條例是一種約束。經常被別人看作是不可靠、不負責任的。懶散的、漫不經心的、不專心的。
C4 追求成就(ACHIEVEMENT STRIVING)
u 高分者有較高的抱負水平,並努力工作以實現他們的目標。他們勤奮、有目標、有生活方向感。低分者懶散,甚至可能懶惰,他們沒有追求成功的動力,缺乏抱負,可能看起來毫無目標,但他們常常對自己低水平的成就感到非常滿意。
u 高分特點:追求成功和卓越,通常有目標感的,甚至會被別人當作工作狂。有抱負的、勤奮的、富有進取心的、堅忍不拔的。悠閑的、愛空想的、無組織的。
u 低分特點:滿足於完成基本的工作,被別人看作是懶惰的。
C5 自律(SELF-DISCIPLINE)
u 指即使枯燥乏味或有其它干擾,也能執行任務並將其完成。高分者有激勵自己把工作完成的能力。低分者拖延例行工作開始的時間,容易喪失信心並放棄。
u 高分特點:盡力完成工作和任務,克服困難,專著於自己的任務。有組織的、一絲不苟的、精力充沛的、能乾的、高效的。
u 低分特點:做事拖延,經常半途而廢,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沒有抱負的、健忘的、心不在焉的。
C6審慎(DELIBERATION)
u 這個子維度評估行動前是否仔細考慮的傾向。高分者謹慎、深思熟慮。低分者草率、說話做事不計後果。
u 高分特點:三思而後行,不沖動。謹慎的、有邏輯性的、成熟的。
低分特點:沒有考慮後果,沖動,想到什麼做什麼。不成熟的、草率的、沖動的、粗心的。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人格的提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