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創意城市的提出
創意形成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構築創意城市,創意城市又萌生新的創意。如果人們發掘創意城市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所創立的文化經濟學(SASAKI,2003)。而P.Geddes和L Mumford則是首先將Ruskin和Morris的思想引入到創意城市研究中來。但創意城市理論的研究則是隨著最近創意經濟時代的到來才開始。
英國創意城市研究機構Comedia的創始者Landry(2005)認為:城市要達到復興,只有通過城市整體的創新,而其中的關鍵在於城市的創意基礎、創意環境和文化因素。因此,任何城市都可以成為創意城市,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創意。
創意城市是推動文化經濟、知識經濟的重要關鍵。打造創意城市,能吸引文化創意人才與團體,通過創意產業的興起賦予城市以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以創意方法解決城市發展的實質問題。可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創意經濟時代即將來臨,而創意城市的建設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 漂浮的城市的創意發明是怎樣的
建築師文森特•卡爾伯特(VincentCallebaut)把這項發明叫做Lilypad,但它還有個更著名的名字,那就是「漂浮的氣候難民生態人工島」,因為科學家預測海平面將上漲20到90厘米。這座漂浮的城市將於2100年變成現實,到時將有5萬名人類在上面安家落戶。
③ 中國有哪些城市入選全球創意城市網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月31日發布公報,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64座城市新一批入選創意城市網路,中國的長沙、澳門、青島和武漢分別以其在數字藝術、美食文化、電影藝術和設計領域的成就入選。
截止2015年,全球創意城市網路共分7大主題,包括32個國家的69個城市。
為了給申請參加創意城市網路的城市提供一種規范性的指導意見,教科文組織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創意城市網路的申請步驟。
第一, 創意城市網路申請材料的撰寫要求
(1) 突出申請城市的文化資產在創意城市網路平台上的位置。
(2) 提出申請城市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核心創意因素。
(3) 向世界各地的文化產業界人士提供共享的城市創意智慧。
(4) 介紹申請城市在培訓當地當地文化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地方性能力方面的情況。
(5) 推薦申請城市通過知識、經驗和技術方面的交流來培養創意人才的經驗。
(6) 列舉申請城市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促進文化產品多樣化的事例。
第二, 創意城市網路的基本申請程序
(1) 向教科文組織遞交由申請城市的市長簽名同意的正式信函,並規定,申請材料原則上應由一個申辦管理委員會提出,該委員為最好由公共部門、私人部門以及市民社會的專家組成,同時,申請城市的市長需要委任官方人員擔任教科文組織的指定聯絡人員。
(2) 教科文組織將提出申請的城市通報給該城市所在國家的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如果該全國委員會不準予申辦,那麼該候選城市的申請就會被拒絕。
(3) 由專門從事該申請城市領域的非政府組成一個外部專家小組,審查候選城市的申請。
(4) 在與專家小組商議之後,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將決定是否接受該城市為創意城市網路的成員。
④ 創意城市的中國城市榜
北京
被北京市政府列為創意產業的6個中心,多是自發形成再由官方認可的,一度成為朝聖地的798也在其列。文藝演出、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動漫和互聯網游戲研發、文化會展、古玩藝術品交易6個中心,毫無疑問,都冠以全國字頭。沒人可以質疑北京的創意城市地位,正如沒人可以無視北京那眾多的高等院校、藝術團體、公司、出版社等等,甚至連數目眾多的「北漂」也是其他城市不可求的創意人群。問題是,中國只有一個北京,而中國不能只有一個北京。
上海
2005年12月6日,首屆上海國際創意產業活動周落下帷幕,上海方面宣布近期就將啟動18個創意產業集聚區。這似乎可以視作上海作為創意城市的正式發聲。
