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四大發明對國家做出了哪些貢獻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四大發明中直接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造紙術:紙的發明不僅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人傳承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也為當時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傳播與平民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火葯: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
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
1、四大發明的概況:
(1)造紙術:概況:
① 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竹木簡、帛
② 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不適於書寫。
③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2)印刷術:概況:
①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剛經》
②活字印刷術——北宋畢升發明,節省印刷費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對人類的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時是泥活字,後來出現了木活字、金屬活字
③外傳——13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傳到朝鮮,後又從西域傳到歐洲。
(3)火葯:概況:
① 唐代煉丹制葯時偶然發明,最早記載見於孫思邈著的《丹經》,稱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於戰爭,五代和宋朝廣泛用於狩獵、開山、採石和火器。
③ 14世紀初,火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概況:
① 戰國:司南
② 北宋:指南針發明,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西歐,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貳』 論述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2、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3、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4、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2)四大發明貢獻擴展閱讀:
火葯的歷史沿革:
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葯,火葯的發明是副產品。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葯,在使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
唐初的名醫兼道士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
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虛子,在「伏火礬法」中提出了一個伏火的方子:「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葯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子大,下放里內,煙漸起。」他用馬兜鈴代替了孫思邈方子中的皂角,這兩種物質代替碳起燃燒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這說明煉丹家有意要使葯物引起燃燒,以去掉它們的猛毒。雖然煉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點火會發生激烈的反應,並採取措施控制反應速度,但是因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時有發生。
『叄』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及其所做的貢獻
指南針:以前歐洲人沒有指南針,對大海視為畏途,只能沿著海岸航行,跨不出歐洲大陸這個框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傳到歐洲以後,哥倫布才敢於向大海挺進,去尋找傳說中文明富庶的中國,結果中國未找到卻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從而改變了歐洲發展的進程,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格局。可見指南針這一發明對世界的影響是何等深遠。
火葯:火葯傳到歐洲,促進了武器的革新,j結束了冷兵器時代,粉碎了歐洲騎士制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變革。中國是發明黑火葯的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煙火生產國與出口國。中國的煙火行業不僅每年為國家創造了大量外匯,而且也以其精湛的煙火燃放技術,將中國特色的藝術煙花表演推向世界,並為國家贏得了許多榮譽。
造紙術: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化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
在紙還未發明之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
當時人們已開始應用小塊的絲綿製成的紙,因為考古學家於1933年在新強羅布淖爾發現了一張古紙,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長約40厘米,寬約100厘米,質甚粗糙,不勻凈,紙 面尚有麻筋,蓋初做紙時所做,故不精細也″由於古漢時的紙張是由麻縷和絲綿,加上製法粗糙,所以紙張的質量不太好。而麻縷和絲綿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們用作造紙的原料,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難以得到迅速的發展,來滿足文化生活上對紙張的要求。
在新的客觀形勢要求下,蔡倫的出現便為造紙術帶來新突破,在《東漢觀記》卷二上記載:"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次休沐,閉門以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從以上看來,蔡倫是用樹皮、破布、魚網造紙的。
雖然在蔡倫之前也有紙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倫對新原料的發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破布、破魚網早已結束了它們本身的任務,成了廢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對造紙工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活字印刷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考證和捍衛中國印刷術發明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向世界人民介紹中國文化文明的重要環節。
『肆』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有什麼影響或貢獻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的創造。它們是中華民族版奉獻給世界的偉大技權術成果,對世界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①造紙術的發明:讓作為文化載體的書籍變得便宜而且易於整理和保存,對文化的傳播有很大貢獻.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
②印刷術的出現:讓書籍的大量復製成為可能,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
③指南針的發明:司南的發明讓人類可以在進入陌生環境是准確的辨別方向,這一點往往可以救人一命.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④火葯武器的發明: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讓人類真正獲得了可以改造自然地力量.當時的作用主要在戰爭方面,老實說這個發明有違中國的傳統道德,也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作為人類改造自然地利器,還是有他存在的意義.
