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造紙發明時間

造紙發明時間

發布時間:2021-07-26 16:45:54

A. 造紙術是什麼時候開始創造

造紙術是中國抄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造紙術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了,從上述資料可以知道,最早是能追溯到西漢早期的。通常所說的中國四大發明的造紙術,是指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的造紙術。

B. 造紙術是什麼時間發明的條件是什麼影響是什麼

1、時間

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版紙。質地粗糙權,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2、條件

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3、影響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造紙術的發明,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後,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C. 造紙術的發明時間是什麼時候

造紙術是在西漢復年間發明的,在東漢制時蔡倫改良了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D. 造紙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造紙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總結西漢(西漢武帝時期)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術,利用樹皮、碎布、麻頭、舊漁網等原料,經過精工細作,制出優質紙張,於公元105年獻給東漢和帝,受到高度贊揚,從此造紙術得到推廣。蔡倫造紙術之所以能夠發揚光大,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採用了多種植物原料,解決了造紙原料資源不足的問題。破布(當時是麻布)、麻頭和破漁網等廢棄物資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來源,又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料,更是重大的創造,可以說開創了近代木漿紙的先河,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其次,工藝上有比較大的進步。多種原料的利用,對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了造紙技術的改革。由於史書缺乏具體的記載,對當時的實際操作難以詳細了解。今天,手工造紙已經基本上被機器造紙所代替,但是造紙的原理和基本的生產工藝並沒有什麼根本的變化。

最後,造紙從此成為獨立的行業。以前,紙只是紡織業漂絮漚麻的副產品,產量很低,技術上的改進也很受局限。新原料的開辟和新技術的採用,使造紙從紡織業中獨立出來,這是造紙發展史上意義重大的轉折點。

後來,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傳遍了五大洲,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

E. 造紙術發明時間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
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 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 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 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
中國 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但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 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 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 ,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 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
紙張就是藉助這 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 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
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 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眾多人的智慧造出來的。

F. 造紙術最早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樓上的錯了
東漢的蔡倫只不過是造紙術進行了簡易化的改革與推廣,從那以後,用蔡倫造紙法造出的紙張就很便宜了,適於更多的人使用。其實,紙漿(植物漿混合物)造紙法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人使用了,至於具體造紙術士何時發明的,現在史學界還沒有定論,只是可以確定早於東漢,大概在西漢時期。

G. 造紙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

H. 造紙術什麼時候發明的

造紙術發明時間:
西漢時期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I. 造紙術在何時發明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是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的「灞橋紙」。經科學家分析化驗,灞橋紙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所製成。

西漢時的這種麻紙比較粗糙,不便書寫西漢時期的勞動人民,用簡單平常的設備,從紡織廢料中用化學和機械加工方法使纖維原料更生,製成植物纖維紙,在化學史和工藝史上是一項開創性的巨大成就。從公元前2世紀起,我國高水平的造紙術一直領先世界2000年。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9)造紙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薴麻和大麻。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

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

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閱讀全文

與造紙發明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