蘇州河畔以及莫干山路的藝術聚集地早就名聲在外;浦東張江開發區里以盛大、第九城市為首的游戲、動漫創意能量正蓄勢待發;集聚著建築設計、設計咨詢和影業製作等企業的八號橋,舉行過2004年「上海中法文化年」活動、2005年上海國際服裝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泰康路視覺創意設計基地則號稱「上海最大的視覺創意設計基地」。而就在2005年8月,以人大常委會主任掛帥的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也掛牌成立。上海把創意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未來5年要在6大方面有所突破。想也想得到,上海的眼光不僅僅盯著國內,它的目標是和倫敦、紐約、東京站在一起,成為「國際創意產業中心」。
廣州
天河區是另外一個城市,來到廣州的外地人都有這個感覺。來自全國各地的「外江人」在這個新區里使用普通話和英語交流,吃著各自家鄉以及世界各地的食物,從事著廣告、影視、媒體、IT等創意工作。
國家網游動漫產業發展廣州基地正式掛牌,天河軟體園2004年網路游戲方面的收入占國內網路游戲收入的1/4,國際玩具禮品城帶動著動漫產業鏈。除此之外,廣州還背靠著「亞洲創意中心」香港。從這里去香港只要兩個小時,在這里隨處可以買到香港同步上市的時尚雜志和貨品,廣州人隨時可以去香港「掃貨」、看電影首映式、過聖誕節,他們說同一種語言,吃同一種食物,思維著同樣的思維。廣州的問題是,它從來不說,在資本時代這或許還沒成為問題。
深圳
作為中國最嶄新的城市,深圳有著最年輕的人群,也具備最具實驗性的標本意義。深圳現在開始看到自己這一點的創意優勢,一系列城市主題展覽為代表的現代藝術會展即是證明。目前深圳的創意產業主要包括由設計而衍生的系列產業,印刷、動漫、建築、服裝等;在深圳的平面設計人才達2萬人,規模居全國前列;近10年來,深圳設計師幾乎獲得世界所有的頂級設計賽事和國際展覽的獎項;深圳的動漫企業達50多家,從業人員千餘人,每年為深圳創造2億元產值。深圳將設立「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對創意產業進行貸款貼息和獎勵。
深圳離香港太近,但有時候你又覺得它離香港很遠。深圳的口號是「為香港服務」,深圳的目標是「創意設計之都」,但你知道,1小時車程范圍里很難有兩個「都」。
長沙
《超級女聲》翻版自英國的Pop Idol,《天使愛美麗》翻版自福克斯電視台的The Swan,但這樣並不能說明湖南電視節目的無創意,恰恰證明了長沙這塊娛樂電視聖地對於電視節目的創意翻新。以湖南衛視、湖南經視為首的電視廣播方陣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大眾娛樂的潮流,更是以傳播渠道帶動上游製作的創意產業鏈。藍貓銷售著近3000多個品種的衍生產品、長沙卡通藝術節開幕、金鷹卡通頻道開播,長沙的創意城市特色有著獨特的地位。
昆明
昆大麗(昆明大理麗江)向來被視為生活方式的典範。創庫、麻園、文化巷成為藝術家的群落,繪畫、音樂、雕塑是這里的文化經濟G點,昆大麗的文化認同、節奏共振讓「雲歸派」在這里成形。這里是手工業創意人群的天堂。
蘇州
與其說蘇州的創意產業在覺醒,倒不如說是上海的創意工廠落戶在蘇州。作為建立創意產業4個途徑之一的「成為創意產業生產基地」,蘇州在這一點上做足了文章。上海至蘇州一線集中了上千家台資高科技企業,彷彿舊金山與矽谷之間的灣區;蘇州的吳江,單為明基做配套的廠家就有100多家。把上海的創意產業鏈延伸一截,就有了蘇州。
杭州
杭州創意產業的標志是該市最大的設計聯盟--LOFT49。這片運河邊近萬平方米的舊廠房匯聚了17家藝術機構,涉及工業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廣告策劃、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商業攝影、雕塑、繪畫等多個創意領域。不得不佩服西湖的全免費也是一種創意。杭州市政府的這個舉措,西湖就脫離了門票的簡單生產任務,成為了這座城市所有創意產業的背書。於是有了西湖新天地商業地產,於是有了沿湖的諸多天價樓盤。
麗江
《千里走單騎》首映式於2005年12月16日在麗江舉行,燒掉2300萬元,卻帶來極震撼的全城同歡。之前,我們還有麗江雪山音樂節,之後我們還將有《印象·麗江》實景演出。為什麼又是麗江?麗江已經不是旅遊區了,多年的苦心經營和統一推廣讓它已經成為影視、演出、服裝、時尚活動的背景板,以一種全國創意產業的展台提供者的身份出現。
三亞
世界小姐總決賽、南方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諸多選美比賽都會在三亞這個城市落腳。2003年的世界小姐總決賽給三亞帶來招商收入1690萬元、門票收入200萬美元。在賽事舉辦當月,三亞市星級飯店接待遊客37.7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增長30.5%,收視人次為20多億。除開旅遊,三亞似乎找到了第二條路。但媒體對選美的關注已在降溫,觀眾的熱情也在減退。第55屆世界小姐總決賽於2005年12月10日繼續在三亞舉行,卻顯得波瀾不驚。美女會展的創意經濟還未正式成為一個產業,這其中的游戲規則是不是要靠三亞去摸索?