『伍』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有什麼影響或貢獻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造紙術:紙的發明不僅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人傳承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也為當時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傳播與平民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火葯: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
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
1、四大發明的概況:
(1)造紙術:概況:
① 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竹木簡、帛
② 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不適於書寫。
③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2)印刷術:概況:
①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剛經》
②活字印刷術——北宋畢升發明,節省印刷費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對人類的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時是泥活字,後來出現了木活字、金屬活字
③外傳——13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傳到朝鮮,後又從西域傳到歐洲。
(3)火葯:概況:
① 唐代煉丹制葯時偶然發明,最早記載見於孫思邈著的《丹經》,稱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於戰爭,五代和宋朝廣泛用於狩獵、開山、採石和火器。
③ 14世紀初,火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概況:
① 戰國:司南
② 北宋:指南針發明,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西歐,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陸』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人類有什麼貢獻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造紙術:紙的發明不僅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人傳承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也為當時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傳播與平民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火葯: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
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
1、四大發明的概況:
(1)造紙術:概況:
① 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竹木簡、帛
② 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不適於書寫。
③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2)印刷術:概況:
①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剛經》
②活字印刷術——北宋畢升發明,節省印刷費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對人類的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時是泥活字,後來出現了木活字、金屬活字
③外傳——13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傳到朝鮮,後又從西域傳到歐洲。
(3)火葯:概況:
① 唐代煉丹制葯時偶然發明,最早記載見於孫思邈著的《丹經》,稱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於戰爭,五代和宋朝廣泛用於狩獵、開山、採石和火器。
③ 14世紀初,火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概況:
① 戰國:司南
② 北宋:指南針發明,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西歐,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柒』 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做出的貢獻有哪些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跡,是人類文明進步內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徵
① 造紙術的發容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②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③ 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提供了條件;
④ 火.葯武.器的發明: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捌』 談談中國四大發明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技術成就,對於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推動知識的迅速傳播與增加 ,促進世界的文明和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極其輝煌的一頁.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火槍,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國發明,宋朝由於單兵作戰素質不高,因此大力發展軍事科學技術,以求平衡,影響世界的軍事武器由此誕生.明朝期間對各種火葯武器都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造,因此明朝的軍事科技達到了世界的巔峰.當西方國家,利用指南針環游世界,積極開發殖民地的時候,中國人卻從清朝開始對外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對西方世界的興起一無所知,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各國. 早在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材料製成植物纖維紙.蔡倫他曾被封為「龍亭侯」,所以人們把他創造的這紙叫做「蔡侯紙」.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中國隋唐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阿拉伯,11世紀以後,又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年),晚於我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我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就已經根據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期,人們發明了用人工磁化鐵針的方法,製成指南針,並開始應用於航海.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
『玖』 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有什麼貢獻
1、造紙術貢獻: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
2、印刷術貢獻:中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11世紀以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
3、火葯貢獻: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
4、指南針貢獻: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9)四大發明貢獻擴展閱讀
中國科技館重新定義的四大發明:
1、漢字的發明使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得以用文字的形式記載和傳承下來,對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織布機的發明讓中華民族從此進步到文明時代,結束了穿樹葉、樹皮的蒙昧時代。
3、中葯是中華民族最為獨特的發明創造,為中華民族人民的生命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郡縣制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與泊來的四大發明而言,這四大發明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更為深遠、重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拾』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當時世界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聰明的智慧和才能。四大發明在歷史上曾經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全世界、全人類做出過偉大的貢獻。
,活字印刷術在十四世紀傳入朝鮮和日本,約十五世紀傳入歐洲國家,為歐洲科學文明的傳播,社會文化突飛猛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條件。對傳播知識、促進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節省了材料,提高了印刷效率,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實惠。
火葯的發明是兵器史上的重大轉折,開始了軍事方面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戰術的革命,對歐洲社會也產生了巨大震動。
指南針促進了歐洲航海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