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發明了數字,為什麼卻叫它阿拉伯數字
因為商業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阿拉伯數字最重要的傳播,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的。
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這就是印度發明的數字為什麼稱為阿拉伯的根本原因。
古印度科學家巴格達發明阿拉伯數字。起初阿拉伯數字只有三個。後來經過多代的,不斷地創造修改。形成初代阿拉伯數字。
教皇熱貝爾·奧里亞克學習並且傳到歐洲其他國家。阿拉伯數字的傳播引起歐洲數學家的注意,義大利數學家對阿拉伯數字進行歸納總結,轉化成歐洲人喜歡的現代的阿拉伯數。字。 歐洲人後來通過殖民活動將阿拉伯數字傳給全世界。
因此可見商業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貳』 是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為什麼被叫做阿拉伯數字呢
小時候,很多人都以為類似「0、1、2、3、4、5、6、7、8、9」這些數字是我們自己的祖先發明的字體,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你這些數字叫阿拉伯數字,這才明白這些數字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知識。
我們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印度、希臘、埃及、中國,其中只有中國的歷史文化延續至今。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現在在印度、希臘、埃及三個國家遺留的文明都不是現在的居民所創造的,也就是說,這三個文明古國已經消亡。那麼古印度是怎麼消亡的呢?
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里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公元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數學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印度人的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甚至整個歐洲。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就這樣,隨著阿拉伯人在世界的遊走,古印度的計數方法就傳遍了世界。
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它們後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叄』 是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還是阿拉伯人呢
在每個人的童年時代,0、1、2、3、4、5、6、7、8、9這十個數字,是最先接觸和學習的數學知識。起初你一定認為,它們是咱們華夏祖先的智慧結晶。直到有人告訴你,這些數字叫阿拉伯數字,這才明白它們並不屬於我們的創造。
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吧。如果這樣認為,那麼你又錯了。其實這些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是由古代印度婆羅門人發明的計數符號。
既然數字是由古印度人發明的,應該叫印度數字才對,為什麼卻被稱作阿拉伯數字呢?
(洋務運動)
三、阿拉伯數字傳入中國。
公元8世紀左右,印度數字和佛教一同傳入古代中國,但由於當時古人已有傳統的數字系統和書寫習慣,所以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
直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近代,隨著洋務運動興起,西方的科學在中國得以傳播和普及,阿拉伯數字的便利性才逐漸為人們所認可。在1885年發行的數學啟蒙書籍《西算啟蒙》里,才開始教授和使用阿拉伯數字。
最初,人們只有在數學計算時,才需要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標題編號,日期等表達方式上,還是會使用中華文化中的大寫文字壹、貳、叄等,或是更為簡潔的一、二、三。此後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教育的普及,加上阿拉伯數字確實書寫要簡便得多,學習和工作效率極高,它們才開始在中文書寫系統,及其它各個領域得到推廣和使用,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最為常用的數字。
雖然阿拉伯數字很早就傳入我國,但是真正得到推廣和應用,也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方面緣於中華文化很早就有著自己完善的數字和計算系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們在歷史上,和西方世界交流的缺乏。
綜上所述,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是卻是經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也是人們忘記了它的創造者印度,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的原因。
『肆』 古代印度人怎麼發明阿拉伯數字
這其實是個字面義的誤導。今天我們所使用的數字叫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回人發明的,因為當答時阿拉伯人往來於各大洲從事貿易活動,與此同時也將各大洲的文化相互傳播,印度數字在經過阿拉伯人傳遍世界其他地方後,其他地方的人從阿拉伯人那裡學會了這十個數字及其用法,於是乎就叫阿拉伯數字了。並不是說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的數字。
『伍』 古印度人根據什麼圖形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 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 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陸』 為什麼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叫阿拉伯數字
現在國際上通用的數字是阿拉伯數字,因為名字中帶有阿拉伯三個字,導致很多人以為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其實發明阿拉伯數字的人是印度人,稱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為阿拉伯數字有兩個原因,一是歐洲人誤以為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二是數字在阿拉伯人的傳播作用下才得以廣泛使用,歐洲人感激阿拉伯人為傳播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阿拉伯人堅決認為這是“基督徒病”,日本人憤憤不平地把它叫“唐瘡”、“琉球瘡”、“葡萄牙病”。
還是我們中國人最厚道,不埋怨老外,內部消化了,把它叫做“廣東瘡”。
『柒』 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叫阿拉伯數字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現在日常人生活中中運用的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很多可能還不知道阿拉伯數字其實是一個印度人發明的。在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婆羅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所以阿拉伯數字的創造者實際是一個印度人,跟阿拉伯國家其實沒有什麼關系,那麼為什麼現在全世界通用的數字被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呢?
由於印度數字簡單方便,所以阿拉伯人很快便使用起來,並把它傳到了歐洲。與冗長繁雜的羅馬數字相比,這種數字記法有很大優越性,於是在歐洲普及開來。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計算之書》,系統介紹和運用了印度數字,標志著新數字正式在歐洲得到認可。由於是阿拉伯人將印度數字帶來的,所以歐洲人一直稱其為“阿拉伯數字”。也就是說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後來人們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原因。所以被後世普通稱為“阿拉伯數字”。
『捌』 古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為什麼叫「阿拉伯數字」
公元500年左右,隨著經濟和婆羅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耶伯哈特在簡化數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保存在盒子里。如果第一個框中有一個符號,例如代表1的點,那麼第二個框中的相同點代表10,第三個框中的點代表100。這樣,不僅數字元號本身,而且它們的位置順序也具有重要意義。後來,印度學者引入了零的符號。
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計算之書》,系統地介紹和應用印度數字,標志著歐洲對新數字的正式認可。自從阿拉伯人帶來了印度數字,歐洲人就一直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換句話說,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它們通過阿拉伯人向四面八方傳播。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後來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因此,它通常被後人稱為「阿拉伯數字」。
『玖』 阿拉伯數字的最早發明者是 [ ] A.古印度人B.古阿拉伯人C.古巴比倫人D.古埃及
古印度人
阿拉伯數字,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
『拾』 古印度人是怎樣發明阿拉伯數字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兩百年後,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里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眼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數學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