珠海
「珠賽道」變成了「上賽道」,從上世紀90年代就投入巨資的國際賽車場淪落為雞肋。F1上海站短短3天,門票收入近3億元,為周邊地區帶來的收入達20億元以上。珠海會展業曾輝煌一時,現在卻已經沒落了。唯有辦了十年的航展還在繼續,但也在盛傳上海希望從珠海接過航展的主辦權。
重慶
2005年1月5日,中國創意產業高峰論壇在渝開講。4月16日,2005中國(重慶)創意經濟與城市商業開發高峰論壇又在重慶舉辦。重慶的迫切態度甚至已經具體到街道。規劃將依託南濱路開設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新型廣告動漫影視圖片生產基地,在慈雲寺老街聚集一批雕塑、油畫、版畫、中國畫等藝術原創工作室等等。
成都
任何一個網路游戲發展商都不會忽略成都。2004年,成都市就擁有近30萬互聯網用戶,是全國三大數字娛樂城市之一。全國首家網路動漫遊戲產業基地在高新區正式投入營運,高新西區則作為國家軟體產業基地,諾基亞、IBM、摩托羅拉等國際企業的研發基地紛紛落戶成都。在這座娛樂至上的城市,任何有創造性的行業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廈門
2005年12月28日,首屆廈門(閩商)品牌與城市創意論壇舉行。閩商的作風,我們並不陌生。如果閩商集體放棄廣告,那麼我們將看不到幾乎所有的休閑食品和運動服裝品牌。從貼牌生產到自主開發,從代工基地到創意基地,閩商有著獨特的風格。而此次論壇以「城市、文化、品牌、創意」為主旨,也打算在閩商經營模式角度上重新想像從「閩南製造」到「閩商創造」的路徑。
西安
曾經是世界中心的西安,具備著強大的文化競爭力,擁有全國數量第四的高校,人均教育指數也在全國位居前列,西安高新區同時也是全國四大高新區之一。在一份調查中,中國城市的創意行業在第一產業中所佔比例排名,西安佔18.83%,排在第五;而核心創意行業占國家基建投資的比例中,西安為3.42%,僅在北京之後。
⑤ 創意城市創新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區別和聯系
智慧城市的定義 什麼是智慧城市?我們看到對智慧城市的認識還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智慧城市經常與數字城市、感知城市、無線城市、智能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區域發展概念相交叉,甚至與電子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行業信息化概念發生
⑥ 城市的吸引力根本在於是否有創造性與活力
老感覺學習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中 它們的觀點都太絕對 我到時感覺 物質和精神不是相互決定的 而是相互吸引的 有這聯系 就像你玩手機一樣 手機是物質 你的頭腦是精神 你想玩手機的時候 你頭腦就會想它過去玩 這就是物質吸引精神 當你拿起手機時 手機的位移發生變化 打開它 它的允許發生變化這就是精神吸引物質 但是 手機還是手機 你還是你 物質就是物質 精神就是精神 倆者既不相同 又互相吸引 所以不是二元論 也不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論 我這種猜想的觀點正確嗎?
⑦ 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凝聚力,創造力需要增強成都市什麼功能
成都將切實增強「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准,全面提升城市能級水平。
⑧ 關於創造力的名言有哪些
1. 人可以老而益壯,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歲數,而在於創造力的大小。——盧爾卡爾斯基
2. 神從創造中找到他自己。——泰戈爾
3. 生活不是靜止,而是同靜止作斗爭,是創作,是創造,是對「永恆舊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恆反抗。——羅曼·羅蘭
4. 創舉促進創造力的發展。——歌德
5. 毫無疑問,創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沒有創造力,就沒有進步,我們就會永遠重復同樣的模式。——愛德華·波諾
6.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羅曼·羅蘭
7. 創造包括萬物的萌芽,經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樹木的開花結果。——莫泊桑
8. 熟是經驗,巧是創造。——徐特立
9. 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普勞圖斯
⑨ 創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創意生活圈
《創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創意生活圈》通過闡述策略性的城市規劃法,探討如何運用人的想像力與才華,使城市變得更適合居住。作者認為城市要繼續成長,唯有靠充滿活力的經濟、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共同創造出轉變的典範,對可行的創意方案充滿信心,同時提供溝通、創造財富與創意的平台,才有可能讓城市脫胎換骨。書中不但給出了打造創意城市的思維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項,也列舉了大量的實際案例,具有極強的開闊思維、方法指導的意義。